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2024届中考物理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2024届中考物理适应性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了电和磁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两项重要的科学探究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两项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B.乙图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C.甲图中导体棒竖直上下运动,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D.乙图中若只将磁体的两极对调,导体棒的运动方向不改变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3.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捏住刹车后没有推动水平地面上的自行车,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4.在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钢尺
B.铅笔芯
C.金属硬币
D.练习本
5.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6.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情形
A.B.C.D.
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300N重物,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125N,4s内重物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
轮、轴间摩擦.则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m
B.动滑轮重50N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W
D.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8.“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
B.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说明人受到惯性作用
C.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D.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D.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10.如图是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的四个设计电路,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一个实心铁球,放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为F1,放在水银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为F2,则F1∶F2=_____________(已知ρ水=1.0×103kg/m3, ρ铁=7.9×103kg/m3, ρ水银=13.6×103kg/m3)。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AB两端,电压表并联接在R1两端.已知R1=l0Ω,R2=20Ω,电压表示数为2.5V,则AB两端的电压U= _______V.
13.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常用电风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14.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15.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________,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__.
16.把茶叶投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中(如图),倒入开水后发现茶叶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茶叶受到的浮力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缘故;过一段时间,茶叶会逐渐匀速下沉到杯底(不考虑水的蒸发),这个过程中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0:R=1:1.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4A,用比R阻值大5Ω的定值电阻代替R,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_____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Ω。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如图所示,小华站在自动扶梯上沿图示方向匀速上升,画出她受力的示意图.
(____)
19.如图所示,O1O2为透镜的主轴,S为点光源,S′是S的像.通过作图确定透镜光心位置O和焦点位置F,画出透镜并完成光路.
20.同学们,你会使用以下测量工具吗?
如图甲是市面上的钢尺,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__cm.如图乙,该秒表的读数为
_____s,结合加图中的仪器,还能测量另一物理量,测量的原理是______.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天平放在桌面上如图丙所示,小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一旁的小丽指出应______且_______;
②天平调好后,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62.4g;
③接下来测量盐水的体积,小组讨论后决定选择如图丁中的______(选填“量筒”或“量杯”),理由是____.21.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知ρ水=1.0×101kg/m1)
(1)如图甲、乙,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l.8N,然后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_N;
(2)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石块拉出水面,随着石块露出水面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越来越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1)通过比较图乙和图______,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4)他通过上述实验又计算出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1.
(拓展)同组的小红同学,继续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物块B的密度,她的具体操作如下:将物块B放入漂浮于水面的小烧杯中,小烧杯杯底距水面高度h1=25cm;将物块B取出后系在烧杯底静止后,小烧杯杯底距水面高度h2=15cm;剪断细绳后物块B沉入杯底,此时小烧杯杯底距水面高度h1=10cm,则物块B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1.
22.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
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
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在图甲中,小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如图所示,轻质薄壁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均匀立方体A平放在容器B内,已知A的边长a为0.1米,质量为1千克;B的底面积为5×10-1米1.
①求立方体A所受重力大小G A.
②求立方体A对容器B产生的压强p A.
③若再向容器B内缓慢注入质量为4千克的水,求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p水.
24.家乐牌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A为自动温度开关,当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断开电路,低于设定温度时,自动接通电路.S是热水器的功率选择开关,可选择高、低两档加热功率,1R、2R都是发热电阻器.主要的技术指标如下表:
额定电压(V)220 发热电阻类型电热管
输入功率一档
2200 输入功率二档(W)1210
(W)
温度范围()20-78 容积(L)20
(1)把一箱水温度升高1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2)当热水器在高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3)当热水器在低档正常工作时,电热管2R在5min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题分析】
A.甲图实验是电磁感应实验,当导体棒沿水平方向移动时,电路中产生电流,灵敏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图乙实验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电动机,故B正确;
C.甲图中导体棒竖直上下运动,导体棒在磁场中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故C错误;
D.乙图中若只将磁体的两极对调,磁场方向发生改变,导体棒受力的方向改变,导体棒的运动方向改变,故D错误.2、B
【解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

闭合开关S后,滑片P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D错误;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P=UI,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小灯泡变暗,故B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B。

