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认识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从居住区、产业和城市基
础设施三个层面,通过对典型实践案例的分析,揭示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给出了改善城市环境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工作思路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城镇化方面,从过去的快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增长,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的
发展水平,而且也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
建设已经从以往的快速扩张转变为以持续改善现状为目标的高效运行,在应对复
杂的环境挑战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的同时,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城市
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城市更新的概念
从古至今,城市更新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二战后欧洲的经历,战争
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欧洲政府和社会都纷纷采取行动来修复和重建
这些损毁的城市,形成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理念,包括:城市重建、城市再开发、城市复兴、城市更新等。

吴良镛提出“有机更新”理论,以解决城市快速发展带
来的景观特征消失问题。

他认为,城市建设应当遵循城市本身的规则,结合现实
需求,以及未来可能带来的变化,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自2000年以来,学者们
越来越重视城市更新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他们提出了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等
措施,以期望能够让城市的衰落地区得到重生,实现繁荣昌盛。

2我国城市更新实践的主要阶段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城市更新的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研究并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更新实践,以及它们的重点,对于深入了解城
市更新的内涵,并有针对性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949-1977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和“城市面向乡村”的发展方向
旨在改善基础设施,但由于当时的财政状况较差,因此,重点放在解决历史上存
在的社会问题上,尤其是北京龙须沟、上海肇嘉浜棚户区等,这些地区的社会环
境状况更加恶劣,因此,有必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改革开
放的推进,城市规划工作得到了重新启动,1970年以来,旧城改造项目的协调性
得到了提升,标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人们仍然缺乏对历史文化和城市绿
地环境的重视。

(2)1978至1989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来解决住房问题。

1989年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在进行城市旧区改建时,要
坚持”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以保证城市的可持
续发展。

首次提出了城市更新的指导思想,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旨在缓解
城市居民的住房压力,并有效补足基础设施的缺口。

(3)1990年至2011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出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促使城市的发展,实现了从退二进三
到土地有偿使用、住房商品化的转变,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
勃发展,城市更新的重点已经从传统的拆迁和重建转变为对旧城的重塑。

(4)自2012年-年以来,中国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更新系统化建设
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但是这种快速的发
展也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土壤污染、生态破坏,城市
发展的重点正在转向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质,并合理利用土地。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颁布,为中国带来了一个以品质为核心、以
效率为导向的全新时期。

这一时期,城市更新的理念、方法以及实施机制都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城市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得到有力的
推动,而且土地的有效利用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的实践
工作正在不断改善,从单纯的大规模拆迁和建设的角度,转变为以综合治理为核心,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升治理效率,实现双赢的局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
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传统的商业、住宅、工业地区正在逐渐
消失,转向以三产为主的综合型城镇。

此外,建立土地批租市场和提高土地价值
的政策措施,使得旧城的功能结构和土地使用方式得到了优化,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城市更新实践的发展与思考
3.1居住区更新层面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住房改善是城市发展的重点。

北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政府推出了公共房屋的修复和租赁服务的政策。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政府尝试着对老旧住宅进行改造,通常是建造一些简易的住宅,并且采取随时拆除和重建的方法。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危旧房的改造,将旧城改造和开发新区有机融合,以菊儿胡同、小后仓等地的危房改造和住宅商品化项目为典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菊儿胡同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在建筑界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也获得了世界人居奖,这一成就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方式,可以在历史悠久的城市里实现住宅建设的集资、规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也在不断推进。

(2)2000年之前,住宅在城市住房供应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投资,对于现有住宅的改造工作也日益繁重,既要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也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恢复与更新。

随着当今住房供应制度的不断演进,许多老旧住区的产权及附属福利问题日趋凸显,缺乏物业管理、失管的情况更加普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大多数老旧小区仍然受到政府的统一管理,然而,随着住房体制的改革,优质的企业住宅受到更多的关注,并获得更多的投入,而那些原本就处于不稳定的产权单位,却正面临着严峻的失管风险。

