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取向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进与变革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进与变革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进和变革一直是全球政治舞台上的热门话题。
自从美国成为独立国家以来,其外交政策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基调。
然而,这种基调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经历了不同的变革和演进。
毋庸置疑,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而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这种实力和影响。
二十世纪初,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西半球,即拉美地区。
这是美国在殖民主义日益成为过去式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和扩张其地缘政治势力的重要表现。
在该时期,美国将半球的事物视为其特殊权益范围,许多拉美国家也将美国视为保护其经济利益、安全和政治利益的重要伙伴。
达成这种半球共同体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拉美地区限制欧洲大国的扩张。
然而,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开始朝着全球范围发展,并逐渐由西半球扩展到全球。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占据着世界领导者的位置,成为全球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并承担起保卫我们这个星球的责任。
美国的对外策略也随之面临着调整与变革。
在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主要是抑制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的扩张。
这个时期,美国扮演着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推动着全球和平、稳定和安全。
为此,美国采取了许多根据国家利益制定的外交政策,包括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和外交斡旋等方式。
这些政策不仅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收益,也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和平发展。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外交政策也再一次面临着变革和演进。
20世纪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外交政策为了满足世界经济、文化和人权等方面的新需求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此时,美国通过与范围更加广泛的国际组织打交道,并使用单边行动和协商逐渐影响了全球范围的议程。
2001年,9/11恐怖袭击的发生进一步深化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变革。
美国开始将其军事、政治和经济能力更加有针对性地用于保卫国家和全球安全,比如通过对恐怖分子和无辜平民的直接军事打击和更广泛的反恐战略等方式。
同时,美国还加强了与北约、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以更有效地应对国际关系的多变和复杂性。
欧美关系的裂痕及发展趋势
欧美关系的裂痕及发展趋势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9年第9期特朗普总统上任之后,随着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对全球化态度的转变,欧美关系出现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新裂痕。
由于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持久和最紧密的同盟关系,也是最重要的同盟关系之一,它的未来发展不可避免会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一、“9·11”事件后欧美关系出现转折冷战结束后,欧美关系并没有因其共同敌人苏联的消失而减弱。
20世纪90年代,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时,北约拥有全球无以匹敌的军事力量,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一时成为几乎可以左右世界的政治力量,为美国主导世界提供了强大支撑。
尽管美国与欧洲在如何巩固和扩大“不战而胜”的成果方面观点不尽相同,但欧美在欧洲有一个共同目标,即在中东欧地区培育新的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扩大欧盟和北约。
在整个90年代,欧美之间的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高潮。
然而,“9·11”事件是其从合作高潮跌落的转折点。
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最初促成了欧美之间的空前团结。
但是,北约的团结好景不长,欧美在如何处理国际问题上的分歧逐渐显现出来,小布什政府随后领导的对伊拉克的入侵使北大西洋国家之间的分裂达到了冷战时期难以想象的程度。
法国和德国强烈反对美国领导的对伊拉克的入侵行动。
以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传统大国与美国的分歧表现在,前者主张欧洲应有独立的防务和外交,不应盲目追随美国,坚持通过联合国这样的多边国际组织来解决国际争端,这与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先发制人和政权变更等一套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因而这些国家受到美国的蔑视和嘲讽,被称为“老欧洲”。
“9·11”事件不仅分裂了欧美关系,也分裂了欧洲内部关系。
此后,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高昂代价、无休止的误判,以及小布什政府的一套单边主义做法,逐渐消磨了欧洲对美国政治智慧和维护安全方法的信任,关塔那摩监狱的虐囚事件以及美国的网络监视等行为,更破坏了美国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形象。
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历史变化与挑战
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历史变化与挑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际关系的变化,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也不断地经历着历史的变革。
今天的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去的经验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同时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冷战时期国家安全政策的特点在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主要是针对苏联和其盟国的威胁。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的扩张,采用了“强硬对抗”策略,即通过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力量,与苏联进行全面的竞争和对抗。
在这一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军事化。
由于冷战时期的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是来自苏联的军事实力,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也重心放在了军事上。
美国在这一时期大量投资于核武器研究和发展,并积极实施军事同盟,以应对苏联在欧洲的威胁。
2. 暴力手段。
在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政策采用了一系列的暴力手段来对抗苏联的威胁。
