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考历史专题汇编 专题二十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A组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课标全国Ⅰ,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组成的“蕃兵”“ 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年),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伴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年),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某某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2.(2016·课标全国Ⅱ,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X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某某八怪的代表人物。
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X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X”,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
”X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X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X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X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3.(2016·课标全国Ⅲ,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
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大学校长。
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
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
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
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
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
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4.(2016·某某文综,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X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
5.(2015·课标全国Ⅰ,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某某)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
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X兼修儒、释。
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
其时黄某某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
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
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某某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6.(2015·某某文综,41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
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
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
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
臣廉的。
7.(2015·某某单科,24B)【中外历史人物主平说】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8.(2015·课标全国Ⅱ,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
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某某党进行严厉镇压。
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某某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某某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
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
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X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
9.(2014·课标全国Ⅰ,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
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
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
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某某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
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
“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
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
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
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10.(2014·课标全国Ⅱ,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
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
”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诏令。
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
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
”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
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
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
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挠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
11.(2014·某某单科,24B)1923年孙某某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某某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
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某某,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
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
故主X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某某《中国革命史》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某某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X?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某某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
12.(2014·某某文综,41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到东北三省考察。
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某某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某某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材料三如果没有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所说的“点火”的含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如何理解材料三对的评价。
B组两年模拟精选(2016~2015年)
1.(2016·某某某某3月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
……弟每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
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逸,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
“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不可留财产给予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
——《曾国藩家书》材料二民国学者郭斌和教授认为:“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故能才德兼备,文武兼资。
求一平均发展道德文章事功三才之成就,可与文正相比者,实不数数觏。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曾文正与中国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郭斌和与革命党人评价曾国藩的角度和影响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
2.(2016·某某某某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8年尼赫鲁正式提出公私营并举的混合经济方针。
1950年成立了计划委员会,自任主席。
1951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到他逝世的时候,印度已完成两个五年计划,正在实行第3个五年计划。
尼赫鲁通过实行国有化和建立国营企业,培植了强大的国营经济;与此同时,私营经济特别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国家的保护下,也有了巨大的发展。
尼赫鲁强调对贫民和流浪者给予必要的社会关怀,所以在印度人民中威信很高。
1951年尼赫鲁对国家官吏和军队进行了整顿和扩充,实现国家机构和军队的印度化。
他还用赎买和武力手段合并印度554个土邦,削弱封建势力,统一印度,并在此基础上按民族语言重新划分邦界。
材料二独立初,尼赫鲁曾力排众议,决定印度留在英联邦内。
他积极反对殖某某义,收复法国和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
但同时也承袭英国的特权。
尼赫鲁为亚非会议发起人之一。
于1954年访问中国,赞成周恩来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倡导。
1961年又同铁托、纳赛尔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尼赫鲁对内政策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尼赫鲁的内外政策。
3.(2016·某某某某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初,X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X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许多学校与事业单位的兴办在当时都是全国第一。
他为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贡献,被人们称为“状元实业家”。
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X謇。
”胡适这样评价X謇:“X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X謇的主X及实践。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怎样理解“X謇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4.(2016·某某某某某某二模)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勇于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规则Ⅰ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
……
规则Ⅲ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
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
……
规则Ⅳ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
……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材料二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
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
……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
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X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X围和限度是什么?
——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材料三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
(2)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
5.(2015·某某某某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
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新唐书》
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旧唐书》材料二太后(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
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赵翼《廿二史札记·武后之忍》(1)据材料一,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赵翼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角度。
6.(2015·某某五校协作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末年,后金政权不时对明朝发动进攻,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
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活。
直至花甲之年,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
材料二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
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X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
万历二十三年(1595),徐光启开始与传教士郭居静交往。
使他第一次知道在中国之外竟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地球是圆的、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1606年,徐光启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内容,并与利玛窦合作把它译成中文。
1612年,他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书中介绍了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和各种水利机械。
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
《崇祯历书》的编译,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
在《度数旁通十事》疏奏中,徐光启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他吸收《九章算术》、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认为“算术之学(被废的主要原因)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
”
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
他利用各种机会,在、某某和某某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
他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
其中,《农政全书》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徐光启传》《徐光启评传》(1)根据相关材料,简要说明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徐光启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并简要评价徐光启的科学精神。
7.(2015·某某某某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
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X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
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
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唯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
8.(2015·某某某某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在面对
“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问题上,他主X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
在治军方略上,他主X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
在中西邦交上,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X 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萧一山《曾国藩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国藩思想的特点。
参考答案
A组
1.解析第(1)问,从国家发展、民族政策、疆域活动等方面组织答案。
第(2)问,“功”从国家统治、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过”需结合材料“大肆杀掠”,从个人品质角度分析。
答案(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