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考试(习题卷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考试(习题卷34)
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以使用为目的,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伪造货币罪
B)构成诈骗罪
C)构成使用假币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解析:
2.[单选题]蔡某进入邹某的菜地偷了两棵大白菜,被邹当场抓住,蔡某为挣脱逃跑而将邹打成重伤。蔡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答案:B
解析:
3.[单选题]甲、乙二人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某日,甲、乙二人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4850元,按照预谋甲将49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汽修厂职工丙,乙说:“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甲、乙二人随即上车,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别走”,甲迅速启动汽车驶向厂门,丙扑向甲车前风挡,抓住雨刮器,乙对甲说:“太危险,快停车。”甲仍然加速,致使丙摔成重伤。请问本案中,甲、乙二人使用假币支付修车费被识破后开车逃跑的行为应构成( )。
A)使用假币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答案:A
解析:
4.[单选题]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对于甲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诈骗罪
B)构成贷款诈骗罪
C)构成骗取贷款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
5.[单选题]甲将集资诈骗所得1000万元打入得知真相的乙为其设立的合法账户内,对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构成非法经营罪
B)构成窝藏罪
C)构成洗钱罪
6.[单选题]甲非法携带爆炸装置乘坐公交车,因车内人多拥挤,一人挤到甲身上,不小心将爆炸装置引爆,造成多人伤亡和车辆损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成立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B)甲对爆炸结果的发生是一种过失
C)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对甲应当以爆炸罪、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数罪并罚
答案:B
解析:
7.[单选题]犯罪嫌疑人王某对没收取保候审保证金的决定不服,可以在( )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A)3
B)5
C)7
D)10
答案:B
解析:
8.[单选题]下列关于回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B)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是警察甲的儿子,甲应当回避
C)警察乙的母亲是其办理的治安案件当中的被侵害人,乙应当回避
D)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答案:D
解析:
9.[单选题]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负责执行。
A)司法所
B)社区矫正机构
C)居委会业务部门
D)街道办事处业务部门
答案:B
解析:
10.[单选题]行为人有下列行为,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是( )。
A)游行时不服从民警现场指挥
B)不服从治安管理
C)随意殴打他人
D)抢夺民警枪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答案:D
解析:
11.[单选题]在数罪并罚中,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对数个附加刑采用( )。
A)限制加重原则
B)吸收原则
C)相加原则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C
A)可以不履行职责
B)可以履行职责
C)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履行职责
D)应当履行职责
答案:D
解析:
13.[单选题]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以何罪论处?( )
A)诈骗罪
B)侵占罪
C)贪污罪
D)滥用职权罪
答案:C
解析:
14.[单选题]甲依法配置猎枪,某日乙向甲借枪,甲问干什么用,乙说因与丙有仇,又打不过丙,所以借枪杀丙,甲碍于情面,将猎枪借与乙,乙持猎枪将丙杀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B)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无杀死丙的故意,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B
解析:
15.[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 )论处。
A)贪污罪
B)受贿罪
C)索贿
D)侵占罪
答案:B
解析:
16.[单选题]人民法院受理侵占案后,在审理过程中,自诉人撤回告诉的,人民法院应( )。
A)撤销案件
B)不起诉
C)终止审理
D)宣告无罪
答案:C
解析:
17.[单选题]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
A)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抱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C)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D)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