【题目点拨】
动态电路分析,认清电路连接方式和电表的作用是关键。

3、C
【解题分析】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题目详解】
A、捏住刹车后没有推动水平地面上的自行车,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自行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错误;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
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C.
4、D
【解题分析】
A.钢尺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错误;
B.铅笔芯是石墨,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B错误;
C.金属硬币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C错误;
D.纸、练习本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D正确.
5、C
【解题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由于竖直方向与平面镜的夹角是45°,所以物体运动的路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也是45°,像向上运动,物体就要向左运动,所以应选C.
6、D
【解题分析】
图为筷子竖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内的俯视图,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察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上述光线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图中的角i和角r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应有r>i.所以观察者在P处看到的筷子A的像A′的位置不是在A的实际位置,而是由其实际位置偏离杯中心的方向向杯壁靠拢一些,据此可知.以
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中时,其侧视图应该是图中的A或D图才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玻璃杯此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筷子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因此,观察到的筷子比实际粗些.所以选D.
7、D
【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n=3,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3×2m=6m,故A错误;B.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F=1
3
(G+G动),
即:125N=1
3
(300N+G动),解得G动=75N,故B错误;C. 拉力做的功为:W=Fs=125N×6m=750J,拉力做功的
功率P=
750J
4s
W
t
==187.5W,故C错误;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Gh Gh300
Fs F3h33125N
W G N
W F


====

×100%=80%. 故D正确;故选D.
【题目点拨】
根据图象可知,n=3;(1)根据s=3h求出自由端移动的距离;(2)根据W=Fs计算拉力做的功, 再根据P=W
t

拉力做功的功率;(3)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F=1
3
(G+G动)求动滑轮重力;(4)根据η=
Gh Gh
Fs F3h3
W G
W F


===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A
【解题分析】
A、吸管吸饮料时,吸气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确;
B、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B错误;
C、鸡蛋碰石头时力是大小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鸡蛋的耐受力小。

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

故D错误。

9、C
【解题分析】
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v=st得,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
乙车向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的路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故B 错误;
C、由图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C正确.
D、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错误;
10、B
【解题分析】
A.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身高越高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符合题意;
C.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电流,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因此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与身高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10:79.
【解题分析】
因实心小铁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它在水中静止时沉底,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则它受到的浮力:F1=ρ
水gV

=ρ水gV球;
因实心小铁球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所以,它在水银中静止时漂浮,此时它受到的浮力:F2=G铁=m铁g=ρ铁gV球,
所以
3
1
3
3
2
3
1kg/m10
10:79
7
10
10
.9kg/m79
gV
F
F gV
ρρ
ρρ
===

==

水球水
铁球铁。

12、7.5
【解题分析】
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题目详解】
解: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电路中的电流
I =11U R =2.5V 10Ω
=0.25A , 电源的电压
U =I (R 1+R 2)=0.25A×(10Ω+20Ω)=7.5V 。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
13、汽化或蒸发。

