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阅读与写作拓展材料1(8K)

合集下载

全国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2018年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于12月14日在台北揭晓,“望”字以511871票最终当选今年两岸年度汉字。

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对“望”字的感悟,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子相同。

例:望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望一缕故人的依恋。

材料:豪情思念期盼游子壮士农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答案】望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望一弯游子的思念;望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望一怀壮士的豪情;望是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望一泓农人的期盼。

【解析】【分析】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句式,“望是+诗句,望+一(量词)+句子(该句子的内容要能表现诗句的情感,采用偏正短语的形式,用人物+感情词的样式。

)”选用的诗句要跟含有“望”的意义。

所给的三组材料,在熟悉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再分三组。

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写的是“壮士”“望”中的“豪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写的是“游子”“望”中对家乡的“思念”,“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写的是“农人”“望”中的“期盼”。

置于量词的选用,要根据诗中的意象来选择,比如:望月可以抓住月亮的特征,用量词“弯”;望星星想“射天狼”,反映壮士满腔报国情,可以用量词“怀”;大旱望云,希望有雨水降落,可以用量词“泓”。

分好三组,选好量词,根据例句的句式,就可以续写三句对“望”字的感悟的语句。

故答案为:望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望一弯游子的思念;望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望一怀壮士的豪情;望是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望一泓农人的期盼。

【点评】此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对“望”字的感悟,要求学生分析和概括,写出的句子与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子相同。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5个字。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扩展语段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扩展语段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扩展语段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语文扩展语段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又称夜为“宵”,①________。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②________。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③________,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2.请根据唐人张敬忠《边词》中的诗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做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不多于80字。

3.以“竹林”为描写对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要求:①有观察视角的变化;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4.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节'其中有以短视频介绍传统文化的活动,假设你的作品入选,请你拟写一段文字放在短视频开头做推介语。

要求:①短视频以“戏曲、中国结、饺子、书法”中任意一个为素材;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90字左右。

5.本学期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画面优美、情思隽永的语句。

请从以下四句中任选一句,对句中的画面进行描写。

要求:做到情景结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①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以下面的语句为开头,续写一段话。

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名言,举出一个事例,段末引出结论。

100个字左右。

《菜根谭》有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

”________7.《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等词语,描绘了康桥明净动人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一片深情。

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画面,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做到情景交融,80字左右。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扩展语段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扩展语段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

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________,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

其实,②________。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________,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答案】想变成什么颜色;事实并非如此;是需要外在条件的【解析】【分析】“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解答本题的正确步骤应是:①阅读——认真阅读语段,确定文段中心意思;②推导——将文段划分层次,做到瞻前顾后;③检查——得出答案后应代入原文,最终求得语句连贯。

【点评】语句补写题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2.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

记者:①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导演:我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

记者:②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导演: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

这很神奇,因为总是有意外。

我发现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效果特别好,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

【语文暑假作业】新高二年级第二周第3天拓展阅读(名家作品)+专题训练(信息类文本阅读)

【语文暑假作业】新高二年级第二周第3天拓展阅读(名家作品)+专题训练(信息类文本阅读)

_______月_______日星期_______ 姓名:_______名家散文——王安忆《南陌复东阡》2024年高考新课标II卷现代文阅读Ⅱ的材料出自作家徐则臣的散文《放牛记》。

《放牛记》是徐则臣真实的人生经历自述,感情真挚、语言幽默。

在回忆性视角下,作家并没有将放牛当作一件苦差事,反而认为放牛满足了自己儿时的“英雄梦”。

【作品导读】一座城市,往往有它独特的性情气质,人身处其中,尤其是生于斯长于斯,无不受到它濡染、浸润。

上海旧里弄里,南陌复东阡,纵横交错,看似混杂凌乱,却有着作家王安忆美好难忘而又忧患备尝的童年记忆,海派作家王安忆的《南陌复东阡》,堪为一篇隽永深沉的美文,作家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描写里弄风物,建筑格局,叙写少小记忆,书写缱绻情思,意到笔随,蕴含着关于童年、成长、故乡、城市、人生的诸多情思。

娓娓道来中,有人生成长普遍而深切的体验,有怀旧伤逝的无奈,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唏嘘感慨,有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及所蕴含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文本研读】南陌复东阡几乎是一整个九十年代,我都是从忧患中度过。

