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行为问卷的综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时勘,邱晨,江南等.基于Akers社会学习理论的司机超速驾驶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2,18(1):50-53
四个部分
三个维度
Judy等人基于Akers理论针对超速驾驶行为设计的问卷:(定义问卷)对超速驾驶的态度;差异接触信念问卷(社群、朋友和家人对超速驾驶的信念);模仿(身边其他超速驾驶司机的数量);差异强化问卷(重要人的反应,预期的积极后果,预期的消极后果)。
E
李实振,北京市司机风险驾驶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参考北京市交规,北京市驾校的驾驶员服务细则,经典的曼彻斯特DBQ、谢等人的CDQ和Paul等人对北京市司机驾驶行为进行研究时的问卷中的具体条目来制定问卷。5个因子危险性违规、情绪化违规、自发性违规、经验性违规或失误、因受影响失误
北京私家车车主,驾龄6个月到半年
驾驶员特性、车辆特性、环境特性
操作层上,认知和机器约束决定着驾驶性能,影响到驾驶分心;战术层上,态度和意向决定着驾驶行为,影响到驾驶分心;战略层上,社会标准和文化影响着驾驶员采取的准则,反过来,这些准则也决定着驾驶分心的可能性。
B
蔡娜.女性驾驶员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实际驾驾龄大于半年
驾驶技术问卷;竞争性人格倾向量表;垂直\水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性别、年龄、月收入、实际驾龄、是否是职业司机、每周平均行驶里程数、过去一年内被罚分数、过去三年内发生碰撞次数
(1)驾驶人员的人口学特征、驾驶经验、竞争特质、个人主义人格与集体主义人格都能预测其不友善驾驶行为的发生频率;(2)“驾驶技术问卷”的“对汽车的熟练操控”因子与不友善驾驶行为呈正相关,“安全驾驶习惯”因子与其呈负相关;(3)驾驶人员在“不友善驾驶行为量表”上的得分能够预测其违规扣北京市驾驶行为与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28(2):114-119
Reason错误被定义为“由于计划的行动失败未达到想要的结果的行为”,违规被定义为“故意偏离确保安全要求的行为”。
对曼彻斯特驾驶行为问卷进行修订5个驾驶行为因子分别是“错误”“、失误”“、非故意违规”“、故意违规”和“过激行为”。
性别、年龄、驾龄、驾驶频率(次/周)、汽车所有权、变速器(手动/自动),斯基训练和教育(DTE)、司机背景:驾驶员使用自行车的年限,驾驶员是否仍然在使用自行车,驾驶员使用自行车的目的(运动或通勤),以及自行车的使用车驾驶行为的影响,自我评估性的风险态度、感觉寻求和驾驶技术量表。
女性司机比男性司机违规更少但犯错更多。性别主要是影响的是经验性错误,而在注意力性错误上,男性司机和女性司机表现出同样的水平。驾驶机动车的时间越长经验越多,机动车驾驶技术才能越高。
在生理方面,男性身高、臂长和腿长尺寸都大于女性,体力和爆发力都优于女性;在智力方面,男性的空间能力明显优于女性,运动能力较强,多为场独立型,女性更容易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多为场依存型;在性格方面,男性更具独立性和竞争性,女性性格多为顺从和合作,忍耐性强;在心理健康方面,女性更易抑郁和焦虑。由此可见,女性驾驶员的生心理特点对驾驶行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易疲劳,对距离和速度的判断能力不如男性,复杂反应判断能力较差,驾驶独立性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情绪波动较大。
4
郑创彬.我国刑法增设“危险驾驶罪”的法理分析[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2):64-66
危险驾驶,指驾驶机动车过程中制造为社会所不容许的交通危险的行为,主要包括无证驾驶、超速驾驶(包括飙车)、酒后驾驶(包括醉酒驾驶)、疲劳驾驶、吸食毒品或服用镇静类药物后驾驶、超载驾驶、明知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而驾驶等行为。
9
施卢丹,颜先华.汽车驾驶员攻击性驾驶行为分析[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3):71-74
