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为实施智能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为实施智能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曹银平
【期刊名称】《自动化博览》
【年(卷),期】2017(034)003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曹银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物联网的核心概念是融合,是具有计算、通信、控制、协作和自治等功能的统一体,其技术要点是物理进程与计算进程相互嵌入,在器件、系统、服务、全异网络乃至控制系统等各个层面提供无缝的协同和连接。
编者按:
随着“全面感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到来,物联网作为超越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深度融合的全新体系,成为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支撑,更被视作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预测未来几年内,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将会达数百亿,一个全新的“万物互联”新世界即将到来。本期记者特别专访了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刘飞教授,与他一起畅谈智能制造背景下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
刘飞,男,1965年出生,浙江大学博士,现为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江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轻工过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工业系
统监控与诊断、过程工业智能装备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工业感知与先进控制”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您如何看待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情况?中国物联网产业若想在未来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物联网概念缘起不是在中国,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最大推动力无疑是中国。中国政府自2009年批准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2010年将“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列入要大力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物联网”或称“传感网”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也成为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物联网的应用在中国获得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围绕物联网的政策探讨、技术开发、学术研究、应用示范及推广等都极其广泛,事实上推动了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普及和蓬勃发展。但一般认为尚未形成真正大规模的物联网产业,究其原因,物联网被用作承载众多技术的“筐”,或与现有产业重叠,或被现有产业覆盖,模糊了其核心内涵,外延丰富以及浮躁的繁荣反而弱化了产业内生的创新动力。
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应该回归初心,专注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在器件、系统、服务各个层面提供无缝的协同和连接,构建融感知、智能、传输、控制于一体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应该在有机融合架构下重新审视传感器及仪表、通信与网络、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形成新的技术体系,而不是现有技术简单组合。通俗地讲,现有技术简单组合只是实现了物联网的表象,只有当崭新的CPS体系结构大大简化、构建成本大大降低,才是物联网产
业真正繁荣之时;当然,中国众多的应用实践为孕育CPS重大科学进步和原理性
突破提供了可能,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应能走在世界前列。
在现有技术体系下,由互联网、移动网络、大数据和云服务、低成本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的支撑,物联网在中国已经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从狭义的角度看物联网,一些人关注的重点是“网”,主要是网络技术、协议、标准等,这方面国内无论是研
究还是应用基本处于前列,特别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开始改变Zigbee、Wi-Fi
等短距离通信的瓶颈;例如,近期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就是物联网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其支持低功耗设
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覆盖广、功耗低、有海量连接能力、模块成本较低,该技术的产品化目前还在进行中,但国内运营商已经在开始推动,这可能在一些垂直应用行业带来新突破。
从广义角度看物联网,关注重点应是“物联”,即通过信息与物理的融合实现物体的智能,进而物—物互连,虽然在智能处理、集成应用方面有所发展,但在各类
微传感器和执行器、低功耗处理与传输等方面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在信息与物理的融合结构(多尺度多层面)和融合理论方面尚待突破。
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角度,中国在公共领域服务、城市管理、交通、环保、医疗、安防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创新将不断取得成效;但稍加分析可以看到,很多应用或是政府支持引导,或是互联网厂商和移动运营商推动,有些应用属于锦上添花;其实面广量大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本身有竞争力提升的需求,需要雪中送炭。一直以来从气动、电动仪表、DDC控制、DCS及现场总线,到MES/ERP/ CIMS等系统,检测、控制、管理的技术和标准不断为企业发展服务,未来面向工业领域的物联网技术突破值得期待,比如,我国学术界已提出了工业认知网络、流程工业知识自动化;最近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发布了工业物联网参考架构V1.8版本。
从国家层面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向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渗透,因此物联网产业发展就不是网络或信息技术问题,而是应用驱动问题。其实我国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推动,无论是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还是面向工业、农业、电力等国民经济领域,都体现出应用驱动、示范引领的特点。现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工业4.0、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也许有人认为物联网产业将被替代;其实不然,物联网关注的是多学
科多技术的本质融合和集成应用,上述各类新技术的发展恰恰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条件。应该说人类借助物联网,以更加精准、智能和定制的方式生产和生活、工作和享受;人类拓展时空限制,向往更美好的生活,甚至让工作变成生活的需要,正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坚持倡导的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实际上为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变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记得几年前国家工业部门谈起物联网有一种说法,就是物联网更加重视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感器采集信息后送给传感网,经互联网再由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计算,发出指令,通过互联网和传感网,再反馈到实际检测的物理单元中,然后去控制和调整生产线。这就是说物联网本身包含了智能制造的一些要素,如对物理单元、机器或生产线的实时感知、智能计算、动态反馈及调整等;因此物联网可以为实施智能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此前国家、江苏省及无锡市等诸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中,都重点提出推进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等应用示范工程,也是说明物联网在制造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理想的未来一个制造工厂本身应该按照一个CPS来设计和运行;而目前对已有制造企业的改造和升级,可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结合来实施,例如德国工业4.0侧重离散工业领域,对于流程工业领域则有智能优化制造的需要,这其中物联网的思维、架构和技术都将发挥作用。
自动化科学和技术发展伊始,即以作为对象的“物”为出发点,维纳划时代的著作《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就是研究机器、动物等“物体”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其思想和方法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被提出,其功能目标与自动化有相似之处,由自动化技术再看物联网,其“物—物”相联的本质也更加清晰;并且,自动化技术所包含的系统、决策、优化、反馈等思想,也为物联网下的各类技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