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阻力与干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及对其痛 苦经历的精神防御。
对于阻抗的认识往往是心理咨询突破的开端。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阻抗在个体讲话程度上的表现有三种
沉默、寡语和赘言,其中尤以沉默最为突出。
通常以短语、简句及口头禅等形式加以表现。
赘言表现为个体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滔滔不绝地讲话。
多是无意识的,在积极回答咨询师提问的表象后面隐藏了某种潜 在动机,如减少咨询师讲话的机会,回避某些核心问题,转移其 注意力等。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求助者经常通过其对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 理咨询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抗。其常见形式有
阻抗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他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 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
强调潜意识对于个体自由联想活动的能动作用 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 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中,阻抗是所有精神防御机制的总和。
罗杰斯则将阻抗看作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
谈论小事
指求助者对会谈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谈论不止 目的在于回避谈论核心问题,并转移咨询师的注意力。 往往是心理咨询中最轻微的也是最不易发现的阻抗表现。
假提问题
指求助者通过向咨询师提出表面上适宜但实际上毫无意义的问题来回避 谈论某一议题或加深某种印象。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该阻抗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
应对阻力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力,了解阻力产生的原因, 以便最终超越阻力,使咨询取得进展
应对阻力的关键是调动对方的积极性。
第二节 来自咨询者的干扰
干扰的主要表现 干扰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
避免以下情况
过分关心爱护来访者 失掉“中立”与“职业性”的治疗关系 过分好奇,与现实治疗目的脱节
控制话题
指求助者在会谈中,一味要求咨询师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 不愿谈论的话题。
最终暴露
指求助者故意在咨询会谈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事件,以使咨询师 感到措手不及,借以表达他对心理咨询的某种抵抗。
要注意将阻抗性的最终暴露区别于犹豫性的最终暴露,不能简单地将最 终暴露都视作阻抗的表现。
即使是心理上最坚强的人,改变旧有行为,建立新行为的过 程也会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冲突和焦虑。
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失调的行为最初是偶然发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得 到了满足,行为发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
求助者一方面为失调的行为感到焦虑; 另一方面求助的积极性却并不很高。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与规定来实现其自 我防御的目的
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 客、送礼等。
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
包括不按时赴约,或借故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咨询师安排的作 业,不付或延付咨询费等。
不赴约的动机常包括恐惧和怨恨。 如果在咨询中期求助者减少来访次数,往往表明求助者此时已处于
一是因为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 二是因为行为的失调是机能性的 三是求助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的动机。
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成长中的变化总要付出代价,总会伴随着消除旧有的行为习 惯,建立新的行为习惯的痛楚。
(1)开始新的行为的问题。
求助者需重新考察自己基本的信念和价值观。
很多求助者前来咨询时,没有认识到其心理冲突与他的问题源于 其信念与价值观。
改变一个人多年形成的信念与价值观亦很不易,不仅需要咨询师 的努力,求助者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
这需要深刻的反省,瓦解自己过去相信的东西是痛苦的,而建立 新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是很艰难的过程。
(2)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求助者可能必须停止那些他很喜欢的行为。
旧有行为日积月累,而且可能还曾给他们带来过快乐,抑制这些 行为所带来的痛苦常使求助者为之怯步。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 心理动机
(1)阻力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 见的动机。
(2)阻力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 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3)阻力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对于这种不利于咨询的动机,咨询师并不需要努力使之改 变,而只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其认识内心的想法,并认 识这种动机可能带来的消极结果。
第九章 心理咨询中的
阻力与干扰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来自来访者的阻力 第二节 来自咨询者的干扰
第一节 来自来访者的阻力
阻力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 阻力产生的原因 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力
阻抗的识别
阻抗(resistance)
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 可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 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咨询师再帮助对方建立起有助于咨 询进行的动机。
在个别情况下,当这种努力最终归于失败时,咨询师最好 同意对方停止来访。但要告诉对方,如果对方愿意的话, 随时都可以再来。
应对阻抗的要点
1.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咨询师进行信息反馈时
沉默可表现为个体拒绝回答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或有长时间 的停顿。
个体对于心理咨询的最积极的、最主动的抵抗。
沉默往往表示了个体对于心理咨询的某种强烈抵触情绪,要缓解 这种情绪不可强求。
人们要注意将阻抗性的沉默与反省性的沉默区分开来,前者是敌 对的表现,而后者则是领悟的需要。
少言寡语也是个体对心理咨询的抵抗。
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等。
理论交谈
求助者竭力用心理学或医学上的术语与咨询师交谈。 表面上,它似乎增进了二者语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想上的交流 实际上是前者对后者的某种疑虑及其企图加以控制的欲望。
情绪发泄
指求助者对于某些会谈议题的强烈情绪反应。 旨在避开使求助者感到焦虑和精神痛苦的意念。 从这层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精神防御表现。
其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 体现个体的认知对于自我结构与发展的防护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
阻力的主要类型
内容阻力 性格阻力 关系阻力
阻抗的表现形式
阻抗可以表现为个体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也可 以表现为个体对咨询师的某种敌对态度。
(1)阻力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 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有获益。
(2)阻力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 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对由功能性行为失调所引起的咨询阻力,咨询师在 消除旧有的不适应行为时,一定要帮助求助者以新 的行为取而代之,同时对由阻力所暴露出的深层的 心理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其中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心理外归因
求助者将其某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作用的结果,而 回避从其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
健忘
指求助者在谈论感到焦虑和精神痛苦的议题时所表现出的健忘现象。
顺从
指求助者对咨询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赞同和服从,使后者无法深 入了解其内心世界。
干扰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
咨询者把咨询当作满足自身某些需要的手段 咨询者与来访者不匹配; 咨询者的刻板印象或移情; 咨询者缺乏自信心; 咨询出现失误; 咨询者自身的其他问题
困境,或由于咨询师的期望过高所致。
诱惑咨询师
求助者通过引起咨询师注意其言行、装扮等来影响心理咨询的进程, 并加强自己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
这种密切私人联系的做法,目的为了达到控制咨询关系的发展。
请客送礼
表示求助者的某种自我防御需要及其控制心理咨询关系的欲望。
阻抗产生的原因
卡瓦纳认为来自求助者的阻力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告诉对方某处可能存在着问题; 其次是争取得到对方对此的一致看法,确认阻力存在; 进而了解阻力产生的原因,以解释阻力。
有一些求助者对咨询进展的抵抗十分强烈。
一方面要采取直接揭示其阻力的方法(不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不足以 对其阻力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要考虑对求助者进行较为长期的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