母亲多病,一年里总有一度住在医院。

病房在新建大楼的高层,可算得上那一片街区的制高点。

走廊上有一扇侧窗,望出去是一片旧式弄堂的连绵屋瓦,夕阳的光里面,飞翔着黑色的斑点,是回家的鸽群。

写景纯用白描,寥寥几笔,即勾勒出上海里弄的初印象,俨然市井、民俗生活老照片,使人如身临其境。

“回家的鸽群”,既是眼前实景,也暗含着作者对“心灵的故乡”的思归之情,文章开篇即奠定了一种怀旧伤逝的淡淡的哀伤情绪。

许多时间,是面了这扇窗过去,有时和我妈妈,有时只我自己。

心里有一种伤痛,不知是被谁伤着了,分明是来自于无边无际的不可抗力。

于是,又为这暂时的相守感到安宁。

(不可抗力,是指生老病死,不可抗拒;“安宁”是指能与母亲相守,弥足珍贵。

)以上写作者陪母亲看病时,在医院的高楼上看到的上海弄堂的情形及感受,引出下文对上海弄堂的回忆。

高二语文8月试题

高二语文8月试题

高二语文8月试题一、现代文阅读(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材料一:2023年8月,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

这款由OpenAI公司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在短短几个月内迅蹿红,成为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ChatGPT能够进行流畅自然的对话,并根据用户的指示生成各种文本内容,如诗歌、剧本、代码等,甚至可以完成翻译、写作等任务。

材料二:ChatGPT的出现,无疑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另一方面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伦理、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担忧。

例如,ChatGPT可能会被用于生成虚假信息、进行网络攻击等,甚至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就业安全。

材料三:面对ChatGPT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理性思考,积极应。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人工智能伦理和安全方面的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1. 根据材料一,概括ChatGPT的特点。

(4)2. 结合材料二,分析ChatGPT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6分)3. 材料三中“理性思考,积极应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4. 你认为如何更好地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4)(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7分)材料四:“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追问。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只是沧海一粟,但我却拥有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智慧。

从远古时代仰望星空,到现代科技的不断突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

材料五: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

此,人类的足迹不断延伸,从月球到火星,从太阳系到更遥远的星系。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寻找人类文明的未来。

(完整版)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之现代文拓展阅读部分一(18篇)附答案

(完整版)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之现代文拓展阅读部分一(18篇)附答案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之现代文拓展阅读部分一(18篇)附答案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之现代文拓展阅读部分(18篇)附答案一、母亲(1)两年前的6月,我即将参加高考,而那时为学业、感情、前途所深深苦恼的我却常要寻找发泄,于是那个下午,十多个同学聚在朋友的小房里看电视、听歌曲、甩扑克,穷聊闲侃。

(2)正说得热闹,传来一声声微弱的音阶错位似的声音:“卖……韭……菜……”不是那种简短有力的吆喝,而更像一种不抱任何奢望的乞讨,在那众多有韵有板的专职小贩的叫卖声中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和谐。

正甩扑克的小弟不耐烦了,“这卖韭菜的,没吃饭,绵羊似的。

”众人一片哄笑。

哄笑中我看见了从窗前像那颤颤的声音一样缓缓行过的四十多岁的一位妇女,我清晰地看见了她花白的头发,流着汗水的脸、那于裂的嘴唇。

我的心一阵撕扯,我怎么能够相信,那是我的母亲!(3)母亲没有看见我,我走到窗前,望着母亲佝偻远去的背影,泪潸然而下。

母亲不会骑车,就推着自行车在后架上带着一筐韭菜,在那样毒烈的阳光下,用她微弱的声音乞讨着我的学费、杂费、生活费。

而在那片哄笑中,在同学的不解中,我没有勇气承认那卑微的劳动者、那憔悴的老妇人是我的母亲。

(4)从此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然而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个下午,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在那个午后的阳光下所流的汗水。

1.母亲为什么要在毒烈的阳光下卖韭菜?(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对母亲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第(2)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第(3)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最后说“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诗《》,这首诗也是表现伟大的母爱的,请把诗的题目填在横线上,你能写出其中的诗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参考答案母亲1.为了乞讨我的学费、杂费、生活费。

2021年高二作文备考阅读素材精选(九)

2021年高二作文备考阅读素材精选(九)

