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论文[修改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金匮要略》论文
《金匮要略》中痹症辨证论治的特点
摘要:《金匮要略》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痹症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方药论治,在病因病机上提出“外因重湿邪”、“内因重视肝脾肾”的观点,在治则上强调“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但当利其小便”,“阳气大虚,当先固阳”,对正确领会仲景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痹症;湿邪;辨证论治;方药
正文:对痹症的论述,首见于《黄帝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内经》从病因出发,给痹症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后世医家多宗其说。

张仲景在其基础上,作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阐发,在《金匮要略》中分别在《痉湿·病脉证治第二》、《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和《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等篇章对痹症进行辨病辨证分析和方药论治,为后世治疗痹症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细品《金匮要略》中对痹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张仲景所提出的“湿痹”、“风湿”、“历节”等病皆可归属于广义的痹症,在治疗上也蕴含着仲景独特的辨证思路。

1 病因病机
1.1 外因重湿邪
何谓“痹”?《说文解字》:“痹,湿病也。

”《汉书·艺文志》记载:《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颜师古注曰“痹,风湿之病”。

从以上所引可见,古人已经意识到“痹”乃伤于湿也,所以《金匮要略》提出了“湿痹”这一病名。

湿之所以成为致痹的关键因素,是因湿为阴邪,其性阴柔,重浊黏滞,并常与风寒杂合为患,缠绵难去。

其致病或从外而袭,或自内而生。

《痉湿·病脉证第二》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我们可以看出,此条所述湿痹之症唯独脉象“沉而细”与太阳病“脉浮”异,“沉而细”体现了湿性重着黏滞的特性,为寒水在下不能化气。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张仲景所谓“湿痹”,其实是寒湿之邪伤人一种临床表现,是外湿所引起的“痹”,印证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它具有太阳病的发病特点,同时也有湿邪的病变特征,预示着在治疗上发汗、温阳、健脾、利湿诸法必不可少。

同时,太阳寒水,发于外者为汗,壅阻皮毛之内即成湿。

正如《金匮要略直解》中云:“汗亦湿类,或汗出当风而成风湿者,或劳伤汗出而入水中,皆成风湿病”[1],说明外湿是形成历节病的重要条件之一。

内湿多因素体湿盛之人,由于脾的运化功能不及,水湿失运凝聚而成。

内外之湿虽然有别,但二者之间常常互为影响,互为因果。

外湿困脾易滋生内湿,脾虚不运,水湿不化又易招致外湿。

无论“外湿困脾”或“胃中素有湿热”都为痹症的发生准备了条件,突出了湿邪致痹理论。

1.2 内因重视肝脾肾
痹症虽以风寒湿三气杂至为致病的外在条件,然脏腑功能低下,正气虚衰则是本病的内在因素。

《素问·百病始生篇》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
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尤其肝、脾、肾三脏亏损,正气化源不足,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正邪相争,经络闭塞,气血不荣,是导致痹症发生的重要内因。

所以,仲景在其关于痹症内因的论述中,尤其注重肝脾肾。

历节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就是“肝肾先虚”,《金匮要略心典》故曰:“历节者,盖非肝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必便入筋
骨”[2]。

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由于肝脾肾的功能低下,造成气血亏虚,机体失养,抵抗能力下降,易招致风寒湿邪的侵袭,遂致历节疼痛。

所以,脾肝肾的亏损是痹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治法方药
由于《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中论述杂病的一部分内容,伤寒病的辨证思路在《金匮要略》中得到了延伸。

前文已述条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揭示了痹症与伤寒病在发病特点关系密切,如曹颖甫所云:“湿家之病,起于太阳寒水”[3],所以在湿痹的治疗上,伤寒病的辨证立法思路同样受用。

在治疗中,仲景重驱邪而轻滋补,体现了表里同病,当先解表祛邪的原则。

2.1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太阳病,邪气在表,轻者用桂枝汤,重者用麻黄汤,立法都是“发汗”。

痹证初期以感受风寒湿之邪为主,风寒湿为六淫之邪,“故其感人,亦如风寒之先在太阳”,邪气在表,法当从汗而解。

故仲景在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方中,用麻黄或桂枝或生姜等宣表发汗之品,其目的就是通过发汗来宣散外邪。

对于发汗,仲景一贯主张发微汗,忌大汗,《伤寒论》在桂枝汤的煎服法中强调:“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对于伤寒病,忌大汗是有亡阳之虑,所以在葛根汤、麻黄汤甚至大青龙汤的煎服法中都指出“取微汗”。

