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kě)灰烬(jìn) 虹霓(ní) 姹紫嫣红(chà)
B.跨越(yuè) 慰藉(jí) 流岚(lán) 瞠目结舌(chēng)
C.澄清(chéng) 峥嵘(zhēng)眷属(juàn) 浪遏飞舟(è)
D.剑戟(jī)商榷(què) 摇曳(yè) 给予(gěi)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教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________和扩展。
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_______________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③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________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
A.增强逐渐领略B.增强逐步领悟
C.加强逐渐领悟D.加强逐步领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指挥时那样紧张,也没有在场边对在场上犯下低级失误的球员挥斥方遒。
B.在边区的革命实践中,他们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间,以一种甘为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态度,与群众息息相通,患难与共。
C.从风华正茂到老骥伏枥,从单身强人到比翼齐飞,布朗和妻子正在加州书写着不老的传奇。
D.今年上半年仍风风火火的新建房地产项目投资如今却大幅下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D.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②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也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③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④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
⑤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⑥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
⑦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
A.①⑦⑥⑤②④③B.⑥③④⑤①⑦②
C.①⑥③④⑤②⑦D.⑥③①⑦②④⑤
6.《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若把“翔”改为“游”不如原文好,这是因为()
A.“翔”写出了鱼游之快速,而“游”则没有什么诗意。
B.“翔”是以鸟拟鱼,写出了鱼的轻快自由的神态,暗写水之清,鱼如在空中游。
C.“翔”与“浅底”相配合,因为鱼在“浅底”游,所以就像鸟儿在空中飞一样。
D.“翔”照应前句“鹰击长空”的“击”,都是要表现鹰、鱼主动搏击的情态。
7.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A.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D.鲜花——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砺:磨砺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C.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惑:疑惑
1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学于余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①声非加疾也②假舆马者
③今之众人④而耻学于师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3】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愈认为圣人与愚人分野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
B.荀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能超越一般人,除了他先天素质高之外,还在于他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提高自己。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分析了“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4】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之妻之市之:往
B.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
【2】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①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②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三、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6)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7)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8)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四、现代文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
⑴每一年,我们都看见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开始学写字母,拼读音节。
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
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
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录和咒语)。
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他们儿时便在
课本里发现了诗和故事。
但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
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
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
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的殿宇和院落的庙堂;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都时刻准备着将它那万千声音和形式掩盖下的同一性体验。
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
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
这个从童话和印地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那个从课本里第一篇描写星空的短文开始,走向开普勒或者爱因斯坦……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⑵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或几百年,并为之欣悦不已,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
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可就算一个读者不再学任何新的语言,甚至不再去接触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他仍然可以将他的阅读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
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
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
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1】作者把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分成了两类,是哪两类人?请概括回答。
【2】作者在第一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请举例说明。
【3】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只有少数人能成为读书家的?有什么作用?
【4】第二段中划线语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五、其他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许多人陪伴我们走过。
虽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情,但失败时真诚的关爱,成功时尽情的喝彩,孤独时温暖的慰藉,沉沦时善意的提醒,总让我们难以忘怀。
因为有你,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请以“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江苏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kě)灰烬(jìn) 虹霓(ní) 姹紫嫣红(chà)
B.跨越(yuè) 慰藉(jí) 流岚(lán) 瞠目结舌(chēng)
C.澄清(chéng) 峥嵘(zhēng)眷属(juàn) 浪遏飞舟(è)
D.剑戟(jī)商榷(què) 摇曳(yè) 给予(gěi)
【答案】C
【解析】A项,舸(gě);B项,藉(jiè);D项,戟(jǐ)。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教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________和扩展。
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_______________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③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________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
A.增强逐渐领略B.增强逐步领悟
C.加强逐渐领悟D.加强逐步领略
【答案】A
【解析】增强:增进,加强;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
逐渐:渐渐;逐步:一步一步地。
领悟:领会,理解;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指挥时那样紧张,也没有在场边对在场上犯下低级失误的球员挥斥方遒。
B.在边区的革命实践中,他们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间,以一种甘为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态度,与群众息息相通,患难与共。
C.从风华正茂到老骥伏枥,从单身强人到比翼齐飞,布朗和妻子正在加州书写着不老的传奇。
D.今年上半年仍风风火火的新建房地产项目投资如今却大幅下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主要看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使用范围、适合语境等等。
A.“挥斥方遒”指奔放,强劲有力。
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B.“息息相通”形容关系密切。
此处强调同甘共苦,应用“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C.“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是最好的时候。
符合题意。
D.“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或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这里应为“红红火火”,形容旺盛、兴隆、热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D.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把握准比喻句的含义,句子能够找出本题喻体。
A项是比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将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
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项,用比喻的修辞,铜枝铁干比喻男性顽强进取的阳刚气概,红硕的花朵比喻女性美丽、温柔而热情的柔韧气质。
C句中虽然有像,但不是比喻句,D项,“窗扉”比喻女子自我封锁内心的感情。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②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也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③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④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
⑤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⑥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
⑦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
A.①⑦⑥⑤②④③B.⑥③④⑤①⑦②
C.①⑥③④⑤②⑦D.⑥③①⑦②④⑤
【答案】B
【解析】⑥③是说一类人,④⑤是说一类人,将两类人对比,推出①⑦②这个原因。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
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此题注意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选B。
6.《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若把“翔”改为“游”不如原文好,这是因为()
A.“翔”写出了鱼游之快速,而“游”则没有什么诗意。
B.“翔”是以鸟拟鱼,写出了鱼的轻快自由的神态,暗写水之清,鱼如在空中游。
C.“翔”与“浅底”相配合,因为鱼在“浅底”游,所以就像鸟儿在空中飞一样。
D.“翔”照应前句“鹰击长空”的“击”,都是要表现鹰、鱼主动搏击的情态。
【答案】B
【解析】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本题综合队诗歌的理解,只有B选项是理
解正确的。
7.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A.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D.鲜花——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
【答案】D
【解析】略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B
【解析】A项,暴——曝;C项,贻——遗;D项,受:授。
A.金就砺则利砺:磨砺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C.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惑:疑惑
【答案】A
【解析】砺:磨刀石。
1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学于余
【答案】B
【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它为状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①声非加疾也②假舆马者
③今之众人④而耻学于师
【答案】洪亮②借助③普通人④把……当作耻辱(4分,每个1分)
【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答案】C
【解析】A项,主谓之间取独/定语后置句的标志;B项,代词,那些/副词,表猜测;C项,连词,表修饰;D项,介词,对于/介词,对于。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A.韩愈认为圣人与愚人分野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
B.荀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能超越一般人,除了他先天素质高之外,还在于他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提高自己。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分析了“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答案】B
【解析】“他先天素质高之外”错误,文中“君子生非异也”。
【4】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略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尝”“须臾”“所学”“生”“善”“所以”“圣”“愚”“其”“或”“否”和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之妻之市之:往
B.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
【答案】D
【解析】特:只,只是。
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特”翻译为“特别”典型的以今释古。
【2】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①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②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答案】①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②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
的办法呀。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是”“所以”和判断句的翻译。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案】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只要大意对即可)
【解析】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概括“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的内容。
参考译文: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
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
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三、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