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化问题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合作化问题探究
一、为什么要实行农业合作化
我国实行农业合作化,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动因。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1.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贫下中农不仅不能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这就决定了他们有组织起来的要求。

2.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资金,需要农业提供商品粮食和原料,需要农村提供工业品市场,而我国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因为,只有逐步实现农业合作化,才能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3.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改造以小农经济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达到规模数量,从而保证快速工业化的需要,彻底解决农业拖工业后腿的问题。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1.源于一部分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高层领导干部对土地改革后农场形势变化的模糊认识③,在形势估计上,夸大了农民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和两极分化情况,过分强调两个阶段、两条道路的斗争。


2.误认为贫农的互助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表现,把劳动互助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绝对化,并以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过工场手工业阶段用作理论论证,得出简单协作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的结论。


3.把单一公有制,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当作社会主义的固定模式。

二、农业合作化步骤加快的原因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短短三年里迅速完成,发展如此之快,除了这种生产关系形式对农民生产有帮助,农民积极参加外,还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党的领导加强等因素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接二连三地批判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人为地促进了高极社的大发展。

2.降低高级社的办社条件,一个劲地改变实现高级社的时间。

3.当时从理论上认为,从初级社转到高级社这一生产关系的改变可大
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广大农村是纯而又纯的集体所有制,因
此追求百分之百的农民加人高级社。

5.从客观上讲,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加之土地
改革后富农经济日趋削弱,这也是高级社之所以大发展的原因。

6.由于初级社土地报酬规定偏低,除了交纳按土地分摊的股份基金,
农业税等提成后,农民所剩无几,这是社会主义初级社社员愿意转向
高级社,亦是高级社发展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7.高级社向社员征集股份基金,当时没考虑是否有能力偿还多余的部分,这也是高级社发展过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8.1953年8月,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变了原定的新中国要在一个时期内“走新民主主义道路”的设想,认为过渡时期从新中
国成立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因此,对“确保私有财产”和“四大自由”等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了批判,指出总路线就是要解决所有制问题,改变生产关系。

这样增强了对农民和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
治氛围。

9.1953年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大城市农产品供应紧张,由于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任务较重,农民用粮也紧张。

因此认为,造成这种状
况的根本原因是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必须大力发展合作化,解决个体
农业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矛盾。


10.很大程度上与毛泽东的“促进”有关,毛泽东最关注农业合作社,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收缩”和“砍掉”农业互助合作社,赞成合作化
运动高潮的来临,这也是合作化运动加快的一个原因⑨。

三、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收入分配问题
(一)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互助组只是一种简单的劳动协作形式,没有改变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
和产权关系。

但是,互助组内部体现了集中劳动和分工协作的某些优
越性。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产权组织形式上看,可称为土地合作社。

这种产权组织形式下的土地资产所有者的权益虽然化为股份,并没有
作为分配的依据之一,但是资产实物形态上仍保持某种权属关系。

因此,这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结构关系称为初级分离。

受益权、处置权
则在合作社与农户之间进行分割。

这种产权结构虽然因广泛的思想动员,使广大干部和社员积极性较高,集中劳动和协助分工也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1)土地资产实物形态上
的权益关系同集中统一使用之间的矛盾。

(2)劳动计量与监督难度增加,激励减退。

(3)管理水平与农业经营复杂性对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是由于上述问题和矛盾,使得从1953年底到1955年春,由于合作社
数量增长太快(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由1.4万个发展到63.4万个),结果
造成不少新社的经营管理遇到很大的困难,合作社的总体质量和经济
效益明显下降。

在合作化高潮期间合作社效益又进一步明显的下降。

在大力发展合作社过程中,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农业合作社经营与家庭经营相比存在的管理成本,而管理成本的大
小决定了集体经营是否比家庭经营更有效益。

由于理论上的缺陷和缺
乏实践经验,在50年代推行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
国家领导人没有看到农业产业的特点及规模效益与工业的差别。

⑩把
合作社看作单纯的消灭个体农民的手估,不可能有真正的从国情出发
和以发展农业为目的,依据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经济在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客观要求,选择最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合作社
的具体形式。

