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2.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宗教改革的背景、主张、实质及影响 • (1)背景 • 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 ②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 (2)主张 • ①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 ②加尔文:先定论。
• (3)实质: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 (4)影响
• ①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削弱了教会对人们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促进了 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 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 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例] (2011·山东·27)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 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 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 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 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 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体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②主张 • ①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 • ②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 ③否定神等超自然的力量对人与社会的作用。
二、苏格拉底 (1)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认为知识即美德。 (2)提倡发现自我,认识自己。 三、亚里士多德 (1)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追求真理。 (2)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 (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 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 (3)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即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 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4)代表人物
• ①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 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薄伽丘与但 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 ②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 和《蒙娜丽莎》。
•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 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 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 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 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 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 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 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 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 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 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 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 原因作出解释。
[探究] 人文主义精神的演变
(1)古希腊先哲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的 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2)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西欧的文化教育近千年,人文 主义几近湮没。
(3)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 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提倡人性, 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4)宗教改革:提出了因信称义和先定论,使人获得了精 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以人文主义宗教观挑 战教皇的权威,促使人类不断地认识自己。
(5)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把反封建反宗教神 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 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人文主 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中西思想。第(1)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类 归结。注意区分清哪些属于儒家旧思想、哪些属于“新 见”即可。第(2)问评价方法从材料不难看出:反对绝对 化、要客观评价的观点。对孟德斯鸠思想的评价要在肯 定其进步之处的同时,注意其局限性。第(3)问一是要回 答出二人思想对中国近代革命进程的影响,二是要对材 料三观点提出认识:二种思想对中国近代所起的共同作 用。
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 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实质、指导思想、代表人物及影响
(1)时代背景:西欧经济发展,特别是意大利城市繁荣; 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意大利保留了大量 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
(2)实质: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 文化主张,被称为“文艺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 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2.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2)启蒙运动
• 一、人文精神产生的背景及代表主张
• (1)背景:在雅典民主政治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 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 (2)智者学派 • ①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面前人人平等。
• ②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 ③卢梭:“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 ④百科全书派:科学、理性。 • ⑤康德:人权、自由、平等。
• (5)影响 • ①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②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 命性质。
• ③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 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探究]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1)相同 ①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②重视道德和知识。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重视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 ③肯定人的价值。孔子提出了“仁”即“爱人”的民本思
想;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至理名言。 (2)不同: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
• ②西欧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想运动, 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探究]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 (1)区别
①前者肯定人,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后者主张“信仰 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仍承认神的存在。
②前者借助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后者采用 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 米开朗琪罗,代表作是《大卫》和《摩西》。 • 拉斐尔,代表作是《西斯廷圣母》,人称“画圣”。
• ③莎士比亚: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最杰出的代表 作是《哈姆雷特》。
• (5)影响: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 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壮大成长,加速了欧洲历史的发 展进程;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无比的思想文化,促 进了以新天文学和实验科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 生。
[拓展]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
政治 条件
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 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 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 级力量壮大
经济 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 封建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内容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未明确 提出确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 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
③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
• 启蒙运动的背景、性质、核心、观点及影响 •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3)核心:理性。
• (4)主要观点 • ①伏尔泰:提倡自由与平等,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法律
③前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者更是广泛的社会 政治运动。
④前者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后 者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学,后者反对罗马天主教会,要求建立 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教会。
(2)联系 ①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资 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
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 的冲击,但未能动摇封建统治 的理论基础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 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欧美 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 运动也起到了鼓舞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