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育“五大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育“五大工程”
厦门技师学院(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为厦门市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公办技工院校,创办于1961年9月,1979年复办。

学院占地615亩,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实训场所面积达5万平方米,建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及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习实训设备价值1.5亿多元。

现有在校生5400多人,教职工302人,设有机械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子光电工程系、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系、文化基础部等7个系部29个专业。

建校至今,学院已为社会培养和培训了10余万名中高级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高达98%以上。

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冯鸿昌、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陈国信、福建省维修电工技能大师郑龙枝、陈李清均是学院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学院秉承“诚、精、勤、毅”的校训精神,确立“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奉行“技能成才、技能兴邦”的使命,持续提升办学质量,主动服务厦门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为此,学院重点推进专业课程一体化改革、人文素养课程改革、全员学徒制建设、学生教育管理及社会培训等“五大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技能人才成长摇篮。

一、以岗位需求为中心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工程
2015年,学院率先在福建省技工院校中开展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建立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体系。

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工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刘小丽厦门技师学院崇毅楼
4OCCUPATION
为核心,以推动教学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整体规划、点面结合;依靠教师、全员参与;项目管理、目标激励”的原则,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学院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最突出的特点为:一是覆盖所有专业。

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拟用3~5年时间完成所有专业所有专业课的一体化改革,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二是改革实现标准化。

学院制定了《一体化课程教学管理办法》,从一体化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课程评价、教学改进四个方面规范了一体化课改工作。

2016年11月,学院被人社部确定为第三批一体化课程开发试点建筑施工与预算专业牵头校。

为推动福建省一体化课程改革,学院于2016年、2017年承办了福建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与现场观摩活动、福建省首届技工院校系统一体化课程教学能力竞赛,全省27所技工院校参与活动。

2018年,学院教师参加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1人获得二等奖,5人获得三等奖。

近三年,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市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专业比赛,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3个,省级奖项36个。

2016年,学院建筑工程系学生王晓婷入选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国家集训队,成为福建省入选国赛集训队“第一人”。

2017年,机械工程系学生陈凯荻参加全国数控技能竞赛获第十名。

2018年,学院车辆工程系学生李卓航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国家集训队。

二、以提高学生学习效能为目标的人文素养课程改革工程
学院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突出学院技能教育特色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企业、产业输送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

2017年,学院启动以提升学生学习效能为目标的人文素养课程改革。

人文素养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企业岗位、专业课需求,结合学生学习能力、接受程度,以“够用、管用”为原则,进一步修订、完善公共基础课程标准,精减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内容,完成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案、学材等相关资料的撰写;德育学科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探索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体育学科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技能为目标,率先实施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防身防卫、田径等7个专项的分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选拔了大量体育运动人才。

2017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届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男子团体总分第四名、2019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十六届篮球赛三等奖等。

2018年,学院增加了《急救与健康》(必修)、《音乐赏析》与《书法》(选修)等人文素养课程。

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拓展对学生人文素质素养的培育,满足企业对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需求。

学院计划于2020年完成人文素养课程改革,初步构建起有利于道德品质提升、适应岗位需求,以培养综合技术技能素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

探索开设综合职业素养课程,并进一步探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素养课程开发方案。

三、以培养合格市民、合格产业工人为核心的学生教育管理工程
学院推行院系二级学生管理制度,各系部配备专职副主任和学务助理,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校内实训周制度、德育主题教育以及各类团学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厦门技师学院院长张家雄
车辆工程系汽车整车维修与检测实训室
5
20198
管理工作。

同时,完善德育工作相关制度,结合具体违纪违规案例及时修补制度漏洞。

选拔各系部学生会干部,组建以退伍复读学生为骨干的校园督导队,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评选优秀团员干部、文明班级、星级文明宿舍、最美教室,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有效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等各类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利用班会课、德育课和专题讲座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弘扬工匠精神。

建立以团委为中心,学生会、团委宣传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为辐射的团学组织。

围绕德育主题,组织开展雷锋月系列活动、社团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比赛、传统厨艺大赛、五四团支部风采大
赛以及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院每年还参与厦门国际马拉松志愿服务、春运志愿者服务等大型活动;与厦门同心儿童院、翔安中心幼儿园、金山养老院、大嶝战地观光园、翔安区行政服务中心、思明区义工协会建立长期合作,组织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通过文明交通、文明用餐、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明素养。