指向他人的任何不安全驾驶行为不论是恶意位置还是无意而为,如果造成行为对象心理或精神上的伤害,都可以构成攻击性驾驶行为。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具体行为包括超速行驶、跟车距离过紧、闯红灯、错误的变换车道、夜间行驶时恶意闪大灯以及不正常的加减速等等。
5
李凤芝,李昌吉,龙云芳等.汽车驾驶员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4):568-570
攻击性驾驶指有意识地对驾驶环境中他人进行身体、心理或情感伤害的行为是一种不良的道路交通行为,如有意追尾、堵截、违法超车、骂人等。
7
赵晨鹰,黄希庭.汽车驾驶员攻击性驾驶行为的研究
11
杨萌,王剑桥,夏裕祁等.背景音乐的节奏与歌词语言熟悉程度对驾驶行为及眼动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1,34(5):1056-1061
摘要本实验采用3D模拟驾驶情景结合眼动技术探讨音乐节奏和歌词语言熟悉程度对驾驶行为和眼动规律的影响,设计2*2*2
的混合实验,被试均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年龄在20一25岁之间,新老手各11名,每组被试均在不同节奏和语言熟悉程度的4种音乐背景下驾驶,记录行为及眼动数据结果表明:(1)驾驶经验对驾驶行为影响显著,新手与老手相比速度更慢错误数更多;(2)音乐节奏对驾驶速度眼跳和垂直搜索广度影响显著,快节奏与慢节奏相比,驾驶速度更快平均眼跳距离更短垂直搜索广度更短;(3)歌词语言熟悉程度对驾驶速度错误数和平均注视时间影响显著,熟悉语言与陌生语言相比,驾驶速度更慢错误数更多平均注视时间新手更长,老手不受影响;(4)节奏与语言共同影响驾驶过程中的水平搜索广度,陌生语言时快节奏的水平搜索广度高于慢节奏,熟悉语言时快节奏的水平搜索广度低于慢节奏。通过本实验,建议驾驶员在选择音乐时选择陌生语言歌词的音乐,音乐节奏则可视情况而定
135名北京市汽车驾驶者
性别、年龄、驾龄、驾车频率、驾驶培训经历、所驾车的变速器类型(手动或自动)、驾驶者的自我评价及态度调查、驾驶行为频度调查
女性在“错误”上明显低于男性,而在“非故意违规”上明显高于男性。5因子与年龄变量上无显著差异,通过方差分析“。失误”在不同驾龄和不同驾车频率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差异,驾龄在3年以下和1周开车次数在1~4次的驾驶者“失误”最多。驾驶者对自身的评价以及对“驾车需要攻击性”“、交通法规可以被违反”的态度对其驾驶行为更有影响,
A性行为类型量表、驾驶人员风险态度问卷、驾驶人员行为问卷(DBQ结合中国具体情况编制出的问卷)、驾驶技术问卷
北京市出租车司机以及正在学习的满分司机(满分司机因为违反交通规则罚分满12分需要重新学习的),驾龄一年以上
性别、年龄、实际驾龄、每周平均行驶里程数、过去三年内发生碰撞次数
研究者还研究了驾驶经验、人格、驾驶态度以及驾驶技术与驾驶行为的关系:在人格与风险驾驶行为的关系方面,发现A型人格的人更容易出现攻击性驾驶行为,感觉寻求的驾驶者更容易出现各种风险驾驶行为;在态度与风险驾驶行为的关系方面,态度越趋于风险,越容易出现风险驾驶行为;在驾驶技术与驾驶行为的关系方面,具备对汽车的熟练操控能力和安全驾驶习惯的驾驶者更少出现风险驾驶行为,但具备高难度驾驶技术的人更容易出现风险驾驶行为。
10
李学伟.北京司机风险驾驶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总结了25条风险驾驶行为的描述以供被测司机进行自我评价,其中有6条来自拓展版本的DBQ一Xie等人的CDQ中,9条来自原版的DBQ,虽然CDQ中也包含原版DBQ的问题,但是这15条没有重复。其他问题参考了Paul等人对北京市司机驾驶行为研究时所做的调研,共有10条。这25条描述的都是错误和违规的行为,其中违规占到多数。
3
吴志周,贾俊飞.驾驶分心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5(29):5-9
澳大利亚道路安全委员会对驾驶分心提出较为全面的定义
驾驶员分心是驾驶员自愿或非自愿的转移驾驶任务(不是由于酒精、药物、疲劳等因素),而且转移任务是因为驾驶员执行另外的任务而短暂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与驾驶无关的事件、物体和人上,这种转变降低了驾驶员的环境意识、决策水平和操作技能。
475482性行为类型量表驾驶人员风险态度问卷驾驶人员行为问卷dbq结合中国具体情况编制出的问卷驾驶技术问卷北京市出租车司机以及正在学习的满分司机满分司机因为违反交通规12分需要重新学习一年以上性别年龄实际驾龄每周平均行驶里程数过去三年内发生碰撞次数研究者还研究了驾驶经验人格驾驶态度以及驾驶技术与驾驶行为的关系
