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的病理机制与治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动脉炎的病理机制与治疗方案
一、发病机制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血管,特别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肾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

因受累血管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单纯的无脉到严重的脑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受累的血管可为全层动脉炎,早期血管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

由于血管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坏死,而致动脉扩张、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女性患者通常为男性患者的3~10倍,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岁以后较少发病,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由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所致,而内分泌异常及遗传因素则可能为致病内因。

大动脉炎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病名的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中医学“脉痹”、“血痹”、“眩晕”等范畴。

当肢体动脉狭窄和闭塞,缺血严重而发生肢端坏疽者,又称为“脱疽”。

(一)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致气血阴阳不足,复感外邪,留于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所致。

1.禀赋不足
先天不足,形体失充,或强劳过度,耗伐肾精肾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心阳无力振奋,脾阳运化无力,则推动气血无力,寒凝血脉,痹阻不通,而发本病。

2.气血两虚
久病体虚,气血亏损;或妇女妊娠及产后出血过多,气血两伤;或外感阳热之邪久恋不去,耗气伤阴;或素体内热久蕴,气血内耗。

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血虚无以化气,经脉空虚,终致瘀阻脉络,血脉闭塞,而罹患本病。

3.正虚感邪
先天不足,气血失调,风寒湿邪外侵,化生毒热,阻于脉络;或素体阳盛,内有蕴热,复感湿热毒邪,内外合邪,热毒蕴结经络,使其壅滞痹塞而发病。

或热邪内炽,耗灼阴液;或肝郁化火,灼伤阴津;或久病暗伤,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火失济,阳亢于上,阴亏于下,皆可致无脉症。

4.气血瘀阻
忧郁恼怒伤肝,肝郁气滞日久,或术后、产后、外伤后长期卧床伤气,均可因气机郁滞,致血行迟缓,瘀阻血脉,而产生气郁血瘀之脉痹。

5.痰浊瘀阻
素体脾虚,或膏粱厚味,以致谷不化精,痰浊内生;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生痰。

痰浊流注,阻滞经络,血行受阻而成痰瘀阻脉。

总之,本病为机体虚弱,气血阴阳不足,外感六淫之邪乘虚而入,致瘀血痰浊内生。

气血阴阳不足为其本,热毒、瘀血、痰浊为其标。

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先期邪气盛,湿热毒瘀;后期正气耗伤,气血两虚,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脾肾阳虚,寒凝血瘀。

基本病机以虚损、瘀滞为特点,血瘀贯穿于病程始终。

(二)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体内产生免疫反应相关。

外来抗原通过大动脉的滋养血管进入动脉壁外层,通过3种途径触发自身免疫应答:①抗原诱导NK细胞和CD8+T细胞活化,产生大量穿孔素和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6等致炎性细胞因子。

②树突细胞将外来抗原提呈给CD4+T细胞,产生IFN-y,吸引巨噬细胞至炎症部位,释放TNF-α和ⅡL-6等致炎性细胞因子。

③在外来抗原的作用下,T、B细胞相互作用,导致TNF-α和IL-6等致炎性细胞因子释放。

TNF-α和IL-6不仅可以使炎症反应过程持续存在,TNF-α还可以介导肉芽肿形成、吸引更多的炎症细胞参与炎症过程的放大和持续;ⅡL-6还可以刺激Th17通路,参与炎症反应。

2.病理
病理改变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急性期,炎症始于位于动脉中、外膜交界的滋养血管,逐渐累及外膜、中膜与内膜。

受累动脉管壁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片状坏死、形成巨细胞肉芽肿,中膜弹力纤维断裂、平滑肌消失;内膜出现反应性纤维化和基质成分增加。

第二期为慢性期,表现为管壁膜纤维化,可见癌痕形成、血管增生,伴有散在的炎症反应。

第三期为癌痕期,出现动脉壁全层纤维化、管壁增厚,造成血管狭窄、闭塞,偶合并血栓形成,也可因弹力纤维断裂、平滑肌损伤严重,导致管壁变薄、血管扩张,最终形成动脉瘤。

二、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数周,少数患者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体重下降、肌痛、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可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

当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后,全身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则无上述症状。

2.局部症状体征
按受累血管不同,有不同器官缺血的症状与体征,如头痛、头晕、晕厥、卒中、视力减退、四肢间歇性活动疲劳,肱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锁骨上下区、上腹部、肾区出现血管杂音,两上肢收缩压差大于lO mmHg。