这些手段包括了政治暗杀、颠覆政权和战争等,以达到在地区和国际上保持美国霸权地位的目的。
3. 全球化。
在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领域已经扩展到全球,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的同盟关系和军事基地。
这样可以确保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和国家安全。
二、九一一事件后的国家安全政策变化九一一事件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影响深远。
美国政府在这一事件后开始重新审视国家安全政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化。
1. 打击恐怖主义。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打击全球恐怖主义。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恐怖主义的军事和情报政策,例如在阿富汗组织军事行动,并成立了国土安全部等相关部门来打击恐怖主义。
2. 情报共享。
为了更好地防范恐怖袭击,美国开始加强情报共享和联合行动。
除了与盟国进行情报交流外,美国还加强了对境内的情报整合和共享,并通过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来提高情报部门的效率和准确性。
3. 防御力量。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和其他危机,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也开始增加防御力量的投资。
冷战以来美国对南海政策的演变(1950—2004)
冷战以来美国对南海政策的演变(1950—2004)胡素萍2009年3月8日,南海海域发生中美船舰对峙事件,这是继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发生的又一严重事件。
3月10日,菲律宾总统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
一时间南海波涛再起、暗流汹涌。
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代表美国政府签署文件,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示“美国重返东南亚”,2010年10月奥巴马赴越南参加东亚峰会。
在诸多国际因素中,美国是对南海问题影响最大的区外大国。
随着南海争端的持续升级,美国在南海的活动及其对南海的关注也将更为密切,南海问题的发展与美国的南海政策紧密相关。
一、20世纪50-80年代:两大阵营对抗下的南海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势力由原来反对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同盟国集团分化为东、西方两大阵营,此后,国际关系完全笼罩在冷战之中。
美国与苏联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美国在这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就是动用一切力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遏制,而东南亚和南海区域成为美国遏制苏联及其盟国的工具。
但是,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阶段,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
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军事封锁: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前美国在南海的行动策略冷战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中,欧洲是其经营的重点。
美国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上军事力量在世界首屈一指,其全球战略目标是要巩固和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则是以反对中国为核心。
从1950年起,美朝战争一爆发,美国就不仅介入朝鲜半岛,出兵台湾实施军事占领,还积极介入印度支那,加大对法国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法国在越南镇压胡志明的革命,形成了从三面军事进逼和军事威胁中国的态势。
在印度支那的行动使南海对美国的重要性上升,因为在印度支那执行任何战略都离不开紧临的南海,因而南海也成为美国完成其军事战略部署的目标海域。
从“911事件”看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
从“9.11事件”看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摘要:“9?11事件”事件之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似乎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事件中美国联邦政府的危机处理和管理能力也不能不令我们刮目相看,在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背后,暗含的是美联邦的的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因此深入探讨美国危机管理模式的优势之处,取其精华、合理借鉴对我们日后处理危机事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9?11事件”;美联邦;危机管理;政府公关一、美国“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大厦和首都华盛顿附近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先后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民航飞机撞击,世贸中心大厦在撞击后起火倒塌,五角大楼部分建筑倒塌,共造成3000多人丧生。
“9?11事件”不仅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是美国建国200多年以来除1812年美英战争外本土遭受的最具破坏性的打击。
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做出了强烈谴责,其立场受到大多数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事件发生后全球各地都有各种悼念活动,事发现场的清理工作持续到次年年中,该事件也直接导致了此后国际范围内的多国合作进行反恐怖行动。
面对“飞来横祸”,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迅速着手处理危机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美国联邦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的极大作用使得整个处理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美国危机管理机制概述美国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管理模式,是以法律为基础,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等独立机构负责协调,危机管理决策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性的一个体系。
美国应急反应机制的启动已经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美国现行的《全国紧急状态法》于1976年经国会通过。
该法对紧急状态的颁布程序、颁布方式、紧急状态的期限以及紧急状态期间的权力作了规定。
该法规定,当出现联邦法规定的宣布紧急状态的情况,总统有权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浅析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雷震摘要:在美国经济进行阶段性调整的关键时期,“9.11” 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为美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本文从行业生产、外来投资、国民消费趋势等领域深入分析其负面的短期影响,且系统研究了恐怖袭击及反恐行动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的中长期影响;并着重分析“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迅速复苏的主要原因,以及未来美伊战争对美经济发展潜在的影响。