应该允许农民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家庭经营、互
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经营形式,这些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此消彼长,除了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加以适当引导外,主要应依靠经济效益的
高低来自由转移。

@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必须认识到生产关系的变
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发挥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的两个积极性,
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二)关于农业合作社中的分配形式
1.在合作社产品分配中,各个社员在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报酬的形式下,取得的收人并不都是占有别人的劳动,合作社的土地和其它生产
资料报酬中,有一部分实际是各个社员自己的劳动所构成的。

但是土
地和其它生产资料报酬这些分配形式的存在,毕竟使一部分人可以占
有另一些人的劳动。

因此,这些分配形式是合作社中的私有因素,在
分配关系上的是合作社中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表现。

而合作社中的劳动
报酬和公共积累及公共福利基金这些分配形式则完全适合于社会主义
分配原则,它们是合作社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在分配关系上的表现,上
述这样两种形式不同的分配形式的并存,正是反映了合作社私有因素
和社会主义因素的矛盾。

至于副业分配问题,它与农业收入中的劳动
报酬合并,在合作社中按劳动多寡来分配。


2.1952一1957年是“评工记分”的分配方式的形成时期,这种分配
方式比较适合农村干部经营管理水平,农民比较容易接受。


3.农业合作社中产品分配的各种形式的比例关系:(1)合作社公共积
累和社员个人收人之间的比例关系:按提取公积金的数量大体是,初
办社占总收人的5肠左右,以后随生产发展而增加,以至达到10%左右;提取公益金数量大体是:初办社时占总收人的1%左右,以后随生产而
增加,一般不超过3写。

(2)生产资料报酬(主要是土地报酬)与劳动报
酬之间的比例关系:合作社总产品中在扣除了生产资料物质消耗、农
业税、公积金、公益金、土地和其它资料报酬后,全部作为劳动报酬。

对绝大多数社员来说,劳动报酬的收人大于土地报酬(固定报酬)。


用直接管理企业的办法管理合作社,生产按国家指令性计划,劳动过
多地采用集体形式,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分配按统一规定实施。


使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助长了少数贫困户的依赖
心理和平均主义观念。

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确达到了阻止两
极分化的目的,但代价是使农村发展动力有很大的缺失。

四、农业合作化后我国农村市场变化及农民消费情况
(一)农业合作化后我国农村市场的变化情况
1.农业合作化后,我国农村市场发生了以下变化:(1)农业合作化扩
大了生产资料的市场。

(2)农业合作化扩大了农产品市场。

(3)农业合
作化扩大了生产资料的农村市场。


2.农业合作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对我国整个商品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工农业商品产值一致迅速上升,商品市场总量迅速扩大。

第二,市场商品构成工业品比重上升,农产品比重下降。

第三,市场商品交
换量中工农业商品之间的交换比重递减,工业商品相互间的交换比重
剃增。

第四,商品市场的扩大和经常化。

第五,市场参与者减少,商
品逐次交换量扩大,计划市场基本取代了自由市场。

由于上述原因,
从而使我国商品市场的淡旺季渐趋不明显。

⑩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
实行统购统销的农产品不能进人自由市场,从而使农产品市场商品量
缩小。

3.50年代前期,农村商品市场上存在多种市场主体,包括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私营商业及个体摊贩、私商的合作社商业、农业合
作社商业及农民家庭贸易。

为了活跃城乡市场,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国家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并随时调节各方面的关系,以发挥各自
的积极作用。

1953年以后,随着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国家逐步加强
了对农村商品市场的控制。

@统购统销制度的实施割断了农民与市场的
联系,土地种什么,信息不是来自市场,农民对自己的产品,处理无
自主权,即使有余粮也不能拿到市场上出卖。

这就排除了价值规律对
农业生产的刺激作用。

农业合作化实现以后,统购统销制度也割裂了
私营工商业同农村市场之间的联系。

导致农村初级市场萎缩,最后是
自由市场网络萎缩。

⑩到5。

年代后期,各种商业成分中,有的基本退出了农村初级市场,如国营商业;有的被消灭,如私营商业;又有新生
的商业,如合作社商业,供销合作社成为农村商业的主要经营者和领
导力量,农民贸易(包括农民集体贸易和家庭贸易)的范围受到极大的
限制。


