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作为禽用着色剂的品种比较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汪文忠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16年第05期黄秋葵是一种集菜、药与花为一体的高档绿色营养保健蔬菜,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同时,黄秋葵的适应性较强,病虫害少,种植技术较简单,并且还具备成本低、效益高等方面的优势。

黄秋葵的嫩果为食用部分,具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矿物质、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滋阴补阳功能。

此外,黄秋葵喜强光和高温,对土壤要求不高,热带、亚热带和广大温带地区均适合栽植黄秋葵。

1.田地选择黄秋葵属于喜温性植物,具有较强的耐热、耐旱、耐湿能力,喜好阳光,所以应当选择在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段栽培。

其直根入土深,侧根发达,吸收水肥能力强,不耐涝渍,稍有积水,就会出现叶黄根烂的现象。

所以,黄秋葵栽培地区必须确保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并尽可能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性状均要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同时,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地下水位较低,土壤pH值5.5-6.5。

还应积极实行轮作,前茬最好是水稻、叶菜类作物,不宜与果荚类接茬,以避免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

2.品种选择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选用日本或台湾的五角品种,例如台湾的南洋、五福、水福、翠娇、清福及日本黄秋葵。

为了方便管理,生产上应尽量采用早熟、矮株型、果型棱角明显的品种,例如新东京5号、台湾五福、美丽五角等。

3.整地施肥在播种或是定植之前的7天完成深翻整地。

在深翻之前,每亩需施用2 000 kg优质腐熟农家肥和300-350 kg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然后用机械深翻20-30 cm,耙平做畦。

畦面宽180 cm,沟宽25-30 cm,沟深30 cm。

及时清理排水沟,排水沟要低于畦沟,沟面平坦,畦沟中间部分稍高,两端稍低。

4.播种育苗黄秋葵可直接播种,也可移栽。

直播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5月上旬气温维持在15℃状态下播种。

在播种之前,需要先采用强氯精对种子进行消毒,然后在25-30℃的温度下催芽1~2天。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黄秋葵可用来炒食、做汤、凉拌,风味独特,在非洲许多国家均作为运动员食用的首选蔬菜。

其产品可大量加工、出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I)整地施肥。

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灌排条件很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地种植。

播种前亩施优质腐熟圈肥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30 - 40公斤。

施肥后深翻30厘米,整平耙细、起垄。

垄高15厘米,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 - 100厘米,小行距45 - 50厘米。

(2)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的台湾品种“农友早生l号”和日本品种“新东京5号”等。

(3)适期播种。

黄秋葵适应性较强,北方夏秋雨季均可种植。

春播在“清明”前后,夏播在“芒种”前后,黄秋葵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播种前须浸种催芽,一般用水浸泡12小时,捞出后在25-30℃条件下催芽,也可浸种后直接播种。

春播时要覆盖地膜。

直播每亩用种0.75公斤,育苗移栽每亩用种0.2公斤左右。

直播可按大小行在垄上开小沟,按穴距40-45厘米播种,每穴播3-4粒,播后覆土3-4厘米。

一般春播10天左右出苗,夏播需5-6天。

育苗可用苗床或营养钵,2-3片真叶时定植。

(4)田间管理。

直播的幼苗出现1-2片真叶时(第1-2片真叶呈圆形)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

幼苗出土后及时锄地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深入土层。

浇水后应及时划锄,防止土壤板结。

黄秋葵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除重施基肥外,一般在现蕾初期进行追肥,采收1-2茬果实后再追肥1次,生长中后期进行第三次追肥,一般每亩次施尿素10-15公斤或多元素复合肥10公斤,也可视长势在小苗期追1遍提苗肥;或叶面喷布3-4次营养液万家宝。

黄秋葵苗期需水较少,可根据墒情适当浇小水。

现蕾后不能受旱,应保持土壤湿润,肥水充足,以确保高产。

为防止植株倒伏,应及时进行培土,形成高垄,避免雨季受涝减产。

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但基部叶腋处能发生侧枝,应及时去除侧枝及老黄叶片,以免消耗养分,影响通风透光。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黄秋葵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蔬菜,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而备受青睐。

然而,黄秋葵的种植技术对于许多种植者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

本文将介绍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帮助种植者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要求黄秋葵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0-7.0之间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应该进行土壤检测,以确定土壤的营养状况和pH值。

