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6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提升练六新民主主义革命
(45分钟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1919年5月18日,陈独秀发表文章说:“(日本)又要侵害我们的山东,这是我们国民全体的存亡问题,应该发挥民族自卫的精神,无论是学界,政客,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出来反对日本及亲日派才是。

”陈独秀意在( )
A.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
B.明确五四运动的目标
C.呼吁中国各界团结救国
D.号召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1919年”“(日本)又要侵害我们的山东”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呼吁中国各界团结起来,反对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故C正确;A、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不符合题意。

2.依据逻辑进行推理,下图中画线部分应该是(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思想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三者共同的经济基础。

3.(2017·长春模拟)“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国民大革命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解析】选A。

根据“土匪军阀”“帝国主义”“本军兴师,救国救民”可以看出是打倒军阀、
列强,由此可判断是国民大革命,故A正确。

4.(2017·雅礼中学模拟)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

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间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

这充分表明( )
A.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
B.这时候的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
C.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D.国共两党必将分裂
【解析】选A。

通过题中“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

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可以看出,国共合作后,共产党并未获得和国民党同等的地位,故A正确。

5.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
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解析】选B。

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应该是武昌起义,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错误;从“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可知其意图北伐,故B正确;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是红军长征,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错误;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错误。

6.(2017·晋冀豫三省联考)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

”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不符
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解析】选D。

把三民主义丢开说明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革命道路,没有涉及三民主义的内容是否存在局限性,故A错误;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在反帝反封建方面相一致,
故B错误;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共合作破裂,不存在革命领导权之争问题,故C错误;“把孙中山丢开”,表明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革命道路,故D正确。

7.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设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材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 )
A.受斯大林模式影响颇大
B.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右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解析】选B。

从材料中“1930年”“以为不要城市工人……都是行不通的、没有城市做领导……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可以看出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

故选B,排除
C、D。

A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题干不符。

8.(2017·长郡中学模拟)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报道:“该区成立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

”“该区”应该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解放区
【解析】选A。

此题注意时间“1934年11月”“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于1928—1937年,“陕甘宁边区”存在于1937—1945年,“解放区”存在于1945—1949年,故A正确,C、D错误;日本占领区残酷剥削农民,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情节,故B错误。

9.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中,有如下内容:中国共产党愿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一切旨在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活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等。

这份文件产生的影响是( )
A.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B.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C.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选D。

材料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愿意与国民党谋求合作,根据时间推算即为中国共产
党谋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D正确。

10.重庆谈判前蒋介石对国民党要员提出了与中国共产党谈判的总体原则,即通过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

”这表明蒋介石( )
A.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B.满足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
C.以政治民主化换取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
D.借口中国共产党军事威胁拖延民主进程
【解析】选A。

从材料中描述,可以看出,蒋介石企图在抗日战争后,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解决掉,以实现吞并抗战成果的企图。

11.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解析】选A。

1945年8月,正是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全国人民都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故A正确。

【拓展延伸】重庆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2.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战役结束后,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巴达维在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

”该战役应该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选B。

抓住材料关键内容“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予以判断。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失去长江以北的统治,故B正确。

A使国民党失去东北,C使国民党失去华北,D使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材料二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

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材料一中“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结合材料分析这一道路开辟的历史依据。

(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在第二次反复中,使中国民主革命转折的历史事实。

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有何启示?(10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分析理解和概括提炼能力。

第(1)题,从政治、思想、总结教训角度概括中国选择俄国道路的原因。

第(2)题,结合材料二信息及当时中国国情概括回答。

第(3)题,结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934.10-1937.7)期间,遵义会议和长征的史实概括回答,启示从革命道路选择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作用概括回答。

答案:(1)道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城市中心道路)。

(3分)原因: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

(4分)
(2)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分)历史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分)
(3)史实: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4分)
启示: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6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是香港高中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内容的目录摘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

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的史实。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示例一:建议:从课题3第2节分出1节组成第3节,即“抗日战争的胜利”。

(4分)理由: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胜利的过程、意义及胜利原因最好运用史料和论述详细说明,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8分) 示例二:建议:课题2第3节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并入课题三第2节“中国全面抗日”。

