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题申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科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科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双一流;应用技术型高校;科教产教融合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继“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工程之后又一重大的高等教育战略性工程,目的是通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双一流”建设,面向的是所有高校,包括地方应用技术型高
校。

从目前来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很难与“985”“211”大学比拼,但不等于在所有学科方面都没有机会。

只要准确把握机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选准发展方向和路径,完全有可能使一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走向卓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

所以,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不能放弃对“双一流”的追求,但不能跟着“985”“211”大学的路子走,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建设的根本,充分把握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融合发展,“双一流”建设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及带来了新机遇,加强融合创新,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融合改革育人方式,以融合促进一流人才培养。

目前高等教育同质化问题愈来愈受到学界的关注,“双一流”建设显然需要避免这一问题发生。

不同的高校在“双一流”专业建设上显然有类型和层次的区分。

就层次上而言,高水平重点大学,其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国际或者国内领先,一般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费和学科实力的限制,只能追求区域和行业领先。

就类型上而言,高水平重点大学应侧重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侧重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发展契机,为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以“科教+产教双融合”的发展思路,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力图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科教融合”主要体现的是学校内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产教融合”更多的体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关
系,通过政府的主导制定企业发展支撑教育的体制机制,处理好学校外部产业与社会的关系。

“科教+ 产教双融合”从内部和外部可以解决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动力源。

国外对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教融合下人才培养理念、效用与模式研究方面。

19世纪中后,丹尼尔·吉尔曼提出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念。

20世纪末,针对美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持续紧张状态,博耶发展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提出了“教学即学术”的理论。

BrewA(2010)深入分析了整合教学与研究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Mac Dougall和 Margaret(2012)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教学和科研通过一定的方式或制度可以结合起来。

在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企业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美国主要是以课程改革和培养天才学生为主,非常看重高等教育同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支持整个教育体系不断输送创新型人才资源去增强美国的产业竞争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各种成功模式的融合过程、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探索我国高校产教融合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目前国内正在掀起以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热潮,如何发挥科研的育人作用和教学的学术性,如何进行校企共同合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己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此方面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兴未艾,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科教和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国内关于科教融合理念的研究较少,缺少完整的模式构
建,使得该模式教育的使用范围较窄,没有面向所有本科生,而是只针对部分优秀学生,使得科教融合的氛围难以营造。

另一方面,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产教融合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产教融合的作用机理研究不够深入,不注重人才发展战略和人才规划战略,使得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出现综合素质能力低下、职业意识缺乏、动手能力比较差的现象。

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或者教学与科研分离的现象,使得教学无法摆脱传统灌输的模式,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未将学生带入科研活动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未得到很好地培养,不能更好地发挥科研与教学双赢性。

另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一方面是毕业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一矛盾集中的反映在地方本科院校中,一个核心的原因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间、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大学间的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脱节。

为此,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教+产教双融合”的研究,处理好科教、产教这两个内外部关系,通过“科教协同”与“产教融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将成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重点。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科教产教融合的研究,总结分析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科教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对策建议,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

(2)解读科教与产教融合的内涵。

理清“科教+产教融合”这一核心理念的真正内涵,以及教学和科研、产业是如何融合的,在什么基础上融合,以及在融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借鉴和参考前人的研究,对其理论进行全面的把握。

(3)构建符合“科教+产教融合”理念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在理清科教与产教融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教、产教融合的内涵、特点、要求、发展轨迹,努力构建一种适合“科教+产教融合”理念的,符合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4)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校企合作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科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除自身、企业和政府的作为外,还需要科研团队、院校研究协会、金融和中介机构等相关利益主体的资源共享和协力推进。

科研团队与高校、企业共同组建“知识联盟”或“技术联盟”,开展合作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制定出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联合承担项目,形成高水平的成果,拓展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使应用型本科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为建设“双一流”专业而努力。

2.研究内容
(1)推进应用型高校科教融合反哺育人。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对于以教学为主的应用型高校,如果没有科研,高校的教学质量无从提高。