如果土壤酸性过高,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来调节pH值。

二、种子选择和播种种子的选择对于黄秋葵的生长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

黄秋葵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可以采用直播或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

三、灌溉和施肥黄秋葵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才能生长健壮。

在生长期间,应该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灌溉。

施肥方面,可以在播种前施入基肥,生长期间适时进行追肥。

建议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四、病虫害防治黄秋葵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黄瓜霜霉病、蚜虫、白粉虱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

在使用农药时,应该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五、采收和储存黄秋葵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果实长到10-15厘米时进行。

采摘时应该注意不要损伤果实,以免影响品质。

采摘后应该及时进行清洗和储存。

黄秋葵的储存温度应该在10℃左右,避免与其他蔬菜混放。

总之,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注意土壤要求、种子选择和播种、灌溉和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好了,才能够获得高产和优质的黄秋葵。

保健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

保健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

保健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我国也有野生种。

目前在欧洲、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黄秋葵素有蔬菜王之称,肉质柔墩、润滑,可炒食、煮食,凉拌、作汤,也可加工泡菜、遇头,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由果胶,乳聚糖和阿拉伯树胶等组成的粘滑汁液,常食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等功效。

黄秋葵的叶、芽、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种子具有特殊的香味,可榨油,又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用品,其植株和花朵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美化环境,近年来为日本、台湾、香港、上海等地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保健蓝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市场。

单产达到1200-2000kg/667m²。

以每公斤 3元计算,每667m²效益可达3600-6000元为水稻的4-5倍,经济效益显著。

1、生物学特性1.1刑志特征直根系,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赤绿色,圆柱形,直立,茎秆较粗。

株高可达1.0-2.0m,叶呈掌状3-5裂,互生,有硬毛,叶缘有锯齿,叶柄细长,中空有刚毛;花黄色,瓣基褐红色,直径7-10cm,色艳丽,具观赏价值,花由下部逐渐向上开放:果实为萌果,似羊角而较直,萌果着生于叶腋中,由下而上陆续开花结果,果面有沟5-9道,长8-20cm,横径1.9-3.6cm,子房10或12室,每室有种子7-8粒:种子为球形,大小似绿豆,灰黑色至褐色,表面被细毛,千粒重约为55-75g。

喜温暖,耐热怕寒,不耐霜冻。

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12℃以下发芽缓慢,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26-28℃,月均温度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气温低于14℃生长不良。

黄秋葵喜光,不仅要求光照时间长,而且要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充足,有利于生长发育,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黄秋葵耐早、耐湿、不耐涝,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利于果实发育,反之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劣。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忌连作,也不宜选果菜类作物为前茬。

5个黄秋葵品种比较研究

5个黄秋葵品种比较研究

5个黄秋葵品种比较研究黄秋葵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它的营养价值高、美味可口,备受人们喜爱。

在黄秋葵的培育和种植过程中,选用好的黄秋葵品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5个黄秋葵品种进行比较研究,以帮助农民和园艺爱好者选择最优秀的品种。

1、黄冠黄秋葵黄冠黄秋葵是一种优质黄秋葵品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

这个品种具有较高的耐病性和适应性,是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最好的黄秋葵之一。

黄冠黄秋葵产量高,果形直而柔软,口感鲜美,可以生食或加工。

这个品种的缺点是果实稍微有点短,但是其他的品质可以弥补。

2、Hybrid Yellow Hybrid秋葵Hybrid Yellow Hybrid秋葵是一种混合品种,来自欧洲。

这个品种是对抗多种杂草和病毒的耐受性很强,特别适合在土力较弱的区域种植。

Hybrid Yellow Hybrid秋葵的果实长而柔顺,甜味浓郁,外观美观,口感出众,以每当季节纯产的总产量而言只在Aura和Harrier之后。

3、红日黄秋葵红日黄秋葵是一种荷兰品种,适合在寒冷的天气或在夏季种植。

这个品种的产量很高,果实直而丰满,形状不规则,柔软的外皮和丰富的肉质,口感极佳。

红日黄秋葵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抗寒性,但不能生长在过于干燥的地区。

4、奥林匹克黄秋葵奥林匹克黄秋葵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品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这个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好,在不同种植条件下都能生长良好。