(4分)理由:中国全面抗日实际上就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硕果,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也只有通过全面抗日才能体现,单纯讲国共第二次合作没有意义,也不可能讲清楚,课题2又在课题3第1节日本燃起侵华战火之前,时序上也不合适。

(8分)
(45分钟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到了1919年,中国的政治主体——学生、教育者、农村有实力者、城市商人、政府公务员、工会以及军人均充满着被压抑的爱国主义激情。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不得人心
B.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深重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工人阶级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解析】选A。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引发社会各阶级不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人们更加愤懑,故A正确;材料未提及列强的侵略活动,故B错误;材料未提及五四运动的结果,故C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而非领导,故D错误。

2.(2017·福州模拟)某学者指出:“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标。

”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 )
A.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
C.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D.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解析】选C。

题干中并未提及新文化运动,故A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反帝反封建思想,故B错误;根据题干中“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这句话可知,五四运动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有关,故C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民主革命,故D错误。

【拓展延伸】五四运动的特点
(1)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2)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是由学生首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5)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选C。

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故A错误;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故B 错误;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故C正确;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错误。

4.陈独秀、毛泽东等人曾给孙中山去信,建议“在上海、广州建立强有力的执行委员会”,“我们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

与此建议信直接相关的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第一次国共合作
D.第二次国共合作
【解析】选C。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指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展开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运动,与材料“在上海、广州建立强有力的执行委员会”和“我们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意思相符,故C正确。

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如今的失败不过就是类似于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7月所遭受的失败,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

至多经过比俄国当年七月到十月更长一点的时间,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

这种认识( )
A.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埋下了中国共产党“左”倾错误的隐患
【解析】选D。

这种认识坚持城市中心道路,忽视敌强我弱的实际,为中国共产党“左”倾错误埋下了隐患,故D正确。

【加固训练】
从近年来俄罗斯陆续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来看,1923年至1927年期间,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
联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了122次会议,作出了738个决定,事无巨细地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这说明( )
A.大革命胜利与俄国的正确领导相关
B.苏联关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C.当时的中国革命受苏联的影响很大
D.中国共产党完全听命于苏联
【解析】选C。

从材料“事无巨细地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可以看出中国革命深受苏联的影响,故C正确。

6.(2017·山西名校联考)《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

“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

这反映了( )
A.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
B.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
C.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
D.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
【解析】选A。

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故A正确;国共两党代表阶级利益本身就不相同,故B错误;材料反映资产阶级右派从反侵略到镇压民众,故C错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目标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反帝反封,故D错误。

7.(2017·安阳调研)鉴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在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这次会议
( )
A.使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
B.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议
C.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D.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解析】选C。

使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故A错误;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议的是中共三大,故B错误;八七会议指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故C正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D错误。

8.(2017·全国名校联考)下面是1926-1929年中共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


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
C.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D.反“围剿”斗争失利
【解析】选C。

从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广泛地开展土地革命,大量农民党员的出现,成为1927-1929年中共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9.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
【解析】选B。

从“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可以看出其说的“一条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也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故B正确。

10.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

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的( )
A.工农武装割据
B.土地革命
C.创建革命根据地
D.开展游击战争
【解析】选B。

工农武装割据与“民生主义”无直接关系,故A错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的土地革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符合“民生主义”,故B正确;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与“民生主义”无直接关系,故C、D错误。

11.(2017·唐山摸底)毛泽东于1935年2月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是指(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进军井冈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
D.长征胜利,中国共产党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选C。

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进军井冈山是在1927年,时间不符,故B错误;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C 正确;长征胜利是1936年,时间不符,故D错误。

【拓展延伸】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1)中共“二大”把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最高纲领,从国情出发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工农红军),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4)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5)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开始形成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说明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2.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此时( )
A.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已经胜利
D.即将举行开国大典
【解析】选C。

从1948年秋到1949年初,三大战役陆续结束,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消灭,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即将掌握政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前准备建设新中国的问题,故C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摘编自余伯流、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材料三下面是2005年1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的目录摘编。

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第一章战与和的变奏
第二章全面内战的烽火
第三章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
第四章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
第五章国共两军的军事决战
第六章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

(7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

(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命运的角度对该目录增加一条子目录,并说明增加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