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单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单元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卷(第四、五单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粗guǎng( ) què( )跃要sài( ) 明mèi( ) 2、下面两个句子中各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4分)①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剃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就像是翩迁起舞的银龙。
再远处便是紫雾飘绕的海了。
②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
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鞠。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慢不经心地随地打滚…… 错别字改正 3、默写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在括号内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作家或作品名。
(6分)①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龟蒙《白莲》)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______《采莲曲》)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多如更闻。
(杜甫《孤雁》)④居高声自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蝉》) 4、“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
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
此次世博会将历时184天,预计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届时,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
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4分)【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主要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
个字,2分)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
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l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l亿
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0分)阅读《黔之驴》,完成6-9题。
(9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
6、写出含有下列加点字的成语。
(要求成语中该字的
意思和句子中相同。
(2分)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②益习其声(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2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8、“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
(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
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分)【黔驴技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
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有可能避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地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阅读《松鼠》选段,完成10--14题。
(10分)①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权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10、阅读了上面的文字,你觉得松鼠是个怎样的小动物?(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1、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如果省略,表达效果将会有什么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2、“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权的地方”句中的“通常”有何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3、“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能否把“遮蔽”改为“遮盖”?为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松鼠的窝有哪些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加以说明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段,完成15--18题。
(6分) 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5、文中加点的“此种情况”具体指什么情况?(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6、文中横线的“不料”一词应怎样理解?(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7、“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8、有同学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
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
”对这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阅读《海洋中也有“沙漠”》一文,完成19 - 22题。
(共11分)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从而被称为海洋中的“沙漠”。
海洋沙漠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
③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
《2006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④梦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
因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
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
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10
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1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
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
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
⑤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27摄氏度左右,但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的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鱼类和
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
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
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
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选自〈参
考消息》,有改动) 18、第④段画线句子“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1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1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0、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请任选一句,结合语境简要回答。
(2分)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②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
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我选(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请仔细阅读选文④⑤段,分点概括。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加点字“严重后果”是指怎样的后果?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23--26题.(14分)母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
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
大家都学得很像。
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
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
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
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23、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4、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5、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6、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27、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的人、事、物,常常叩击我们的心灵,由此所产生的情感一定会累积成一种表达的力量,浓缩成一句话萦绕在心头。
请以“心中早想说
一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
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犷雀塞媚 2、剃―剔迁―跹鞠―掬慢―漫 3、晓风清欲堕时荷叶罗裙一色裁王昌龄望尽似犹见非是藉秋风虞世
南 4、示例:①世博会是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
②世博会可以起到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5、示例: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其它答案符合要求也可)如果写成“采取措施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危害”之类,得1分 6、示例:①好大喜功;②习以为常。
7、渐渐地靠近驴,态度更随便,碰撞、靠近、冲击、冒犯驴,驴禁不住愤怒了,用蹄子踢老虎。
8、示例: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
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
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
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见于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后来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9、略 10、乖巧 11、“是那样”表示一种赞叹的语气,用来突出松鼠们爪子的锐利和动作的敏捷,使说明语言显得既生动又准确。
如果省略,语言就显得平实,松鼠惹人喜爱的特点就不够突出。
12、“通常”表示一般情况,说明
松鼠的窝一般情况下是搭载树枝分叉的地方,但不排除特殊情况。
语言准确严密。
13、不能,“遮蔽”表示遮挡,表示这个圆锥形盖在
上面遮风挡雨,但和窝口间有空隙,而“遮盖”表示遮蔽盖住,不能准确说明圆锥形盖和窝口间的形状。
14、松鼠的窝又干净又暖和,
既宽敞又坚实,既舒适又安全。
作者从窝址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
口的特点三个方面来说明。
15、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16、“不料”突出了战争形势发展迅速,国民党反动派的南京江阴防线面对势如破竹的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如此不堪一击。
17、侧面写出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18、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分析,意对即可。
例:用原标题体现了新闻用语的准确性和报道的真实性。
至发电时止,西路35万大军已渡过2/3(并未全部渡完)。
而东路35万大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仍未全部渡完)。
/用“横渡长江”表达效果好。
“横”字形象地展示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胜利渡江”只是告诉人们一种结果。
(如持反面意见,只要不重复题干上已有的意思,言之有理也可) 19、列数字和作比较。
具体说明了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有所下降。
20、①不能去掉。
“马上”就是“立即”,表现出人们反应之快,说明了人们对干旱缺水的沙漠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特点留下的印象之深刻,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②不能去掉。
“极端”一词说明了缺乏的程度严重,也说明了海水温度高、海洋的层化作用对表层海水中营养盐的影响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1、示例:①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下降。
②海水升温使水层屏障现象恶化,阻止营养物质上升。
③洋流的变化,加剧了海洋层化现象。
22、导致海洋生物大量减少;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失去生计,无法生存。
大力宣传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劝说亲友购买小排量汽车;写信给相关工厂劝说减少废气排放;参与植树造林。
23、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4、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5、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6、参考实例: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
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
3)从人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