奥林匹克黄秋葵的果实颜色深黄,形状规则,肉质厚实,口感特别好,适合于生食或加工。

这个品种的缺点是产量略低,因此需耐心,需要一年中长时间的外界环境进行推广。

5、阿隆黄秋葵阿隆黄秋葵是一种新兴品种,来自德国。

这个品种抗病性很强,对不同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好,同时具有高产量和可口的内部质量。

阿隆黄秋葵的果实通常比黄冠黄秋葵更加长且丰满,表面滑润,口感十分出色。

这个品种的缺点是价格较高,一般只被高端蔬菜供应商或有钱的菜农种植。

总的来说,每个黄秋葵品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应的种植条件,农民或园艺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黄秋葵品种中葵2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品种中葵2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砍种时,梢头部4~5个芽一段,其他位置3个芽一段,分别堆放、消毒,下种时分别种植;为提高种芽利用率,中下部蔗芽最好通过催芽后再种植较好。

参考文献[1]余坤兴,谭芳,李松,等.广西果蔗生产现状与健康发展对策[J].广西蔗糖,2007(4):14-17[2]戴友铭,李松,余坤兴,等.果蔗拔地拉种性恢复试验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1):26-29[3]李松,游建华,余坤兴,等.黑皮果蔗茎尖脱毒不同代数种茎苗商品性能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2):176-180[4]李松,唐红琴,游建华,等.黑皮果蔗拔地拉茎尖杯苗商品蔗的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0(6):1226-1228[5]李松,刘红坚,刘俊仙,等.桂果蔗1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学报,2015,46(9):1561-1566[6]刘欣,刘丽敏,刘红坚,等.桂果蔗1号商品性质量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5(1):14-16(收稿日期:2017-04-19)黄秋葵品种中葵2号及高产栽培技术戴志刚1 柏凌云2 杨泽茂1 粟建光1 陈基权1 卢瑞克1龚友才1 高 红1 方冬兵1 文海兵1(1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205;2永州市零陵区石岩头镇农技推广站,湖南永州 425131)摘要:中葵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最新选育的黄秋葵品种。

该品种全生育期145d,株高1.3~1.5m,始花节位5~6节,节间4.2~5.7cm,果长20.6cm,单果鲜重41.8g。

适宜播期为4-6月,每667m2种植约2500株,嫩鲜果产量2900~3200kg,抗倒伏,抗病性强,适应在长江流域、黄淮海流域和华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黄秋葵;中葵2号;选育;栽培技术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s Medicus)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洋辣椒等。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盆栽
盆土配制
播种或移植
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盆土,可以加入适量 的腐叶土或腐熟的有机肥料。
根据盆土的多少和黄秋葵的生长特性,确定 是直接播种还是移植已经育好的幼苗。
管理
采收
盆栽黄秋葵的管理要注意浇水、施肥、除草 、修剪等方面,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当黄秋葵的花朵开完之后,要及时采收果实 ,避免果实老化影响品质。
湿度
黄秋葵需要较高的湿度,空气湿度 在70%-80%较为适宜。
生长环境要求
土壤
黄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 、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土 壤pH值在6.0-7.0之间为最佳。
肥料
黄秋葵对肥料的需求较高,生 长期间需要多次施肥,以氮肥 为主,配合磷钾肥和有机肥。
灌溉
黄秋葵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但是水分过多会导致根部发 病,因此需要注意适量灌溉。
期喷洒杀菌剂等。
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蚜虫
蚜虫会吸取黄秋葵叶片汁液,影 响植株生长。防治方法:用吡虫 脒等药剂喷雾防治。
棉铃虫
棉铃虫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为 主,影响黄秋葵正常发育。防治 方法:用Bt乳剂等生物农药防治 或用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喷 雾防治。
红蜘蛛
红蜘蛛会吸取黄秋葵叶片汁液, 导致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方法: 用哒螨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3
通过对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可以促进 蔬菜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研究方法与内容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黄秋葵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要求、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 面。
研究通过对不同种植技术进行比较和实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 术方案。02黄Fra bibliotek葵的植物学特性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王晓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是与日俱增o黄秋葵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历来有蔬菜王之称,有极高的经济用途和食用等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种植领域一直在大力的推广和应用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此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o 怀宁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等,具有四季、和、沛、光照足以及霜雪期的特点,种植业是怀宁县的一产业o本以安徽省安怀宁县,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做了相关的。