3.临床分型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4种类型: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胸腹主动脉型、广泛型和肺动脉型。

(1)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和闭塞,可引起脑部不同程度的缺血,出现头昏、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单侧或双侧视物有黑点,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甚至失明,咀嚼肌无力和咀嚼疼痛。

少数患者因局部缺血产生鼻中隔穿孔,上腭及耳廓溃疡,牙齿脱落和面肌萎缩。

脑缺血严重者可有反复晕厥、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

上肢缺血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无力、发凉、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

颈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无脉症),约半数患者于颈部或锁骨上部可听到二级以上收缩期血管杂音,少数伴有震颤,但杂音响度与狭窄程度之间并非完全成比例,轻度狭窄或完全闭塞的动脉,杂音不明显,如有侧支循环形成,则血流经过扩大弯曲的侧支循环时,可以产生连续性血管杂音。

(2)胸腹主动脉型
由于缺血,下肢出现无力、酸痛,皮肤发凉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特别是髂动脉受累时症状最明显。

肾动脉受累出现高血压,可有头痛、头晕。

合并肺动脉狭窄者,则出现心悸、气短,少数患者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高血压为本型的一项重要临床表现,尤以舒张压升高明显,主要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此外胸降主动脉严重狭窄,使心排出血液大部分流向上肢而可引起的节段性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等。

在单纯肾血管性高血压中,其下肢收缩压较上肢高20~40 mmHg。

部分患者胸骨旁或背部脊柱两侧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其杂音部位有助于判定主动脉狭窄的部位及范围,如胸主动脉严重狭窄,于胸壁可见表浅动脉搏动,血压上肢高于下肢。

大约80%患者于上腹部可闻及二级以上高调收缩期血管杂音。

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于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3)广泛型
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征,属多发性病变,多数患者病情较重。

(4)肺动脉型
本病合并肺动脉受累并不少见,约占50%。

上述3种类型均可合并肺动脉受累,而在各类型中伴有或不伴有肺动脉受累之间无明显差别,单纯肺动脉受累者罕见。

肺动脉高压大多为晚期并发症,约占1/4,多为轻度或中度,重度则少见。

临床上出现心悸、气短较多。

重者心功能衰竭,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和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二)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
这是反映病变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疾病活动时血沉增快,病情稳定血沉恢复正常。

2.C反应蛋白
其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为病变活动的指标之一。

3.抗链球菌溶血素“O”
这类抗体的增加仅说明患者近期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仅少数患者出现阳性反应。

4.抗结核菌素试验
我国的资料提示,约40%的患者有活动性结核,如发现活动性结核灶应抗结核治疗。

对结核菌素强阳性反应的患者,在经过仔细检查后,仍不能除外结核感染者,应试验性抗结核治疗。

5.其他
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增高或血小板增高,也为炎症活动的一种反应。

可出现慢性轻度贫血,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比较少见。

(三)影像学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探查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但对其远端分支探查较困难。

2.血管造影检查
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一种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一项较好的筛选方法,本法优点为操作简便易行,检查时间短,对患者负担小,反差分辨率高,对低反差区域病变也可显示。

对头颅部动脉、颈动脉、胸腹主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肺动脉及心腔等均可进行此项检查。

本法缺点是对脏器内小动脉,如肾内小动脉分支显示不清,必要时仍需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

②动脉造影:可直接显示受累血管管腔变化,管径的大小,管壁是否光滑,受累血管的范围和长度。

3.电子计算机扫描(CT)及磁共振
增强CT可显示部分受累血管的病变,特别是磁共振能显示出受累血管壁的水肿情况,以助判断疾病是否活动。

(四)诊断标准
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
1.发病年龄≤40岁
出现症状或体征时年龄<40岁。

2.肢体间歇性运动障碍
活动时一个或更多肢体出现乏力、不适或症状加重,尤以上肢明显。

3.肱动脉搏动减弱
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

4.血压差>10 mmHg
双侧上肢收缩压差>10 mmHg。

5.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
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闻及杂音。

6.动脉造影异常
主动脉一级分支或上下肢近端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常为局灶性或节段性,且不是由动脉硬化、纤维肌发育不良或类似原因引起。

