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古诗文阅读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郊
唐钱起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但春的阶段有所不同。
第一首诗的阶段是,第二首诗的阶段是。
(2)借物抒怀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中的“风”这个物象,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杂诗》
唐·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③休向耳边啼。
【注解】①著:吹入。
②等是:等于。
③杜鹃:鸟名,即子规。
(1)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写诗的时节。
(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3.古诗文阅读
夜过西湖[宋]陈起
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
(1)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
(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古诗词阅读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7.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尘暗旧貂裘”用了(人名)想立功封侯,却只落得一场梦幻的典故。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
B. “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
C. “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
D. “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洲终老此生。
8.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妇姑相唤浴蚕去”中“唤”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________是近景。
________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少年行(其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
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螺川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释】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
②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③棹(zhào):船桨。
④孤亭:这里指螺江。
(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3.(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乱花渐欲迷人眼”中“欲”在句中意思是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之景,下面哪个选项中的诗句也是描绘初春景色()。
A.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孟浩然)
B.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王维)
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武元衡)
(3)从这首诗中的颔联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从“初”、“暖树”两个词中任选一个词作解释。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乙)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①本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舍弟,指自己的弟弟。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③况乃:何
况,况且。
(1)下列对两首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做,表达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
B.两诗首联都在写景,都描述了国都沦陷时萧条破败的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C.两诗颔联都运用了拟人手法,都将主观情感移情于物,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D.两诗都提到了“家书”,也都同时提到了战争。
可见诗人既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E.甲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
的。
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甲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1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①临村路傍②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③。
(注释)①迥(jiǒng):远。
②傍:靠近。
③销:通“消”,融化。
(1)诗歌第一句中的“白玉条”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请描述。
(2)请简要分析最后一句中“疑”字的表达效果。
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大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黃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喷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漾漾。
(注释)①《野歌》写于作者遭谗落第之后、长安任职之前。
②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成的箭。
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
③衔芦鸿:口衔着芦苇的大雁。
④麻衣:这里指寒士穿的粗布麻衣。
⑤黑肥:形容衣服肮脏肥大。
⑥枯荣:贱贵。
指人生的得意和失意。
上面两首诗虽然都出自李贺之手,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18.古诗词赏析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结庐”的“庐”指的是________,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语句回答________。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的含义。
19.古诗阅读
寒夜
杜未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口口便不同。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诗中口口(空格)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 B菊花 C梅花
20.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结庐”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谛。
诗人因为远离官场和俗世,心志高远,所以觉得居所也是偏僻安静的。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诗人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诗的总结。
“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1)暮春;早春
(2)《春兴》中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寄托着作者的思乡之情;《春郊》中,东风好象非常乐意充当温暖的春天的使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1)寒食
(2)这首诗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的游子思乡之情。
诗中提到“近寒食雨草萋萋”,寒食节、清明节将到,风雨凄迷,春草萋萋,但诗人客居在外不能返乡,却又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于是生出“杜鹃休向耳边啼”的责怪。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
根据诗歌第一句的意思: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
可知诗人写诗的时节是寒食。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
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
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
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故答案为:(1)寒食。
(2)这首诗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的游子思乡之情。
诗中提到“近寒食雨草萋萋”,寒食节、清明节将到,风雨凄迷,春草萋萋,但诗人客居在外不能返乡,却又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于是生出“杜鹃休向耳边啼”的责怪。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字词表达作用的把握。
学生学习古诗不能只是被动的识记,还要学会品析诗歌,理解诗中的妙趣。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不仅要说出这个字的意思,还要结合整首诗歌的意境来分析这个词的表达作用。
(2)本题考查学本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
3.(1)“惊回”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万籁无声之时,鸥鸟被突然响起的鱼板敲击声惊醒,成片地竞相飞回的情景,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意对即可)
(2)示例:不可以。
原题中的“夜”字点明时间,与诗句中的“三更月”相吻合;从“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可以体会到佳句偶得的意趣,而“寻”字显得刻意,与诗歌的意境不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
要结合全诗意思进行赏析,仔细品味表达效果。
“惊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鸥鸟被突然响起的渔板敲击声惊醒,成片地竞相飞回的情景,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2)细看全诗可见作者是偶然在半夜时分坐船经过西湖,被西湖美丽夜景触动而有了诗兴,作得诗成却无笔墨记录,才无奈地蘸水写在船头上。
题目《夜过西湖》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作背景由来。