1、黄秋葵的生黄秋葵称菜,是一种产于的植物,有的、、物、和等组成的活性物质,是近年来的一种健蔬菜o对于黄秋葵来,生在,有的力。

,当温度达到15!的时候,黄秋葵的种子就可以"是,一的平在17!以下,对黄秋葵的生产生直接的。

当夜间的温度在14!以下的时,黄秋葵的生,植和狭窄的情况。

通过相关的研究工作表,最适合黄秋葵生长的温是26!到28!之间。

黄秋葵有的旱性和蚀o是,如果在黄秋葵的期遇干旱的,黄秋葵品的下降,因此,在种植黄秋葵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土壤够保持一定的湿润。

另外,黄秋葵对于光照是有高的需求的,不但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还需要较高的光照度o因此,要尽的选择向阳的块来种植黄秋葵。

2、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①田地的选择在种植黄秋葵的过程中,田地的选择环节是尤为重要的o首先,要结黄秋葵的生将种植在风向阳、光照足的地段。

其次,要确保黄秋葵的种植环境能够符合绿色无公害食品蔬菜产条件的规定,尽的远一切有污染的污染源。

,绿色无公害黄秋葵的种植段要远离污染源三公里以上。

再次,在绿色无公害黄秋葵的栽培地区,要拥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水要对低。

另外,对于栽培绿色无公害黄秋葵的土壤有一定的要求,栽培土壤的PH 值要在5.5到6.5的范围内,并且要采用轮作的模式。

②品种的选择在选择黄秋葵品种的过程,要尽的结各项实际的种植条件与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o另外,要尽可能的选择备高产和高抗特的黄秋葵品种,从而有效的实现黄秋葵的稳产和高产。

黄秋葵的大规模种植与高效产业化技术

黄秋葵的大规模种植与高效产业化技术

黄秋葵的大规模种植与高效产业化技术黄秋葵(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是一种传统的绿色蔬菜,其嫩叶和嫩果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长,黄秋葵的种植和产业化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讨论黄秋葵的大规模种植与高效产业化技术。

黄秋葵的大规模种植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下面将介绍几种关键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黄秋葵的合理品种选择是大规模种植的关键。

在选择品种时,应该考虑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并结合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较高产量和良好品质的品种。

目前一些品种,如炫丽秋葵、赣系秋葵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也可以通过选育新品种来改良和提高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黄秋葵的种植技术是确保高产和高质量的关键。

黄秋葵适宜在温暖和充足阳光的环境中生长,对土壤要求较低,但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种植前,应进行耕作、施肥和有机物质的施用,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黄秋葵是一种相对耐旱的植物,但在干旱季节仍然需要适量的灌溉。

此外,定期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第三,黄秋葵的收获和储存也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

黄秋葵的果实应在果长为12-15cm时进行采摘,这样可以保证果实的嫩度和口感。

采摘时应当注意保护果实,避免损坏。

为了延长黄秋葵的储存期,应将其迅速冷却至低温,并保持适宜的湿度。

黄秋葵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5-10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90-95%。

除了种植技术,黄秋葵的高效产业化也需要相关的加工技术和市场支撑。

以下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加工技术和市场推广策略。

黄秋葵的加工利用可以使其在市场上的价值得到提高。

黄秋葵可以制成汁、罐头、干燥片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将黄秋葵的嫩果进行加工成为提取物可以用于食品和药品行业。

黄秋葵中富含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其加工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市场推广方面,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推动黄秋葵的产业化。