符合上述6项中的3项者可诊断本病。

这一分类诊断标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0.5%和97.8%。

三、治疗方法
(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本病以热毒、瘀血、痰浊为标,脏腑阴阳气血不足为本。

急性活动期以邪实为主,应用清热解毒或养阴清热、活血通脉法,可控制急性血管炎症,迅速缓解症状。

慢性期以脾肾阳虚、气血双亏为主,应用温补阳气、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法,可扶正固本,改善血运,有利于改善预后。

(1)热毒瘀阻证
本证多见于大动脉炎活动期和慢性炎症期。

多由脏腑失调,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邪,从阳化热,或感受湿热毒邪,热毒蕴结经络,脉络瘀阻不通所致。

症状:发热,口干喜饮、烦躁,肌肉关节酸痛,或患侧肢体发凉、麻木、无脉,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薄黄,脉数或无脉。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金银花30 g,野菊花15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30 g,虎杖20 g,桃仁12 g,红花10 g,当归12 g,川芎15 g,赤芍20 g,丹参15 g,鸡血藤30 g。

加减:湿热盛出现身体困重,关节肿胀,脘腹胀满,舌苔黄腻者,加黄柏12 g,苍术15 g;午后潮热,自汗盗汗者,加青蒿15g,白薇、银柴胡各lOg。

中成药:西黄丸,每次3 g,每日2次;或清开灵冲剂,每次3~6 g,每日2~3次。

临床体会:本证病理关键在于热盛化毒兼瘀滞,临床既突出表现为发热、倦怠、关节疼痛,以及血沉快等毒热证;又有无脉、肢凉、麻木,以及血管杂音、血液高凝状态等血瘀证表现,故当以解毒化瘀为法。

(2)气血两虚证
本证多由久病体虚,气血亏损;或妇女妊娠及产后出血过多,气血两伤;或外邪久恋不去,气血内耗所致。

气血亏虚.血脉不荣,脉络瘀滞,而出现本证。

多见于本病的稳定期。

症状:面色少华,头痛眩晕,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肢体发凉、麻木,活动后加重。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或无脉。

治法:补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三痹汤加减。

黄芪30 g,党参30 g,鸡血藤30 g,熟地黄15 g,当归15 g,川芎15 g,赤芍15 g,丹参15 g,牛膝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10 g。

加减:瘀血重者,加水蛭6 g,莪术15 g,地龙10 g;胃纳差者,加神曲、鸡内金各15 g;肢体发凉明显者,加制附片(先煎)、桂枝各15 g。

中成药:八珍丸,每次6 g,每日2次;或当归补血丸,每次6 g,每日2次。

临床体会:本证久病气血两亏,或痹久气血内耗,治疗应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及用药过量,否则,大剂甘温滋腻之品滞碍脾胃气机,妨碍精微化生,反致病情加重。

(3)阴虚阳亢证
本证多由阴虚体质之人,或热邪伤阴,或肝郁化火,灼伤阴津,或久病暗伤,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火失济,阳亢于上,阴亏于下而成。

主要涉及肝肾阴虚。

症状:腰膝酸软,头痛,眩晕,耳鸣,心烦易怒,肢体麻木或偏瘫,舌红,脉弦数或无脉。

治法:滋阴潜阳,活血化瘀。

方药:天麻钩藤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天麻15 g,钩藤20 g,石决明20 g,龙骨30 g,牡蛎30 g,川牛膝15 g,川芎15 g,丹参15 g,赤芍20 g,桃仁10 g,红花10 g,鸡血藤30 g。

加减:关节痛,血沉快者,加牡丹皮、虎杖各20 g,秦艽15 g;头痛重者,加白菊花10 g、白芷12 g;血压高者,加夏枯草15 g、磁石20 g。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每次6 g,每日2次;或大补阴丸,每次9 g,每日2次。

临床体会:本证病机关键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虚热证。

与素体阳盛,内有蕴热,感受阳热之邪,或感风寒湿邪,郁而化热而成的实热证不同,临床应予鉴别。

(4)脾肾阳虚证
本证多由素体禀赋阳虚,或病程迁延日久,阴液亏虚,阴损及阳转化而成。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阳虚衰,脾土失温,则成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肢体,经脉失于温煦,阴寒内盛,寒凝血脉,痹阻不通,而发本证。

