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
对策
些基础的几何知识等方面。
因此,在使用材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复和补充,以便更好地适应材的教学要求。
二、材的难度和深度:
材的难度和深度相对于旧教材有所提高,这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挑战。
在使用材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和转变:
材的使用需要教师更新和转变教学方法,采用更多的探究性研究和研究性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研究能力。
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复和补充: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复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材的教学要求。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二、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教师应该不断研究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深入研究和分析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三、建立学生自主研究的机制:
教师应该建立学生自主研究的机制,采用更多的探究性研究和研究性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研究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总之,材的使用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研究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材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学生数学能力的欠缺与提升方案
学生在数学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对于一元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掌握不够深入,对于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也存在欠缺。
这表明学生在数学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提高。
其次,学生的研究能力不够强,对于新课程中强调的研究过程体验和自主研究探究的要求,学生表现出不愿思考或不会思考的情况。
此外,学生之间交流的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对所学内容提不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一元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同时强化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注重学生的研究过程体验,调动学生挖掘知识内涵、感受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究研究的能力,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针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加强题的设计,确保题与例题相配套,难度适中,涵盖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同时避免超前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有些例题的叙述存在问题。
例如,第79页的例题9中,
第一问的解答中叙述“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酸碱
度就越大”是不正确的。
更合理的叙述应该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另外,教材第65页的第3
题要求保留4位有效数字,但参考答案中保留了5位有效数字。
有些例题和题的设问方式需要改进。
例如,教材第27页
的第9题中,“求内溶液的高度xcm与注入溶液的时间ts之间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这个问题没有
明确指出x是t的函数,给学生的求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
果改为“求内溶液的高度x cm关于注入溶液的时间t s之间的
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求解。
另外,教材第110页的课后练第2题中的叙述“如果某台
计算机感染上了这种病毒,那么它会在下一轮病毒发作时传播
一次病毒”,有的学生提问,“如果计算机病毒再次发作,这台计算机是否还会传播病毒呢?”如果改为“如果某台计算机感染上了这种病毒,那么它会在下一轮病毒发作时传播且只传播一次病毒”,会更好一些。
此外,教材第120页的第四题设问方
式“如何设计水池的长与宽,才能使总造价控制在7万以内”,
由于“以内”的标准不确定(是否包含7万),也给本题的求解
带来不少的争议。
课后题的层次性需要考虑。
有些A组的题目比B组的还
要难。
课后题的难度与数量还无法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选择面不够大。
我们认为课后题的难度还有待调整。
基础题、中等题、难题的编排次序还有待探讨。
题的选编既要贴近生活实际,又不要让数据过于繁琐。
信息技术在数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有益,能够使一些难以处理的知识点变得容易。
然而,教材介绍得过于简略,对于缺乏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师生来说,按照书中叙述完成练项目很难。
此外,一些学生过分依赖计算器和计算机,在解题时忽略了函数的性质的使用,这使得解答题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训练的功能丧失了。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同时注重函数性质的应用,以提高解题能力。
材中一些知识点的变化与安排需要商榷。
例如,幂函数的定义在旧教材中明确地说明α是非零实数,在材中α可以为任意实数。
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同时,对数中的换底公式在材中设置成学生探究内容,这种设置是否妥当?需要进一步探讨。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主要是对材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不熟悉。
教师需要了解高考的考试要求和考试方法,把握数学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对于新增补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准备知识、熟练掌握教材,并对试题的形式进行预测。
同时,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处理教材只是给出结论而没有推导或推证过程的问题,以及是否需要补充知识。
新课程采用螺旋式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
要理念。
然而,信息技术应用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将计算机作为必需的研究工具,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也不熟练,同时缺乏资源库,这些都是制约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
在数学教学中,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是最常用的软件和
工具。
同时,教师们也存在着对于高考是否允许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的疑惑。
在材的课时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我们发现使用旧教材时,高一学年需要研究两本教材,共298页。
而使用材后,一学期必须完成必修部分的1、4两个模块,共计287页。
这使得每周的课时数不变,但高一年级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增加了142页,任务变得更加繁重。
因此,我们认为材并没有为高中学生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研究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假想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建设,根据教学需要适度增补或删减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或校本课程纲要,弥补教材设计上的缺陷。
其次,建立与新课程配套的课程资源库,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教师进行相关教学资料的查找和教学课件的制作。
第三,加强与材相关的课程资源建设,举办研讨会和示范课、观摩课,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搭建平台。
第四,利用互联网开办有关新课程的教师论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第五,将高中阶段的所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发到教师手中,以便教师能够全面掌握高中数学
的教学内容。
最后,我们恳请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考试纲要,明确考试中是否允许使用计算器,允许使用哪类计算器,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