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温州农业 科技
2 1( ) 0 1 1
・ 3 ・ 7
We z o r utrlS in e An e h oo y nh u Ag i lua ce c d T c n lg c
无公 害 特 色 蔬 菜 黄 秋 葵 高 产栽 培 技 术
陈光 蒙 施 震迪 叶芹 夫 周 子辉 潘 彬 荣
1 . 生长 习性 2
( laee秋 葵属 一 年生 草 本植 物 , Mavca ) 又名 羊 角 菜 , 原产 非洲 东 北部 , 一种 菜 、 、 是 药 花兼 用 型 植 物 , 用 途颇 为广 泛 。 近几 年 来 , 黄秋 葵 主要 是 以采 摘 嫩 荚 作为 菜蔬 进 行 栽 培与 研 究 ,随着 不 断 的技 术 革 新
短, 叶腋 间常 发 生侧 枝 , 上 部 节 间较 长 , 侧 枝 而 无
1. .4土壤 2
黄 秋葵 对 土 壤适 应 性 较广 , 择 地力 , 不
但 以土 层 深厚 、 松肥 沃 、 疏 排水 良好 的壤 土或 砂 壤
发 生 , 多 为 绿 色 或 暗 紫 红 色 。 互 生 , 面 有 茸 茎 叶 叶
毛, 掌状 3 5裂 。 - 叶柄 细 长 中空 , 部 叶片 阔大 , 下 缺
土较 宜 。 料 在 生 长前 期 以氮 为 主 , 肥 中后期 需 磷 钾 肥 较 多 。 氮 肥 过 多 , 株 易徒 长 , 花 结果 延 迟 , 但 植 开 座 果 节 位 升 高 ; 肥 不 足 , 株 生 长 不 良 , 而影 氮 植 进
气 温 达 1 ̄ 地 温 1℃左 右 时 , 子 即可 发 芽 。 3C、 5 种 但 种 子 发芽 和生 育期 适 温均 为 2 ~O 月 均 温低 于 5 3 ℃。 1℃ , 7 即影 响 开 花 结 果 ; 温 低 于 1℃ , 生 长 缓 夜 4 则 慢 , 株 矮 小 , 片狭 窄 , 花 少 , 花 多 。6 2 ℃ 植 叶 开 落 2 ~8 适 温 开花 多 , 果 率 高 , 实 发 育快 , 量高 , 座 果 产 品质

黄秋葵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种粘性糖蛋白质 ,经常食用有助于促进消化 、增 强体力 、保护肝脏、健 胃整肠 ,有增强人体耐力的

2 栽培技术
2 . 1 田地选 择
功效 ,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 的新兴特种蔬菜。沙县 于2 0 1 3年 从 台湾 农 友 公 司 引 进 黄 秋 葵 栽 培 试 种 , 笔者经过几年的栽培探索 ,总结 出一套黄秋葵高产 栽培 技术 ,总 结如 下 。
黄秋葵又名秋葵 、洋茄 、咖啡黄葵 ,属锦葵科
秋葵 属一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其 食 用部 分 为 幼 嫩 蒴 果 ,
嫩 果 中含有 丰 富 的维 生 素 A、维 生 素 B、铁 、钙及
自下 而 上 顺 延 开 花 结 果 ,果 实 为 蒴 果 形 ,蒴 果 五 棱 ,顶端 尖细 。蒴 果 由绿 变黄 ,成熟 期 为 褐 色 。籽 粒 近球形 ,灰褐 色 ,千粒 重约 5 5 g 。
L UO Ho n g — me i
( S h a C o u n t y S e e d Mu l t i p l i c a t i o n F a r m, F u j i a n t r a c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o k r a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a n d i t s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w e r e s u mma r i z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Ke y wo r d s :O k r a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选 择 早 熟 、根 系发 达 、株 型 中等 、茎杆 直 立 粗 壮 、喜温 暖 、耐热 、耐旱 、耐 湿 、产量 高 、品质好 的青 绿色 荚 种黄 秋 葵 。 巢 湖市 宜选 择 台湾 五福 、美 丽 五角等 品种 。 3 整 地 施 肥
前 茬作 物 收获 后 ,及 时进 行深 耕 。力 争耕 深 达 25 cm 以 上 。再经 充分 晒垡 ,达 到 表土 松 、软 ,上虚 下 实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 此 基 础 上 ,耙 平 表 土 ,进 行 开 沟 做 畦 。一 般 要 求 畦面 宽 170 cm、畦 沟宽 30~40 cm、畦 沟深 20~30 cm。 4 培 育壮 苗 4.1 配 制 营 养 土
选 用肥 沃 菜 园土 或 经过 晒垡 无 污染 的干 河 泥和 30%充 分 腐 熟过 筛 的 圈粪或 15%腐熟 的 优质 鸡 粪 ,苗床 土 按泥 土 、 腐 熟有 机 肥 和 细砂 6:3:1的 比例 配 制 ,混 合 均 匀 ,在 混 合 好 的营 养土 ,加 三 元复 合肥 2 kg/m。。营养 土提 前 1个 月以 上堆 制 ,播 种 前将 营 养 土 铺入 苗 床 ,厚 度 10~12 cm。或选 购 正 规 厂家 生产 的 育苗基 质 ,严 格按 照使 用说 明 书操 作 。 4.2 浸 种 催 芽
园 艺 学
现 代农业 科技 2018年 第 3期
黄秋葵优质 高产栽培技术
周维平
(安徽省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 ,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 本 文从 产地 选择 、品种 选择 、整 地施 肥 、培 育壮 苗 、大 田管理 、病 虫防 治及适 时采收 等 方 面 阐述 了黄秋 葵 优 质 高产 栽培 技 术 .以 期 为 黄 秋 葵 高 效 种 植 提 供 一 定 的 指 导 。

