文言文学习的第六把钥匙修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的第六把钥匙修辞(2013-02-24 13:11:42)
古代汉语按所使⽤的修辞主要有:⽐喻、⽐拟、夸张、对偶、排⽐、⽤典、反语、反诘、设问、引⽤、借代、并提、反复、互⽂、委婉、顶真等。
下⾯分项加以具体说明:
⼀、⽐喻
⽐喻是⼀种常⽤的修辞⼿法,⽤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古代汉语中的⽐喻主要有明喻、隐喻和博喻三⼤类。
1、明喻。
常⽤“譬如、譬之、譬犹、若、如”等词语。
例: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
2、隐喻。
常⽤句式是“……为……”、“……者,……也”。
例:
(1)⽓,⽔也;⾔,浮物也。
(《答李翊书》)
(2)如今⼈⽅为⼑俎,我为鱼⾁,何辞为?(《史记·项⽻本纪》)
3、博喻。
连⽤很多⽐喻来说明同⼀事物。
例:
(1)试问闲愁都⼏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黄时⾬。
(贺铸《青⽟案》)
⼆、⽐拟
⽐拟就是把⼀个事物当作另外⼀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拟的辞格是将⼈⽐作物、将物⽐做⼈,或将甲物化为⼄物。
⽐拟可以分为拟⼈、拟物两类,古代汉语中的⽐拟主要是拟⼈。
1、拟⼈。
拟⼈就是把物当做⼈来写,使之⼈格化,使物具有⼈性、⼈情。
例: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直指,千百成峰。
(《与朱元思书》)
2、拟物。
拟物有时是把⼈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物来写。
三、夸张
夸张是运⽤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的地放⼤或缩⼩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扩⼤夸张、缩⼩夸张和超前夸张。
1、扩⼤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多、⾼、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蜀道难》)
(2)⼒拔⼭兮⽓盖世。
(项⽻《垓下歌》)
(3)笔落惊风⾬,诗成泣⿁神。
(杜甫《寄李⼗⼆⽩⼆⼗韵》)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帝,暮到江陵,其间千⼆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夸张⼿法。
(《三峡》)
2、缩⼩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成语⼨⼟必争、滴⽔不漏、⼨步难⾏。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步的夸张形式。
例:
(1)愁肠已断⽆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
四、对偶
对偶是⽤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种修辞⽅式叫对偶。
对偶俗称对⼦,在诗词曲赋等韵⽂中称为对仗。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单句对偶、偶句对偶和多句对偶;从内容上可分为正对偶、反对偶和串对偶。
(⼀)从形式上分类:
1、单句对偶。
⽤⼀句对⼀句叫单句对。
例:
(1)善⽆微⽽不赏,恶⽆纤⽽不贬。
(《诸葛亮传》)
2、偶句对偶。
⽤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
(1)六王毕,四海⼀。
蜀⼭兀,阿房出。
(《阿房宫赋》)
3、多句对偶。
⽤三句对三句,或⽤更多的句⼦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
例:
(1)登⾼⽽招,臂⾮加长也,⽽见者远;顺风⽽呼,声⾮加疾也,⽽闻者彰。
(《劝学》)
(⼆)从内容分类:
1、正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
例:
(1)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或长烟⼀空,皓⽉千⾥,浮光跃⾦,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2、反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事物的两个⽅⾯。
例:
(1)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
《劝学》
3、串对偶。
即“相串成对”,有如流⽔顺承⽽下,因此⼜叫流⽔对。
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
例:
(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欲穷千⾥⽬,更上⼀层楼。
(《登鹤雀楼》)
五、排⽐
排⽐是利⽤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并排,达到⼀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
(1)向为⾝死⽽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死⽽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死⽽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
(《鱼我所欲也》)
(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举于鱼盐之中,……(《⽣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典
⽤典亦称⽤事,凡诗⽂中引⽤过去之有关⼈、地、事、物之史实,或语⾔⽂字,以为⽐喻,⽽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典”。
