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力衰竭)
临床推荐: (1)伴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可用低剂量阿 司匹林75-150 mg/d 或氯吡格雷75 mg/d。
(2)不合并ACS 的患者,不建议抗血小板和抗凝联 合治疗。 (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如无其他适应证,不建议 抗血小板治疗。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前言
目的:推进我国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
范围:现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中涉 及抗血小板治疗内容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CURE研究显示 NSTEMI/UA 药物治疗患者显著的临床净获益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MI)
临床推荐: (1)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 mg,长期维持剂量75100 mg/d。禁忌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 代。没有证据表明应用肠溶片获益。
(2)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
①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尽快口服氯吡格雷负荷量150 mg(年龄≤75 岁 )或75 mg(年龄>75岁),维持量75 mg/d;接受直接PCI 患者,口服 氯吡格雷负荷量300-600 mg,维持量75 mg/d,至少12 个月; ②发病12 h 后接受PCI的患者,参照直接PCI 用药; ③接受溶栓的PCI 患者,溶栓后24 h内口服300 mg负荷量,24 h后口服 300- 600mg 负荷量,维持量75 mg/d,至少12 个月;
心房颤动
(3)卒中高危的心房颤动患者PCI 后,短期联合应 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置入 BMS 者三药联用1 个月,DES 者至少联用3-6 个 月。此后口服抗凝药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至1 年。1 年以后若无冠状动脉事件可长期单用 口服抗凝药。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PLATO 研究: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显 著降低缺血性事件发生率
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
发生风险的人数 氯吡格雷 替卡格雷 9291 9333 8521 8628 8362 8460 8124 8219 6650 6743 5096 5161 4047 4147 氯吡格雷 替卡格雷
摄取
纤维蛋白原
GP IIb/IIIa
血小板
ADP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推荐:
(1)如无用药禁忌证,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都应 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剂量范围75—150 mg/d。 (2)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 代治疗。
(3)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用氯吡格雷等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4)对缺血性卒中再发的高危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缺血性卒中或 TIA 后的第1 个月内,阿司匹林75 mg/d 联合氯吡格雷75 mg/d 优于 单用阿司匹林。
急性期
阿司匹林是缺血性卒中 急性期证据最充分的抗栓药物
IST研究:阿司匹林降低卒中早期复发率、 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
④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至少12 个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MI)
(3)需用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的情况有: ①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 和血栓形成的并发症;②高危险或转运PCI 患者 。 (4)对计划行CABG 的患者,建议至少停用氯吡格 雷5d,除非需紧急手术。
P<0.001 14天死亡或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 P = 0.02 CAST研究:阿司匹林降低卒中急性期死亡 率14%
4.00
降低 12%
P = 0.04
降低 14%
14天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降低 23%
治 疗 3.50 周 死 亡 3.25 率
3.00
3.75
3.9%
4 %
3.3%
阿司匹林组 对照组
阿司匹林
临床推荐:
(1)UA/NSTEMI中、高危和STEMI而无出血高风 险的患者:
替格瑞洛180 mg 负荷剂量后,90 mg、2 次/d 维持。
(2)在年龄≤75 岁且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病史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
普拉格雷60 mg 负荷剂量后,10 mg/d 维持。
(2)考虑出血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 氯吡格雷;但对于ACS 或1 年内冠状动脉内支架 置入患者,应联合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 (100~ 300 mg/d)。
心原性卒中(心脏瓣膜病)
临床推荐: (1)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患者,无论是否合并 心房颤动,不建议在抗凝基础上加抗血小板药物 。 (2)对已规范口服抗凝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缺血 性卒中或TIA 患者,仍出现复发性栓塞事件时, 可加用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非心原性卒中
临床推荐: (1)抗血小板药物优于口服抗凝药物。可选氯吡格 雷( 75 mg/d)或阿司匹林(75~150 mg/d)。对于高 危患者,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
COMMIT/CCS2研究 STEMI药物治疗患者28天死亡相对危险
死亡相对危险降低7% 死亡/心梗/卒中 相对危险降低9%
事 件 率 %
Chen ZM, et al. Lancet,2005;366:1607-21.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PCI)