针对湿痹的治疗,张仲景同样提出“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清代医家程林指出此为“治湿大汗之严律”
[1],风为阳邪,其性轻浮,主疏泄而易表散,湿为阴邪,性重滞黏腻,难以骤除,用大汗的方法,汗出过多,风气虽去而湿邪犹存,不仅湿邪不去,汗多又有亡阳之险,所以不愈。

若汗法适度,微微汗出,阳气鼓动,营卫畅行,则风湿俱去,“湿邪自无地可容矣”。

2.2 但当利其小便
《痉湿·病脉证第二》曰:“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明确提出了治湿用利小便法。

只有通利小便,通达阳气,祛除湿邪,湿痹才可愈。

我们不能把“利小便”理解成一味使用利尿剂,利小便的目的是“通阳”,在于恢复人体的气化功能,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脾气的运化与转输,肾气的温煦与蒸腾等,只有水液代谢恢复正常,湿邪方无停滞之处。

仲景用麻杏薏甘汤治
疗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之实证;用防己黄芪汤治疗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之虚证;用甘草附子汤治疗风湿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之寒证;对现代中医临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3 阳气大虚当先固阳
伤寒病以寒邪伤人阳气为主要发病特点。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根本,在人体阳气亏虚时,仲景处处以固护人体阳气为本,否则“阳气破散,阴气乃消”,故仲景在治疗太阳病中有桂枝加附子汤法,有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法,甚者到少阴病有四逆汤法,有茯苓四逆汤法,有干姜附子汤法。

《金匮要略》在治疗痹症中,针对人体阳气盛衰,有发汗利湿与温阳化湿之分,如桂枝附子汤治疗风湿表阳虚而风气偏盛,白术附子汤治疗风湿表阳虚而湿气偏盛,甘草附子汤治疗表里阳气俱虚且风湿两盛。

但如果阳气不甚虚而阴寒独盛之寒湿历节,张仲景有乌头汤法,用乌头大辛大热散寒止痛,截断寒胜亡阳之路。

综上所述,张仲景对痹症治疗是伤寒杂病治疗方法中的一个类别,其中隐含了伤寒病辨证论治特点,对我们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正确领会仲景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 1 ] 苏宝刚.金匮要略讲义[ M ]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27,29.
[ 2 ] 于伯海.伤寒金匮温病名著集成[ M ]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514.
[ 3 ] 曹颖甫.金匮发微[ M ]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1.
第二篇:金匮要略
一释义
1.风水恶风—因风致水,来势急而在于表
2.一身悉肿—风伤于卫,卫气滞而水湿潴留肌表,水为风激则水气泛滥四溢
3.脉浮而渴—病邪在表化热,肺胃郁热伤津
4.续自汗出—风性疏散,与郁热相搏,迫津外出
5.无大热—表热不盛,里热郁滞
二治法方药
1.病机:风水夹郁热
2.治法:发汗利水,兼清郁热
3.方药:越婢汤
方中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利水,佐以生姜,大枣增强发越水气之功,不仅使风邪水气从汗而解,犹可藉宣肺通调水道之功,使水邪从小便而去。

因肺胃有热,故加石膏以清热,使以甘草调和药性,与大枣相伍,则和脾胃而运化水湿之邪。

综合五药,乃发越水气,清泄里热之剂。

三联系伤寒
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汤实际也有表证,所以用麻黄,但同时病人有汗出,这是因为肺有热,所以用石膏。

“无大热”,是指有里热,而不是外表的热。

越婢汤是“续自汗出,无大热”,所以也用石膏。

外有风邪,复有里热,所以用石膏,一方面去风寒邪气,一方面清在里之热。

四临床应用
急性肾小球肾炎
例:朱××.男。

14岁.农民.三日前恶寒发热.继则头面四肢皆肿,腹胀、食差,口渴,心烦。

医院检查;尿蛋白(卅),颗粒管型、红细胞3~4个,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因其家贫而不力,住院找余治疗。

见身面俱肿,舌淡胖,脉稍沉稍数。

此乃风水郁热相搏,
疏以“越婢加术汤”,方用麻黄6克,生石膏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生姜6克,红枣4枚,水煎服三剂。