2021年高二作文备考阅读素材精选(九)1.【真理篇】校训,对于造就学人,营造校园文化,乃至引领社会风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列是中外一些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厚德载物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香港大学:明德格物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北航大学:德才兼备,行知合一国家会计学院:不做假账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海德堡大学:服膺勇气、真理及人文精神。

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或其中一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1、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

这则材料中需要特别关注“校训”、“造就学人”、“营造校园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等一系列词语。

2、确定写作范围或者主旨。

在材料下面提及的写作要求中,有“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或其中一条”的表述。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写作。

(1)可以选择某一个大学的校训作为文章的主旨构思全文;(2)材料中有些大学的校训说的意思其实非常接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的范围来作为写作范围。

例如,可以把写作范围定义高等学府兼容并包的精神(清华和川大的校训)、德与才的关系(云南、北航、国家会计学院、海德堡大学校训)、对智慧和真理的渴望(香港大学、悉尼大学、哈佛大学的校训)。

然后根据写作范围确定主旨。

(3)把校训本身作为写作的话题,分析大学的校训在造就人才、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影响社会风气上的作用也可以,如果能引申到大学对于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更好。

提示:因为材料中提到校训的作用不仅在于“造就学人”、“营造校园文化”更有“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论述的时候不必局限于学校,可以讲校训中蕴含的精神拓展到今天的社会风气上。

3、确定文体。

本文应当写成理性思辨色彩浓厚的议论文。

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作文导写

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作文导写

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作文导写名校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倍速生活”源于看视频时开加速的追剧方式,现多指被快节奏裹挟而不得不开启追求时间效率最大化的加速生活。

“三分钟读完一本书”“能5分钟吃完的饭不会多花1分钟”“忍受不了无意义的对话和事情”……追求“倍速生活”的我们好像患上了时间饥渴症。

这其中,有人觉得忙碌而充实,也有人感到迷茫而焦虑。

材料二《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曾获“鲁迅文学奖”,她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秘诀时说:“我写得很缓慢,慢慢地去操实,慢慢地去经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时间利用和生活节奏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材料一描述了“倍速生活”这一现象,它反映了当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状态。

在这种生活模式下,人们倾向于通过加速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和完成任务,比如使用视频加速功能、快速阅读书籍、缩短用餐时间等,以追求时间效率的最大化。

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时间饥渴症、忙碌中的充实与迷茫焦虑并存等。

这表明,虽然“倍速生活”能够提高生活效率,但也可能让人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失去了对生活细节的品味和感受,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

材料二则通过李娟的写作秘诀,展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李娟强调写作要“写得很缓慢”,注重“慢慢地去操实,慢慢地去经营”。

这种态度与“倍速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它强调的是耐心、细致和深入。

在李娟看来,写作(以及生活)不应该仅仅追求速度和效率,而应该注重过程和体验,通过缓慢而深入的方式去感知和表达生活。

综合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快节奏与慢生活之间的选择。

一方面,“倍速生活”能够提高我们的效率,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让我们忽略生活的细节和感受,导致心理上的不适。

2020-2021高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扩展语段含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扩展语段含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下面这首小诗是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作品,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古池古池畔,青蛙一轻跃,水叮咚。

【答案】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

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

清凤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

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

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解析】【分析】诗歌很简短,写的是古池,描写古池边,青蛙一轻跳跃,水叮咚一声响。

写作时,要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可以用比喻,可以用拟人,可以手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描写时,可以对古池进行想象,也可以想象描写青蛙跳入水中的画面。

故答案为: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

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

清凤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

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

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2.把“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表现的江南美景,通过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笔触写出来。

(不超过70字)【答案】九月,湖边的桂花竞相绽放,馥郁芬芳,遍地飘香,让人心旷神怡;夏日,湖中荷花映日,绿伞摇曳,绵延十里,令人遐想万千,恍若进入清幽别致、风景如画的仙境。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用散文的笔触把诗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所表现的江南美景描写出来,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翻译诗句,理解诗句内容,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上句写的是秋天江南的美景,考生可以联想秋天桂花飘香的景象进行描写;下联写的是夏季江南景色,可重点描写荷花盛开绵延十里的景象。