⽤典的作⽤主要有:1、使⽴论有根据。
如李商隐的《有感》“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强安蛇⾜,⼀盏芳醪不得尝。
”其
中“蛇⾜”⼀词,即引⾃《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卮酒,舍⼈相谓⽈:‘数⼈饮之不⾜,⼀⼈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之’。
⼀⼈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持卮,右⼿画蛇⽈:‘吾能为之⾜’。
未成,⼀⼈蛇成,夺其卮⽈:‘蛇固⽆⾜,⼦安能为之⾜’,遂饮其酒”。
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为⽴论之根据。
2、委婉表意。
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婉转道出作者之⼼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如苏东坡的词《江城⼦·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遣冯唐?”中借“遣冯唐”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重⽤的愿望。
⽤典主要可分明典和暗典。
1、明典。
明典者,令⼈⼀望即知其⽤典也。
例:
(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东坡《江城⼦·密州出猎》)
2、暗典。
暗典者,于字⾯上看不出⽤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能体会。
例:
(1)秋风不⽤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
(元遗⼭《壬⾠⼗⼆⽉车驾东狩后即事之四》)
这⼀句出⾃范宁《⾕梁传序》中“孔⼦观沧海之横流,乃喟然⽽叹⽈:‘⽂王即没,⽂不在兹乎?’”作者以⽂王之任为⼰任,故⾔“秋风不⽤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
暗典之使⽤,只师取前⼈典故之意,⽽不⽤其辞。
七、反语
反语⼜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种带有强烈感情⾊彩的修辞⽅法
例:
1、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
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
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
伶⼈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追县令,擒⾄马前,责之⽈:“汝为县令,独不知我天⼦好猎耶?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空此地,以备吾天⼦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刑,诸伶共唱和之。
庄宗⼤笑。
县令乃得免去。
(《五代史·伶官传》)
⼋、反诘
反诘是⽤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的⼀种修辞⼿法。
常⽤句式为:“何……为,何以……为,不亦……乎” 例:
(1)如今⼈⽅为⼑俎,我为鱼⾁,何辞为?(《项⽻本纪》)
(2)学⽽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则》)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4)今民⽣长于齐不盗,⼊楚则盗,得⽆楚之⽔⼟使民善盗耶?(《项⽻本纪》)
(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天质之卑,则⼼不若余之专⽿,岂他⼈之过哉?(《送东阳马⽣序》)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马说》)
九、设问
设问,是⼀种常见的修辞⼿法,常⽤于表⽰强调作⽤。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问⾃答。
正确的运⽤设问,能引⼈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章起波澜,有变化。
例:
(1)其真⽆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2)名之者谁?太守⾃谓也。
(《醉翁亭记》)
⼗、引⽤
引⽤是有意引⽤诗句、格⾔、典故等,以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主要有引⾔、引⽂和⽤事。
1、引⾔。
即引⽤不见于书本的格⾔、俗语、谚语、歌谣等。
例:
(1)河伯始旋其⾯⽬,望洋向若⽽叹⽈:“野语有之⽈:‘闻道百,以为莫⼰若’者,我之谓也。
……吾长见笑于⼤⽅之家。
”(《庄⼦·秋⽔》)
2、引⽂。
指引⽤见于书籍的。
例:
(1)《书》⽈:“满招损,谦受(得)益。
” (欧阳修《伶官传序》)
3、⽤事(即运⽤典故)。
即引⽤神话传说、历史⼈物、历史故事的。
上⾯已经单列,此处不再叙述。
⼗⼀、借代
借代,即临时借⽤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
主要可分为以下⼏类:
1、以特征、标志来借代。
例:
(1)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桃花源记》)
2、以部分代全体。
例:
(1)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3、以原料代成品。
例:
(1)⽊受绳则直,⾦就砺则利。
⾦代指⼑剑或⾦属打造的⼑剑在磨⼑⽯上磨就锋利了。
4、以⼯具代本体。
如:沛公不胜杯杓。
(杯杓代酒)
5、以具体代抽象。
如:⽆丝⽵之乱⽿。
(丝⽵代⾳乐)⽆丝⽵(代⾳乐)之乱⽿,⽆案牍(代公务)之劳形。