教师的科研可以促进教学的更新,教师在教学内容中不时注入新鲜的血液,教学方式多样化,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教学中感受到科研的魅力所在,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完成科教融合工作,如在各年级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开始融入“科教融合”理念,引入“小课”教学概念,给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加强教师科研团队建设,实行导师制全程辅导,以接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完成本科生的学习;毕业设计“真题真做”,要求选题来自导师课题。

另外,实施科研竞赛导师制,导师与参赛学生组成的又是一个科研创新团队,导师就是这个团队的“学术带头人”,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科研创新能力,还能够在与学生的“科研”合作中得到启发,不断提升自我科研水平,从而推进科教融合反哺育人。

(2)研究产教融合模式的内涵、特征、类型,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是高校、企业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在良好合作预期的基础之上,以合作主体间优势互补为手段,以技术服务、科技攻关为实质的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不同的主体在技术、人力、资金以及设备等多种资源上高效互动,构建整体合作效益远超部分利益的共同体,可通过下列措施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第一,学校在对专业的设置上、人才目标的培养上、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需要企业、相关行业机构一起参与其中,搭建一个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在活动中实现互动平台,保证学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在开设上能够始终与企业生产过程形成紧密对接的关系。

第二,可以让教师走进企业积累教学案例,应用型教学更加注重案例教学,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的积累与总结就成为提升应用型教师水平的关键,而优秀案例的多少也就成为衡量一所应用高校教学水平与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三,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完善师资队伍产学研互动机制。

实践表明,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拥有一批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工程实验中心。

如建立智能制造实验室,实验室建设是校企合作建设的典范,在合作过程中,同时带动教师科研、学科竞赛、职业考证、国际交流、学生就业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推进。

(3)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等教育在教学改革中带有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因此,要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施科教与产教融合,使教学、科研和实践有机结合就必须科学定位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应用型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机制体制的定型化范式。

应用型地方高等院校构建科研融合与产教融合,其目标是培养出的具有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问题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丰富的实践经验
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优良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科研和产业相互融合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等方面。

因此,从应用型高校出发,构建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变革,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应用型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学模式方面要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把科教与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一方面创新“双导师制”,试行“驻院型”、“侯鸟型”、“项目型”的人才引进机制,发展学术研究和教育研究,以科研指导教学,但不可出现“为科研而科研”现象,从而偏离自身的人才培养重任。

另一方面也要突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专业教师“一师一企”工程,快速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培养、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的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使“双师双能型”素质教师比例稳定达到60%。

(5)协调科教与产教融合之间的关系,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

应用型高等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实行“科教+产教双融合”,一方面就是明确科学研究在大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地位与作用,在科研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寓教于研,另一方面处理好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产业发展对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两者相互依
托,相互促进,不能顾此失彼,避重就轻,优质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

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科研仪器设备转化为实验教学设备,科研平台转化为研究创新实验平台,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整合优质资源,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为“平台+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研究、创业实践等实验教学内容在企业内实施,从而最终实现科教融合反哺育人,产业融合协同育人。

3.研究重点
(1)对“科教+产教双融合”方式的把握。

教学与科研、产业的关系问题历经了几个世纪,经历了“结合——分离——融合”的过程,反映出该问题的复杂性。

因此,探寻“科教+产教双融合”方式的重要之处在于明白三者各自的特点及异同之处,然后充分发挥三者功能的前提下找到三者的契合之处,使之协同进步,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应用型高校最基本的职能。

(2)对符合“科教+产教双融合”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科教+产教双融合”这一提法很新,关于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年,还缺乏系统性和深度,由此可见,构建符合该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研究的重点。

4.创新之处
(1)选题新颖。

当前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是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几个重要方面,既符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又有
利于高校四大职能的发挥,尤其是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

因此选择将“科教+产教”双融合进行研究,并在内部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外部处理好产业与教育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2)视角新颖。

