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环节教学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环节教学改革
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于2009年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其目的是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为我国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环境工程是培养具有扎实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基本理论;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控制技术;具备环境工程基本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环保项目施工与管理及一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环境保护一线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管理和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专业。
莆田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是莆田学院第一批开设的本科专业,办学历史已有13年,先后为社会输送了近千名优秀的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现为福建省环境工程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3年,环境工程专业成为莆田学院“卓越计划”培养试点,期望通过计划实施,促进环境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为莆田学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在“卓越计划”建设中,毕业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仍然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理论和实践机会。
因此,毕业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素质和其步入社会后能力的发挥,是反映“卓越计划”成功与否的标志。
本文就莆田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环节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调整毕业环节进度
对于普通毕业生,毕业环节教学是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环节时间在10周左右,扣除写论文、答辩等时间,学生真正进行毕业环节实践的时间非常短,而且目前就业越来越困难,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
间要还去应聘、面试、找工作,还有部分考研的学生,他们的考研面
试也在这段时间进行,这些事务占用了大量时间,对毕业论文设计的
质量产生了强大冲击。
为此,莆田学院在制定“卓越计划”培养计划中,毕业环节工作大大提前,其中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在第六学期
期末完成,第三学年暑假就进入“卓越计划”合作基地,开始边实践
边做毕业论文/设计,整个毕业环节时间跨度超过40周,这样既能保
障毕业环节的时间,也可以解决与找工作、考研的时间冲突问题。
二、加强指导教师综合能力培养
“卓越计划”要求毕业环节的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莆田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学校,办学历史积淀较浅,校内教师
虽然都具有高学历,但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实践经验缺乏,为了保
障实施“卓越计划”的优秀师资资源,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
强指导教师综合能力培养。
(一)加强指导教师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
养在原有教师考核系统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教师大部分精力
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忽略对自身实践经验的培养,逐渐脱离了实际应用,工程实践经验缺乏,使得许多教师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实践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结合学校出台
的制度和政策,学院要求所有中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
教师的实践锻炼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期间,连续进行或间断式开展实践。
由教师自行联系到企事业单位实践研习、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活动、参加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
办的研习班或实训班。
第二,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全职在企事业单位
开展研究和深度服务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不少教师被企业聘请为技
术顾问或客座研究员,这既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了教师
科学视野,也为教师指导毕业实践环节提供了很多素材。
(二)推进
指导教师的学术交流学习学院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福建省重点学
科和“生态环境与信息图谱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平台,设立交流
基金,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中青年骨干前往国内外科研院所进
修深造。
在此政策激励下,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先后前往北
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
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等进行进修访学。
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为他们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思想提供更多机会。
通过这些交流,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保证了环境工程“卓越计划”的毕业环节的指导质量。
三、建立高质量的“卓越计划”合作基地
学院“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分为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阶段,实行“3+1”模式,第4学年在合作基地培养,他们的毕业论文/设计基本都在合作基地内完成。
因此,合理选择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卓越计划”合作基地,是保证毕业环节的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此学院从常年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中遴选出一批优秀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卓越计划”合作基地,比如,莆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普罗达克森(莆田)水处理有限公司、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厦门中迅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碧水蓝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
这些合作基地都具有较强的从事环境专业的研究和工作的基础,有技术骨干力量作为合作导师,且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改的项目,可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课题。
通过与这些企事业单位合作,有力促进了“卓越计划”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的提高。
四、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指导
普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环节通常是在单一的校内教师指导下完成,大部分课题来自教师的科研前沿课题,本科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且易使培养的学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在“卓越计划”的毕业环节中,实行“双导师”培养体制。
“双导师”中校外导师由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学术背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组成,他们长期工作在环境工程设计和解决环境实际问题一线,与他们合作可以加强学生在毕业环节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
在毕业环节实施过程中由校外导师提供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任务书,并提交到学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具体毕业环节的技术指导,按照课题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
训练。
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毕业环节过程管理、毕业论文的理论提升、
资料整理,并将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作为不断
改进的依据,不断更新校内教学内容,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在
实行“双导师制”后,所有选题都直接来自校外导师单位的实际工作,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双导师制”的实施还使学生提前
融入社会。
一些合作单位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可以在毕业前对实习学
生进行考察,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实习学生就业的机率相应得到提高,用人单位由此缩短了试用期限,节约了培养成本。
五、强化过程管理和监控
“卓越计划”的毕业环节大部分在合作基地完成,其质量监控难度较大。
学院据此制定了毕业环节管理和监控的计划,除了校内导师实时
跟踪监控指导外,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环境工程系都定期到合作基地
检查,包括学生出勤、实验记录本、毕业论文/设计进度等,基本做到
周周有检查,月月有汇总。
在毕业环节期间,“卓越计划”的学生回
校三次,以组会的形式向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汇报他们的毕业论文/设
计的工作进展。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在“卓越计划”下的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学院邀请校外专家、校外导师和部分用人单位参与论文答辩,避免了毕业论文成为
“走过场”的形式,同时现场气氛明显活跃,学生认真程度也明显提高,倒逼着“卓越计划”毕业环节的教学质量提高。
六、结束语
毕业环节对于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技
术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高素质的“卓越人才”,更好满足
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牵涉的因素非常多,仍是各高
校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结合近几年的探索实践,从调整毕业环
节进度、建立高质量的合作基地、加强指导教师综合能力培养、聘请
校外专家参与毕业实践环节指导和强化过程管理和监控等方面入手提
高“卓越计划”毕业环节质量,成效显著。
入选“卓越计划”的毕业
生就业率达100%以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这些成绩表明毕业环节教
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良好。
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为更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情况的改变而适时调整,为培养高质量的“卓越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环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