关键字:“9.11”事件;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美伊战争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美国民航客机袭击了纽约世界贸易大厦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等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引起世界震惊。
恐怖袭击发生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恐怖行动将打击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扼杀美国缓慢的经济复苏,因此纷纷下调对美经济预测,称2001年美经济增长将下调0.5%,2002年也将下调1.2%,并认为到2003年底,由恐怖袭击事件造成的全部损失预计将达5000亿美元,约占美国民生产总值的5%。
时至今日,“9.11”事件发生已过一年,美反恐也已持续近一载,如何客观评估恐怖袭击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成为各界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此作一浅析。
1.美国经济在“9.11”事件发生前的表现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新技术革命引发的知识经济的推动,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增长期,经济运行保持低通胀和高增长。
由于市场对高利润的追逐,投资者对高科技产业投资不断加大,引发以计算机产业为代表的生产过剩。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代表高科技企业的纳斯达克股票指数不断下跌。
美经济进入了周期性调整阶段,并于2001年3月开始陷入衰退,2001年第一季度美国内生产总值下跌约0.6%,第二季度下跌幅度则超过了1.7%。
为了制止经济衰退,布什政府大力推行庞大的减税计划,以期刺激消费,支持经济增长。
在此政策作用下,美投资和消费信心指数一度有所回升,衰退程度也好于预期,比较轻微,但此时“9.11”事件发生了。
布什对外战略剖析_从_9_11_新布什主义出台
[收稿日期]2006 06 15[作者简介]杨子辉(1971 ),男,北京市人,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政治专业在读博士。
2006年9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Sep .,2006第35卷 第5期Jou r n al of Inn er M ongolia Nor m alU n i versit y (Ph ilosophy &Social Science)Vo.l 35 No .5布什对外战略剖析从 9 11 新布什主义出台杨子辉(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北京100091)[摘 要] 本文拟从国际格局的变化,新保守主义的推波助澜,布什主义的出台三个方面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解读,认为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文化中的天定命运观和美国例外论是其对外政策中的深层次因素。
[关键词] 民主和平论;新保守主义;布什主义[中图分类号]D 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623(2006)05 0051 04一、失衡的国际格局苏联的解体,两德的统一,标志着以美苏争霸为特点的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
自冷战结束以降,国际力量的对比出现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美国经济在90年代初一举扭转以前的颓势和被动局面。
1991 2001年,美国的GDP 年均增长率为3.4%,分别是同期日本和欧盟的3倍和1.7倍。
GDP 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24.2%上升到2004年的34%,美国、欧洲和日本的GDP 之比由90年代初1 1 0.5变成2001年的1 0.75 0.4。
20世纪80年代,曾经一度被普遍看好的日本,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90年代成为其 失去的十年 ,导致日本元气大伤,到现在还难以彻底恢复。
因此,日本希望再次成为美国的地区性伙伴。
欧盟则忙于内部的整合。
欧盟统一宪法未获通过,给欧洲的精英政治以掣肘,也让人们对欧盟共同外交政策的最终形成产生怀疑。
这些都会降低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力量和作用。
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内容提要:“美国911事件”短期内有可能使已经疲软不振的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并通过贸易、资本流动和汇率、国际市场价格以及金融市场传染等四个渠道涉及全球,对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造成冲击。
但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由于国际社会迅速采取措施稳定经济和政治局势,“美国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致失控。
我不仅要关注“美国911事件”本身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更要研究美国和国际社会为对付恐惧活动所采取战略取向、策略取向和政策取向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为此,有以下建议:及时跟踪研究“911事件”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相机调整我国的经济政策;加强对国际战略商品的储藏;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适当增加欧元储藏。
恐惧分子劫持的飞机9月11日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美国911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从短期看,“美国911事件”有可能使已经疲软不振的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对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造成冲击。
但美国和国际社会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和政治局势,“美国911事件”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致失控。
从中长期看,美国和国际社会将开展打击恐惧活动的战争,战争行动的力度、后果和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目前难以预料,需求根据事态的开展进展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本文主要就“美国911事件”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短期影响进展分析。
一、对美国一些产业的直接影响“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
1。
直接经济损失较重。
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两个月前,美国两家地产公司竞标赢得两座摩天大楼及其地下商场租赁权的价格是32.5亿美元。
美国对外传播的三个战略目标
美国对外传播的三个战略目标作者:冯峰陈安琪来源:《对外传播》2014年第09期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作为其全球战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支撑其超级大国地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冷战后,美国对外传播战略的核心在于确立和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的“合法性”。
围绕这一核心,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聚焦于三大战略目标:推广美式价值观、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争夺国际话语权。
