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5月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5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露天焚烧农田秸秆B.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2.(2分)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沼气
3.(2分)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B.食醋清洗热水壶内的水垢
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不锈钢作炊具
5.(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B.制取氧气
C.验满CO2D.熄灭酒精灯
6.(2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B.CO C.CO2D.H2
7.(2分)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稀有气体原子的是()
A.B.C.D.8.(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9.(2分)如表是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元素与健康B.生活知识
①缺铁﹣﹣贫血
②缺钙﹣﹣骨质疏松
③缺碘﹣﹣甲状腺肿大
①铁生锈﹣﹣缓慢氧化
②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
③洗洁精去除油污﹣﹣乳化作用
C.化学之最D.燃烧的条件
①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②金刚石﹣﹣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③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100℃
A.A B.B C.C D.D 10.(2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铝片、铁片分别置于潮湿的空气中B.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C.常温下向稀硫酸、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3分)下列物质可做氮肥的是
A.草木灰B.氨水C.熟石灰D.
12.(3分)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钙、铁、锌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B.氯化钠、苛性钠、纯碱是盐
C.塑料、尼龙、腈纶是合成材料
D.和是碱
13.(3分)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钾D.
14.(3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Cl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MgCl2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Ba(NO3)2溶液D.
15.(3分)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稀盐酸中的FeCl2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加稀硫酸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加入碳酸钾溶液,过滤
D鉴别氯化钙和硫酸铵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6分)超市里出售的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含盐酸)中反应生成亚铁
盐和氢气。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
(2)3个氢离子。
(3)铁在胃液中生成的亚铁盐的化学式。
17.(6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其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属于糖类的是。
(2)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证实构成月幔的主要物质之一是Fe2SiO4.已知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有害气体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6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将60g甲与50g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3)取等质量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最终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乙大于甲。
则40℃时,甲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
根据本实验结果,能否判断40~80℃间甲、乙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更大(选填“能”或“不能”)。
19.(6分)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
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
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相同的操作,其目的是。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种。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
对应离子Fe3+Cu2+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11.1
(4)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0.(6分)如图是物质X与A~E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知识网络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已知,X的固体可作制冷剂,A~E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可能是。
(2)若B物质可作化肥,则B的化学式是。
(3)若C﹣D反应生成棕黄色溶液,则化学方程式是。
(4)D﹣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8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分子的基本性质,开展下列实验探究。
(1)探究实验需要制取二氧化碳,请回答: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制CO2应选图中的装置(填序号)。
(2)如图A是探究分子基本性质的实验,因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其改进为图B实验,把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瓶口朝上,敞口正放在大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上烧杯口。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纸1和2,由此验证了分子的一条基本性质。
(3)图C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4)图D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物质,观察到气球胀大,则加入的固体是,该实验中气球的胀大或变瘪,是瓶内气体热胀冷缩的结果,气体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另一条性质是。
22.(8分)小华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碳酸钠溶液中,会快速产生较多气泡,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他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镁与水会缓慢反应生成氢气;镁条放入碳酸钠溶液中,会快速产生较多氢气;碳酸钠溶液中含钠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探究1:镁条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快速产生氢气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可能是碳酸钠溶液中的某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小华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A、C中缓慢产生气泡,B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碳酸根离子而不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A实验的作用是。
(2)试剂X是。
探究2: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碳酸镁?
【实验探究】小华取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确
实含有碳酸镁,试剂Y 与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9分)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是一种白色固体,小磊对它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探究。
【定性探究】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的组成成分。
【提出猜想】小磊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生石灰、氢氧化钙、碳酸钙。
【查阅资料】
氧化钙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钙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写出氢氧化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探究】下表是小磊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
触摸容器外壁,感觉烫手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
②取①所得的上层清液,滴加无
色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呈红色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③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
中,滴加稀盐酸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小结反思】小青认为实验②并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含有氢氧化钙,原因是 。
【定量探究】小磊称取10.0g 干燥剂样品于控温电加热器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 、B 、C 中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记录数据】充分反应后,产物被完全吸收,A 装置增重0.9g ,B 装置增重2.2g
【分析与结论】A装置增重0.9g,说明该干燥剂一定含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装置增重的原因。
【反思与拓展】
①停止加热后,需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②若没有C装置,会导致测定的碳酸钙质量结果(填“偏大”、“不变”、“偏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含1小题,共10分)
24.(10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成分(含有HCl和CaCl2),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混合溶液40g于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是g。
(2)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若要将混合溶液完全转化为氯化钙溶液,可加入。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解答】解:A、焚烧作物秸秆会产生有毒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错误;
B、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会污染水资源,故错误;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节减少污染,故正确;
D、深埋处理废旧电池,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故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沼气可以通过发酵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D。
3.【解答】解: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包含着燃放烟花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包含着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
错。
故选:A。
4.【解答】解:A、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食醋清洗热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食醋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作炊具是利用不锈钢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