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作者:赫长建贾廷伟李芳功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7年第12期一、选择高产优质品种适合露地栽培的品种主要有台湾五福、日本卡里巴、绿五星、果绿箭等。

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主要有东京五角。

二、播前准备(一)选择适宜地块适宜地块的选择标准是:通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壤土或沙壤土,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

忌重茬,忌酸性土壤,一般pH值为6~6.8。

(二)春播整地施肥春播要求比较精细。

播种前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畜禽粪1000 kg以上,同时撒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用旋耕机翻入土中,使土、肥充分混合。

实行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畦宽60 cm。

(三)夏播整地施肥夏播整地相对粗放。

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 m2撒施硫酸钾型复合肥60 kg,随旋耕机旋入土中,旋耕2遍以后用耙耙平,土壤墒情差的地块可以先浇水后待种。

三、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一)种子直播黄秋葵可直播,一般以春播为佳。

直播时期宜在4月中下旬,地温15 ℃以上时较好。

首先进行浸种催芽,顺畦点种,每畦2行,每穴3粒,穴深2~3 cm,穴距37~44 cm。

为提高地温,加快生长,也可播种后覆盖地膜。

其次,种子播种也可采用简易方法,在地温和土壤墒情合适时,用单粒播种机掺入麦麸,调整好株距、行距,直接进行播种。

(二)育苗移栽黄秋葵移栽时期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育苗应提前10~15 d进行。

首先要对种子进行筛选,然后进行漂洗,去除秕籽、瘦籽、病籽、霉籽。

其次,进行浸种,用温水浸泡24h,浸泡12h换1次水,捞出放入盆中,用湿布盖好置于25~30 ℃下催芽,待70%以上种子露白后播种。

浸种催芽同时准备好育苗盘或育苗杯,配制苗床土。

每3000株苗床土掺入6 kg三元复合肥,充分搅拌后均匀装入育苗盘或育苗杯中,点入种子前将苗床用水浇透,再将催芽后的种子播入育苗盘或育苗杯,播种后覆盖细土1~1.5 cm,整细整平。

黄秋葵品种比较试验 田间试验设计

黄秋葵品种比较试验 田间试验设计

黄秋葵品种比较田间试验设计
1试验材料
试验用品种分别是:绿秋葵(1)、红秋葵(2)(均由北京绿金蓝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广西黄秋葵(3)(广西合浦县增收园艺场提供)、五角黄秋葵(4)(本地品种做对照)4个品种。

2试验地点
在园艺场试验田里,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试验地土地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为沙质壤土。

3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12m2,小区长5m,宽2.4m,4行区,行距60cm,株距27cm,定植密度6株/m2,四周设有保护行。

图1 黄秋葵品种比较试验田间排列图
栽培密度与整枝方式对黄秋葵生长发育影响的田间试验设计
1试验材料
黄秋葵品种:五福(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提供)
2试验地点
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南校区园艺场试验田里,试验地土地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为沙质壤土。

3试验设计
进行密度与整枝方式的两因素试验。

密度采用4株·m-2(A1)、6株·m-2(A2)、8株·m-2(B3)三种密度,整枝方式采用单干整枝(B1)、不整枝(B2)两种,共6个处理组合。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5m2,小区长5m,宽3m。

四周设保护行。

黄秋葵的氮素精确施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黄秋葵的氮素精确施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黄秋葵的氮素精确施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黄秋葵作为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其氮素的施肥和利用技术研究也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黄秋葵的生长特性、氮素的作用机理、氮素施肥技术以及氮素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详细探讨黄秋葵的氮素精确施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首先,了解黄秋葵的生长特性对于氮素的施肥和利用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黄秋葵是一种快速生长的蔬菜,生长周期短,对氮素的需求量较大。

