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实施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实验基地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
教育部2017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建立城乡一
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
向农村倾斜。
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
范围内推进。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6月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
计划(2015—2020年)》也指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
管校聘”的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
制度保障。
各地要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
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
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就甘肃省定西市安
定区而言,区域内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1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
完全中学4所,独立初中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小学68
所,职业中学(专)2所,幼儿园2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教
学点103个。
目前,城乡学校分布不均衡,学校和教学点管理不精
细,因农村小学学生逐年减少,大多数村级小学出现了班额不足10人的现象,教学辅助用房不足,数字资源设备应用和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仍有很多问题。
虽然全区教师队伍总量能够基本满足
当前教育发展需求,但是部分学科优秀专业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
盾仍然存在,特别是中小学音美艺术等的专任教师、幼儿教师和
职教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更为严重的是,城区幼儿园、小
学、初中“大班额”问题明显,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全面
二孩”政策的实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城区“二孩”子女逐
年增加,城区学位不足和部分学校的“大班额”现象将长期存在。
总之,受乡村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等因素
的影响,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
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
问题。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县域内城乡学校之
间教师的教研交流与合作,发挥区域内教研的整体优势,尽可能
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与共同提高。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组建城乡联盟研训共同
体这一探索性质的改革尝试实践。
一、县域内开展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的形式
(一)关注课堂,教研一体
关注课堂,捕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真正问题,以实际问
题为导向来引领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研训活动。
1.定期开展教学竞赛,以期激励教师的研究精神
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达标竞赛活动,在全区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及技能大赛,均以共同体为单位分配名额,在共同体内自下而上选拔推荐。
2.组织城乡教师结对,以期互访互学促共同发展
组织引导教师相互邀请或主动走访,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通过研讨交流获取他校同行的经验和智慧。
互访的主客双方都能认真准备,使同行间不仅切磋了技艺,同时也建立了友谊,体验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和幸福。
3.组织专题研讨活动,以期解决教学的某些问题
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重点或难点问题,强强联手、集中各方优势资源,组成项目小组,经常开展合作攻关研究,然后推广普及,以收成果资源共享之效。
4.强化课例反思研习,以期形成良好的教研习惯
从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入手,整合共同体内专业引领力量,组成课例研习协作小组,督促、强化教师实现经常性的个人反思,探索专业引领,同行协作及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二)能手引领,全体参加
在充分了解教育目标和要求,教师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培训活动,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
同时,使不同学校的教师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基础上,共同提高关于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水平和教学水平。
1.学校相互开放,经常交流
通过教学开放日,使教师的教研活动可以通过跨校或跨学科观课、议课,促使各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信息共享、相互借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观课文化。
2.能手示范引领,全体学习
充分发挥共同体内名优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导引小组。
通过名优教师的“说”“上”“评”“析”课,促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通透理解,从而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3.师徒结对帮扶,共同发展
在经验、能力、特长互补,或有相同专业和需求的教师之间,建立师徒关系,结成教研上的帮扶对子。
如建立名师与新教师间跨校或跨学科的结对带教制度,建立以特长互补为基础的结对伙伴校本课程研讨开发制度等。
4.强化教师教研,自主发展
变革教研评价机制,深化细化促进教师自主教研的管理机
县域内实施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
—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实验基地为例
雪保安1,刘桂莲2
(1.定西市安定区教育局,甘肃定西;2.定西市安定区永定路小学,甘肃定西)
摘要:教育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康乐、幸福社会的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县域内通过实施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的举措来破解城乡教育公平缺失、人力资源配置公平缺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构建城乡学校间教师的教研交流合作机制,从而尽可能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县域内;教师;教研;城乡交流;方式
16--
. All Rights Reserved.
