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学者冯友兰认为:“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冯友兰在此否定()
A.儒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B.儒家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
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
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冯友兰的论述,考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此,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儒、佛、道三者都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各自的影响不同。

作者认为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儒学影响较大;而在思想方面,佛、道影响较大。

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2.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由“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得知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其它是错误的。

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
3.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强调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特别是“郡守、县令,民之师”更能表明这一点,所以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就是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而非其他的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4.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A.主张静心无为B.教人明辨善恶 C.反对穷理格物D.主张知行合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王阳明认为“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即不需要进行穷理格物,故本题选C项。

A、B、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5.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可以看出顾炎武特别强调人的道德的作用,认为以无德之人讲学,与圣人相去深远。

故选D。

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有学问的人应该有道德;B C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治学问的方法问题。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顾炎武
6.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蔡襄书法苏轼书法黄庭坚书法米芾书法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说明四人书法各有所长,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故选B项符合题意;从作品中无法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文人的爱国情怀,故排除A、C 项;《兰亭集序帖》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的书法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与题目时间宋朝不符合,故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艺术·书法
7. 《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

”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
A.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舶商之船……风雨晦暝时,凭针盘而行”可以得出指南针应用与航海,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该项技术出现在北宋时期,D符合题意;而战国时期出现的指南针,A不合题意;BC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指南针
8.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 书法
B. 绘画
C. 杂技
D. 戏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戏曲夸张虚拟化的特点,故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戏曲的特点
9.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

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A.《水浒传》 B.《儒林外史》 C.《红楼梦》D.《聊斋志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强调了读这本书的心态和环境,后两句则强调了这本书的特点。

从“坟”“鬼”等字眼不难推断这本书是《聊斋志异》。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文学·明清小说
10. 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下列四则史料按近代社会潮流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②“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③“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

……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②④③①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所学知识分析题干可知,①为新文化运动;②为洋务运动;③民主共和思想④马克思传在中国的传播,由此可知,C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历程
11. 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

这表明他( )
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
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 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没有明确提出美国式的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与题干中“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的信息说明强调的是法制,故C项错误;郭嵩焘提出依法治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是对洋务运动器物学习层面的突破,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中体西用思想
12. 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

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A.皇帝的随从顾问 B.国家的权力中心 C.朝廷的咨询机构 D.政府的执行机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所述的上下议院“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的东西要上奏皇帝,“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意味着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所以相当于皇帝的咨询机构,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
13.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说明他的思想冲击了传统儒学的正统观念,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A正确。

维新派主张在保留君主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政治改革,B错误。

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C表达不准确。

维新变法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改革,没有动摇清王朝的统治基础,D错误。

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
14.1906年革命派在江苏创刊《复报》,革命党田桐撰文说:“(法国革命)虽惨祸之来,骇人耳目,要皆彼迫胁我而为之者,我同胞又安敢辞哉?语曰:流血者,自由之母也;立宪者,革命之产儿也。

”田桐强调的是( )
A. 革命的必然性、建设性
B. 革命是实现君主立宪的途径
C. 革命的血腥性、破坏性
D. 法国革命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依据题干中的时间1906年可知革命派田桐撰文是通过介绍法国革命来揭示中国要想获得自由必然要走革命的道路,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项中的“唯一”表述绝对,CD项不是作者所强调内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民主共和思想
15. 孙中山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

他13岁来到美国投靠哥哥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读完了中学。

之后,他曾获得医学学位。

总之,他受的教育是很好的,他完全可以凭着这点获得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

这些经历( )
A.为他将来提倡的民生主义奠基
B.增加了他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与勇气
C.注定了他要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D.为国民大革命运动埋下伏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可知,孙中山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生活,由此可知,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故选A项。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16.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
A.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就是提倡兼容并包,即倡导各种思想在北大传播,表面上看是不偏不倚,实
际上是鼓励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AD是兼容并包的表现,C项错误,蔡元培不支持守旧派。

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蔡元培的学术思想
17.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曾这样承诺:“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
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照常留用。

”但1924年冯玉祥却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

胡适认为这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胡适的这一态度说明了( )
A.胡适反封建精神的不彻底 B.胡适受西方契约精神的影响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符时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胡适认为这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是因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赶出故宫,违
背了当初的承诺,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历史现象并不能证明其在反封建上的“不彻底”,排除A项;C 项无从体现;题干反映了历史现象是个人行为,并不能说明“不符时宜”,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18.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
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只有……才……”句式中不
难体会出材料强调的重心是“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即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因此B符合题意,A D显然与题意不相吻合,当然结合史实可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并不认同各省
分散的独立游击战争,C自然也不会是其真正关注的重点。

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城市中心论
19.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
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

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92年,A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的内容,B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内容,D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所以本题选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

20. 下列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④成功研制高性能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考查了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的时间,这几项经常考到。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用自制的“长征l 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1983年成功研制出高性能巨型计算机——“银河一号”。

本题选D 项。

其他各项排列均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1. 1949年12月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

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

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

”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
A.基础相当薄弱 B.照搬苏联经验 C.强调政治导向 D.发展急于求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建国初期的教育既没有强调政治导向,也没有急于求成,建国初期的教育是借助苏联经验而不是照搬苏联经验,材料只是强调建国初期的教育基础相当薄弱,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的教育
22. “民本”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意谓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宁。

“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它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其字面意思就是“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和“多数人的统治”。

下列关于“民本”与“民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具有限制和约束统治者行为的作用
B.两者的区别在于“民”是否是国家的基础
C.两者都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社会地位
D.两者都鼓励百姓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奋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民本思想虽然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的地位,约束了君主,调和了社会关系。

而西方的民主制度对统治者的约束更大。

故此题应选A 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与西方的比较
23.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说明艺术家采用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24.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天主教在西欧各国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强调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选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宗教改革
25. 格拉斯在《再见,西方文化》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欧洲需要什么,我会说需要能不依赖他人自己形成想法的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思考的人,是能摆脱惯常的思维轨道,能用新的视角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人。

与材料中对“人”的认识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卢梭B.薄伽丘C.康德D.马丁·路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会说需要能不依赖他人自己形成想法的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思考的人”,这符合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康德的主张——“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的思考、理性判断”。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康德
26.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伏尔泰认为整个自然界都有自己的运行法则,人类无视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而行动,是非常怪异的。

因此AB项不是伏尔泰的主要意思;C项材料并未涉及。

因此ABC错误。

材料“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服从的永恒的法则”指的是近代科学,“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指的是科学的发现与发展,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原因
27.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

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

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
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

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科技发展的内容。

哥白尼的日心说不是力学理论,不是物理学范畴的科技成果,所以A项的搭配与材料要求不相符。

C项的三个内容间,牛顿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符合材料内容所叙的关系,而量子论不符合。

D项的基督教的神创论与达尔文进化论间是相悖的,所以不符合题干要求,故答案选择B 项。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的发展·牛顿力学;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量子理论
28.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内容看,该科学家的成就涉及质能转化、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可以判断这是相对论的内容。

伽利略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达尔文的成就则是创立进化论,牛顿的主要成就是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排除A、B、C。

正确答案为D。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爱因斯坦相对论
29.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以下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通讯领域遥遥领先,先后研制出有线电报、电话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