统计分析
女性驾驶员
低驾龄女性驾驶员肇事突出;除不能确定的其他职业外,发生事故较多的职业为职员和农民;各个月发生事故的情况较为平均,一天之中,女性驾驶员发生事故集中在白天,但夜间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较大;小型客车是发生事故的主要车型;三级公路发生的事故数和死亡事故均最多;驾驶员违法或操作不当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不按规定让行是导致事故最多的违法行为。
F
张开冉.低龄驾驶人典型驾驶心理-行为特性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2
实验法(注意能力模拟实际驾驶场景,超车与雨天行车实验,信息处理能力);自编问卷自我效能感
低龄驾驶人(三年以下驾龄)高龄驾驶人(三年以上);低驾龄人员
注意能力、紧张特性、信息处理能力、自我效能感
低龄驾驶人组注意力分配与注意力转移不如经验丰富组;超车及雨天行车,低龄驾驶人普遍紧张,车速下降;低龄驾驶人组速度判断水平低于经验丰富驾驶人组(速度递增,递减,保持恒定)
[J].应用心理学,2003,9(3):52-55.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1997)将攻击性驾驶定义为一种危害或倾向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驾车方式,其驾驶更倾向表现为:超速驾驶、追尾、从右侧超车、闯红灯、大声鸣笛等行为。
6
冯忠祥,刘静,李阳阳等.攻击性驾驶行为选择模型及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2,25(2):106-112
8
吴宁,蒋京川.如此驾驶为哪般?--从归因及人格视角看路怒[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126):92-95,117
1997年,路怒症被收录进牛津词典,对其的解释是:路怒症(Road rage)是由现代的驾驶压力所引起的驾驶者的无法控制的攻击性的行为,伴随而来的愤怒情绪所导致的
行为会指向其他的驾驶者、乘客或者是无辜的行人。路怒症有许多的表现形式,直接指向其他驾驶者言语的或者是身体的侮辱(非相互的,指向车辆与个体),使用车辆作为攻击的工具(互相的或者是非互相的),或者是使用其他工具。
攻击性驾驶指有意识地对驾驶环境中他人进行身体、心理或情感伤害的行为是一种不良的道路交通行为,如有意追尾、堵截、违法超车、骂人等。
验为驾驶人实际行车过程的真实记录,所以试验地点需为实际道路,综合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选取城市道路,且试验时间段为根据不同驾驶人地理位置随机进入试验道路时间,目的是为了随机反映道路拥堵状况;同时在试验车内安装摄像机全程记录驾驶人驾驶行为。通过分析驾驶人行车录像,获得其试验过程的攻击性驾驶行为。
驾龄大于1年的司机
超速驾驶频次、性别、年龄、驾龄、开车时长
超速驾驶不是一种个体自己发展起来行为,而更多是一种受到周围人和环境氛围影响而习得的行为。
以据相关分析显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司机超速驾驶频次与性别和驾龄相关不显著,与年龄成显著负相关,与每周开车时长成显著正相关。Akers社会学习理论的各个变量与司机超速驾驶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显著,其中定义、差异接触信念和预期的积极后果为显著正相关,而重要人的反应和预期的消极后果为显著负相关。
题目.
定义
问卷
对象
变量
结果
评价
1
谢晓非,王秋鸿,常诗晴.不友善驾驶行为分析[J].应用心理学,2011,17(4):291-298
不友善驾驶行为是指驾驶人员不顾及他人的方便与感受,做出的虽然不算违规,但是可能会造成事故,对交通通畅、他人安全等造成威胁的驾驶行为。
自编不友善驾驶行为量表,两个维度:有意为之与无心之失,22个题目
C
李宏汀,徐伟丹,葛列众等.影响驾驶安全的驾驶员主义模式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1413-1419
驾驶员的视觉注意模式对于汽车安全驾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
庄明科,白海峰,谢晓非.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3):475-4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