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九月,湖边的桂花竞相绽放,馥郁芬芳,遍地飘香,让人心旷神怡;夏日,湖中荷花映日,绿伞摇曳,绵延十里,令人遐想万千,恍若进入清幽别致、风景如画的仙境。

2020—2021高二(4)部作文备考阅读素材(二)

2020—2021高二(4)部作文备考阅读素材(二)

2020—2021高二(4)部作文备考阅读素材(二)观点思辨类作文:鸡鸣狗盗之雄,可否言得士?【1.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扣留下来。

这时候,孟尝君手下的一个门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的小妾,孟尝君才得以被释放。

孟尝君及随从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

这时,另一门客学鸡叫,引得附近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

王安石说:“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学校计划在“世界读书日”开展读书会,请你围绕上述材料进行深度思考,对于孟尝君及其门客的行为,你是否赞同王安石的观点呢?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是单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语料来自《史记》,以“孟尝君得士”的故事为材料中心,以王安石的观点为引发思考的基点。

司马迁赞成孟尝君能得士,王安石读史,写下著名的驳论文,提出孟尝君不能得士。

题目设置情境,引导考生重读历史,深入思考,提出个人见解。

意在考查考生的探究质疑能力、辩证思维品质,考生观点应不拘囿于权威,言之成理即可。

行文时,注意材料暗示的中心问题为“对于孟尝君及其门客的行为,你是否赞同王安石的观点”,内容不能过于散漫,要合理联系现实。

重在观点鲜明、思路明晰,达到读书会交流思想认识的目的。

切题立意:1.孟尝君足以言得士。

2.鸡鸣狗盗亦为士。

3.鸡鸣狗盗难为士。

4.鸡鸣狗盗亦才技,关键时刻显身手。

5.看似“鸡鸣狗盗之雄”,实则善纳人才之士。

6.英雄不问出处,贤才方遇明主。

偏题立意:1.善借“外力”,也是大智慧。

(未针对核心问题)2.周公吐哺,“得道”多助。

(同上)3.脱险取胜不在方式尊卑,求生才是第一位。

高二议论文写作阅读材料选编(二)时评:诱惑(8K)

高二议论文写作阅读材料选编(二)时评:诱惑(8K)

高二议论文写作主题材料(2)关键词:诱惑创新诱惑乔布斯卖苹果我们啃苹果来源:天极网作者:雪花发表时间:2011-08-12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

这三个苹果分别象征着欲望、知识、激情,或者说分别代表着诱惑力、求知力和创新力。

如今,乔布斯的苹果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苹果8月11日正式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

不得不说,苹果是个神奇的公司,8年来,其股价势头连涨,市值先超越IBM、谷歌,再超过微软,成为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如今又超越“百年老店”埃克森美孚,这堪称科技公司对传统企业的胜利。

科技企业上一次从传统企业手里夺下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已是9年前的2002年10月——微软以2629亿美元市值击败通用电气公司,跃居当时第一。

苹果超越埃克森美孚其实具有一定必然性,诚如美国著名的《计算机世界》杂志所称:“美孚的主要业务就是向消费者兜售全球日益减少的不可再生资源,而苹果则通过向消费者推销创新理念而致富。

”简言之,苹果胜在创新,而美孚这种老牌传统企业只是在透支未来。

透支未来的何止美孚,我们不少资源性垄断企业何尝不是如此?悲哀的是,我们没有苹果。

苹果的成功有多重解读空间,最不容忽视的是不断创新。

有人说,苹果公司虽已有35年历史,但“发展起来就像是一家新创企业”。

而乔布斯本人“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虚心若愚),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公司,缔造了一个传奇。

苹果未来能否雄踞世界第一不好说,但只要创新精神不死,苹果就有活力,就会吸引无数“果粉”。

创新其实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但它正是我们最缺的。

当中小企业融资难,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时,它们无法创新;当垄断企业不断大发横财、地位一再强化时,它们没有动力创新。

而且在特定时期,垄断企业越强大,就越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去年8月底,全国工商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00家最大的民营企业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如两家最能赚钱的央企。

2020-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以“竹林”为描写对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要求:①有观察视角的变化;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仿佛竹的海洋。

一阵风吹过,竹海上涌起了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延伸到天边。

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根本无法知道!走进竹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解析】【分析】本题主题干要求,明确观察视角。

常见的观察视角有上下、远近、俯仰、高低等。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题干要求以“竹林”为描写对象,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结合要求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仿佛竹的海洋。