临床推荐: (1)如无禁忌证,PCI 后阿司匹林75-150mg/d 长 期维持。 (2)接受BMS 置入的非ACS 患者术后合用氯吡格 雷75 mg/d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 个月,最 好持续12 个月;接受DES 置入的患者术后双联 抗血小板治疗12 个月;ACS 患者应用氯吡格雷 持续12 个月。
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
临床推荐: (1)择期手术尽可能推迟至置入BMS 6 周或 DES 12 个月后。 (2)围手术期需中断抗血小板药物者,术前710 d 停药,在缺血风险高的人群用低分子肝素替 代。 (3)根据手术出血风险分级调整抗血小板药物,酌 情减量或停药。单用阿司匹林者,风险低可继续 使用,风险高应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 风险低仅停氯吡格雷;风险高均停用。 (4)根据手术出血严重程度,必要时输注血小板和 采用特殊止血方法。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抗血小板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
血小板活化途径与抗血小板药物
肾上腺素 PAR ADP 凝血酶 TXA2
胶原
Vorapaxar
抵克力得 氯吡格雷 新型ADP阻滞剂
5-羟色胺
阿司匹林
沙雷格酯
腺苷
AMP
潘生丁,西洛他唑 GP IIb/IIIa
GP IIb/IIIa 拮抗剂
前列环素
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
临床推荐: (l)应将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2)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充分考虑出血风险。
(3)对严重肾功能不全(GFR< 30 ml· min1· 1.73m-2)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 剂需减量。
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UA/NSTEMI)
临床推荐: (1)所有患者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75 ~100 mg/d 长期维持。在禁忌应用阿司匹林 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代。 (2)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尽早给予氯吡格雷负 荷量300 mg(保守治疗患者)或600 mg(PCI 患 者),然后75 mg/d,至少12 个月。 (3)需用血小板GIPlIb/Ⅲa 受体拮抗剂的情况有: ①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 和新的血栓并发症;②拟行PCI 的高危而出血风 险较低的患者。 (4)计划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患者, 至少停用氯吡格雷5d,除非需紧急手术。
心房颤动
临床推荐: (1)卒中高危患者(CHADS2 积分≥2),不推荐 双联抗血小板或单用阿司匹林替代口服抗凝药; 中低危患者(CHADS2 积分=1)建议服用口服抗 凝药或阿司匹林;低危患者(CHADS2 积分=0) 可不服用抗血栓药物。 (2)发生卒中的中、高危心房颤动合并ACS 患者, 可口服抗凝药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 雷)。对于卒中低危心房颤动合并ACS 患者,可 仅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2) CABG 后抗血小板治疗:
①术前未服用阿司匹林,术后6h内开始口服,75-150 mg/d; ②对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用氯吡格雷75 mg/d;③阿司匹林联合氯 吡格雷常规用于CABG 后缺乏证据; ④PCI 后的CABG 患者,按照PCI 患者的建议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ACS患者应用新型P2Y12 受体抑制剂
临床推荐:
(1)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TIA 的PFO 患者,可用抗 血小板治疗。 (2)在隐源性卒中和PFO 或房间隔膜部瘤的患者, 给予阿司匹林50~ 100 mg/d。
卒中急性期
临床推荐: (1)未溶栓治疗且无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发病后 尽早服用司匹林150~ 300mg/d,急性期后阿司匹 林75 ~150 mg/d。 (2)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 栓后24 h 开始使用。
对照
阿司匹林
对照
Lancet. 1997;349;1569-81 Lancet. 1997;349:1641-49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3)对有缺血性卒中或TIA 病史的二尖瓣脱垂或二 尖瓣钙化患者,可单用抗血小板治疗。
心原性卒中(人工瓣膜置换后)
临床推荐:
应用抗凝药物仍发生卒中而无出血高风险的患者 ,在华法林基础上可加阿司匹林100 mg/d,保持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2.0~3.0。
心原性卒中(卵圆孔未闭)
致死性出血
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高龄患者≥75岁)
临床推荐: (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长期治疗剂量无需改变;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阿司匹林剂量不超过 100mg/d。 (2)急性期使用氯吡格雷75 mg/d,酌情降低或不 使用负荷剂量。 (3)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 抑制剂需严格评估出血 风险。 (4)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险因 素时,联合质子泵抑制剂( PPI)。
(3)无出血高危险的ACS 接受PCI 患者氯吡格雷 600 mg 负荷量后,150 mg/d,维持6d,之后 75 mg/d 维持。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CABG)
临床推荐: (1)CABG 前抗血小板治疗:
①术前阿司匹林100-300 mg/d,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术前不需 停药; ②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增加出血,应短时间静脉内注射 ,并术前2-4 h 停用。
11.7 9.8 16%
累积发生率(% )
HR=0.84(95%CL:0.77-0.92);P<0.001
60
120
180 240 随机后的天数
300
360
PLATO 研究: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安全性 无差异
P值:NS
事件率(%)/年
PLATO 大出血
TIMI 性 出血
