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地位
1 .民族诗人: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 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生活。
2.全世界诗人:歌德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 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 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
二、《浮士德》分析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大作,从25岁开 始创作,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 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 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 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 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 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 面学者。 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 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西 方 文 学 第 四 座 里 程 碑
一、生平创作
歌德(1749—1832)德国大诗人。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 学的主要代表。 出生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参 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22岁 毕业,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1775—1786年在魏玛公国做了10 年官。以后专事文学和科学工作。 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领 导剧院27年。1832年去世,终年 83岁。
浮士德承认魔鬼说的对: 我也想到,只是陡然, 把人类精神的瑰宝搜集在身边, 等到我坐下来的时候, 仍无新的力量从内心涌现; 我没有增高丝毫, 而对无限的存在未曾接近半点。
浮士德的经历与需要层次
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 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 满足,要走出书斋。 第二阶段:爱情生活——情欲需要 浮士德与玛格丽特恋爱失败,情欲不能开 创个性解放的道路。 第三阶段:宫廷生活——社会活动需要 浮士德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只是把他当作 开心取乐的魔术师。他放弃了宫廷生活。
歌德作了如下反省:
“我安详地审视着过去的生活,审视着那骚动、纷扰和对知识的 渴望,审视着自己那个到处营营逐逐,好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 的青春。一些秘密状况给我带来一种特殊的、不明确的、想象中 的满足。我是怎样努力地接触一些科学上的问题,然后又扔掉他 们!那段时期我所写的一切有是渗透着一种什么样的卑下的满足 !在所有人的和神的事业中我表现得多么地目光短浅!多少时光 被我虚掷!——这时光不是用于有益的思考和创作,而是用于情 感和那只能夺走韶光的虚幻的热情。”
关于歌德的性格:
造就歌德伟大的优点是什么?
他在自己的《格言与随想》写过这样一句话:“最伟大的人物 永远通过一个弱点与他的世纪相联系。”
用《自述》开头一段话来说明:“永远努力的、内向和外向的、 不断活动着的诗性修养与冲动形成他生存的中心和基础。” 这段话有三个要点:1、就是永远努力着。 2、他既是内向的又是外向的。 3、他有天生的悟性,有很高的资质、 诗性的修养和冲动,他的气质更 接近诗性。
对《浮士德》评价
著名的美学家和德国文化研究专家宗白华先生 对《浮士德》的一段评价: 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协和, 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 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 依傍,彷徨,探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 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 个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 是人生全部的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歌德与 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 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 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所以有人称 他的《浮士德》是近代人的圣经。 ——文化史上的意义
他痛苦地感到自己过的是一种委琐的、爬虫式的生活: 我不像神, 这使我感受至深! 我像虫蚁在尘土中钻营, 以尘土为粮而苟延生命……
意识到自己: 曾经迷茫地寻找光明而陷入模糊的困境, 快活地追求真理而悲惨地迷误自身。 当他在迷惘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时,便转而歌颂死亡, 歌颂那使他摆脱困境的毒药。他是那么迫不及待地要 走向死亡: 快向那条通路毅然前趋, 尽管全地狱的火焰在那窄口施威, 撒手一笑便踏上征途, 哪怕是冒危险坠入虚无!
体裁是一部诗剧。
是一部艺术化的人生教科书。 没有遵守新古典主义的“三一律”。 什么是“三一律”? 它要求一部戏故事发生在一个地点,长度不 超过一昼夜,而且只有一条线索,这就是“三 一律”。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 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 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 发展变化为线索。
歌德弱点是什么?