亦即:通过对外传播的种种方式,将美国的价值观念推广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国家民众的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力图实现美式价值观的普世化;通过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包装,将美国打造为一个负责且正义的国家形象,占据国际道义的制高点;同时,依靠美国对外传播中的优势,争夺和掌握国际话语权,从而论证美国政治的“正确性”和美国全球霸权的“合法性”。
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不仅对内维护了美国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且对外深刻地影响了其他国家民众的价值取向、思维定势和意识形态。
推广美式价值观回溯美国近三四百年的历史,其价值血脉之中一直深藏着基督新教的精神。
从乘坐着“五月花”号的清教徒抵达北美大陆之日开始,基督新教就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论是新总统在就职仪式上手按《圣经》并向其宣誓,还是美国硬币上的“我们坚信上帝”的文字,抑或是规定效忠于“在上帝保佑之下”的爱国誓词,美国社会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基督教特性。
这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性,对美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决定性影响。
无怪乎法国著名学者托克维尔曾表示“美国人在他们的头脑中把基督教和自由几乎混为一体,以致叫他们想这个而不想那个,简直是不可能的”。
在新教精神的支配下,美国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上帝选民”优越感,认为作为“山巅之国”的美国代表着全球最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
美国不仅是各国应当效仿的对象,同时也更应“以身作则地向一切人传播自由和社会正义,把人类从罪恶之路上引导到人世间新的耶路撒冷”。
后“9·11”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
后“9·11”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录1.绪论: (2)1.1 摘要: (2)1.2 关键词: (2)2内涵:战略演变多元性的根源 (3)2.1 美国总统 (3)2.2 利益集团: (3)2.3 公众舆论 (5)2.4 政治⽂化:重塑美国国家⾓⾊ (6)2.5新现实主义与⾦融战争逻辑: (8)3外延:全球战略演变 (10)3.1 ⾸要地位与先发制⼈ (11)3.2 国家利益 (13)3.3 ⼩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量部署 (14)3.4 选择性⼲预 (14)3.5 离岸平衡与对冲战略 (16)3.6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调整 (17)3.7 奥巴马当局的反恐政策: (21)4亚太“再平衡”与中国 (21)5参考书⽬: (24)后“9·11”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1.绪论:1.1 摘要: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
美国的外交政策不再执着于冷战四⼗年来始终鲜明的反共主题,⽽是致⼒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和最强⼤的经济体。
但是这并未对谋求长期可执⾏战略原则的外交政策制定者提供什么参考,美国政府到底坚持哪些原则并不明朗。
“9·11”事件的发⽣及其结果让美国政府⾛出迷惘,政策制定者得以分清轻重缓急,作出选择。
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标定位为打击恐怖主义和防⽌⼤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重点是打击所谓的“⽆赖国家”和“⾮政府恐怖主义组织”。
随后,布什政府依托美国在经济上的主导⼒量,军事上的超级地位,以单边主义为⾏动原则,利⽤美国的权⼒,尤其是军事⼒量,采⽤选择性⼲预战略,消灭任何可察觉的威胁,以促进美国理念在全球的实现,维护美国在全球的⾸要地位。
本⽂着眼于美国后“9·11”时代的对外战略的演变,利⽤统计分析、归纳演绎、类⽐推理和⽐较分析等研究⽅法,分别论述其对外战略演变的根源、对外战略演变之表现,从⽽分析美国对外战略演变的全过程。
并且试图从分析之中得到中国应对美国后“9·11”时代对外战略演变的政策建议。
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专业:化学学院化学学号:33090320姓名:葛睿摘要:从“二战后美国战略部署的演变”、“‘9·11’后美国战略重点在何处”、“美国战略对世界会产生何种影响”等方面来清晰地了解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意图和目标,研究国际战略环境,洞察全球战争与和平的基本趋势,判明对我国战略利益的影响,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全球战略全球战略是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提出的战略,并且其始终是贯穿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
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超级大国才有资格、有可能形成全球战略。
深入透彻地研究美国的全球战略,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有利机遇,利用和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着重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维护我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富强。
一、二战后美国战略部署的演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之所以提出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因为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发展很快,又垄断着原子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整个全球参战国家关系和美国国际战略上的一个转折点。
在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
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
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
但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波诡云谲,和美国自身实力的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第一阶段是美国战后第一次战略扩张期,是从战后初期到六十年代末,美国奉行的是对外扩张战略,这一时期对外战略带有明显的扩张、进攻和侵略的霸权色彩。
1947年3月12日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就是其突出表现。
这一时期的全球战略要求推行实力政策,主张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一场全球战争。
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际战略的收缩期。
“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取向
“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取向
杨光海;丁诗传
【期刊名称】《世界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3()3
【摘要】“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幅度调整,美国对外政策出现若干重大变化和趋向。
主要表现为:1.对外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出现重大变化;2.对外决策指导思想急剧保守化和右倾化;3.对外政策手段突出军事强权主义;4.对待发展中国家更加倾向于干涉主义;5.对外政策行为方式侧重于单边主义。
这些倾向将给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冲击。