临床推荐: (1)伴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可用低剂量阿 司匹林75-150 mg/d 或氯吡格雷75 mg/d。
(2)不合并ACS 的患者,不建议抗血小板和抗凝联 合治疗。 (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如无其他适应证,不建议 抗血小板治疗。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前言
目的:推进我国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
范围:现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中涉 及抗血小板治疗内容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CURE研究显示 NSTEMI/UA 药物治疗患者显著的临床净获益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MI)
临床推荐: (1)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 mg,长期维持剂量75100 mg/d。禁忌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 代。没有证据表明应用肠溶片获益。
(2)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
①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尽快口服氯吡格雷负荷量150 mg(年龄≤75 岁 )或75 mg(年龄>75岁),维持量75 mg/d;接受直接PCI 患者,口服 氯吡格雷负荷量300-600 mg,维持量75 mg/d,至少12 个月; ②发病12 h 后接受PCI的患者,参照直接PCI 用药; ③接受溶栓的PCI 患者,溶栓后24 h内口服300 mg负荷量,24 h后口服 300- 600mg 负荷量,维持量75 mg/d,至少12 个月;
心房颤动
(3)卒中高危的心房颤动患者PCI 后,短期联合应 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置入 BMS 者三药联用1 个月,DES 者至少联用3-6 个 月。此后口服抗凝药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至1 年。1 年以后若无冠状动脉事件可长期单用 口服抗凝药。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PLATO 研究: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显 著降低缺血性事件发生率
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
发生风险的人数 氯吡格雷 替卡格雷 9291 9333 8521 8628 8362 8460 8124 8219 6650 6743 5096 5161 4047 4147 氯吡格雷 替卡格雷
摄取
纤维蛋白原
GP IIb/IIIa
血小板
ADP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推荐:
(1)如无用药禁忌证,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都应 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剂量范围75—150 mg/d。 (2)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 代治疗。
(3)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用氯吡格雷等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4)对缺血性卒中再发的高危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缺血性卒中或 TIA 后的第1 个月内,阿司匹林75 mg/d 联合氯吡格雷75 mg/d 优于 单用阿司匹林。
急性期
阿司匹林是缺血性卒中 急性期证据最充分的抗栓药物
IST研究:阿司匹林降低卒中早期复发率、 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
④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至少12 个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MI)
(3)需用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的情况有: ①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 和血栓形成的并发症;②高危险或转运PCI 患者 。 (4)对计划行CABG 的患者,建议至少停用氯吡格 雷5d,除非需紧急手术。
P<0.001 14天死亡或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 P = 0.02 CAST研究:阿司匹林降低卒中急性期死亡 率14%
4.00
降低 12%
P = 0.04
降低 14%
14天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降低 23%
治 疗 3.50 周 死 亡 3.25 率
3.00
3.75
3.9%
4 %
3.3%
阿司匹林组 对照组
阿司匹林
临床推荐:
(1)UA/NSTEMI中、高危和STEMI而无出血高风 险的患者:
替格瑞洛180 mg 负荷剂量后,90 mg、2 次/d 维持。
(2)在年龄≤75 岁且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病史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
普拉格雷60 mg 负荷剂量后,10 mg/d 维持。
(2)考虑出血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 氯吡格雷;但对于ACS 或1 年内冠状动脉内支架 置入患者,应联合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 (100~ 300 mg/d)。
心原性卒中(心脏瓣膜病)
临床推荐: (1)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患者,无论是否合并 心房颤动,不建议在抗凝基础上加抗血小板药物 。 (2)对已规范口服抗凝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缺血 性卒中或TIA 患者,仍出现复发性栓塞事件时, 可加用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非心原性卒中
临床推荐: (1)抗血小板药物优于口服抗凝药物。可选氯吡格 雷( 75 mg/d)或阿司匹林(75~150 mg/d)。对于高 危患者,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
COMMIT/CCS2研究 STEMI药物治疗患者28天死亡相对危险
死亡相对危险降低7% 死亡/心梗/卒中 相对危险降低9%
事 件 率 %
Chen ZM, et al. Lancet,2005;366:1607-21.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PCI)
