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
一、卫星相遇问题
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卫星的角速度为ωa ,b 卫星的角速度为ωb .
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相距最近,如图甲所示.
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π,即满足ωa Δt -ωb Δt =π时,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如图乙所示.
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2π,即满足ωa Δt -ωb Δt =2π时,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
二、卫星变轨问题
1.变轨分析
(1)卫星在圆轨道上稳定运行时, G Mm
r 2=m v 2r
=mω2r =m ⎝⎛⎭⎫2πT 2r . (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大时,G Mm r 2<m v 2
r ,即万有引力不
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 =
GM
r
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增加.
(3)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 Mm r 2>m v 2
r ,即万有引力大
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
例题、如图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周运动,且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工作卫星1、2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个位置,若两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例题、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 、b 、c 质量分别为m 1、m 2、M ,(M >>m 1,M >>m 2).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c 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T b =1:k .(k >1,为正整数)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则( )
A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 次
B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1次
C .a 、b 、c 共线的次数为2k 次
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 =
GM
r
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减小.
2.三个运行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 1
、v 3,在轨道Ⅱ上过A 点和B 点速率分别为v A 、v B .在A 点加速,则v A >v 1,在B 点加速,则v 3>v B ,又因v 1>v 3,故有v A >v 1>v 3
>v B .
(2)加速度:因为在A 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 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 点加速度也相同.
(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 1、T 2、T 3,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半长轴)、r 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
T
2=k 可知T 1<T 2<T 3. 三、多星模型
1.定义
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
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
为22gR r
B .卫星1出A 位置运动到B 位置所需的时间是
3r
r R g
C .这两颗卫星的机械能一定相等
D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够追上卫星2
2.特点
(1)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Gm 1m 2
L
2=m 1ω21r 1, Gm 1m 2
L 2
=m 2ω22r 2. (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 1=T 2,ω1=ω2. (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
r 1.
针对训练
题型1:相遇问题
1.如图所示,A 和B 两行星绕同一恒星C 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 行星的周期为T 1,B 行星的周期为T 2,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 )
A .经过T 1+T 2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
B .经过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
C .经过两行星相距最远
D .经过两行星相距最远
2.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0,有一颗与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的低轨道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其运行半径为同步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该卫星至少相隔多长时间才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一次.()
A.B.C.D.
题型2:变轨问题
3.如图所示,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则()
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为
B.飞船在A点处点火时,速度增加
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时通过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时通过A点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Ⅲ上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π
(多选)4.“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在同一轨道上绕地心O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它们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g
B.这两颗卫星的角速度大小为ω=R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t=
D.如果使卫星1加速,它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多选)5.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和2相切于Q点,轨道2和3相切于P点,设卫星在1轨道和3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1、v3和a1、a3,在2轨道经过P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v2和a2且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周期分别为T1、T2、T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v1>v3>v2B.v1>v2>v3C.a1>a2=a3D.T1<T2<T3
(多选)6.2018年我国即将发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将首次造访月球背面,首次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若“嫦娥四号”从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I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落月,如图所示.关于“嫦娥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I运动至P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正功,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题型3:双星模型
7.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O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
A.B.
C.D.
(多选)8.(多选)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都等于R
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
C.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
D.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9.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三颗星体的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

若A星体的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
(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
(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题型4:卫星问题结合几何知识的应用
10.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的张角为α,则()
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
C.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
D.飞船周期为T=
11.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R0的2倍,卫星圆形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上的太阳能收集板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近似认为太阳光是平行光,试计算:
(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2)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收集板工作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