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应用心理硕士模拟卷及答案(3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心理综合模拟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移情
2.矩阵式结构
3.人格障碍
4.冒险转移
5.人性假设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简述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2.简述重度心理异常的主要特征。
3.简述群体凝聚力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4.简述霍妮的人格理论。
5.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抗?
6.什么是物质滥用?物质滥用有什么不良后果,请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的策略。
2.试分析比较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3.试述社会人的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0分,共80分)
1.厂里正式张榜招贤,宣布谁能解决三车间工艺上那个老大难的技术问题,就发给奖金8000元,决不食言云云。
小吴看了,在心里捉摸开了:这问题正巧是他在大学里写毕业论文时选的题目,来厂后自己对它又很感兴趣,对解决它有了一些朦胧的设想,当然把握并不太大;小吴又想,就算我解决了又怎么样呢?这8000元奖金并不稀罕,自己并不缺钱用;而去钻研这问题,要费一番脑筋,倒是有点儿吸引力的,还能接受锻炼、长知识。
不过,估计这方面的收获也不会太大……最要紧的是这事真要搞成了,那人家会不会说我“好出风头”、“财迷心窍”?若失败了,多么丢脸,人家会笑话我“自不量力”的……他反复推敲斟酌,拿不定主意:去揭榜,还是不揭?
请根据相应的激励理论来分析该案例,并预测小吴揭榜的可能性。
2.小A有良好的社交关系,但害怕上公厕,由于害怕上公司公厕而开始逃避上班,即使老板说要辞退他也无济于事,他知道自己这种害怕是不合理的。
起因于他某次上公厕,被锁在里面,由于门很厚,他无法砸开,求助也无人应答,所以越来越焦虑。
他在厕所等了很久才有人来救他,从此他害怕上公厕,无法找到既不锁门也不被他人看到的方法。
(1)判断他有什么心理问题。
(2)属于美国DSM-V中哪一种障碍,诊断依据。
(3)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会对他采取什么咨询措施。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心理综合模拟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强迫观念
2.人格面具
3.移情
4.工作专门化
5.心境障碍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简述经济人假设理论。
2.心理治疗关系特征。
3.简述抑郁发作的主要症状
4.简述奥尔波特自我发展阶段。
5.简述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和治疗。
6.简述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试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2.论述霍桑试验和社会人假设的内容。
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治疗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0分,共80分)
1.星巴克的企业品牌打造,主要是针对品牌定位,店面装修,客户定位,员工管理等方面。
论述企业的组织文化的内容以及建设途径和意义。
2.小刚,男,13岁,初一学生。
从小生活在农村奶奶家,7岁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学。
由于讲方言,被同学耻笑。
他觉得自己是从乡下来的,很自卑,他努力学考上了重点中学。
上初中后,他学习成绩虽然很好,但是他一说话就脸红,不敢注视对方的眼睛,他几乎不与同学来往,不参加集体活动。
他感到孤独,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和同学起玩。
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患了什么心理疾病?其症状的表现有哪些?
(2)小刚的心理疾病形成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3)如何对小刚这种心理疾病进行矫正?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心理综合模拟卷(三)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成就需要
2.员工帮助计划
3.心理咨询
4.组织发展
5.现实性焦虑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简述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2.简述心理治疗关系的特征。
3.简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核心症状。
4.判断正常与异常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5.简述公平理论。
6.简述大五人格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阐述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与经典精神分析取向人格理论主要分歧。
2.从领导情景理论角度阐述如何使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与下属员工的成熟度相适应(要求附图说明)。
3.联系实际谈谈贝克的认知疗法与雷米的认知疗法的异同点。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0分,共80分)
1.一个小孩子向大人要钱,大人不给,结果小孩又哭又闹了五分钟,大人觉得烦不起,又舍不得打,就把钱给了这个小孩。
试预测第二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小孩会怎么做?如果你是这位大人你应当如何做?为什么?试用相关心理学原理解释之。
2.李某,从三四岁时起,就已开始怕猫。
当时李某看见两只猫正在打架,打得满身是血,其中一只转过身,双眼瞪着他,让他浑身打颤,害怕极了。
从此以后,李某就再不敢去可能有猫的地方。
随着时间流逝,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李某一看到猫,就会极度恐惧,还会出现恶心、呼吸心跳加快、心慌、全身出汗。
甚至见了一幅画着猫的画,也会如此。
他不敢逛卖贺卡的商店,因为那里印着猫的卡片。
这些情况极大的影响了李某的日常生活。
(1)根据李某的表现,他罹患的是哪一种心理障碍?该心理障碍在临床上主要包括哪些类型?李某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2)用行为主义理论解释其病因。
(3)结合本案例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设计一个治疗方案。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心理综合模拟卷(一)
答案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参考答案】