一阵风吹过,竹海上涌起了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延伸到天边。

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根本无法知道!走进竹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点评】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句实质上是以原句为基础,增加一些必要的成分,使原本简单、抽象、概括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形象。

此题扩写是要注意要求:一是喜爱的情感;二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三是要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2.请根据唐人张敬忠《边词》中的诗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做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不多于80字。

【答案】荒寒的边地,河冰刚解冻,春天的脚步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已是花落纷纷了吧?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深深的怀念。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诗句的内容。

根据诗歌的标题及诗句可知,这是写边地春天刚刚来到,而长安已是春意阑珊,突出边地春天来得晚。

扩展时抓住这两句诗中的“冰开日”与“花落时”,即可做到虚实相生;同时应注意情景交融,因为是一首边塞诗,此中包含有边地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高二阅读与写作拓展材料3(8K)

高二阅读与写作拓展材料3(8K)

高二阅读与写作拓展材料(3)拒绝平庸众多的大智慧者,在这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正走向平庸。

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

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大智慧者的思考。

可结果很是失望,我没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在会场中,充斥着恶俗的商业味道。

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

我也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无可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道的上午,他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走向平庸。

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

”他无力拒绝。

而对于有“舞神”之称的杨丽萍而言,现实同样如此。

当她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印象》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所谓的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变得平庸,乃是无奈之举。

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的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答案很简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

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留给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间少之又少。

而就在这样的空间中,还挤占着商业利益等许多相斥之物!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坚守。

因为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

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人全部的价值在于思考”。

如果缺少了不平庸人们的思想航标,那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只是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

他们觉得大智慧者的拒绝平庸与自己无关,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着集体的冷漠。

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

拒绝平庸,更是每个人的任务。

[简评]“拒绝平庸,可能就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

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①________,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戏弄历史的作品,②________,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③________,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答案】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解析】【分析】本题第一个空前面说“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横线后面又说“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可知中间应该是对前文的转折,用“但”字,“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是“真实的历史”。

故第一空填“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

第二空根据后面“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可知横线上应该填“不仅”,根据横线前面“戏弄历史的作品”可知应该填“对历史的不尊重”。

故第二空填“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第三空根据横线前后的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可知句式也应是“才能……”,而根据横线后“立之当世,传之后人”可知应该填“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或“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

故第三空答“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

故答案为: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内容,要求写出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2.把“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表现的江南美景,通过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笔触写出来。

2020-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

2020-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

2020-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江南小巷悠闲宁静【答案】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有描写和抒情,还要运用修辞手法,因此构思时,江南的环境描写应该表现出悠闲、宁静的氛围,这种悠闲、宁静的氛围应烘托出江南小巷中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可把小巷中的人们的表情或精神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江南小巷常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的小巷,她记取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点评】此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即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型。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①________。

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含义,澄清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②________ ,如IT技术部门理解的大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应用最迫切的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

2020-2021高考扩展语段复习题(附答案)

2020-2021高考扩展语段复习题(附答案)

2020-2021高考扩展语段复习题(附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下面这首小诗是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作品,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古池古池畔,青蛙一轻跃,水叮咚。

【答案】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

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

清凤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

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

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解析】【分析】诗歌很简短,写的是古池,描写古池边,青蛙一轻跳跃,水叮咚一声响。

写作时,要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可以用比喻,可以用拟人,可以手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描写时,可以对古池进行想象,也可以想象描写青蛙跳入水中的画面。

故答案为:一方古池,被青苔密裹着。

池面如镜,几茎荷叶安然躺卧。

清凤徐来,一只青蛙自草丛“叮咚”一声跃入水中。

水花溅落在荷叶上,散成无数颗小珍珠。

片刻,池面又归于平静。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

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________,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

其实,②________。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________,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答案】想变成什么颜色;事实并非如此;是需要外在条件的【解析】【分析】“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解答本题的正确步骤应是:①阅读——认真阅读语段,确定文段中心意思;②推导——将文段划分层次,做到瞻前顾后;③检查——得出答案后应代入原文,最终求得语句连贯。

2020-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仿照例句,描写春天的一个景物。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案】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解析】【分析】此题注意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最后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注意拟人得体,比喻喻体的选用符合所选“春天景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