随着物质空间的日益枯竭,对于未来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实际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

3.2产业更新层面
(1)随着全球化的推动,欧美国家的产业用地更新项目不断涌现,而中国也不例外,197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沿海及部分内陆省会城市的产业
功能也在不断转型,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结构,这种结构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2)政府在产业类型的城市更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计划性更新能够有效地保护公众利益,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提高容积率以及以经济平衡为前提和目标,虽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改善,但是却忽视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加剧了生活成本和租金水平的上涨,使得原住民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地方,进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矛盾。

3.3城市基础设施层面
(1)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着力改善“一江一河”沿岸地区的基础设施,以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改善滨江道路、绿地、管廊等基础设施,以及实现两岸功能板块的融合,上海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多元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及一条具有区域辐射力的滨水生态走廊,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高质量的人居发展。

杨浦滨江的发展可谓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它不仅成为了一座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了绿色发展,形成了一条完善的生态环境。

(2)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许多设施已经超出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更新,不仅要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还要从实际的角度来实施。

为此,应该开展一项以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技术体系的研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综合性的规划方案,以期实现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新时期城市更新工作重点的建议
通过全面深入的发展,将努力打造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将统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科学地确定城市的尺寸、人口密度、空间布局,并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打造出独特的城市景观。

此外,还将大力改造老旧的小区,并积极发展社区建设。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研究显示,城市更新的重点在于实施四项改革:
(1)应当把握住当今时代的机遇,将工作方式从单一的设计思维转变为全面考虑,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不仅要考虑城市规划、建设,而且要深入挖掘新旧城区之间的联系,把握住人民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城市提质增效”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城乡统筹、协同发展,激发乡村活力,构建一个全面、均衡的空间发展格局,以期让每一个居住者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2)从单一的项目更新到综合性的、全面的改造,城市更新的实施将以城市的总体状况为出发点,将其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以新的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城市体检和评估为依据,结合综合性的规划和建设,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实现高水平的发展。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方利益,结合多种目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可持续的、前瞻性的更新规划,以满足建设管理的需求,确保每一步都能够有效地实现,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在工作路径上,正在从传统的旧区改造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目标的城市更新。

这一举措旨在弥补短板,拉动内需,激发投资,打造强大的国内市场,并有效地发挥其潜能,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以及数的可持续增长。

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城市更新的核心,它不仅仅意味着大规模的拆迁和扩建,还包括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

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推动经济的转型。

(4)从简单的拆除和重建转变为更加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清楚地确定城市更新的重点,严格控制大规模的拆迁和扩建,尊重居民的意愿,同时有效地抑制住房价格的上涨。

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在城市更新的片区和项目中,拆迁的建筑面积最多只能达到当前总体的20%。

一般来说,城市更新区域的拆迁比例最好不要超过2。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并实现城市建设的方式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
发展,城市更新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土地利用到现代的城中
村改造、老旧小区的改造,再到历史文化的保护,都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每个市民和相关利益攸关者的日常生活内容。

本文将深入研究我国城市更新
的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演变,并从实践中分析成功与失败,以期为未来城市更新提
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推动我国城市更新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吴翠英.城市更新项目交通影响评价问题与建议[J].大众标准
化,2022,No.377(17):85-87.
[2]冯晶,王暄,魏巍.对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认识与思考[J].建设科
技,2022,No.454(11):20-23.
[3]徐宣晨. 洞头老城核心区城市更新策划研究[D].浙江大学,2022.
[4]吴崇伟. 城市更新中海口骑楼的媒介意义探析[D].海南大学,2022.
[5]杜雁,胡双梅,王崇烈等.城市更新规划的统筹与协调[J].城市规
划,2022,46(03):15-21.
[6]朱正威.科学认识城市更新的内涵、功能与目标[J].国家治
理,2021,No.359(47):23-29.
[7]林宏晓. 城市更新背景下街区慢行交通环境改善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
大学,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