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心学传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心学传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心学传奇

离我家不远的东风小学的教学楼上写着四个大字"知行合一",中南大学的校训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孙中山晚年在重释三名主义时强调"心为万物之本源",蒋介石把心学奉为立国精神并在台湾把住处改名为阳明山,今年习总书记发表文章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做到"知行合一",日本有大批政商界大佬(东乡平八郎、稻盛和夫等)推崇阳明心学,甚至在朝鲜半岛都一直有心学研究传统。

这么厉害!心学到底是什么学问?"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思吗?孔孟程朱之外还有这样的圣人吗?这是我刚接触王阳明和心学时的疑问,很遗憾的是知道王阳明还是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始的。

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代,从小不读四书五经,甚至连三字经百家姓都只作课外读物背不出三句,于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天生的距离感,上学后多少也在语文课上学一点古体散文诗词,但是欣赏起来总有点吃力,对于古典文学有点敬而远之。

直到央视《百家讲坛》播出,易中天钱文忠等人把古文化用现代语言重新演绎了一遍之后,像我一样的普通读者眼前一亮,原来古文化也曾光辉灿烂,古文学也同样博大精深,只是缺少了引路人和好的载体。

几年前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一时间在图书市场所向披靡,无需考证无需引述,只需要一点史实加一点故事再加一点想象力,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我们这些不读史书的人也可以在看完后对明朝历史侃侃而谈,这是古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重生。

几年后度阴山以类似的笔法,摒弃枯燥乏味的古文引述,使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把王阳明的生平以编剧的手法写了一遍,加上一点点玄幻一点点添油加醋,把王阳明生平的大小事件写的生动活泼,更厉害的是把心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融入其中,把心学这门看似高深的哲学高度提炼,简单化拟人化,让人一看就懂,不至于半途放弃。

纯理论的东西一直是没有市场的,无论佛教道教基督教,在布道过程中都会把教义结合到各种故事中,这样既简单易懂又易于传播,而且一个普通的故事通过教义解释总能加上一点看似"禅意"高深的内涵,就像一件商品搞促销时总会

写上"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轻易就站在了制高点上,在明智未开的时代,这种传播是很有效的。

即使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如果简单把一种理论以书面的方式写出来,例如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者马克思的资本轮简单的书面化,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去买来看这种书,更不用说是用古文撰写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了,度阴山和当年明月们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就像是翻译家和小说家的结合,把晦涩的古文学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语言上幽默诙谐一点,内容上不失其精髓,这样问题迎刃而解了。

心学并非繁杂的西方哲学体系,也不是高深而避世的佛学,更不是条条框框高高在上的儒学,就像度阴山一再在书中写到的,心学类似苦禅却又不是苦禅,是入世的实用哲学,王阳明在求知路上也曾迷惘彷徨,不知道方向,儒释道一一修行,甚至对着竹子格上三天却一无所获,然而他并未避世修行,一直在体制中在生活中领悟,经过龙场悟道江西剿匪等一系列"事上练",最终从程朱理学及陆九渊早期心学中脱胎换骨,发扬出阳明心学。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的心学伴随着他的建功和悟道成形发展,他一生的事业都建立在他的心学基础上,这样的哲学家找不出第二个,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理论结合实践,虽然这只是心学的初级解读,不过作为理论指导,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已经足够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无所不能,天理就在心中,这种看似偏颇的唯心主义与笛卡尔在100多年后的理性主义相对应,同时也是对明朝时代理学一统天下的突破和批判,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实在是太过超前了,以至于在明朝的知识分子中能理解和参悟心学的人也是极少数,反而被当局作为异端邪说加以打压,这也是阳明理学在中国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而心学作为知行合一的实用哲学在崇尚实用主义的日本流行开来就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度阴山想必已经领悟了心学的要旨,能把王阳明和心学用这种方式写出来不就是最好的知行合一嘛,作为历史书或者哲学书都可以算作王阳明心学的引领之作,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能够让普通人看明白的书就是最好的书,这点上,度阴山显然已得心学真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