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2.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竹露滴清响”这一诗句的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答案】(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

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竹露滴清响”需要注意季节特征,一定要找出扩写的重点,重点描写的对象有“竹子”“露珠”“发出的响声”,注意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

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020-2021高考扩展语段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扩展语段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扩展语段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

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①________,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戏弄历史的作品,②________,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③________,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答案】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解析】【分析】本题第一个空前面说“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横线后面又说“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可知中间应该是对前文的转折,用“但”字,“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是“真实的历史”。

故第一空填“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

第二空根据后面“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可知横线上应该填“不仅”,根据横线前面“戏弄历史的作品”可知应该填“对历史的不尊重”。

故第二空填“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第三空根据横线前后的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可知句式也应是“才能……”,而根据横线后“立之当世,传之后人”可知应该填“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或“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

故第三空答“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

故答案为: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内容,要求写出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2.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2023高考语文备考主题阅读与写作:寂寞中沉淀,光明下立足(附作文解析与范文+阅读拓展+阅读训练)

2023高考语文备考主题阅读与写作:寂寞中沉淀,光明下立足(附作文解析与范文+阅读拓展+阅读训练)

2023高考语文备考主题阅读与写作:寂寞中沉淀,光明下立足主题:寂寞中沉淀,光明下立足【作文指导】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919年3月,李大钊在《晨报》发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一文,其中论及“在寂寞的方面活动”时指出: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见出来……一年中最华美的春天,不就是从这个寂寞的冬天发见出来的吗?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不就是从这寂寞的暗夜发见出来的吗?热闹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灭;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发生,都是创造,都是光明。

因此,我们青年要耐得过这寂寞日子。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文题中,李大钊的建议和告诫都指向“寂寞”。

“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见出来”是他总的论断,该句中的“光明”可以指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年中最华美的春天..从寂寞的暗夜发见出来”是他对总论断的例说,“冬天”“暗夜”的特质都在于“寂寞”。

“热闹中所含的.都是光明”是他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寂寞作用的阐释。

这道文题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浮躁”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时代病,而“坚守寂寞”正是医治它的一剂良药。

要将其“理”论说通透,就必须思辨清楚四个问题:(1)什么是“坚守寂寞”?不受任何客观条件的影响,一心扑在自己所追求的学业、事业等方面,不计名利,久久为功。

“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即是。

(2)为什么要“坚守寂寞”?因为它可以使人平心、静气,使人沉潜、厚积,使人得到磨砺、历练。

(3)什么时候需要“坚守寂寞”?起步阶段,隼路蓝缕,只有坚守寂寞,才能玉汝于成,否则就会沦落平庸之境地;高光时刻,星光灿烂,只有坚守寂寞,才能层楼更上,否则就会成为一闪之流星。

【佳作赏析一】寂寞中沉淀,光明下立足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对学生说:“我把希望寄托在十年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那一批人身上,我十分关注他们,或许他们才真正决定中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阅读与写作拓展材料(1)拒绝平庸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

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

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

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

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

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

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

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

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

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

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我必去‚风沙渡‛。

酒菜已不重要。

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简评:以“风沙渡”作引,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的高贵,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

切己的感受,诗意的沉思,萦迴的畅想,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集聚为奔放的才华。

(骆冬青)拒绝平庸我也用微博。

但我有一个癖好,只看,不点‚分享‛;只写,不愿‚引用‛。

有微博好友问为何?答:拒绝平庸。

诚然,段子玲珑,资讯新鲜,图片醒目,视频抢眼。

但在我看来,却只是下酒菜而已。

诗歌才如酒,警句方如肉,然酒肉穿肠过,心中留的,惟有发于心、慨而慷的个人真情和思维火花。

若忙于人云亦云,则落入俗套,辜负了微博本身为人们提供拒绝平庸的平台之妙用。

拒绝平庸,是不甘于平凡、不沦于庸常。

少年时读《东坡题跋》,读到苏轼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写:‚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不禁抚掌而叹: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若苏轼真仿效退之写篇序,再出色恐怕也未必如韩文之精妙,湮没于千千万万的仿作中,未免落了下乘。

不似今日,以‚不若且放‛之豁达留名千古,有力地抨击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之定论,岂是凡俗能及!拒绝平庸,是唯愿走出自我之路的缘故。