选择从科教和产教融合这一视角来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但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教学、科研及实践矛盾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的学术性、产业的实践性和科研的育人作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进而提高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质量。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总体思路:按照“应用性、融合性、差异化、有特色、高质量”建设原则,以湖北省教育厅“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为抓手,实施科教产教融合、质量立校战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模式为主线,通过创新计划、教学与科研团队培育计划、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计划、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产学研合作交流五项计划,实现科研与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含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应用型人才培养四个一流的建设目标。

其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2.研究方法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教+产教”双融合的探讨,采用培养个案分析方法,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教+产教”双融合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具体方法包括:
(1)文献分析法。

分析关于国内和国外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相关文献以及资料。

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对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理清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为下一步构建新模式提供了理论参考。

(2)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科教+产教”融合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建议。

(3)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使本课题所论证的事实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对产教融合未来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

3.实施步骤
(1)实行选拔和退出机制,通过自主报名和严格的资格审查环节,从全校机械、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类专业中择优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试点班学习,对学生实行学科大类和分流培养机制,一年级学生重在打基础,打牢学生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二年级学生重点培养,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夯实和学科知识的交叉与综合;从三年级开始分流至相关专业,实施“3+1”培养模式,与多家大中型企业签署联合培养协议。

企业实践环节包括认知实习、工程实
践(设计)项目、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2)实行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融合机制。

应用型高校的相关科研工作室、实验室、工程培训中心等都向学生开放,为其课外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及实验仪器设备,并能保证其优先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学科竞赛、对外交流、科研训练等,从而将学校丰富的科研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实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深的教授担任导师。

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学业、专业与课程选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进行个性化全程指导,引导他们尽早参与科研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实行“创新不断线”培养机制,按照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原则,学生坚持每学年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为他们开设和提供许多创新实践项目、创新设计项目、对外合作交流项目、学科前沿讲座和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等。

具备硕士招生资格或联合招生的应用型高校,可实施“4+2”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潜能和进取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应打破本科、研究生培养相对封闭和脱节的传统壁垒,实行本硕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

4.预期成果形式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工科类专业相关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科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报告
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负责人学术背景及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主要从事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研究。

主持了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校青年基金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1项,教材建设项目1项,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另外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了多项省教育厅教研与科研项目,博士期间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等课题。

共发表论文19篇,其中EI和SCI收录论文5篇,授权专利3项,软著3项,编写教材3本,还多次指导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及科研项目,被认定为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

课题参与人学术背景及研究成果:本课题组大多数成员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很好的掌握着应用型大学的学生特点和教学规律,同时,大部分成员还承担着各个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

各个成员在完成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的同时,积极展
开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相关工作。

本课题组主持承担省级及校级纵向科研项目共23项,横向科研项目34项,主持校级及省级教研项目及质量工程项目共16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40篇(被SCI检索7篇、EI检索33篇),获批申报专利38项,逐步形成了一支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有较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课题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2.核心观点
高校之间的竞争是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全方位的竞争。

当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时间比较短,相对基础比较薄弱,核心竞争力也不突出。

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过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协同,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行学校和企业导师协同指导教学,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加强产业、行业、科研机构及同类高校的合作,积极探索校企互补、科教融合反哺育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论教学、实践实习、创新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打造一支师德优秀、能力出色、结构合理、总量适中、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逐步确立应用型高校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努力打造省级“双一流”。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彭梦娇.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
学,2016.
[2]陈星.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闫守成.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机制探讨[J].天中学
刊,2016,31(02):136-138.
[4]邱漠河.“三明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论坛,2015(03):85-86.
[5]陈晶晶,沈敏敏.加拿大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问题与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6):102-107.
[6]黄建雄.新建本科院校推进内涵发展探究[J].百色学院学
报,2017.1.
[7]冷森林,石维,姜著著.地方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模式探讨[J].才智,2016,3.
[8]何艳丽,徐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16,4.
[9]武荔涵.教学与科研相融合: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书育人,20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