因此,在“9·11”后新的国际形势下,既要坚决反恐,也要坚持反霸;既要在反恐行动中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也要对个别国家利用反恐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保持警惕。
【总页数】6页(P31-35)
【关键词】政策目标;军事强权主义;干涉主义;单边主义
【作者】杨光海;丁诗传
【作者单位】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5;D87
【相关文献】
1.基督教道德审视下的战争与和平——"9·11"事件发生后的美国天主教会与美国外交政策 [J], 彭小瑜
2.9·11恐怖事件:反思美国的对外政策 [J], 谢俊春
3.论"9·11事件"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 --评普京总统的"世界稳定弧"构想[J], 祝政宏
4.论“9·11”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J], 马国庆
5.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及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 [J], 林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的单边主义
评论:美国的单边主义没出路美国新政府上台不足百日,却在外交上多方起火:大逐俄使节,拒绝履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不顾反对力图实施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猛烈轰炸伊拉克事件,4月1日又发生美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斗机事件。
一时间,国际舆论四起,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
4日,法国各大报大幅报道法国总理若斯潘接受访问时的言论中指出,美国在外交上采取的是自私霸道的“单边主义”。
这种“单边主义”就是不顾及别国利益、不顾国际舆论、不顾国际规则地“一意孤行”。
为何如此“霸道”国际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金灿荣分析认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在新的世纪里有新的表现。
其不断膨胀,根源在于冷战之后,国际关系力量出现失衡现象,呈现一超多强的形态。
特别是小布什新政府上台后,其对外政策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遵循传统保守的地缘政治的原则,严重地倾向于“单边主义”,或者说更加喜欢“一意孤行”。
专家指出,美国外交上不考虑对象国家的合理要求。
意大利缆车事件、撞沉日本“爱媛号”事件到这次撞毁中国战斗机事件,则反映了美国政要普遍存在的傲慢心态。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李少军认为:在这次撞毁中国战斗机事件之前,小布什政府一上台就急着否定《京都议定书》,一是回报他在竞选时的支持者、一些“冒烟”的企业、重工业;二是因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会对美国重工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制约。
这是很典型的所谓美国利益至高无上的做法。
全球都在反“霸”对于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近日来世界上包括一些西方国家的舆论都对美国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一事件的责任完全在于美方,表示充分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在这一事件上采取的严正立场。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对此事件发表题为“中国不是敌人,不容挑衅”的评论文章,对美国政府在处理这一事件过程中的态度和做法也提出批评。
法新社则报道说:“如何处理同中国的关系一直是布什政府亚洲政策的重中之重,此次事件暴露了布什想在亚洲推行强硬政策的用心。
911调查报告
911调查报告9/11调查报告:对美国历史的一次深刻反思2001年9月11日,是美国历史上一段难忘的时刻。
美国发生了四起恐怖袭击事件,两架波音767客机撞击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塔,一架波音757客机撞击了五角大楼,最后一架飞机因为被乘客反抗而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田间。
这场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2996人死亡,无数人的伤害和心灵创伤。
针对这起事件,美国政府调查了4年时间,于2004年发布了“9/11调查报告”。
这篇文章将会对这份报告进行深度的探讨。
首先,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情报机构存在严重的疏漏和失误。
恐怖分子的计划、培训和行动在美国境内轻易地得到实施。
报告认为美国对这些恐怖分子的纵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怖分子们在美国常常可以悠闲地呆在一起,进行计划,美国政府对他们的行踪和活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监管。
其次,调查报告中,针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机场安全问题。
恐怖分子通过轻易得到的假证件登机,甚至可以携带攻击性武器上机,这些都是在机场安全设施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实现的。
报告认为,政府机构对机场的安全防范做的非常不足,也没有采取措施来加强机场安全措施。
此外,调查报告中,还指出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些问题。
报告认为,美国在持续支持以色列的同时,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反击这些恐怖分子,导致了伊斯兰复兴的滋长,恐怖主义的威胁正在不断向整个世界传播。
总体来看,这份调查报告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美国在反恐斗争中的一些问题,更深刻理解了恐怖主义的威胁。
在此基础上,美国实施了一系列基于反恐的政策方案,包括增加机场安全,加强国内情报机构,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打击恐怖分子的活动。
虽然这份报告已经发布了15年,但是它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思考价值。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我们需要更加细致认真地了解其发展的根源,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和打击恐怖主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而且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共同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背靠背,而应该通力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
布什对外战略剖析——从“9·11”新布什主义出台
均 每 年 G P的 增 长率 为 9 6 。2 0 D .% 0 5年 中国 G P D 已达 2 1 亿美 元 , 过法 国 , 居世 界 第五 , 中 .2万 超 位 但 国与美 国的经 济差距 仍 是巨大 的 。 中国的 经济 总量
大 约相 当于 美 国 的 1 7 而 且 中 国 国 内 经 济 发 展 不 /,
行 解 读 , 为植 根 于 美 国社 会 和政 治文 化 中 的 天 定命 运 观 和 美 国例 外论 是 其 对 外政 策 中 的 深层 次 因 素 。 认
【 关键词] 民主和平论; 新保守主义; 布什主义 【 中图分类号】D85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2(060 - 5- 0 1 63 20 )5 0 1 4 7 0 0 作 是一 个 陷阱 , 借此 抑 制 美 国。 当北 约 根 据第 五 欲 条款 做 出历史性 的决 定 来 帮助 美 国时 , 什 政 府 仍 布
2 . %上 升 到 2 0 42 0 4年 的 3 % , 国、 4 美 欧洲 和 日本 的 G P之 比由 9 D 0年 代 初 1 1 : :0 5变 成 2 0 . 0 1年 的
1 0 7 : 、 5: 0 4。 .