姑且仍拿苏轼举个例子,虽放下仿韩文之举,但从未放弃过生死意义的探索。

其前后两篇《赤壁赋》,以人生代谢之深刻大问,展纵横古今之思辨大美。

未必可称‚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至少成一家之言矣。

行文此处,我不禁想起那个弃传统而坦荡独行的林纾,以《韩柳文章研究法》而闻名,更以此诗而著名:‚平生不入三王家,家法微微出苦瓜。

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苦攻学名家!‛走出自我之路,是坚信‚宁有种乎‛,是自信‚英雄不问出身‛,只问是否跳出俗套,立为民生,言为心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多在险远,而人迹之所罕至焉。

‛我深以为然。

太多的前人,太多的远方,连风景也如嚼过千遍的鸡肋,愈发促使我们拿起自己的理性,拒绝平庸,踏出自我之路。

拒绝平庸而甘于平凡,这不是修辞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简评:文章起笔不凡,切入巧妙,两用苏东坡不落俗套著美文,名士风流传千古的典型事件来阐明,要拒绝平庸,就要不甘于平凡,不沦于庸常,以发自内心的真情和思考来踏出自己的路。

杂文笔法运用娴熟,纵横捭阖之间颇现大气和灵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议论类文章如何说好真道理来论证命题的优秀样本。

(薛明德)赞美善举,身体力行刘庆传因为给暴雨中的残疾人撑起一把雨伞,苏州‚撑伞女孩‛近日爆红网络,成为又一个为草根发现、受草根推崇、被草根颂扬的‚草根最美‛。

‚撑伞女孩‛组照上网后,迅即受到网友的热烈‚围观‛。

短短时间之内,这一网帖就被点击数万次,跟帖数百人。

网友盛赞‚撑伞女孩‛是‚心地善良的美丽仙女‛。

确实,天降暴雨,人人躲之不及。

可是,身躯柔弱的姑娘,看到街头乞讨的残疾老人,不顾自己被淋,默默地为老人撑开一把雨伞,这一幕,让人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原因是,这一撑,撑开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撑起了人间的美丽与温情,拨动了每一个人心中同情弱者、心向善良的心弦。

‚撑伞女孩‛组照上网后,细心的网友发现,旁边不乏围观者,其中还有一个身穿制服的人。

一时间,又引发出不少议论。

应该说,如果见到‚撑伞女孩‛独自支撑,围观者中有人出手相助,‚最美照‛将更美。

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可是,假如面对此情此景,你我会是‚制服男‛,还是‚撑伞女‛?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严峻的道德考题。

不久前,因为担心弄脏车子,上海一位公交司机将一个拾荒老人赶下公交车,此事被捅到网上后,公交司机受到舆论的一致谴责。

人们普遍认为,公交司机赶老人下车,冷漠又势利,是对弱者的歧视,是对公众同情心的伤害。

还有网友证实,自己当时就在车上,公交司机的态度的确恶劣。

可耐人寻味的是,尽管这位网友在网上愤愤不平,可公布的视频却表明,当时车上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老人鸣不平。

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我在车上,能挺身而出为老人说一句公道话吗?善,赞美容易,支持容易,表扬也容易。

可是,心向之,践行之,笃行之,却并不容易;围观‚撑伞妹妹‛并为之叫好,这并不难,学习‚撑伞妹妹‛,古道扬热,急公好义,却并不易;事后为‚拾荒老人‛愤愤不平,伸张正义,这并不难,当事之时替老人讲句公道话,却并不易。

可是,道德恰恰是门行为课,它更加注重的是身体力行。

面对善行与美德,我们却不能只是围观。

只有每一个人在碰到需要时,都能像‚草根最美‛那样,用自己的行动为善行撑起一片蓝天,‚最美‛才能更美。

只有每一个人都努力成为‚最美‛,‚草根最美‛才能不再成为‚熊猫‛,成为新闻,世界才能真正成为美好的人间。

真正可怕的不是醉闹学校的“咆哮哥”江苏邓海建河南项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建立,因其孩子座位问题,醉酒驾车闯入项城二中校园,咆哮叫骂约一个小时。