来访者可能把他以前生活里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移植到了治疗者身上。
2.【参考答案】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它是在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所组成的垂直领导系统的基础上,又建立一个横向的领导系统,两者结合成一个矩阵的组织结构形式。
3.【参考答案】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偏离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社会交往方面,从而影响社会功能,产生适应不良(ICD)。
4.【参考答案】
群体决策时可能会因为群体极化导致决策失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时决定更倾向于冒险。
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5.【参考答案】
人性假设是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管理人的理论,包括X理论和Y理论。
麦格雷戈认为,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建立在具体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些假设使管理者形成了对待员工的行为模式。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参考答案】
(1)菲德勒模式:菲德勒及其同事系统地阐述了权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群体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领导风格和领导方法对组织和环境的适合度。
他们提出了第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包含三个情境变量:群体气氛、任务结构与领导者的职位权力。
(2)通路-目标模式:通路-目标模式又称为目标导向模式,通路-目标模式是将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和领导行为四分图结合起来而创造的。
这一模式认为领导者的效率取决于他激励下属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
(3)领导者-参与模型:该模型将领导行为与参与决策联系在一起。
弗洛姆和耶顿的模型提供了根据不同的情境类型而遵循的一系列的规则,以确定参与决策的类型和程度。
这一复杂的决策树模型包含7项权变因素和5种可供选择的领导风格。
2.【参考答案】
重度心理异常也即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特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求助者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等);
(2)从产生痛苦的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5)适应不良性。
心理异常者往往无法适应社会环境与工作,影响了日常功能。
Tips:目前心理异常的标准很难找到公认的标准,学生答出重要且常见的特征即可。
3.【参考答案】
(1)群体凝聚力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包括两方面:一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二是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2)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①群体领导者及领导方式:群体领导者的特点、素质、作风都会影响群体凝聚力,相比专制型或放任型,民主型领导方式更能提高群体凝聚力。
②群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一致时,个人在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工作时,容易看到个人目标的实现,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就大。
③群体成员间的相似性:相似性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群体成员间的相似性越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群体凝聚力也就越高。
④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即群体内成员数量,它与群体凝聚力也有密切联系。
随着群体规模扩大,凝聚力有降低趋势。
⑤群体活动的目标结构:目标结构概念由多伊奇提出,指以目标为导向的人际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合作、竞争和个体化目标结构,合作的目标结构更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提高。
⑥群体外部压力:群体遇到外部压力时,群体成员会自觉减少分歧、统一意见、一致对外,以避免所属群体受到损失。
因此,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往往能得以提升。
4.【参考答案】
(1)神经症
根据霍妮的理论,神经症的主要特点是他们陷入了自我挫败的人际关系方式,也就是说,这些人与他人互动的方式阻碍了他们形成无意识中渴望的社会交往。
而他们破坏性的人际交往方式正是他们避免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
神经症是儿童期混乱的人际关系所致。
这些儿童往往在那种制造焦虑感的家庭中长大。
(2)三种人际交往风格
根据霍妮的观点,在容易导致焦虑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会很快形成一种应对有威胁的成人的对策。
他们为消除焦虑而形成了神经症的人际交往方式。
根据他们避免焦虑的不同方式划分出神经症患者的三种交往方式:
①接近人群:靠彰显自己的无助感来应对焦虑。
②反对人群:和他人战斗。
攻击和敌意行为是对付不良家庭环境的最好手段。
③脱离人群:不是以依赖或敌意的方式与人交往,而是置身于人群之外。
5.【参考答案】
阻抗是来访者或咨询者干扰治疗过程和结果,或降低其成功可能性的任何行为。
可采取的处理策略:(1)正确认识阻抗,真诚面对,消除来访者的戒备心理。
(2)敏锐觉察,正确判断阻抗行为。
(3)积极反馈,讨论阻抗本身。
(4)把握时机和控制进程,减少阻抗。
(5)把阻抗的解除和移情的处理结合起来。
(6)承认对自身能力的焦虑和不安。
(7)关怀自己,避免同情的疲劳。
6.【参考答案】
物质是指会导致个体产生心理及身体依赖的精神活性物质,包括酒精、尼古丁、安非他明、阿片以及大麻等。
DSM-V采用物质使用障碍来代替物质成瘾这个术语。
物质滥用是指一种对物质使用的不良适应方式,它会导致临床明显的损害或痛苦,并会在长时间内持续或间断复发。
比如说对酒精的物质滥用,会造成酒精的摄入常常比意图的量更大或时间更长;有持续的欲望或失败的努力试图减少或控制酒精的使用;大量的时间花在那些获得酒精、使用酒精或从其作用中恢复的必要活动上;对使用酒精有渴求或强烈的欲望或迫切的要求;反复的酒精使用导致不能履行在工作、学校或家庭中的主要角色的义务;尽管酒精使用引起或加重持续的或反复的社会和人际交往问题,但仍然继续使用酒精;由于酒精使用而放弃或减少重要的社交、职业或娱乐活动;在对躯体有害的情况下,反复使用酒精;尽管认识到使用酒精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持续的或反复的生理或心理问题,但仍然继续用酒精。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参考答案】