约 东扩 , 其 战略生存 空间 进一步 被 压缩 时 , 也 只 在 它 能靠军 事 演 习 与 发 射 导 弹来 挽 回一 些 面 子 。2 0 06 年 以来 , 伊 朗核 问题 和哈马斯 政权 问题 上 , 罗斯 在 俄 不顾 美 国的 反对 , 哈马斯领 导人 进行 接触 , 出在 与 提
S p., 0 e 2 06
Vo . 5 NO 5 13 .
第3 5卷 第 5期
布
什
— —
现阶段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动力及趋势
现阶段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动力及趋势冷战结束之后,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9·11事件”之后,这一调整进一步加深。
大国关系的调整,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它对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而这一调整的走势和结果,对于各国外交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9·11”后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9·11”后,大国关系调整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从总的趋向来说,它是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调整的继续和深入,基本动力和基本方向没有改变。
(注:美国政府20XX年9月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说:“20XX年的‘9·11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与其他主要世界力量中心的关系,并且开辟了广阔的新机会。
”实际上“9·11事件”更多改变的是美国对其他大国的态度,而不是其他大国对美国的态度。
无疑,“9·11事件”使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它是否是根本的改变还需观察。
)“9·11事件”的突出影响在于它有力地强化了其中的两个动力因素——全球化和大国国内政策。
全球化一方面使大国间经济、政治、文化的融合加深,共同利益增大;另一方面也使某些原来只存在于局部的问题国际化,国际恐怖主义即是最突出的表现。
国内政策因素是指一国政策的变化对大国关系发生的作用,这一政策变化可以是国内政治和国内形势变化在其外交政策上的反映,也可以是单纯的外交政策调整。
这两个因素的作用增强导致原有动力组合形态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大国关系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突显,使反恐上升为对大国关系具有支撑功能的新的利益交汇点。
反恐对大国关系的支撑意义,不仅体现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中的合作。
事实上,在阿富汗塔利班被摧毁之后,国际反恐已经从具体行为抽象为共同接受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之下,国际反恐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
为预防国际恐怖主义的升级,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这对于大国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911事件对美国的影响
事件影响1、对美国“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
“美国911事件”的经济影响不仅局限于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
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增长减慢。
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
2、对世界这次事告诉我们,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由霸权主义衍生的“恐怖主义”。
恐怖分子和国际投机基金可能随时随地制造事端,打击世界金融和商品市场,增加金融风险。
9.11对美国经济影响的跨时分析在经济学上,“9·11”是一种典型的暂时性的外生性冲击。
作为一种暂时性的外生性冲击,该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在投资者的预期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美国的商业周期将不可能改变;如果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下降,那么美国经济的调整过程将进一步延长。
消费与投资的下降,对经济复苏肯定是极端不利的。
总之,9.11事件的短期影响和中期影响都取决于人们对美国前景的预期。
在金融学上,市场的有效程度,取决于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以及信息本身的属性。
一旦市场是有效的,价格变化已经包含了所有有关的信息。
由于这一事件是一种突发事件,是人们所无法预期的,所以,当这种信息反映在股市和汇市上时,必然导致它们双双走低。
“9.11”事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政治议程,由于反恐怖主义活动不可能短期内斩草除根,因此,在"9.11"事件后,外交问题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上升。
人权和公民权利可能会受到限制。
"9.11"事件是一个分水岭,它改变了美国政治周期和权力平衡,并可能使美国政治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911事件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为了根除恐怖主义,美国在国内安全政策采取尤以移民政策的改革最为显著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压力,但并没有彻底清除恐怖主义威胁,反而并不十分有利于美国未来的发展。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探析
