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课后提升训练: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祝:学子考试顺利,学业有成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后篇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

有鉴于此,北宋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答案C
解析北宋为了解决地方割据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例如,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地方财政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设置通判监察地方等,从而加强了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故C项符合题意。

2.隋唐时期,士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宋朝,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

这一变化( )
A.抑制了官僚腐败
B.增添了政治活力
C.降低了官员素质
D.确立了官僚政治
,大批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队伍的士人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增添了政治活力,B项正确。

3.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

这一演变反映了宋朝( )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在宋朝相权不断被分割,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宋朝二府三司制使得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官员增多的必然后果之一就是行政效能降低而非提升,故C项错误;多相设置,完整的相权被分割,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故D项错误。

4.宋太祖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22万人,到宋真宗时91.2万人,这说明( )
A.边患日趋严重
B.立国政策改变
C.军人地位上升
D.藩镇拥兵自重
,执行养兵的政策,这些都没有改变,军队人数的增加是因为边患越来越严重,A项正确。

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北宋与辽的友好往来
B.北宋向契丹送纳贡金
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
D.北宋向辽交纳“岁币”
,不属于经贸往来,故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正确。

6.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史称“庆历和议”。

关于这次和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夏取消帝号
B.西夏向宋称臣
C.宋送西夏“岁币”
D.确保战争不再发生
,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故选B项。

7.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该诗句表现了作者( )
A.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B.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C.对北宋孱弱的愤懑
D.对北宋改革的迫切
,这里的“事夷狄”是指送给辽“岁币”和送给西夏“岁赐”,王安石希望北宋富国强兵,摆脱“事夷狄”的窘境,C项正确。

8.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有着较强的战斗力。

北宋王安石为了改变“积弱”局面,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借鉴了唐朝府兵制的( )
A.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B.士兵服役期间免征赋役
C.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
D.士兵定期更换驻地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A项正确。

9.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见干戈”。

这说明宋辽议和(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与北宋、辽的军事力量无关。

10.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其措施主要调整了封建国家和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故选A项。

11.宋高宗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宋以向金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

从此以后( )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
B.南宋政权归顺于金朝
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
D.宋金之间以和平为主
,南宋对金称臣,南北一直呈对峙状态,故A项正确。

宋金对峙,向金称臣,但后来又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故B 项错误;金朝在和议之前已经进入中原地区,故C项错误;和议之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多次战争,故D项错误。

12.“丞相秦桧任人唯亲,使得南宋的官员阶层乌烟瘴气,地方上的税收有一部分被地方官员劫持。

”由此可见,宋高宗时期的南宋政权( )
A.外强中干,守内虚外
B.吏治腐败,财政空虚
C.外戚专权,祸国殃民
D.宋金对峙,世为侄国
,南宋政府任人唯亲,风气不正,官员阶层乌烟瘴气,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二材料二(庆历中)时患州县赋役之烦,诏诸路上其数,俾二府大臣合议蠲减。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七十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府”的性质和职能。

特点:沿袭唐末五代制度;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文武之事,号称“二府”。

影响: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枢密使掌武事,宰相掌文事,互相牵制和依赖有利于政治的稳定。

(2)性质: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属于决策机构。

职能:不但可以决策军国大事,还能参加有关赋役制度以及法制问题的决策。

(1)问,“特点”要根据材料信息,从“沿袭前朝”和“分权”两个方面回答;“影响”要注意从枢密院设立的目的和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第(2)问的“性质”要答出决策性,“职能”要答出决策的内容和表现。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内学界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但也有学者认为,崇文抑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观点:宋朝崇文抑武国策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论述:宋朝实行崇文抑武国策,在政治上铲除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安定的社会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理学兴起。

综上所述,崇文抑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繁荣。

示例二
观点:宋朝崇文抑武国策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

论述:宋朝强化皇权,实施崇文抑武国策,军事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大量文职官员的设置,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造成了严重的冗官、冗费的局面,财政支出紧张,国力虚弱。

综上所述,崇文抑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贫积弱的局面,与宋朝军事上的失败有重要关联。

示例三
观点:宋朝崇文抑武国策推动了宋朝社会繁荣,同时也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

论述:略,兼采示例一与示例二的论述。

综上所述,宋朝崇文抑武国策既有积极意义,又有社会局限性,因此,对国家政策的评价,应该采取全面辩证的方法,既要看到其积极之处,又要看到其不足。

解答本题的核心不在于如何看待崇文抑武国策,而在于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达到观点与论据的统一。

赞同这一国策需要指出崇文抑武国策的积极影响,反对这一国策需要指出其消极影响。

也可以辩证地分析这一国策,解答也更为顺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