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可判断反应前后C、H、O、Na四种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反应后
C原子 2 2
H原子12 12
O原子 6 12
Na原子 4 4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3个分子中含6个O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故选:A。
7.【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原子﹣﹣氖原子,故选项正确。
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钠离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是硫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氯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是由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选项
推理错误。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H2O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①缺铁引起贫血,②缺钙引起骨质疏松,③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引起,②活性炭净水是吸附作用,③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选项正确,不
符合题意;
C、①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②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③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D、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以及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解答】解:A、等质量的铝片、铁片分别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的质量略微减少;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铝耐腐蚀质量基本不变,铁易生锈,单质铁的质量减小,故选项图象正确。
B、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C、常温下向稀硫酸、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性逐渐减弱,pH
逐渐增大,至硫酸完全反应,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的pH=7,待硫酸铜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选项图象正确。
D、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镁的
活动性比锌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D。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解答】解:A.草木灰中不含氮元素,不属于氮肥;
B.氨水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正确;
C.熟石灰不含氮元素,不能做化肥,故C错;
D、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答案为:B;尿素。
12.【解答】解:A、铁、锌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钠、纯碱是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故选项说法错误。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属于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尼龙、腈纶是合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
故填:C;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13.【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故错误。
C、氢氧化钾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而使质量增加,故正确。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质量增加。
故选:C;补充:氧化钙。
14.【解答】解:A、MgCl2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与H2SO4、NaCl溶液均不反应,不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选项错误。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紫色石蕊溶液遇Ca(OH)2、H2SO4、
NaCl三种溶液,分别显蓝色、红色、紫色,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选项正确。
C、Ba(NO3)2溶液与NaCl、Ca(OH)2溶液不反应,与H2SO4溶液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会出现三
种不同现象,故选项错误。
D、Na2CO3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
故答案为:
B;碳酸钠溶液。
15.【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木炭粉,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除去氯化钙带入新杂质氯化钾,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钙,是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无
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铵。
故填:B;碳酸钠溶液。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离子可表
示为:3H+。
(3)铁在胃液中生成的亚铁盐是氯化亚铁,其化学式为FeCl2。
故答案为:
(1)2H2;
(2)3H+;
(3)FeCl2。
17.【解答】解:(1)糯米富含糖类、瘦肉富含蛋白质、食盐属于无机盐;故填:糯米;
(2)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为﹣2,设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2x+(+4)+(﹣2)×4=0,x=+2,故填:+2;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故填:2CO+2NO N2+2CO2。
18.【解答】解:(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将60g甲与50g水混合,只能溶解30g的固体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7.5%;
(2)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溶解度都减小,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
(3)取等质量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最终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乙大于甲,则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本实验结果,不能判断40~80℃间甲、乙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更大。
故答案为:(1)37.5%;
(2)=;
(3)大于;不能。
19.【解答】解:(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过滤,目的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溶液分离;
(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以及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H+4种;
(3)由铁离子、铜离子沉淀时的pH值和镁离子开始沉淀的pH值可知,所以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6.7~9.1;
(4)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CaCl2+Mg(OH)
2↓。
故答案为:(1)将不溶性固体与溶液分离;
(2)4;
(3)6.7~9.1;
(4)MgCl2+Ca(OH)2=CaCl2+Mg(OH)2↓。
20.【解答】解:X的固体可作制冷剂,则X是二氧化碳,A能和二氧化碳反应,A可能是可溶性碱,如Ba(OH)
2、Ca(OH)2等;B能和A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B可能是Na2CO
3、K2CO3;C能和B反应又能生成二氧化
碳,C可能是盐酸;D能和C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D可能是CuO、Fe2O3等;E可能是碳;把以上各种物质代入框图,符合要求。
(1)A的化学式是:Ba(OH)2(或Ca(OH)2);
(2)若B物质可作化肥,则B的化学式是K2CO3;
(3)若C﹣D反应生成棕黄色溶液,则D是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4)D﹣E反应指的是氧化铁和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
(1)Ba(OH)2(或Ca(OH)2);
(2)K2CO3;
(3)Fe2O3+6HCl=2FeCl3+3H2O;
(4)置换反应。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解答】解:(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②是错误装置,因为长颈漏斗在液面以上;③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铁架台;③;
(2)如图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纸1和2从上往下逐渐变红,由此验证了分子的一条基本性质;故答案为:从上往下逐渐变红;
(3)图C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4)图D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物质,观察到气球胀大,则加入的固体是硝酸铵,因为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气体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另一条性质是:分子之间有间隔;故答案为:硝酸铵;分子之间有间隔;22.【解答】解:(1)A中实验的作用是对比,对比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和不存在的影响大小。
(2)试剂X是要确定氢氧根离子的影响的,所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探究2: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碳酸镁?
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由于给出的结论是碳酸镁,所以应该加入稀盐酸或者稀硫酸等,有气泡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2HCl═MgCl2+H2O+CO2↑。
故答案为:(1)对比。
(2)氢氧化钠溶液。
探究2:MgCO3+2HCl═MgCl2+H2O+CO2↑。
23.【解答】解:【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含有钙、氧、氢三种元素,其加热生成两种氧化物,因此可以组成氧化钙和水,所以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故答案为:Ca(OH)2CaO+H2O。
【实验探究】实验结论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可以观察到气泡;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
【小结反思】实验②取的实验①的溶液,而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此时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变色,不一定是原来有的氢氧化钙,也可能是①中生成的;
故答案为:实验①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分析与结论】A增重,说明有水生成,水含有氢元素,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含有氢元素只有氢氧化钙,所以可知干燥剂中有氢氧化钙,B增重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碳元素来源于碳酸钙,所以干燥剂含有碳酸钙,B中反应则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故答案为:氢氧化钙;2NaOH+CO2=Na2CO3+H2O。
【反思与拓展】①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不易排出装置,通入氮气后,可以将内部残留的气体全部排入A和B,充分吸收,使测量结果准确;
故答案为:保证内部残留的水和二氧化碳被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全部吸收。
②不加C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进去A,造成增加质量变大,导致最终测定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含1小题,共10分)
24.【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的数据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g;
(2)设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