主要是怯懦。对王公贵族卑躬屈膝,表现出一种市民的平庸。 政治上的怯懦,对革命的态度是反对的,局限于思想。生活中 的怯懦,好色却害怕结婚。重视对于自然界的研究,但也表现 出怯懦。怯懦是同当时德国社会现实相联系。思想上的矛盾, 也是一种怯懦。
《歌德传》中概括德青年时代的性格:
“既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既疯狂又智慧超群,既凶恶阴险又幼 稚天真,既过于自信又逆来顺受。在他的身上有多么错综复杂而 又不可停止的感情。”
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协和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协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依傍彷徨彷徨探索探索苦闷苦闷追求追求欲在生活本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歌德是这个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个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
……
《浮士德》的第一部,开始就是主人公深夜在书斋中抒 发自己的苦闷: 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 医学和法律, 可惜还有神学, 都彻底地发奋攻读。 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 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 夸称什么硕士,更叫什么博士, 差不多已经有了十年, 我牵着学生们的鼻子, 横冲直闯地团团转—— 其实看来,我并不知道什么事情! …… 别妄想有什么真知灼见, 别妄想有什么可以教人, 使人们幡然改邪归正。
靡非斯特形象
魔鬼靡非斯特是浮士德的对立人物,又是 独特的社会势力的代表。 1. 靡非斯特的精神特征:否定精神。本质是 “作恶”,具有“造善”的作用。他从作恶 的动机出发,诱惑浮士德沉沦,实际上却推 动浮士德向上。因此,他是“作恶造善的力 之一体”。 2. 作者的代言人:揭露社会罪恶。 “理 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主要作品有:
首先是抒情诗:《五月之歌》 《欢会与离别》《迷娘曲》 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 代》《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自传:《诗与真》 最著名的是书信体中篇小说《少 年维特之烦恼》 作者简介: (l749~1832) 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 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
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
美学思想
于最苦的欢情, 于失恋的憎恨, 于爽心的沉沦。 我的胸心, 已经解除了智的烦闷, 无论有怎样的苦痛它都欢迎。 我要在内在的自我中深深领略, 领略尽全人类所赋有的精神, 至崇高的、至深远的, 我都要了解, 要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寸心。 我的小我便扩大成全人类的大我, 我便和全人类一起最终消磨!
歌德《浮士德》是一部韵文悲剧,全剧分两部。 中年学者浮士德厌倦旧的书本知识,自杀未遂。 魔鬼靡非斯特和他订约,魔鬼充当浮士德的仆人, 尽量满足他的愿望。但是在浮士德满足的那一刻, 浮士德的灵魂就永远为魔鬼所有。 浮士德和魔鬼打赌,靡非斯特充当浮士德的 仆人,引诱他去游历人生,一旦浮士德感到欣然 自满,对某一瞬间说:“请停留一下,你真美 呀!”浮士德就会把自己的灵魂输给了魔鬼,变 成魔鬼的奴仆。 …… 遇到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母亲、玛格丽特哥 哥。第一部靡非斯特失败了
被地灵申斥的浮士德,反过来对他的弟子说: 难道说,羊皮古书是喝了一口便永远止渴的圣泉? 醍醐若不从你的胸中涌现, 你便不会自得悠然。 然而浮士德也不满足于在主观环境中翱翔,或如维特那样 的浪漫派,一旦幻想绝望即转入消沉。他说: 如果幻想在平时以勇敢的飞翔 满怀希望地直到永恒的境界, 但等到幸福在时代的旋涡中相继破灭, 他就满足于窄小的天地, 忧悲立即潜伏在心底, 引起了种种隐痛无比。
我既无财产和金钱, 又无尘世盛名和威权; 就是狗也不愿意这样苟延残喘!