而《西湖寻诗》,则是特意为寻找诗作素材而夜游西湖,怎么会不准备好纸笔?明显与诗意不符。
故答案为:⑴“惊回”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万籁无声之时,鸥鸟被突然响起的鱼板敲击声惊醒,成片地竞相飞回的情景,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意对即可);
⑵示例:不可以。
原题中的“夜”字点明时间,与诗句中的“三更月”相吻合;从“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可以体会到佳句偶得的意趣,而“寻”字显得刻意,与诗歌的意境不符。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
“惊回”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万籁无声之时,鸥鸟被突然响起的鱼板敲击声惊醒,成片地竞相飞回的情景,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意对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4.(1)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作大鹏鸟,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达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和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隐喻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天帝的问;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结合语境,对诗句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诗句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诗句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本题,①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②诗歌的写作背景。
①作者的生平经历。
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隐喻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天帝的问;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
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1)好。
一个“绕”字,既生动的写出了春水对杏花的依恋,也从侧面表现了杏花的可爱。
(2)诗人以纯洁的杏花自比,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解析】【分析】(1)考查炼字。
要结合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
结合具体内容,围绕词语的生动性回答即可。
(2)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合“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分析可知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故答案为:(1)好。
一个“绕”字,既生动的写出了春水对杏花的依恋,也从侧面表现了杏花的可爱。
(2)诗人以纯洁的杏花自比,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点评】炼字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用。
诗歌的思想感情,要结合具体的意象及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分析。
6.(1)心远;悠然
(2)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
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解析】【分析】(1)抓住题目中提示的答点“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阅读诗歌,理解内容,判断答案。
“心远”指内心远离尘世,“悠然”指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的感受。
(2)根据全诗描述的意境,抓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中每个字词的含义,从形、声、色等方面运用动静结合和修辞手法来想像描述画面,突出景物的特点。
故答案为:⑴心远;悠然
⑵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
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抓住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
⑵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述,注意在翻译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联想和想象。
7.D
解析:(1)苏秦
(2)D
【解析】【分析】(1)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D项,此生三句意思是: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心老沧州”非是作者所愿,而是迫不得已。
最后三句,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
这愤慨之中流露的是对家国的忧虑和关怀,D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⑴苏秦;⑵D
【点评】⑴古诗中所用典故要熟悉典故相关内容和典故作用
⑵诗歌鉴赏要注意理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歌的表达方法,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1)召唤;呼唤
(2)宁静幽美(自然惬意静谧)。
(3)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反衬人们“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
(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
【解析】【分析】(1)句子意思是: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
因此“唤”是“呼唤”的意思。
(2)解答此题抓住这两句的景物,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
(3)“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
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
故答案为:⑴召唤;呼唤
⑵宁静幽美(自然惬意静谧)。
⑶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反衬人们“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
(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
【点评】⑴本题考查字义的把握,注意首先明确诗句意思,然后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⑵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注意明确诗的一,二两句句意,抓住重点词语明确山村的特点。
⑶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首先明确字的意思,然后明确写出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
9.(1)酒旆、夕阳;两三航
(2)描绘了渔人晚归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意象。
结合注释,明确酒旆的意思是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前三句中,酒旆是近景,夕阳和两三航是远景。
(2)结合诗歌题目“远浦帆归”和诗句意思,可以看出描绘了一幅“渔人晚归”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故答案为:(1)酒旆、夕阳;两三航。
(2)描绘了渔人晚归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能力。
回答此题,要读懂诗歌,根据题目要求,从写景的角度筛选提取相关词语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诗人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
回答此题,要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紧扣“情”或“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并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10.(1)慷慨从军、英姿勃发、大义报国、视死如归、可歌可泣、充满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的形象。
(2)纵;犹
11.(1)月落、残星、露湿、天光
(2)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
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解析】【分析】(1)本诗的意思为“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
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
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然后结合理解从诗句中摘取出描写早晨景色的词语即可,如,“月落”“残星”“露湿”“天光”等。
(2)本诗中的“孤”自来理解。
船越行越快,越显山小如孤亭,让人联想到送别的长亭,螺山亭亭玉立目送行舟,其楚楚依人,看似写景,实为写情,写出了螺山为之送行之意及诗人对螺山的依恋之情,把离别之后的孤寂情感表现得更深沉更浑厚。
故答案为:⑴月落、残星、露湿、天光
⑵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
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题意找准诗歌中的意象。
⑵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注意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12.(1)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作大鹏鸟,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达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和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隐喻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天帝的问;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13.A
解析:(1)想要
(2)A
(3)围绕“通过莺燕表达诗人对西湖春天的喜爱之情”回答,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