【解题分析】拖过地后地面的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有液态到气态为汽化。

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三种:温度,表面积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14、甲 凸
【解题分析】
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题目详解】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总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是远视眼,所以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的甲图符合,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 15、6V 20Ω
【解题分析】
由电路图知道,当S 接1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知道,电源的电压是U =6V ,电路中的电流I =0.6A ;当S 接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1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由图乙知道,电阻R 2 的两端电压是:
U ′=6V -2V=4V ,
电路中的电流
I ′=0.2A ,
所以,R 2 的阻值是:
R 2 =U ′/I ′=4V/0.2A=20Ω.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开关接1、2时电路变化的判断和由图乙得出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值.
16、等于 不变
【解题分析】
根据的物体浮沉条件可知,茶叶漂浮在水面,是因为茶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茶杯、水和茶叶的总重力,所以不考虑水的蒸发,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17、6 5
【解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0、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R0:R=1:1,
所以,由
U
I
R
可得,电源的电压:
U=I(R0+R)=0.4A×(R0+1R0)=1.1A×R0﹣﹣﹣﹣﹣﹣﹣①
用比R阻值大5Ω的定值电阻代替R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则电源的电压:
U=I′[R0+(R+5Ω)]=0.3A×(3R0+5Ω)﹣﹣﹣﹣﹣﹣﹣﹣﹣﹣﹣②
由①②可得:R0=5Ω,U=6V。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
【解题分析】
人随自动扶梯一同匀速上升,因此小华相对于扶梯静止,则小华不受摩擦力,她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19、
【解题分析】
像物在两侧,故是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连接物像的端点S、S′与主光轴交于O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过O点垂直主光轴作出凸透镜;从S点平行于主光轴作一条入射光线折射后过S′,与主光轴的交点为焦点F,如下图所示:
20、0.05 92.3
s
v
t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量筒量筒的分度值更
小,测量结果更精确
【解题分析】
(1)刻度尺1cm之间分为2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05cm,即分度值为0.05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in,指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2.3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
间为32.3s,即秒表的读数为1min32.3s=92.3s.器材有刻度尺、停表可以测量速度,实验原理是
s
v
t =.
(3)①天平使用之前要先调节,使横梁平衡.而调节之前必须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将游码移至标尺最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最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③要测量盐水的密度,需要测量其体积.因为需要测量的盐水体积不是很大,所以选择量筒作为测量工具,与量杯相比较,量筒刻度均匀,分度值小,测量的准确程度高,误差较小.
21、0.8 小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或排开液体的体积)丁 2.25 1.5×101
【解题分析】
(1)由称重法知道,石块受到的浮力是:F浮=G-F=1.8N-1N=0.8N;
(2)由于石块受到的浮力是F浮=G-F,而石块的重力G不变,所以,随着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石块拉出水面,测力计示数F越来越大,即石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由此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1)由图乙和丁知道,物体都浸没在液体中,所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但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与液体
密度的关系;
(4)根据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知道, F V g
ρ=浮排水 ,又因为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V 石 =V 排 ,G=mg=ρVg ,所以石块密度是:331.8N ==0. 1.010kg/m 8N G G G g F g F g
ρρρρ==⨯⨯水浮水水浮 =2.25×101 kg/m 1=2.25 g/cm 1 【拓展】
由下图甲知道,金属块B 和小烧杯做为一个整体,由于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的重力与受到的浮力为一对平衡力,即G 杯 +G B =ρ水 gV 排 =ρ水gSh 1 -----①,
由图乙知道,金属块B 和小烧杯做为一个整体,由于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的重力与受到的浮力为一对平衡力,即G 杯 +G B =ρ水gV B +ρ水 gSh 2 -----②,
由图丙知道,以杯为研究对象,由于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的重力与受到的浮力为一对平衡力,G 杯 =ρ水 gV 排′=ρ水 gSh 1----③
由①②③解得:13B G gSh gSh ρρ=-水水 ,ρ水gSh 1 =ρ水gV B +ρ水 gSh 2,即12B V Sh Sh =- ,
所以,金属块B 的密度是:()131212133325cm 10cm =25cm 15cm
1.010kg/m B B B B h h m G V V g g Sh Sh h gSh gSh h ρρρρ---=
===⨯⨯⨯---水水水 =1.5×101 kg/m 1.
22、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缩小 漫反射 放大 投影仪 C 远离 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
【解题分析】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首先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上,所以当调整光屏的位置始终光屏上没有像时,首先要想到这种可能.
(2)此时物距为50cm-20cm=30cm ,而焦距为10cm ,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的方向移动,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此原理.
(4)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选C ;
(5)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远离凸透镜.
(6)蜡烛换成LED 灯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
【题目点拨】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凸透镜的主光轴永远随着凸透镜的上下移动而移动,对于烛焰在凸透镜主光轴的哪个位置,画图说明很容易理解.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1)19.6牛 ;(1)1.96×103帕 ;(3)9.8×
101帕 【解题分析】
①因为立方体A 的质量为1千克,所以,立方体A 所受重力是:G A =m A g =1kg×
9.8N/kg=19.6N ; ②由于A 的边长a 为0.1米,所以,受力面积是:S=S A =0.1m×
0.1m=0.01m 1, 立方体A 对容器B 产生的压力是:F=G A =19.6N ;
故立方体A 对容器B 产生的压强是:219.6N 0.01m
F p S ===1.96×103p A ; ③A 的体积是:V A =(0.1m )3 =0.001m 3,
A 的密度是:A 320.001A A m kg V m
ρ===1×103 kg/m 3 ,即ρA >ρ水, 所以当向容器B 内缓慢注入水时,不论注入多少水,A 只会沉在容器底,
当注水刚好浸没A 时,注入水的体积是:V 1=(S 容-S A )×
h A =(5×10-1 m 1 -0.01m 1 )×0.1m=0.004m 3 , 这些水的质量是:m 1 =ρ水 V 1 =1×
103 kg/m 3 ×0.004m 3 =4kg , 所以,若再向容器B 内缓慢注入质量为4千克的水,水深等于A 的高度,即h =h A =0.1m ,
故水对容器B 底部的压强是:p 水=ρ水gh =1×
103 kg/m 3 ×9.8N/kg×0.1m=980Pa . 24、(1)8.4×105J ;(2)10A ;(3)163350J .
【解题分析】
(1)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 3×20×10−3m 3=20kg ,
水吸收的热量:
Q=cm △t=4200J/(kg ⋅℃)×20kg ×10℃=8.4×105J ,
(2)高档功率是2200W ,电路中的电流:
I 1=1P U =2200W 220V
=10A ; (3)R 1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