它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非常敏感,因此对其施肥和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氮素在黄秋葵生长中的作用机理。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氮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参与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如叶绿素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

合理施肥可促进黄秋葵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对氮素的精确施肥和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针对黄秋葵的氮素施肥技术,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土壤的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并根据黄秋葵的需求量进行合理的施肥计划。

其次,在施肥时可以考虑分期施肥,将氮素分为若干次施用,以满足黄秋葵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素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结合有机肥的应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氮素的供应量。

除了精确施肥,我们还需要研究黄秋葵的氮素高效利用技术,以减少氮素的损失和浪费。

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来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淋溶损失。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和微生物肥料等手段,提高土壤的固氮能力,增加黄秋葵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此外,利用覆盖栽培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氮素的挥发和损失,实现氮素的高效利用。

在黄秋葵的氮素施肥和利用技术研究中,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通过与农业专家和农民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黄秋葵的生长特性,优化氮素施肥技术和利用技术,并推动黄秋葵的生产和发展。

黄秋葵新品种纤指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秋葵新品种纤指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董文其,等.纤指黄秋葵的选育与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06 (5).
[2]董文其,等.纤指黄秋葵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2003( 8).
上,适当追肥,不宜过量,以免发生徒长现象。在正常情 [3]李学智,等.设施栽培黄秋葵(Hibicus esculentus L.)食用嫩荚
苗,迟定苗”的原则。出土后及时补苗,除去弱苗、残 3000倍液、抑太保1500倍液进行喷雾。
苗。2~3片真叶时第2次间苗,留壮苗。3~4叶时定 4 采收
苗,每穴留1株。
在高温季节,花谢后4~5d就可采收,商品采收
中耕培土:出苗后气温较低,生长缓慢,而杂草 标准为果长8~10cm,单果重12g左右。结果多的植
的着色。
(上接195页)
钵浇透水后即可播种,每穴2粒种子,播后覆土约 对于植株基部的老黄叶和侧枝要及时用剪刀剪除,
2cm 。由于黄秋葵的种皮较厚,出苗相对慢些,有时 既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又能减少养分的消耗。采收
会出现出苗不整齐的现象,但一般对成苗的影响不 嫩果为目的的黄秋葵,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0月就应
况下,出苗后施1次提苗肥,沟施复合肥300kg/hm2, 的品质变化[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 1).
在开花结果期施1次重肥,每公顷施人粪尿25000~ [4]李建华,等.黄秋葵水提液抗疲劳的药效学观察[J].中国运动
30 000 kg,以后则不需再追肥。
医学杂志,2004,23( 2). [5]王君耀,等.黄秋葵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中 国现代应用药学,
整枝、摘老叶:开花结果期间,要求通风条件好, 2003( 4).
间的阴雨天气,会严重影般花椰菜田间管理的不同之处 尤其在秋后光照严重不足的地区,应慎种紫花椰菜。

黄秋葵栽培技术及品种对比介绍

黄秋葵栽培技术及品种对比介绍

黄秋葵栽培技术及品种对比介绍生长习性温度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

8℃以下停止生长,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

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

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

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水分黄秋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

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

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光照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喜强光,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土壤营养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盐碱地也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

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

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

栽培技术栽培季节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

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

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

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整地作畦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

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亩撤施腐熟厩肥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

露地栽培方式:行距40厘米,株距24-30厘米,畦面宽65-70厘米。

两个相邻畦面间距110厘米,采用双行栽培方式。

播种育苗直播为主,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擦干,于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距40厘米、株距12厘米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5~6粒,覆土2-3厘米,每亩栽3000穴左右。

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

保亭县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保亭县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保亭县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黄秋葵,别名秋葵夹、羊角豆,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黄秋葵,被称为“植物黄金”,是一种绿色健康养生蔬菜,越来越受到现代消费者的青睐,而在保亭,它成了许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近年来,保亭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新政、响水等乡镇发展黄秋葵种植产业,目前全县黄秋葵种植面积超过了1万亩。

本文主要对保亭县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黄秋葵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害防治1生长习性黄秋葵属于短日照喜温性蔬菜,种子发芽期适温为25~30℃,开花结果期适温为26~28℃。