本证多见于大动脉炎慢性期或稳定期。

症状: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气短,面色无华,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肢体麻木,舌淡,舌体胖大齿痕,脉沉细或无脉。

治法:温肾健脾,散寒活血。

方药:肾气丸合阳和汤加减。

熟地黄30 g,山萸肉15 g,山药20 g,黄芪30 g,鸡血藤30 g,党参15 g,干姜10 g,赤芍15 g,怀牛膝15 g,肉桂6 g,白芥子10 g,熟附子10 g,麻黄6 g,鹿角胶(烊冲)10 g,地龙12 g,炙甘草10 g。

加减:阳虚肢冷甚者,加巴戟天、淫羊藿各15 g;便溏者,加薏苡仁30 g、莲子肉10 g。

中成药:桂附地黄丸,每次6 g,每日2次;或右归丸,每次9 g,每日2次服,
临床体会:本证多见于脉痹后期,脾肾阳气虚衰,阳虚生内寒,阳虚为本,寒凝为标,治疗应以温阳扶正为主,散寒通络为次,用药时鹿角胶、肉桂、干姜必不可少。

本证顽固难愈,凡无化热征象者,宜坚持长期服药治疗。

(5)气血瘀阻证
症状:胸背胀痛,四肢麻木,肢体倦怠,头痛目眩,胸闷,善太息,或女子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而有血块,舌质黯,或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无脉。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 g,生地黄15 g,川芎15 g,赤芍15 g,桃仁10 g,红花10 g,柴胡10 g,枳壳10 g,牛膝15 g,鸡血藤30 g,丹参15 g,土鳖虫10 g,水蛭6 g,甘草6 g。

加减:气虚加黄芪20 g、党参15 g;痛甚加乳香10 g、延胡索15 g;头晕易怒加白菊花10 g、草决明15 g;经脉拘急加僵蚕、地龙各10 g。

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或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20 mL,每日3次。

临床体会:本证可单独出现,但往往与前述各证兼夹出现而贯穿于病程始终。

故活血化瘀法适用于大动脉炎各个时期的治疗。

大动脉炎以青年女性发病居多,病情变化与情志影响关系密切,治疗中须嘱患者注意情志调养,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忧郁恼怒。

2.单方验方
(1)雷公藤制剂:雷公藤多苷片,每次10~20 mg,每日3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或雷公藤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可连续服用3~4个月。

本制剂有一定毒性,服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2)清开灵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

适用于大动脉炎急性活动期。

(3)炎琥宁注射液:320~4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

适用于大动脉炎急性活动期。

(4)脉炎消注射液:40~6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可连续应用2~4个疗程。

(5)川芎嗪注射液:400~8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5~7天,可连用3个疗程。

(6)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停7天后再用第2个疗程。

(7)黄芪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可连用3个疗程。

(8)生脉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可连用3个疗程。

3.外治法
外用熏洗法,能够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血状况,消除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

在大动脉炎的急性活动期应慎用。

(1)活血止痛散:透骨草10 g,延胡索10 g,当归10 g,姜黄10 g,川椒10 g,海桐皮10 g,威灵仙10 g,川牛膝10 g,乳香10 g,没药10 g,羌活10 g,白芷10 g,五加皮10 g,苏木10 g,红花10 g,土茯苓10 g。

将上药装入纱布袋内,加水煎煮后,乘热熏洗患肢,每日1~2次,每次60分钟。

适用于大动脉炎慢性期瘀血较重,肢体麻木、疼痛者。

(2)回阳止痛洗药:透骨草30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椒15 g,苏木15 g,生南星10 g,生半夏10 g,生草乌10 g,川牛膝10 g,白芷10 g,海桐皮10 g。

将上药装入纱布袋内,加水煎煮后,乘热熏洗患肢,每日1~2次,每次60分钟。

适用于大动脉炎慢性期属脾肾阳虚证者。

4.针灸
(1)针刺:上肢取曲池、内关、合谷、太渊、尺泽;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阳陵泉、太冲。

得气后,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20~30次为1个疗程。

(2)耳穴:主穴为心、交感、肾、肾上腺、皮质下,配穴为脾及相应症状部位。

每次2~3个穴,耳针刺,埋针或王不留行籽压穴。

(3)穴位注射:取曲池、足三里。

药用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250 μg,或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10 mg。