随后,事件被网友曝光称为“咆哮哥”,目前该官员已被免去行政职务(9月13日《钱江晚报》)。

为了孩子的一个座位问题,如此抛头露面、咆哮登场,难怪有人感叹:“酒精考验”的干部,总是经得起离经叛俗的“千锤百炼”。

事发公权敏感期,“咆哮”于是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譬如官威浩荡,所以牛气冲天;譬如特权成了习惯,连孩子座位都要自说自话……反正一句话,权力作祟,无法无天。

事实确凿,是非分明。

这位“酒后真言”的刘主任,怎么骂似乎都有道理。

但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事发后,项城市委立马“免去刘建立行政职务,调离人大机关”,该市纪委“对刘建立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该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责成刘建立向二中教师公开道歉,在市人大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上作出检查”——这固然说明地方部门问责迅速、危机公关到位;但另一方面,似乎也恰恰证明刘主任的所谓“官威”,不过虚有其表,或者顶多是狐假虎威、酒后乱性。

“咆哮哥”真有那么可憎可怕吗?抛开其违法违纪事实不说,儿子深度近视,想“调座”未遂,这点“小事”都“摆不平”,真有什么“威”可言?有网友一针见血:如果刘建立不是副主任而是当地市委领导,“座位问题”还会那么牛吗?学校在“调座”问题上果真“清白”而不存在众所周知的“潜规则”吗?时下的学校也是一个“角力场”,“快慢班”,挑老师、挑座位,虽然看似“无迹可循”,却又是真真切切的“常识”。

最简单的佐证是:家长为何在节日要送礼?——除了尊师重教的情感因素外,职业内的“自由裁量权”能否公平正义,不恰恰是家长最担心的事情吗?“咆哮哥”并不可怕,因其“特权”竟然“搞掂”不了自己孩子的一个座位,在“摆平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他还得靠“酒壮熊人胆”、跑到学校争个“是非曲折”——多少是不是有些悲壮的色彩。

这让人想起沈阳的“最牛工商局长”,光天化日之下带了两面包车“打手”到报社耀武扬威,当众大打出手,被打记者报案之后,竟能让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潜水”整整一周——此般“能量”,或才够得上“威”字可言。

“咆哮哥”要特权而得不到特权,反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简直就是小学教材里情节直白的反面寓言。

我们理想中的公权,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然而,某些予取予夺的权力,不喝酒也有篡改规则与秩序的胆量,更重要的是,它做了,你未必知情,或即便知情也无从说起。

很傻很天真的“咆哮哥”,离我们要警惕并批判的“特权”还比较远。

放假安排“多想一层”不要再出“不尽兴的中秋节”扬子晚报编辑‚年怕中秋月怕半‛,作为春节之前最后一个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的地位一直非常重要。

中秋晚上一起赏个月、吃顿团圆饭,对中国的家庭来说,是不亚于年三十守岁酒、大年初一拜年的重要民俗。

几年前,将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假日,形成了若干个小长假,应该说,这是很人性化、很顺应民俗民意的大好事。

不过今年这个中秋节,过起来却有几分小别扭:三天小长假,偏偏把八月十五这个‚正日子‛,放在了最后一天。

这样一来,中秋晚上的传统节目——吃团圆饭、赏月什么的,都打了折扣:回外地老家看父母的,因为第二天要上班,必须当天赶回来。

可晚上这顿团圆饭总要吃吧?结果搞得急匆匆的。

就算不用到外地去过节,这晚上的团圆饭,或者和朋友一起赏月游玩的也难尽兴:还是早点回去吧,第二天要起早上班呢!哪怕就是在家看电视热闹热闹,也得想到第二天要上班,热闹劲也得打折扣。

结果,南京城的回城高峰推迟到了晚上,中秋夜的节日气氛淡了好多,有很多人向单位多请了一天假,甚至有人为能尽兴,提前一天就把中秋节过了。

和清明、端午不太一样,中秋的民俗,集中在晚间月亮升起来之后,中秋的节日气氛主要在晚上。

所以,从国家安排传统节日为假日的目的来看,中秋放假如能把中秋夜后一天仍然安排成假日,就能避免很多人的‚纠结‛。

这种调整其实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不用复杂的调研论证,网友们早就拟好了:中秋是周一,那么周日周一周二放假,上一个周六上班不就行了?可是大家都想到的事情,却还是因为‚尽量把周六周日安排成法定假日,减少调休‛的工作惯性思维没做到,结果让这个中秋很多人都不尽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