温度长期低于适温时会生长不良,主要表现在植株纤细矮小、叶片薄而狭小、开花少且易落花、果实品质差产量低;生长温度长期高于适温时,也会出现逆境胁迫,主要表现在叶片发黄变小、坐果率降低、果肉纤维素含量增加、食用价值降低等。

黄秋葵耐热喜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在夏季高温干旱较强光照的条件下通常也无日灼病出现;光照不足时则坐果率不高、果实发育慢、产量较低等。

黄秋葵喜湿不耐涝,结果期水分充足则果实口感鲜嫩、外观饱满、品质好、商品价值高,尤其在壤土或沙壤土上栽培表现最佳。

2品种选择黄秋葵依株型分为矮株种、中株种和高株种。

矮株种株高1m左右,节间短,叶片小,结荚早,抗倒伏,宜密植;中株种株高1.5~1.8m,株型适中;高株种株高2m左右,叶片宽大,品质好。

按照嫩荚颜色可分为浓绿色、翠绿色、浅绿色、乳黄色品种,浓绿色荚果深受市场欢迎。

要根据生产目的选择适宜的品种,新品种最好先试种,再推广。

3整地施肥选择通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地块种植,避免连作,有条件的可水旱轮作。

前茬作物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枝枯叶,挖好田间排水沟。

定植前10d深耕晒土,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畜粪1500kg、复合肥30~40kg,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后耙平耙细,筑畦宽(含沟)1.5m、沟深0.25~0.3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iques of Okra For Poultry Pigment
Candidate: Liu Dongxiang
Supervisor: Liu Guodao and Luo Lijuan
Major: Botany
Research Area: Exploit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1.2黄秋葵应用价值研究·······························································……3
1.2.1黄秋葵果荚的食用价值和保健功效··········································……3
1.2.2黄秋葵是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用植物··········································……3
3.2.2.1试验设计········································································……24
3.2.2.2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24
3.2.1试验材料···········································································……23
3.2.2试验方法···········································································……24
.
华南热带堆尊大学
例夔创旨学t鹜食仑.纂屯
黄秋葵作为禽用着色剂的品种比较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生: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完成时间:
刘东祥一L ..一__
刘国道研究员罗丽娟教授
植物遗返亚发与利用
2006年5月
1.2.3黄秋葵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美化绿化材料····································……4
1.2.4其它用途··········································································.……4
1.3.2国内黄秋葵引种选育研究······················································……5
1.3.2.1类型和品种·····································································……5
3.2.2.3试验观测方法··································································……24
3.2.2.4黄秋葵样品中叶黄素和p一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25
3.2.2.5黄秋葵样品中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25
2.2.3数据分析方法·····································································……17
2.3结果与分析···········································································……17
Submitted time: 1VIay, 200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opical Agriculture
Dnnahou. H}in}}n
May, 200b
目录
摘要··························································································……i
1.4.1立题依据···········································································……10
1.4.2叶黄素和p一胡萝卜素的研究及其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H
1.4.3试验创新性···Fra bibliotek····································································……12
答辩委员会主席:
人人
阅阅
评评
二00六年五月
娜QdrG2 } d公G}3GG公6ddE2tQ.tGd.K
School Code 10565
Sequence Number_
Studies on The Comparison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1.3黄秋葵栽培技术研究·······························································……4
1.3.1起源、分布与栽培·······························································……4
2.2.1试验材料···········································································……14
2.2.2试验方法···········································································……16
2.2.2.1种子发芽试验··································································……16
2.2.2.2筛选试验········································································……16
3黄秋葵作为禽用着色剂的品种比较试验··········································……23
3.1试验地的自然条件··································································……23
3.1.1气候条件···········································································……23
1.1黄秋葵生物生态学特性····························································……1
1.1.1植物学特征········································································……1
1.3.3.4黄秋葵的制种技术····························································……10
1.4立题依据与创新··································································……10
3.1.2土壤条件···········································································……23
3.2材料和方法···········································································……23
2.1.2土壤条件···········································································……13
2.2材料和方法···········································································……14
1.1.2生物学特性········································································……2
1.1.3叶片生长发育特征·······························································……2
2黄秋葵作为禽用着色剂的引种及筛选·············································……132.1试验地的自然条件··································································……13
2.1.1气候条件···········································································……13
1.3.2.2各地区的引种选育研究进展················································……6
1.3.3不同栽培方法和技术的研究···················································……6
1.3.3.1露地栽培技术研究····························································……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