临床推荐: (1)如无禁忌证,PCI 后阿司匹林75-150mg/d 长 期维持。 (2)接受BMS 置入的非ACS 患者术后合用氯吡格 雷75 mg/d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 个月,最 好持续12 个月;接受DES 置入的患者术后双联 抗血小板治疗12 个月;ACS 患者应用氯吡格雷 持续12 个月。
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
临床推荐: (1)择期手术尽可能推迟至置入BMS 6 周或 DES 12 个月后。 (2)围手术期需中断抗血小板药物者,术前710 d 停药,在缺血风险高的人群用低分子肝素替 代。 (3)根据手术出血风险分级调整抗血小板药物,酌 情减量或停药。单用阿司匹林者,风险低可继续 使用,风险高应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 风险低仅停氯吡格雷;风险高均停用。 (4)根据手术出血严重程度,必要时输注血小板和 采用特殊止血方法。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抗血小板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
血小板活化途径与抗血小板药物
肾上腺素 PAR ADP 凝血酶 TXA2
胶原
Vorapaxar
抵克力得 氯吡格雷 新型ADP阻滞剂
5-羟色胺
阿司匹林
沙雷格酯
腺苷
AMP
潘生丁,西洛他唑 GP IIb/IIIa
GP IIb/IIIa 拮抗剂
前列环素
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
临床推荐: (l)应将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2)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充分考虑出血风险。
(3)对严重肾功能不全(GFR< 30 ml· min1· 1.73m-2)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 剂需减量。
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UA/NSTEMI)
临床推荐: (1)所有患者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75 ~100 mg/d 长期维持。在禁忌应用阿司匹林 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代。 (2)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尽早给予氯吡格雷负 荷量300 mg(保守治疗患者)或600 mg(PCI 患 者),然后75 mg/d,至少12 个月。 (3)需用血小板GIPlIb/Ⅲa 受体拮抗剂的情况有: ①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 和新的血栓并发症;②拟行PCI 的高危而出血风 险较低的患者。 (4)计划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患者, 至少停用氯吡格雷5d,除非需紧急手术。
心房颤动
临床推荐: (1)卒中高危患者(CHADS2 积分≥2),不推荐 双联抗血小板或单用阿司匹林替代口服抗凝药; 中低危患者(CHADS2 积分=1)建议服用口服抗 凝药或阿司匹林;低危患者(CHADS2 积分=0) 可不服用抗血栓药物。 (2)发生卒中的中、高危心房颤动合并ACS 患者, 可口服抗凝药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 雷)。对于卒中低危心房颤动合并ACS 患者,可 仅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2) CABG 后抗血小板治疗:
①术前未服用阿司匹林,术后6h内开始口服,75-150 mg/d; ②对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用氯吡格雷75 mg/d;③阿司匹林联合氯 吡格雷常规用于CABG 后缺乏证据; ④PCI 后的CABG 患者,按照PCI 患者的建议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ACS患者应用新型P2Y12 受体抑制剂
临床推荐:
(1)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TIA 的PFO 患者,可用抗 血小板治疗。 (2)在隐源性卒中和PFO 或房间隔膜部瘤的患者, 给予阿司匹林50~ 100 mg/d。
卒中急性期
临床推荐: (1)未溶栓治疗且无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发病后 尽早服用司匹林150~ 300mg/d,急性期后阿司匹 林75 ~150 mg/d。 (2)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 栓后24 h 开始使用。
对照
阿司匹林
对照
Lancet. 1997;349;1569-81 Lancet. 1997;349:1641-49
内容
前言 抗血小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房颤动
周围动脉疾病( PAD)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主要问题
(3)对有缺血性卒中或TIA 病史的二尖瓣脱垂或二 尖瓣钙化患者,可单用抗血小板治疗。
心原性卒中(人工瓣膜置换后)
临床推荐:
应用抗凝药物仍发生卒中而无出血高风险的患者 ,在华法林基础上可加阿司匹林100 mg/d,保持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2.0~3.0。
心原性卒中(卵圆孔未闭)
致死性出血
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高龄患者≥75岁)
临床推荐: (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长期治疗剂量无需改变;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阿司匹林剂量不超过 100mg/d。 (2)急性期使用氯吡格雷75 mg/d,酌情降低或不 使用负荷剂量。 (3)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 抑制剂需严格评估出血 风险。 (4)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险因 素时,联合质子泵抑制剂( PPI)。
(3)无出血高危险的ACS 接受PCI 患者氯吡格雷 600 mg 负荷量后,150 mg/d,维持6d,之后 75 mg/d 维持。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CABG)
临床推荐: (1)CABG 前抗血小板治疗:
①术前阿司匹林100-300 mg/d,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术前不需 停药; ②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增加出血,应短时间静脉内注射 ,并术前2-4 h 停用。
11.7 9.8 16%
累积发生率(% )
HR=0.84(95%CL:0.77-0.92);P<0.001
60
120
180 240 随机后的天数
300
360
PLATO 研究: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安全性 无差异
P值:NS
事件率(%)/年
PLATO 大出血
TIMI 性 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