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自叙性抒情诗是()的《》。
2、成语“邯郸学步”出自《》;“自相矛盾”出自《》。
3、()的《》是汉大赋形成的标志。
标志着汉大赋向小赋转变的是()的《》。
4、汉大赋的主要特点是()、()和()。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出自《》。
6、最早出现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的《》。
7、《登楼赋》的作者是();《悲愤诗》的作者是《》。
8、“理过其词,淡乎寡味”概括的是()诗的特点;“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概括的是()的诗歌特色。
9、()是南北朝时期骈体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其代表作品是《》。
10、《韩凭夫妇》选自()的《》。
二、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并指出其属于古汉语中的哪一种语法现象。
(每题2分,共20分)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岂干定居,一日三捷。
3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庄生寤生,惊姜氏。
7、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8、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9、且夫我尝闻少仲尼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三、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诗经》
2、乐府诗
3、建安风骨
4、意不称物,言不逮意
5、永明体
四、简答题。
(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孟子散文的特点。
2、简述寓言《倏·忽与浑沌》的哲理启示。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谁的哪篇语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五、论述题。
(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史记》的艺术特色。
2、结合具体例子论述五言诗的形成过程。
《中国古代文学》(1)模拟测试答案
一、填空1、屈原《离骚》2、《庄子》《韩非子》3、枚乘《七发》张衡《归田赋》
4、铺张扬厉劝百讽一辞藻富丽
5、《报任安书》
6、曹丕《燕歌行》
7、王粲蔡琰8、玄言诗曹植9、庚信《哀江南赋》10、干宝《搜神记》
二、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并指出其属于古汉语中的哪一种语法现象。
(每题2分,共20分) 1、爱:通“薆”,隐蔽 2、捷:通“接”接连 3、北:名词做动词用,失败,逃跑
4、兄:名词作状语,象对待兄弟一样
5、立:动词使动用法,使别人立
6、惊:动词使动用法,使姜氏惊讶
7、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其心志受苦
8、臣:名词使动用法,使诸侯称臣
9、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轻10、枕:名词意动用法,以之为枕
三、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通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初被尊为经典,遂称《诗经》。
它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分为《风》、《雅》、《颂》
三类。
《诗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开端。
2、乐府诗:指由汉代乐府机关所采编并演唱的诗。
乐府原是制乐机关的名称,汉武帝时期成为掌管配制乐谱、收集民歌的专门官署。
民间流传的诗歌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六朝时期人们才开始称作“乐府”或“乐府诗”。
3、汉赋:指汉代出现的一种新文体,韵文和散文相结合。
主要分为骚体赋、大赋和小赋三类。
骚体赋是汉初由楚辞脱胎而生,是早期的汉赋。
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多用铺叙,宏篇巨制,铺张扬厉,劝百讽一,辞藻富丽,主客问答为定型的结构形式。
东汉中期出现的小赋。
篇幅短小,文词清丽,多为抒情作品。
4、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是西晋太康年间诗人陆机在其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中提出的观点。
所谓“意不称物”是指作者的思想认识、构思立意不符合外界事物的真实;“言不逮意”是指作者不能运用恰当的言辞来表达所认识和构思的具体内容。
概括指出了作家在构思创作过程中存在的“物”、“意”、“言”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5、永明体:这是批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沈约为代表的一些人发现了汉语音韵方面的规律,从而在诗歌创作中提出了对偶、声律等要求,并制定了“四声八病”的规格,创造了“永明体”这种新诗体,为唐代律诗的产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四、简答题
1、孟子散文的的特点是:感情强烈,言辞锋利,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善于用譬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2、《倏·忽与混沌》的哲理启示:世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如果不去认识它们的特点、规律,尽管你有着良好的愿望,也难以正确地对待它们,甚至会得到相反的悲剧性后果。
3、这两句话出自曹操的《龟虽寿》。
它说明了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壮志不解,并努力为之奋斗,表现了作者老当亦壮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论述题1、《史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总的特点是善序事理、
善写人物。
①、《史记》采用采用“互见法”,让各个纪传相互配合,该详就详,能简就简。
在挑选和组织材料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
②、《史记》注重叙事方法,讲究结构艺术。
不论是个人单传还是数人合传,都能写得脉络清楚又摇曳多姿。
③、《史记》写人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对此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历史人物的个性鲜明地突现在读者面前。
④、《史记》善于抓住矛盾冲突,营造紧张气氛,让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和解决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⑤、《史记》的语言通俗、简练富于情感,富有表现力。
2、五言诗的形成过程:魏晋南北朝文学最有成就的方面是诗歌,五言诗的创作尤为突出。
五言诗从民间歌谣到文人的写作,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①、早在《诗经》时代,五言诗即已萌芽,但不过是四言诗中偶然杂有,一些五言诗名而已,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五言诗。
②、秦汉时期,民间开始广泛流行五言的歌谣和谚语。
这些歌谣和谚语形式上由连句用韵发展到隔句用韵,克服了四言体的平板单调,又较楚辞整齐遒炼,便于记忆、歌唱,可以灵活地表达复杂的事物和感情。
其中的一些民谣和童谣已经是比较完整和独立的五言体。
③、自汉武帝以后,民间优秀的五言歌谣,大量地被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如《江南》、《艳歌行》、《陌上桑》等。
它们语言的清新自然,形象的鲜明生动,逐渐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和兴趣。
不少文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加以模仿,于是五言新体诗就在文人模仿乐府民歌的过程中诞生了。
④、文人五言诗成熟于东汉,可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的基础上,经过建安诗人的奠基和魏晋诗人如阮籍、左思、陶渊明等人的努力,不但五言诗作家、作品日益增多,而且艺术表现力也不断提高,并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风格,形成了五言诗兴盛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