美 国在 遭 受 “ ・1 恐 怖 袭 击 后 , 建 立 9 1” 为 反恐 联 盟 而 部 分 地 调 整 了对 外 战 略 。 中 国在 反恐 统 一 战 线 中 占有 极 其 重 要 的 战 略 地 位 , 因此 布 什 政 府 把 改 善 中美 关 系提 到 了议 事 日 程 , 时地 加 强 与 中 国接 触 , 中 美关 系 一 度 适 使
改 善 提 供 了一 个 契 机 。 与 此 同 时 布 什 政 府 采 取 一 系 列 实 际 行 动 积 极 加 强 与 中 国 的接 触 与 联 系 。“ ・1事 件 后 布 什 总统 主 动 解 冻 中 美 9 1” 关 系 , 妥善 解 决 了撞 机 事 件 后 , 于 l 在 又 0月 下旬 反恐 作 战 的紧 迫 时刻 , 期 参 加 A E 按 PC 会 议 同江 泽 民 主席 进 行 会 晤 , 选 择 了 与 3 并 0 年 前 尼 克 松 总 统 跨 越 大 洋 的 “ 冰 之 旅 ” 一 破 同 天 — — 2月 2 1日访 华 。 在 5月 1日中 国副 主 席 胡锦 涛访 美 之 际 , 什 总 统 对 中 国 反 恐 怖 布 主 义 所 给 予 的 帮 助 做 了很 高 的评 价 并 表 示 衷
现 出盘旋 上 升 的 势 头 , 观 上 为 中 美 关 系 的 客
易让 人 乐 观 地 认 为反 恐 合 作 使 中美 关 系 发 生
了根本 性 的好 转 , 国实 现 了真 正 的 和解 。 两
现 在仔 细 地 考 量 中美 关 系在 “ ・ 事 件 后 的 9 1” 1 诸 多 表 象 , 们 不 禁 要 提 出 这 样 的 问 题 :9・ 我 “ 1” 件 给 中美 关 系 带 来 的究 竟 是 什 么 。 1事
“9·11”事件后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争论与进展
并 促使 现 实主 义者将 外 国公众 视 为国 家玩 弄权 力政 治 的一种渠 道 ; 现实 主
义者试 图通过 最大 化 国家权力 来确 保 安全 ,公 共外 交服 务于权 力政 治 和国
始改变多年来对公共外交和对外宣传
事务 的僵 化认 识 ,从 国家 战略 高度 重 视 公 共 外 交 。2 0 0 2年 4月 2 4日,负
在 自由主 义看来 ,公 共外 交 的作 用就
主义 、消除其 威 胁成 为美 国国家 安全
的首 要关 注 。对 美 国而言 ,反 恐 是一 场全 面 战争 ,更 是一 场 “ 观念 之 战 ” ,
公众,促进其认 同本国政策 、价值 ,
实现 国家 利益 。杰 弗里 ・ 安 和阿梅 柯
里 ・ 阿森 诺尔 特将 公共 外交 分 为三个
责 公共 外交 和公共 事 务 的副 国务卿 夏 洛特 ・ 比尔 斯在众 议 院拨 款委 员会 上
做了 “ 为公 共外 交投 资 ”听证 。他 指 出 ,“ 们 清 楚 地认 识 到 目前 整 个 世 我
学术探讨
TE ̄c IUIS H er SSN o t CS nD O
‘ , 事件 后美国公共外交研 究 ‘ 1 , 9・ 1 的争 论与进展
■ 李忠斌 / 文
自
研究 的一 个 重 要方 面受 到 广 泛 关 注 。
冷 战期 间 ,美 国公 共 外 交 ,“ 为美 作
不满情 绪 ,他们 对美 国的拙 劣看 法 已 经导致 了动荡 ,是美 国和 国际安 全 的 威 胁 。 “ 国有必 要行 动起来 , ” 美 告知 、
美 国公 共外 交 形 式 的转 变
公 共外 交 的特征之 一就 是开 展形 式 的多样 性 ,有 针对 性地 开 展不 同形
世纪之交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世纪之交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随着世纪之交的到来,美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9·11”事件的发生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更加明显。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美国自身的命运,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纪之交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一、从“两极”到“唯一”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
美国不再面对前苏联这样的“对手”,世界也不再是“两极格局”。
美国开始追求一个“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这一点不仅反映在美国外交政策上,也反映在其他领域。
例如,在国内,美国政府开始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和反恐问题。
这也为9·11事件发生后的美国反恐斗争奠定了基础。
二、恢复自信心随着冷战结束,美国失去了自信心。
在90年代,美国更多地强调合作,而不是自己的实力。
但是,在21世纪初期,美国的地位起飞。
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种取得的成果让美国重新获得了自信心。
对外时,美国不再强调合作,而是强调自己的意愿和利益。
三、强硬化政策美国在90年代实施了一种叫做“光荣撤退”的政策。
这种政策的意思是,美国主动退出某个区域,从而避免在地区冲突中受到牵连,降低自己的损失。
但是,在21世纪初期,“光荣撤退”政策变成了历史。
相反,“硬实力”政策开始得到推广。
在外交政策中,美国开始对抵制朝鲜、伊朗等国家武器发展非常强硬。
甚至过于对盟友暗示,如果朝鲜等国家发起攻击,美国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这种强硬化的政策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四、美国追求联盟比如,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
美国不但对以色列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还对以色列采取非常激进的外交政策。
在中东问题上,美国一直支持以色列。
另外,美国在亚太和欧亚地区也在积极发展各种联盟关系。
这种联盟关系让美国在世界政治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五、9·11事件的影响在9·11事件发生之前,美国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经济、贸易和合作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取向