(二)农民消费变化情况
1.农民购买力增长:(1)农村购买力逐步增长,绝对值方面,经济作
物产区最高;增长速度上,经济作物产区也最快。

(2)农民的购买力的
提高决定于总收人的提高,决定于单位面积的产量。

2.农民购买力的分配情况:(1)集体购买力的比重由少到多,渐趋稳定。

(2)在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比重上,生产资料投资在购买力中所
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3.农民购买力的支出时间上:生产资料投资集中于上半年,生活资料
集中于下半年,但上下半年渐趋均衡。

4.农民购销方式上:(1)集体性加强。

(2)要求就地,及时购销。

5.农民生产资料需要的变化:(1)对新农具要求逐年增加。

(2)对肥料、水利用具、农药等要求不断增加。

6.农民生活资料需要的变化:随着农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民个人需
要也在增加,很多工业品由不用到用,由少用到多用。

五、我国农业合作化与苏联农业集体化之间的关系
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50年代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翻版,从总的理论发展模式和指导思想上看,它并未跳出斯大林全盘集
体化的巢臼。

(二)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决不是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翻版。

(三)中国农业合作化同苏联农业集体化之间共同点和相似点十分突出,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1.相似点:(l)目标相同:都是要求在农村实
现社会主义。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相同:两者重点都是消灭个
体经济和个体经营;都把限制和消灭农村商品经济作为主要内容;都改
造个体农民。

(3)基本道路相同或类似,突出表现在:两者都与国家工
业化并举;两国走的都是先农业合作化、集体化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的道路;两者的农业合作化(集体化)运动都是依靠国家政权自上而下推
行的;都采取了群众运动的形式。

⑧(4)我国的高级社同苏联集体农庄
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一,两者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制度;第二,虽然土地归属权不同,但土地使用权和使用方式相同;第三,两者对大
型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所有权相同;第四,二者的分配原则和办法基
本相同;第五,二者的管理机构基本相同;第六,二者的组织规模都比
较大。

@2.不同点:(1)基点有差异: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起点比苏联
集体化运动起点低。

(2)农民对合作社的态度有差异:苏联农民对集体
化的热情普遍不高,态度上带有更多的被动性,而在我国农民态度上
带有更多的主动性、自觉性。

(3)依靠力量上有差别。

(4)具体手段有
差别。

(5)步骤上有差异严3.与苏联农业集体化相比,我国的农业合作化具有以下几点成功经验:(l)创造了逐步过渡的形式。

(2)采取工业
化与农业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3)通过和平道路消灭富农阶级。

(4)
强调解放发展生产力。

六、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评价
1955年夏季以后形成的“合作社高潮”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几乎把全体农民纳人了单一的合作杜经营形式中,并且迅速过渡到规模更大,
公有化程度更高的高级社。

这不仅超过了大多数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而且也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原则,其结果虽然没有象苏联那样立即引起
农业生产下降,但是也使当年农业经济效益严重下降,引起部分农民
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得不靠行政手段来维持和巩固合作社。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也增加了国家对合作社和农民
的非经济控制,助长了基层干部“唯上”和强迫命令作风,从而为后
来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提供了客观基础。

⑧这场农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存在以下的局限:(l)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看,改造以后的农
村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是很低的。

(2)这场改造运动没有
建立一个保证农业生产力平稳增长的机制。

(3)社会整体的现代化程度
有限。

(4)伴随着这种改造模式建立起来的工农业两大部类之间、全国
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朝着现代化经济所要求地行业、地区分工协作的关系演进。

总结这场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我们应吸取以下教训:(1)在农业合作化与农业生产关系上,要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

(2)农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要从实际出发,经过实践的检验。

(3)农业合作化不应忽视农民家庭经营的作用。

(4)农业合作化组织形式不宜单一化。

农业合作化问题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