(1)组织变革的阻力:
①急剧的变革,打破了常规,人们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心理上会失去原有的平衡,由此产生抵制变革的心理。
②有些员工安于现状,求稳怕乱,对需要冒风险的变革往往缺乏坚定的信心,这种心理惰性也是变革的一种阻力。
同时,变革会带来内部人际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心理上的紧张和不愉快。
③人事或技术的变革,会涉及人的地位的变化,员工原有的关于权力、地位的旧观念势必遭到冲击。
④经济利益得失的考虑往往也是变革的一种阻力。
⑤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会在组织变革时受到巨大的冲击,也可能成为变革的一种阻力。
(2)克服变革阻力的方法:
①统一认识:当组织变革成为全体成员的迫切要求时,就会产生一股要求变革的强大动力,推动变革的开展。
因此,认识得到统一,组织成员才会有自觉的行动,使变革开展起来、坚持下去。
②积极参与:人们对某项事情参与程度越高,越会感到自己承担的责任重大,并把这件事当作自己的事情。
当组织成员积极参与时,就容易产生认同感,减少抵触情绪,组织变革就会顺利进行。
③威信:威信高的领导对组织的影响力大,有威信的领导人的改革和指挥容易被人接受。
④心理适应:人们对变革所带来的新的活动方式和行为规范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组织变革需要时间。
⑤注意群体作用:群体是联系个人与组织的桥梁,在组织变革时,应注意引导,善于找到变革的内容与群体成员的心理行为有意义的结合点,利用健康群体的积极力量去影响和转化群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
2.【参考答案】
(1)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①优点:可以了解到一个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
由此,可以诱发我们的直觉,
洞察其人格的本质特点,提出有关前因后果的种种假设与定性的分析。
②缺点:以特殊的个体(通常为有某种心理或精神问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强于质的综合判断,弱于量的分析比较,且难以直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而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
缺乏科学严谨性,研究者的观察缺乏客观性,观察中常常掺杂着自己的主观猜想与推论,其研究中提出的理论与假设难以通过操作性的研究来检验,其研究或观察难以被别人重复等。
(2)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者更多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①优点:相关研究一般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易操作且更省时间,因为它可以同时测试或调查成批被试,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
由于相关研究无须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这就使得其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的情况,减少研究的人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
可以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如性别、年龄、家庭出生等。
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验法来确定它们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而且,一旦我们确定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我们也没必要做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缺点:无法推论因果。
(3)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
①优点:不依赖自我报告材料,而是力求客观性,对变量的控制严密,能够操纵变量,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因而这种研究往往被看成是理想的科学研究。
②缺点:由于实验情境本身的限制,使得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其结论难以直接推广到人们发的日常生活中。
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进行严密控制,一次只能对某个或某几个少数变量进行研究,不仅不能把握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格因素,而且会对许多主观的、复杂而又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
作为实验对象的人具有高度的主观性、能动性与独特性,因而实际上难以彻底排除实验对象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对实验过程的污染。
3.【参考答案】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友好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社会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
(1)主要观点
①重视社会心理因素。
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人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的,并且通过与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
②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
霍桑实验的结果表明: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的高低。
而士气取决于员工在家庭、企业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一致。
③重视非正式组织,无形团体的作用。
员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
梅奥认为,非正式组织、无形团体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
④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这种领导要善于倾听和沟通员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2)管理策略
①以人为中心。
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应注意满足工人的社会要求,在管理中通过激励、
开发人力资源与挖掘潜能、改善环境、改善生活、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法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②重视人际关系。