浮士德自诩与地灵亲近,但又嫌它丑陋。地灵向他揭示自己的 奥秘: 在生命的浪潮里, 事业的狂涛里, 淘上复淘下, 浮来又浮去, 生而死,死而葬, 一个永恒的大洋, 一个连续的波浪, 一个光辉的生长, 我架起时辰的机杼, 替神制造生动的衣裳。
浮士德形象

浮士德是十八世纪末十九初的资产 阶级人道主义者,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浮士德对人生真 谛和崇高理想的无限追求是通过他的需 要程度来表现的,反映了启蒙时期资产 阶级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难题
《浮士德》中提出的两方面要求,经常是对立的, 这使得浮士德的内心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
( 高 ) 需 要 强 度 ( 低 )
浮士德追求的行为动机
从图中可以看出,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建立 在满足理想、实现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浮士 德的价值就体现在这种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 的层次运动之中。贯穿各个层次的主导行为 动机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 所作为的创造心理。 浮士德的典型意义: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 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他所体现 的自强不息、永远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 神在今天仍是应该肯定的。这是浮士德的需 要结构给我们的启迪和人物的典型意义之所 在。
长期困守在书斋里的浮士德有着同你类似的感受,不过是 在早晨醒来之时: 我早晨蓦然惊醒, 禁不住泪满衣襟。 白白度过一日的时光, 浮 不让我实现任何希望, 士 连每种欢乐的预感, 德 也被顽固的批评损伤, 的 而且用千百种丑恶的人生现实, 内 阻碍我活泼心胸的创造兴致。 心 到了黑夜降临, 我们不得不忧心忡忡地就寝; 这时我还是不得安宁, 常常被噩梦相侵, …… 所以我觉得生存是种累赘, 宁愿死而不愿生。
在我的心中啊, 盘踞着两种精神, 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 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 以固执的官能紧贴凡尘; 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 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 哦,如果空中真有精灵, 上天入地纵横飞行, 就请从祥云瑞霭中降临, 引我向那新鲜而绚烂的生命!
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接受
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 来 ——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 从哲学上讲,就是康德所探讨的自然欲求与道德 律令之间的矛盾。 这两难境地,预示着探索的结局可能是一无所获。 靡非斯特在同浮士德打赌时就曾预言: 你是什么 到头来还是什么 即使你身上几尺高的靴子, 即使你戴的假发卷起千层皱浪, 是什么,永远还是什么!
第四阶段:艺术生活——美的需要 浮士德发现了古典美,与古典美的 代表海伦结合。但海伦认为“幸福与美 不能长久结合”,离开了浮士德。浮士 德对美的追求破灭。 第五阶段:劳动生活——自我成就需要 浮士德围海造田,改造自然。创造 性的劳动生活,使他感到欢乐和满足。
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图示
自我成就

社会活动 情欲 知识
第二部开始了直到最后: 浮士德从沉睡中醒来,获得新生,靡非斯特将浮士 德带到官场,帮助宫廷度过财政赤字。希望浮士德满足 官场的生活,可是最终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与古代美女海伦结合,生 了一个孩子叫欧菲良,原型是拜伦。 浮士德感到生活在幻想的美的世界里是不行,要做 实在的事——移山填海。靡非斯特杀死无辜的老俩口, 内心忧愁,魔鬼乘机对浮士德眼睛吹了口气,浮士德失 明了。 在浮士德听到铁锹的声音,以为他的事业还在进行, 不禁心花怒放。领悟到“人需要每天去争取生活与自由, 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说:“好美呀!我们就 在这里停留一下吧!” 浮士德失败了…… 由于自强不息,靡非斯特正要攫取浮士德的灵魂, 天使将浮士德的灵魂迎接上天。
复活节的钟声复活了他内心的生命欲望。魔鬼的到来点 燃了他近似于疯狂的热情。明知追随恶魔,有坠如地狱 的危险,他依然是那么兴奋: 思想的线索而今业已寸断, 一切的学问久已使我恶心, 让我在这感官的世界的深处, 聊慰我这燃烧着的一片热情! 在那颠扑不破的魔术被覆之中, 我希望有奇妙的光景已经预定, 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 我要跳身进事变的车轮, 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 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 你听呀! 快乐不是我所贪图。 我要献身于酩酊,
歌德的美学言论是创作实践和对各门艺术体会的 总结,散见于《诗与真》、《箴言与回忆》、 《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歌德谈话录》。 1. 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古典的和浪 漫的区分是现实与理想之分。 2. 重视形象思维,从具体形象中表现一般。 3.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观的辩证关系。 4. 提出建立民族文学,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 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