学院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营造阳光的校园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学院建有含12个功能室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心,建立了1门课、1个中心、1个网络、1份档案、3支队伍的“11113”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形成“心理联络员→班主任→系部心理辅导员→院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链条。

面向全院五年制新生普及《心理健康》课程,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课堂。

全面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培养了10余名持证的兼职心理咨询师,做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实效;关爱学生身心发展,实行“容错”教育,对犯错学生进行保护的同时通过约束与指导促使学生自我改正。

四、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目标的全员学徒制工程
目前,学院与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国贸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等7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企业师资进校、学生下厂实习、教师下厂进修、企业奖助学金、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冠名班、共建实训基地、
设立技师学院李卓航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集
训队
人社部第三批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筑工程专业集中培训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训课上老师指导学生发电系统的连接操作6OCCUPATION
工作站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各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同时,在订单式培养、共建基地、互派师资、工学交替等方面加强了与企业的对接,已形成紧密合作企业50多家。

学院积极推进引厂入校项目的实施,建立了电气工程系校企合作联盟,电子光电工程系与6家重点企业共同推进企业技师工作站制度,机械工程系与捷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开展双导师全员学徒制试点改革,推动课堂教学与工作环境相融合,增强学生企业实践能力。

坚持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学院建立专业建设动态机制,依据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2017年9月,学院新开设工业机器人、3D 打印技术应用两个专业,恢复电子商务、建筑装饰、汽车营销专业;2018年9月,新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集成电路制造(电子技术)、电梯工程和工程造价4个专业;2019年9月新开设新能源汽车、车身修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中式烹饪等新专业。

同时学院开展供用电技术专业、BIM 建模与应用、建筑装配式施工等专业的市场需求调研工作。

2018年,学院与厦门港务集团公司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针对企业新招用员工和转岗员工,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的技能培养计划并实施。

计划在港务试点班的基础上,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力争在3~4个专业开展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

在积极推进新型学徒制的同时,学院创新性地提出覆盖所有专业的全员学徒制,回归职业教育暨就业教育的本源,紧扣实现优质就业的目标,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主体作用,突出“以师带徒”的顶岗实习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和路径。

学院根据六部委出台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研究进一步规范顶
开展技术工人党校轮训工作
学院“集美区”培训基地挂牌、开班岗实习制度,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

扩大与行业企业沟通,强化企业作用,制定顶岗实习标准和考核办法,明确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加大校企精准对接,按岗位编制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落实校企双导师制。

五、以服务终生职业教育为目标的社会培训
工程
学院在学制培养的基础上,利用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和场地等教学资源,创新职业培训体制,如新型学徒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等,不断帮助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服务终生职业教育。

学院通过在集美、海沧、同安三个区设立“厦门技师学院培训基地”,与学院翔安校区、万寿校区一起形成覆盖全市的培训网络。

2016年,学院全年完成社会化培训6341人次,鉴定人数9465人次;2017年,完成培训8309人次、鉴定9907人次;2018年完成培训10060人次、鉴定14418人次,培训和鉴定能力逐年提升。

服务对象由企业拓展到各类院校和部队官兵,并积极开拓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特种作业培训,扩大鉴定工种,增加培训、鉴定数量。

在开展社会化培训的同时,学院积极拓展“订单式培训”工作。

学院为厦门港务集团量身打造的面向技术工人的常规化轮训“技术工人党校”,创新引入心理健康课程,培训品牌效应凸显;学院联合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厦门ABB 公司打造的“技能+学历”培训模式,深受企业和职工欢迎,这两个案例入选人社部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2019年,学院与金龙汽车集团、水务集团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制水设备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教学、技术交流和对外培训工作;与福建海峡探索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智能输配电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成立“‘心理学+’项目培训基地”“厦门技师学院输配电产业培训基地”,助力行业企业技术升级,
提升受训人员职业服务能力。

7
2019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