重视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上传下达、重视培养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奖励。
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形式。
提出新型的“参与管理”形式,要使员工参与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淡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情绪。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0分,共80分)
1.【参考答案】
(1)在员工激励方面受到最广泛认可的解释之一是维克托·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
(2)期望理论认为,个体想以某种特定方式行事的意愿强度取决于个体对某种特定结果及其吸引力的期望程度。
从更实际的角度来说,当员工相信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估,良好的绩效评估会带来组织奖励(如奖金、加薪或晋升),而这些奖励可以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时,员工更有动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该理论主要关注三种关系:
①努力-绩效关系。
个体认为某种特定程度的努力实现某种绩效水平的可能性。
②绩效-奖励关系。
个体相信某种特定的绩效水平可获得理想结果的程度。
③奖励-个人目标关系。
组织奖励可以满足个人目标或个人需要的程度,以及这些潜在的奖励对个体的吸引力。
(3)从材料中来看,小吴对技术问题感兴趣,付出努力之后,解决的把握并不太大;如果技术难题得到解决,厂里给予8000元奖金,而小吴并不缺钱用,更渴望接受锻炼、增长知识,因此,可能会认为绩效与奖励之间的关系很微弱,从而降低动机水平。
综上,小吴揭榜的可能性并不高。
2.【参考答案】
(1)心理问题:特殊恐怖症,又称单纯恐怖症,是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的不合理焦虑。
(2)诊断依据:
①对于特定的事物或情况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
②恐惧的事物或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立即的害怕或焦虑。
③对恐惧的事物或情况主动地回避,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④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特定事物或情况所引起的实际危险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相称。
⑤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⑥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如广场恐怖症中的惊恐样症状或其他功能丧失症状。
(3)咨询措施:
①系统脱敏法。
该方法是先让患者学会放松,将患者恐惧的刺激或情境按照其恐惧的程度由小到大按等级排列出来,然后在患者放松的状态下逐一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焦虑、恐惧的刺激,从而减轻对恐怖性刺激的害怕反应。
②认知疗法。
对社交恐怖症而言,因为患者往往持有不合理的信念,认知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挑战负性、不合理的想法而起到治疗作用。
认知疗法往往和行为疗法结合起来,不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都要优于单独的行为疗法。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心理综合模拟卷(二)
答案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参考答案】
强迫观念是OCD的核心症状,是指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
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需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心理活动,极力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和焦虑,包括强迫思维、强迫表象、强迫恐惧(又叫做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
2.【参考答案】
人格面具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概念,荣格将一个人的人格比喻为面具,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也就是戴上不同的面具,因此面具并不只有一个,而人格就是所有面具的总和。
3.【参考答案】
病人会把自己对其他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这就是移情。
这种移情有正性的,也有的是负性的。
对移情的处理成为病人对症状领悟的重要来源,移情因此被认为是心理分析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参考答案】
工作专门化是指把组织屮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划分成单独的工作单元。
这是因为,一个人无法完成全部工作,因此可以把工作分成若干步骤,而每个个体只完成其中的某个步骤。
工作专门化的核心就是,每个人专门从事工作活动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5.【参考答案】
心境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现称“心境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绪或情感处于强烈的、持久的正向或负向的状态,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从而造成不良适应。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参考答案】
“经济人”也叫“唯利人”或“实利人”。
它认为人的行为在于经济诱因,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管理理论概括为理论。
(1)多数人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2)多数人缺乏雄心壮志,希望依赖他人,不愿承担责任;
(3)多数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组织目标;
(4)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
(5)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
2.【参考答案】
治疗关系是一种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关系,不同于亲人、朋友等一般社会关系。
治疗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人际关系之中最为密切的程度。
治疗者和来访者对许多问题有近似的看法和理解,关系和睦、融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