二诊时,寒热去,浮肿消,尿蛋白仅有(+),家人甚喜,余察其仍有食差,腹胀,微肿之证,嘱其继用前方与“胃苓汤”二方交替服用,六剂后,余证皆消,察常规正常,先后服药九剂,则安然无恙。

此类病例甚多。

且不可让其现代诊断所困惑。

如其对证施治,其效莫测。

回忆83年曾治一患者冯×,因下地劳动,被大雨浸淋,次日全身浮肿、高热不退,赴医院诊治。

三日尿量共计600ml。

诊见脉浮无汗,疏麻黄10克,生石膏24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服。

服药当夜小便达2500ml,浮肿大消,身热退。

后又以防己茯苓汤与上方各服二贴,服后,浮肿消失,化验已趋正常域。

荨麻疹
余常以越婢汤加蝉蜕9克,萆薢12克,白藓皮10克,僵蚕6克,治疗荨麻疹,取效甚多。

流行性红眼病七十年代初,我区部分地区发生流行性红眼病,尤其在小学皆多发生,余查其双目红肿,畏光流泪,疼痛难忍,一家一户相继而发,余两小儿亦未逃脱,余思之,目睛属肺,目赤肿痛,流泪易感则属风火郁闭。

根据“火郁发之”之理,先以“越婢汤”加蝉蜕6克,用与吾儿,一即轻二剂愈,后以此方稍施增损,治于邻里者,皆多获效。

第三篇: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简述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

.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金匮要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

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目前该书已经由学苑出版社编辑出版并发行。

内容
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

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
各有专篇。

在病因方面,《金匮要略》明确地划分为三娄,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对后世病因学说有直接启示。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论述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内容丰富。

共有原文45条,载方40首,计260多首方剂。

病种包括了经、带、胎、产、杂病。

篇中对妇产科病的辨证论治严谨,治法、剂型多样,已具中医妇产科学的雏型,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专著,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它属于祖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被历代推崇为方书之祖和治疗杂病的典范,林亿谓其“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第四篇: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
――原著黄二十五篇,载方205首,用药约155味
――明代赵以德是注释原著第一人《金匮方衍义》
一、痉病:因过汗,误下,导致营血津液不足,筋脉失养而致。

1、刚痉:太阳病,发热,恶寒,无汗,小便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风寒表实、筋脉失养-温散表邪、通达经隧-葛根汤
2、柔痉:太阳病,发热,不恶寒,汗出,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
―风寒表虚、津液不足―调和营卫、兼以生津-栝蒌桂枝汤
二、湿病:感受外湿并兼风夹寒,侵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

基本治法:发汗(微微发汗);利小便。

1、头中寒湿:证见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无病。

-宣泄寒湿-瓜蒂散塞鼻
2、寒湿在表:除身体烦疼外,还有发热,恶寒,无汗等表证。

-辛温散寒,微汗祛湿-麻黄加术汤
3、风湿在表:证见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风湿有化热倾向-解表祛湿,轻清宣化-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4、风湿兼气虚:本证除风湿身重等症状外,脉浮,汗出,恶风与太阳中风表虚证完全相同。

-益气固表化湿-防已黄芪汤
5、风湿兼表阳虚:证见身体烦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助解表以散风湿-桂枝附子汤
-服药后倘若患者大便坚,小便自利,说明湿仍在表而不在里,可用白术附子汤通阳利水化湿
6、风湿表里阳虚:证见骨节烦疼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温阳补中,散风除湿-甘草附子汤
三、暍病: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脉弦细芤迟。

1、伤暑热盛:汗出恶寒,身热而渴-清暑益气生津-白虎加人参汤。

2、伤暑湿盛:身热疼重,脉微弱-行散暑湿-一物瓜蒂汤
四、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多发于热病之后,为心肺阴液被热耗损,或余热不尽所致;有些因情志不遂,日久郁结化火消烁阴液而成。

1、病初(意欲饮食复不食,欲卧不得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心肺阴虚内热
-养心润肺,益阴清热-百合地黄汤
2、误汗后
-补虚清热,养阴润燥-百合知母汤
3、误下后
-养阴清热,利水降逆-滑石代赭石汤
4、误吐后-养阴和中-百合鸡子汤
5、变渴:
-清热生津补液
-百合地黄汤内服配合百合浸汤外洗口渴仍不解
-清热生津,滋阴潜阳-栝蒌牡蛎散
6、变发热:
-养阴润肺,清热利水-百合滑石散
五、狐惑:湿热化生虫毒,腐蚀人体各部所致
1、侵蚀咽喉为惑-清热燥湿-甘草泻心汤
2、侵蚀下部二阴为狐-燥湿解毒
-病在前阴用苦参汤外洗病在肛门用雄黄熏洗狐惑酿脓者
-清热行血解毒-赤小豆当归散
六、阴阳毒:感染疫毒所致。