——《陋室铭》
6、以地代⼈。
如:既见复关,载笑载⾔。
(复关为“氓”所居之地,代该男⼦)
7、以官代⼈。
如:及三闾《橘颂》,情采芬芳。
(三闾代屈原)杨花落尽⼦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以泛称代。
如:声⾊之娱。
(声⾊代⾳乐、美⼥)
9、以特称代。
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伯乐代善相马者)
10、以数量代⼈或事物。
如:⼋百⾥分麾下炙,五⼗璇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弃疾《破阵⼦》)
⼗⼆、并提
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句中表达。
例:
1、⾃⾮亭午夜分,不见曦⽉。
(《三峡》)
这是应该是⾃⾮亭午不见曦,⾃⾮夜分不见⽉。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亮。
⼗三、反复
为了强调突出某种思想感情,使⼀些词语或句⼦反复出现,叫做反复。
反复有两种: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
⼀些词语或句⼦连续出现,中间没有被其它词语隔开,叫做连续反复。
例:
(1)嗟乎!嗟乎!如仆尚何⾔哉?尚何⾔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2、间隔反复。
⼀些词语或句⼦反复出现,中间被其它语词隔开,叫做间隔反复。
例:
(1)贤哉,回也!⼀箪⾷,⼀瓢饮,在陋巷。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四、互⽂
互⽂是指在连贯的话语中,上⽂省去下⽂出现的词语,下⽂也省去上⽂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使上下⽂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这就叫互⽂。
这种修辞⽅式,可以做到⾔简意赅,说甲就包括⼄,道⼄则兼容甲。
互⽂可分为当句互⽂和对句互⽂两类。
1、当句互⽂。
在⼀句中出现的互⽂,它实际上是把⼀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在⼀句话⾥。
例:
(1)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王昌龄《出塞》)
(2)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3)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1)中的“秦”与“汉”互⽂,即“秦汉时明⽉秦汉时关”;例(2)中的“烟”与“⽉” 互⽂,即“烟⽉笼寒⽔与笼沙”;例(3)中的“岸”与“汀”互⽂,即“岸汀芷,岸汀兰”。
2、对句互⽂。
上下两句互⽂,要把上下两句合起来理解,⽂义才能满⾜。
(1)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兰诗》)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
(4)不以物喜,不以⼰悲。
(《岳阳楼记》)
(5)居庙堂之⾼思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6)将军⾓⼸不得控,都护铁⾐冷难着。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明⽉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弃疾《西江⽉》)
例(2)中“受任”与“奉命”互补,“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互补。
例(7)中⾥“惊”、“鸣”互⽂,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明⽉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
”
⼗五、委婉
不直⾔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些,叫做委婉。
古⼈常⽤委婉语,⼤致有以下⼏种情况:
1、避粗俗。
例:
(1)即阳为病狂,卧便利。
(《汉书·⽞成传》)
“便利”是⼤⼩便的委婉说法。
2、避忌讳。
古⼈多忌讳,仅以“死”为例,就有很多委婉的说法。
例:
(1)⼀旦⼭陵崩,长安君何以⾃讬于赵。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徂。
(诸葛亮《出师表》)
(3)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诗经·唐风·葛⽣》)
3、避冒犯。
例:
(1)陛下富於春秋(《史记·李斯列传》)
这⾥不说“皇帝年轻”,⽽说“富於春秋”。
4、谦敬语。
⾃谦是表⽰对别⼈敬重的⼀种⽅式,古⼈在⾔语交谈或书信往来中,如果需要提到⾃⼰或⾃⼰的事情,往往委婉其辞,采⽤谦虚⾃贬的说法。
例:
(1)先帝不以⾂卑鄙。
(《出师表》)
(2)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古⼈很讲究谦敬,所以⼈称代词的礼貌替代形式在古书中⼗分普遍,⽐如对⼈不⽤第⼆⼈称代词,⽽是使⽤“陛下”、“执事”、“⾜下”、“左右”、“先⽣”等替代形式;对⾃⼰则尽量不⽤第⼀⼈称代词,⽽是使⽤“寡⼈”、“愚”、“仆”、“妾”、“⼩⼈”、“下⾛”、“下⾂”、“不才”等替代形式。
另外,使⽤“请”、“幸”、“谨”、“敬”、“惠”、“辱”等表敬副词来表⽰对对⽅所作所为的尊敬,使
⽤“窃”、“猥”、“忝”、“伏”等表谦副词表⽰对⾃⼰所作所为的贬斥。
⼗六、顶真
⽤前⼀句末了的⼀个词或⼀句话,做后⼀句话的开头的⼀个词或⼀句话,使邻接的句⼦形式上⾸尾蝉联。
例:
1、虽我之死,有⼦存焉,⼦⼜⽣孙,孙⼜⽣⼦,⼦⼜有⼦,⼦⼜有孙,⼦⼦孙孙⽆穷匮也。
(《愚公移⼭》)
2、醉则更相枕以卧,卧⽽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起,起⽽归。
(《始得西⼭宴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