探索篇•课题荟萃
制,建立教师个人申报上“示范课”“研究课”“展示课”等制度。
要求教师每学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教学相关内容及时间和场所,通过海报和网上BBS公告形式发出邀请进行一次自己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
5.规范教学反思,养成习惯
建立规范的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与自身对话,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厘清自己教学的问题及成因;与理论对话,读书思考,敢于质疑,慎思明辨,实现自我提升;与实践对话,反省固有的思想方法,思维模式,调整策略,改变思路,变革定势,变化形式,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教育的智慧。
(三)注重学生成长,让学生主体互动
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内要统筹组织开展由基地学校学生和联盟学校学生共同参加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城乡学校的相应班级之间应建立互助型班级关系,开辟城乡学生之间思想和学习交流的渠道,促进城乡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1.互相学习活动
共同体内城乡学生间通过开展“手拉手、共进步、同成长”一对一交流活动,实现城乡孩子精神上的沟通。
通过开展“班级与班级结对”“学生与学生结对”的联谊活动,建立稳定的互访互学机制,利用节假日开展体音美等特长的交流,通过校际学生综合素质展示、学科竞赛等联谊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2.共同体验活动
开展共同体内学生的“生活体验”活动,通过“走进乡村、享受自然”和“走出乡村,体验城市”等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生活的活动,让城里孩子感受农村的自然与纯朴,让乡下孩子见识城市的文明与繁华。
3.扶弱济困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活动,动员生活条件好的城市学生,特别是其家长,尤其是社会精英人士、成功人士向农村学校与学生开展图书仪器、学习用品、钱财物资等的捐助、资助活动。
最为关键的是要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业,让城乡学生共享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和人际温馨,共同成长与进步。
二、县域内开展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的成效
根据对县域内开展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之理论及实践的研究,针对安定区乡村学校在教研教改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重点实施了以“四大工程”为代表的实践尝试:
一是城乡学校联盟工程。
坚持“资源共享、整体联动、均衡发展”的原则,以城区学校为基地,建立20个城乡联盟共同体(高中2个、初中5个、小学9个、幼儿园4个),并成立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管理委员会,推行管理会商、教师双向交流、教研互动、捐助帮扶、学生联谊、捆绑考核、定期展示等工作制度,采取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措施,对全体教师进行体育、艺术、书法教育和经典诵读辅导,解决了农村学校体艺教育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借助上海沪江网CCtalk网络直播平台,从网络直播课“阳光课堂”发力,大力实施“网络远程支教”,充分发挥中心校辐射带动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联盟帮扶、联系托管的作用,实现了教学点与中心校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骨干教师培育工程。
结合“国培”“省培”“市培”和基金会等培训项目的实施,精心培育名优骨干教师,依托“国培计划”打造区级教师培训团队,全面开展送教下乡、示范教学、专题讲座、课改研讨等常态化培训工作,加大区内校际交流研训力度,培养了一批懂教育、善教学、会管理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是校本课程建设工程。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委员会,审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建立了相关课程审议、校内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及执行、督导、评估、激励等相关制度,县域校本课程以武术、书法、艺术、经典诵读“四项活动”进校园为统领,加快构建适应地方、学校和师生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四是高效课堂建设工程。
学习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安定区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成果,提炼形成了“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被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一等奖,在首届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公益博览会上展出并向全国推广应用。
坚持把高端培训与全员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先后邀请《中国教师报》、山东实验中学、山西太谷县教育局、宁夏银川一中、江苏洋思中学等专家团队来安定区传经送宝,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到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兰州等教育发达地区名校考察学习,加入了“百千万”全国高效课堂区域改革联盟,并被确定为实验基地。
同时,还组织编写了《解码高效课堂》和《走进高效课堂》两本校本培训教材,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深刻理解高效课堂理论。
2015年3月,《中国教师报》以《开垦区域课改“样板田”》为题,对安定区推进课改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受到了广泛好评。
综上所述,要化解县域内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难题,合理组建联盟研训共同体,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各种研训活动,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有效整合、共享域内各类教育资源,尽可能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均衡发展,以尽快缩小城乡教育水平上的差距,从而尽最大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谢笠,戚业国.建立校际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新学校计划教师专业发展联盟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09(5).
[2]刘堤仿.当前教师校本培训管理方式举偶[J].中国成人教育,2004(7).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县域内实施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8]GHB0888。
作者简介:
1.雪保安,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甘肃定西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
2.刘桂莲,女,汉族,1967年10月出生,甘肃定西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编辑李博宁
17--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