1、阳毒:面赤斑状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升麻鳖甲汤
2、阴毒:面色青,咽喉痛,身痛如被杖-解毒散瘀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以防损其阳气。

七、疟病:感受疟邪所致。

病位在半表半里,归属少阳,疟病以弦脉为主脉。

兼脉可见弦迟、弦数、弦紧、弦小紧、浮大等。

1、疟母: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而成疟母。

-虚实夹杂
-消征散瘕、扶正祛邪-鳖甲煎丸
2、疸疟: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呕-邪热炽盛,充斥内外,耗伤气阴-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3、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里热炽盛,表有寒邪-清里热,解外寒。

-白虎加桂枝汤
4、牝疟:素体阳虚,复因疟邪痰阻所致,发作时以寒多热少为特征。

-祛痰通阳截疟-蜀椒散
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甚则神志不清,脉微而数。

九、历节病: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

病因病机:
1)肝肾不足,水湿内侵;2)阴血不足,风邪外袭;3)气虚湿盛,汗出当风;4)过食酸咸,内伤肝肾;5)胃有蕴热,复感风湿。

1、风湿历节:诸肢节疼痛,身体瘦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桂枝芍药知母汤
2、寒湿历节:关节剧痛,痛处不移,不可屈伸。

-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乌头汤
十、血痹:内以卫阳不足为主因,外为风邪诱发,血行不畅。

1、轻证:肢体局部麻木,脉象表现为微涩,寸口、关上小紧。

-针刺以导引阳气,阳气行则邪气去。

2、重证:证见寸口、关上脉微,尺中脉小紧,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黄芪桂枝五物汤(芪桂芍姜枣)
十一、虚劳病: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脉芤微紧或极虚芤迟,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虚劳失精证。

2、小建中汤: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手足烦疼,咽干口燥。

-虚劳里急证。

3、薯蓣丸:诸不足,风气百疾。

十二、肺痿:寸口脉数,吐浊唾涎沫。

1、虚热肺痿:咳吐浊唾涎沫,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汤
-滋阴清热,止火逆降肺气;
2、虚寒肺痿:频吐涎沫,不咳不渴,小便数,遗尿,头眩,-甘草干姜汤
-温肺复气,温阳散寒。

十三、肺痈:外感风邪热毒,肺生痈脓。

表证期即肺痈初期,表现发热恶寒,汗出,咳嗽,脉浮数等;
成痈期也称酿脓期,表现咳嗽喘满,口干咽燥不渴,胸痛,咳吐稠痰或腥臭,时时振寒,脉象滑数等;
溃脓期,表现咳吐大量脓血痰,形如米粥,腥臭异常等。

1、邪实壅滞:证见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咳嗽上气,喘不得卧,鼻塞清涕,不闻香臭,-葶苈大枣泻肺汤-开泻肺气,行水祛饮
2、血腐脓溃:证见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

-桔梗汤-排脓解毒
十四、咳嗽上气:
1、寒饮郁肺: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
-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2、痰浊壅肺:咳嗽气喘,时时吐浊,但坐不得卧-皂荚汤
-涤痰除浊
3、饮热迫肺:咳而上气,其人喘,目如脱状-越婢加半夏汤
-宣肺泄热,化饮降逆
4、寒饮夹热:
1)饮热偏于上近于表-厚朴麻黄汤
-散饮除热,止咳平喘2)饮结胸胁而偏于里-泽漆汤
-逐水消饮止咳
十五、奔豚气: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
奔豚汤: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肝气郁结化热,随冲气上逆-功用:养血平肝,和胃降逆
-组成:芎䓖半夏黄芩生葛芍药生姜甘李根白皮。

十六、胸痹:
病因病机:阳微阴弦:阳微是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阴弦是阴寒邪盛,痰饮内停之征。

阳微阴弦并见,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而成。

1、主证: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喘息咳唾,短气,胸背痛
-栝蒌薤白白酒汤-通阳宣痹
2、重证: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栝蒌薤白半夏汤-通阳宣痹,消痰逐饮
3、虚实异治:
1)偏于实者,多是阴寒痰浊偏盛。