患肢穴位注射,每日1次,15~30次为1个疗程。

5.推拿
可采用循经推拿和点穴推拿相结合进行治疗,指力和掌力要透于体内,手法不可过重。

(二)西医治疗
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它们能使血管炎的渗出病变得到有效控制而使大多数患者获得缓解。

对发病早期有上呼吸道、肺部或其他脏器感染因素存在,应有效地控制感染,对防止病情的发展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高度怀疑有结核菌感染者,应同时抗结核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对本病活动仍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及时用药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

一般口服泼尼松每日1 mg/kg,早晨顿服或分次服用,维持3~4周后逐渐减量,每10~15天减总量的5%~10%,通常以血沉和C反应蛋白下降趋于正常为减量的指标,剂量减至每日5~10 mg时,应长期维持一段时间。

如用常规剂量泼尼松无效,可改用其他剂型,危重者可大剂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合用,能增强疗效。

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等。

危重患者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每日2~3 mg/kg,环磷酰胺可冲击治疗,每3~4周0.5~1.0 g/m2体表面积。

每周甲氨蝶呤5~25 mg/kg,静脉或肌注或口服。

在免疫抑制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以防止不良反应出现。

3.扩血管、抗凝、改善血循环
使用扩血管、抗凝药物治疗,能部分改善因血管狭窄较明显所致的一些临床症状。

如地巴唑20 mg,每日3次,口服;妥拉唑林25~50 mg、阿司匹林75~100 mg,每日1次,口服;双嘧达莫(潘生丁)25 mg,每日3次口服等。

对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

4.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为大动脉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已应用治疗肾动脉狭窄及腹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

5.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主要是解决肾血管性高血压及脑缺血。

(1)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部严重缺血或视力明显障碍者,可行主动脉及颈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内膜血栓摘除术或颈部交感神经切除术。

(2)胸或腹主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人工血管重建术。

(3)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者,可行肾脏自身移植术或血管重建术,患侧肾脏明显萎缩者可行肾切除术。

(4)颈动脉窦反射亢进引起反复晕厥发作者,可行颈动脉体摘除术及颈动脉窦神经切除术。

(5)冠状动脉狭窄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支架置入术。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与方法
大动脉炎是一种病变广泛、极易复发的慢性免疫性血管疾病,病情复杂,多系统损害,危害严重,治疗困难。

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变发展,提高和巩固临床疗效,缓解组织器官缺血状态,预防复发,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动脉炎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治疗方法的优势。

结合的重点应放在病因治疗、尽快控制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预后等方面。

1.病因治疗
由于大动脉炎西医的病因迄今不明,故病因治疗主要为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不外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邪实为风寒湿热毒邪与瘀血、痰浊;正虚为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亏虚、肝肾虚损。

因此紧紧抓住这两个方面,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既能祛邪,又能扶正固本,调节机体整体功能。

2.尽快控制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症状轻,血沉正常或轻度升高者,可不用糖皮质激素,单用中药治疗,就可缓解症状、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局部缺血状况。

如为急性活动期,特别是重危患者,单用中药治疗难以阻断病情的发展,则应以西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结合中药辨证论治,以辅助治疗及减少激素的毒副作用。

经治疗后,病情渐趋稳定,激素减至半量以下时,应逐渐以中药治疗为主,待激素减至最小维持量或完全撤减后,仍应长期用中药维持治疗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预防病情复发。

实践证明,中药健脾消导药可减轻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胃肠道的刺激;补肾养血药可减轻免疫抑制剂对骨髓和性腺的抑制,还能减少药源性库欣综合征的发生。

3.改善预后
感染常常是本病复发和加重的原因,运用中药扶正祛邪,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从而延长本病的缓解期。

药理实验也证实,益气药党参、黄芪、白术及复方玉屏风散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长期运用这类药物,能逐渐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从而减少各种病菌感染的机会,以降低复发率,争取较好的转归和预后。

总之,西药在迅速缓解病情方面优于中医药,中医药在巩固病情、防止复发和维持长期缓解方面优于西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加疗效,减少药物毒副反应,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四)调摄与护理
1.调摄
(1)患者应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愉快,睡眠充足,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疲劳。

(2)起居有常,居住环境不宜过冷和潮湿,温度适宜,避免风寒湿热之邪的侵袭。

(3)肢体注意防寒,衣着要宽松,鞋、袜、手套要软暖合适,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运行。

(4)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