关于《“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取向》,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11”事件是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外敌对美国领土发动的第一次攻击,也是迄今美国遭受的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灾难。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布什政府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幅度的调整,由此导致美国的对外政策出现若干重大变化。
本文拟对这些变化及其趋向作一剖析。
一、对外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出现重大变化
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为了促进国家利益而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
制定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最根本地取决于政策设计者对于本国国家利益的界定,这种界定又决定了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时所追求的目标。
根据1999年克林
顿政府公布的《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的国家利益被分为三类:一是生死攸关的利益,即美国及其盟国的领土安全、美国公民的生命及财产保护、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的保障等;二是重要的利益,即美国的安宁和公民的福祉以及美国所处世界的性质等;三是人道主义及其他利益,主要指美国价值观的维护和传播,包括支持民主化、促进人权、维护法制等。
“9·11”之前,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安全最有保障的国家。
虽然从90年代起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日趋频繁,但美国所担心的主要是对其海外目标的袭击,至于国土安全,美国人则持比较乐观的看法。
然而,“9·11”恐怖袭击打破了美国领土坚不可摧的神话。
它使美国人痛切地认识到,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跨国威胁日益增多的时代,美国的首要地位并不意味着美国不易受攻击,即使是一个拥有前所未有的超强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也无法完全置身于每一个威胁或危险之外;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传统的民族国家,也不是来自中、俄之类的“潜在战略对手”,而是来自非国家角色——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支持者。
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朝野强化了对国土安全这一“生死攸关的利益”的重视,并把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视为这类利益所面临的最严重和最紧迫的挑战。
与对国家利益的轻重缓急调整相适应,布什政府把“打击恐怖主义”和“制止谋求核生化武器的政权威胁美国和世界”
确定为本届政府的两大“宏伟目标”,并将其提至“至高无上”的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大目标核心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松懈对冷战结束以来所确立的其他目标的追求。
就民主人权问题而言,尽管由于反恐战争的需要布什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在此问题上对相当一部分国家施压和制裁的做法,但这只是表明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其他一切问题都必须“暂时”服从和服务于反恐这个大局,也表明布什政府在反恐条件下对其他国家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态度,以免意识形态问题妨碍美国筹组反恐联盟和趁机扩张势力。
布什提出的以是否支持美国反恐作为划分敌友亲疏的标准的“非友即敌”说,就是出于这一考虑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从长远看,由于扩展美式价值观体现了美国意识形态霸权利益的需要,因此美国决不会因为反恐而淡化这一目标,而是要谋求反恐、扩展民主、促进经济自由和扩张势力多管齐下。
正如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主任理查德·哈斯所说:美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打击恐怖主义与推进其他目标之间寻求平衡。
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要仅仅出于打击恐怖主义的名义而把目光从不愉快的现实中移开。
寻求平衡并不意味着对于那些从事我们所不赞同的行为的政府撒手不管。
相反,它意味着必须把国内改革作为我们(同外国的)双边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他还特别指出,寻求政策平衡是一个原则问题;反恐虽是优先考虑,但不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组织原则。
2002年9
月20日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新世纪美国安全战略的主旨是:“通过政治和经济自由促进‘人的尊严’”,“通过打击恐怖主义和制止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确保安全”,以及“干预冲突地区和保持与盟国接触”。
还提出:“美国将利用此刻的机遇向全球扩展自由的利益。
我们将积极努力,以便把民主、发展、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希望推进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