由于阴寒痰浊上乘,凝聚其间,其脉必以阴弦为著,且感心胸满闷,膨膨然气不得出等。

-通阳散结,降逆除满-枳实薤白桂枝汤;
2)偏于虚者,多是心胸阳气大伤,由于阳气虚馁,阴霾不散,蕴结心胸,其脉必以阳微为著,并觉倦
怠少气,甚则四肢厥冷,出冷汗等。

-补气助阳-人参汤
4、轻证:胸中不痛,而以胸中气塞,短气为其临床特点。

1)饮邪偏盛-宣肺化饮
-茯苓杏仁甘草汤2)气滞偏重-行气散结-橘枳姜汤
5、急证:胸痛痛等症突然发作,且痛势急剧,此因阴寒凝聚而不散,阳气痹阻而不通-温阳通痹止痛以缓急-薏苡附子散十
七、心痛:
1、轻证:心中痞,心悬痛。

-寒饮上逆
-温阳化饮,下气降逆--桂枝生姜枳实汤
2、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甚者伴发四肢厥冷,冷汗出,面色白,舌淡胖紫暗苔白腻,脉沉紧甚至微细欲绝等阳气衰微,阴寒极盛之危候。

-阴寒痼结
-温阳逐寒,止痛降逆-乌头赤石脂丸。

以蜜为丸缓之,且首次服小量,不知,稍加服,可谓慎之又慎。


八、腹满:
1、虚寒证:趺阳脉微弦,腹满,大便难,两胁疼痛。

病机:中下两焦阳气亏虚,滋生内寒-寒饮逆满证,治宜温中化饮,方用附子粳米汤;-寒饮腹痛证,治宜散寒化饮降逆,方用赤丸;-脾虚寒盛证,治宜温阳建中,方用大建中汤。

2、实热证:腹满,按压疼痛,脉浮、数、滑、洪、大而有力,苔黄
-兼表证,治宜表里双解,方用厚朴七物汤;-兼少阳证,治宜攻里和表,方用大柴胡汤;-胀甚于积证,治宜行气除满,方用厚朴三物汤;-积胀俱重证,治宜荡涤积滞,方用大承气汤。

3、表里俱寒证:腹满而寸口脉弦,啬啬恶寒,胁下拘急而痛,此乃表里俱寒之本证。

4、寒实证:寒实之腹满,其脉象紧弦而数。

其中病位偏上者“必心下坚”,病位偏下者则脐腹痞满-温下寒积,方用大黄附子汤
5、邪盛正衰危重证:本证萎黄,燥而不渴,胃中寒实,利不止,据证推断尚应具有腹满胀痛、右关脉弦紧而六脉重按无力等。

十九、寒疝:脉弦而紧,腹中拘急而痛,恶寒,不欲食。

当归生姜羊肉汤:-主治血虚内寒之寒疝
-症见腹中痛,胁痛里急。

-功用:养血散寒

十、宿食:脉证脉紧如转索无常,头痛,有宿食。

1、宿食在上:胸脘痞闷,温温欲吐,嗳腐,脉紧-瓜蒂散
2、宿食在下:食停于下脘,脉滑数,口干苦,不思饮食,嗳腐吞酸,脘腹胀满或胀痛拒按,大便燥结或不爽,苔腐腻
-大承气汤荡涤宿食二十
一、五脏病
1、肝着证见胸胁痞闷不舒,甚则胀痛、刺痛,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欲饮热。

-旋覆花汤。

-行气活血、通络散结。

2、脾约:证见跌阳脉浮而涩,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麻子仁丸
-泻热润燥,缓通大便。

3、肾着:证见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甘姜苓术汤-散寒化湿
4、心伤:劳倦即头面赤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脉弦。

5、癫狂:魂魄不宁,精神异常,其人畏惧,合目欲眠,梦远行。

二十二、积聚:腹中有结块,胀满或疼痛。

鉴别积、聚病都可以出现膻中结块、胀满或疼痛的症状,但两者不同,积为脏病,结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多属血分,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较难;聚为腑病,聚散无常,聚时结块,散则无形,走窜移动,痛无定处,时作时止.多属气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较易。

二十三、消渴: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久则身体消瘦为临床特征。

病因病机:胃热、肾虚及肺胃津伤。

上消脉证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消脉证为“跌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