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库时代
·80·
智谋方略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
*
符浩 汪斌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 610066)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核心的核心。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加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通过教育熏陶、舆论宣传和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从情感上、价值上和行为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培育;践行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4-0080-002
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样化发展,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显著特点,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文化出现多样性。

在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背景下,社会需要某种人们共同认知和遵循的价值准则。

价值观念是人们习惯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总和的精神文化的核心,而核心价值观则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优秀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核心的核心[1]。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2],加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一些青年大学生中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3]、个人主义、极端主义、悲观主义[2]、功利主义蔓延盛行,奢靡之风、攀比之风有所抬头,娱乐至上、超前消费成为时尚。

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了不良影响,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使命
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

要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具备先进性、民族性和开放性的鲜明特征,正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优势,坚守育人阵地,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随着互联网经济风靡和信息时代来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明显改善使得大部分大学生自幼缺乏劳动教育,吃苦耐劳精神不够,缺乏挫折教育,心理素质欠佳,缺乏素质教育,文化素养不高。

导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
曲等问题。

因此,要想大学生全面发展,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就要在教育教学各环节,在人才培养各方面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通过教育熏陶引导大学生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教育熏陶,引导大学生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第一,利用思政课讲透文化基础和本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好这一重要阵地优势,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讲清楚[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战略地位、构建依据、精神元素等内容讲透彻,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本源,做到文化认同。

第二,创新思政课教学范式,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师生主客二分的教学范式,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构建师-生双主体教学生态化模式[5]。

从情感熏陶的角度,在课堂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情感互动,分享感人事迹,实现情感共鸣,引领大学
智库时代
·81·
智谋方略
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第三,依托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熏陶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方式
[1]
,适应了大学
生的思想特点和精神文化需求,使大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情感体验,更易于价值观念的接受和内化,更好地促进文化认同。

将校园文化熏陶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依托校园文化这一文化形态来增强价值引领,培育价值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可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与亲和力。

三、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

第一,组织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诸如读书会、颁奖典礼、宣讲会、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活动等校园活动,积极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典型人物,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奉献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团结友善作风等,在校园内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第二,鼓励引导大学生发挥特长,开展制作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事链接、公益广告、微视频、摄影、微电影等优秀作品,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情感和语言习惯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

第三,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有效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引导作用。

当前网络媒体以其独特优势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6],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利用好校园网络新媒体以多种形式(如青年大学习、校园广播播送、微信公众号推文、微博链接、短视频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鼓励大学生积极转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通过这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存在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

第四,正面引导舆论,激活大学
生群体思想共鸣点。

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握新时代大学生青年所关注并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比如时政热点、电影电视、流行时尚、娱乐明星等,并以小见大,从中铺设师生情感共鸣的通道,正面引导他们思考诸如人生的意义价值等问题,激活他们的爱国情怀、集体观念、法制观念及远大抱负。

通过师生情感共鸣的通道,以平等化、情感化、个性化为特色的生态化互动路径,提高思政课的“情感温度指数”,营造思政课的大家庭氛围,从而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及情感焦虑,消除情感冷淡化、心灵荒漠化等现象[5],使其乐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

四、通过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实践养成。

第一,充分利用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切实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利用好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课外开展社会调查、假期“三下乡”、田野调查等,促进学生更加了解国情、社情,另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博物馆、法院、监狱等,促进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心灵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和行动自觉。

第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是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7]。

积极开展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诸如支教、扶贫助困、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社区服务、大型活动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好志愿服务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宣传机制,让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促进大学生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第三,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
主体[8],要紧紧抓住学生党员这个关键少数,紧紧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创新工作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利用学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影响身边更多大学生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高帅,温海霞.论校园文化熏陶向度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36(4):30-34.
[2]夏小艳,佘金文.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增强“四个自信”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9(22):159-160+163.
[3]刘召用,赵婧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植策略[J].人民论坛,2019(7):122-123.
[4]韩秀兰,阚先学.高校思想政治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8):46-47.
[5]方芳,王成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创新路径[J/OL].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2020-01-19]./kcms/detail/15.1207.G.20200109.1440.004.html.
[6]张皓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16+18.
[7]宋光辉,张薇.高校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7-8.
[8]陈晓英,李婧.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J/OL].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2020-01-19]./kcms/detail/21.1566.C.20191223.1125.014.html.
【作者简介】符浩(1991-),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8年度科研项目“当代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SB05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