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
试题
考生注意:本次考试收到试卷1:45 考试时间为2:00—3:00 交卷时间截止
到3:10 ,请同学们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并将答题纸拍照上传。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 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 分)两部分,共100 分。
可能用到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14 O:16 Cl:35.5 Fe:56
知识与技
能
学习能力(学法)
内容硫及其
化合物氮及其
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
材料
氧还离子反
应
易混
易错
方法
归类
一题
多变
分数
3030202010105
第Ⅰ卷基础题(共8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3 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如图是自然界中N、S 两种元素的循环过程:根据上图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表示了地球臭氧层的破坏过程
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C.机动车尾气含有氮的氧化产物
D.图示中描述的过程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
还原反应
2.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 和CO2 气体的是
①澄清的石灰水②氢硫酸③氯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⑤氯化钡溶液⑥品红溶液
A.①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B.SiO2 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但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
C.除去二氧化硅中少量的氧化铝杂质杂质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
D.制备粗硅时,发生的反应为C+ 2 高温+CO2↑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 可与3 mol H2 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
B.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其产物中都有氨
C.二氧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D.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人工固氮的过程
5.关于二氧化硫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B.二氧化硫能使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再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酸性和漂白性C.二氧化硫、氯气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D.二氧化硫通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能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沉淀
6.在强热条件下,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 4 高温
2 3+SO2↑ +SO3↑。
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BaCl2 溶液,再通入品红溶液中,则可能的现象为①BaCl2 溶液中无沉淀析出②析出BaSO3 沉淀③析出BaSO4 沉淀
④品红溶液褪色⑤品红溶液不褪色
A.①④B.②④C.②③⑤D.③④ 7.
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收集气体的是
A.以MnO2、浓盐酸为原料,制备Cl2
B.以Na2SO3 固体、质量分数为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备SO2
C.以浓氨水、生石灰为原料,制备NH3
D.以Cu、稀硝酸为原料,制备NO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Na2O、Na2O2 组成元素相同,与CO2 反应产物完全相同
B.SiO2、SO2 均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
C.NO2、CO、NO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氢氧化钠溶液、纯碱溶液要存放在带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9.将足量的铜片与100m L18m o l·L-1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S O2气体VL,下列对此反应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参加反应的Cu 为0.9 mol
C.被还原的硫酸为V mol
22.4
D.反应结束后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
10.NO、NO2、O2 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能被完全吸收,无剩余气体,若NO、NO2、O2
的气体体积分别为a、b、c、则a:b:c 可能为
A.1:5:1
B.2:6:3
C.5:1:2
D.5:2:1
1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 a2+、M g2+、S O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 溶液⑤加过量BaCl2 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①②⑤③B.①④②⑤③C.⑤②④①③D.②④⑤①③
12.已知X 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
A 与X 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 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 的吸水性
B.若A 为铁,则足量A 与X 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 为碳单质,则将C 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一定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D.由B 转化为D 的反应是工业制备X 过程中的重要反应
13.将X 气体通入BaCl2 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 气
体,有沉淀生成,X、Y 不可能是
A.SO2、H2S B.Cl2 、CO2 C.NH3 、CO2 D.SO2、Cl2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 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 u+8H++
2N O-===3C u2++2N 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
1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不一定是SO42-
C.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中没有NH4+
D.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二、简答题
16.(共16 分)易混易错辨析:正确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将少量的SO2 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的离子方程式
(2)将过量的SO2 气体通入少量氨水中的离子方程式
(3)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稀硝酸体现性。
(4)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浓硝酸体现性。
学法:通过(1(2))两问的书写,思考SO2 与碱反应时需注意的问题是
17.(共19 分)信息筛选题: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氢气。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两个作用,分别是:
、。
(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除含有H+、O H-外,还含有、离子。
第Ⅱ卷提高题(共20 分)
18.(共14 分)方法与规律提炼:
A、B、C、D 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1)若A 是一种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 的一种用途;
(2)若常温下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D 为强酸,则B 为,D 的浓溶液能使胆矾晶体由蓝变白,体现了D 的性。
(3)若A 是化合物,C 是红棕色气体,则
①A 的电子式为, 实验室制备 A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检验 A 气体的方法为
③C 转化为D 的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④将盛满B 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并通入一定量O2,最终气体全部被吸收,所得溶液充满整个试管。
若不考虑溶液扩散,计算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 o l·L-1。
(标况下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学法:解决此类推断题的关键是准确找出题目“突破口”,指出你找出的(1)—(3)问的突破口分别为
19.(共6分)过程展示:
6.4g 铜投入一定浓度的HNO3 中,铜完全溶解,生成NO 和NO2 的混合气体,用试管全部收集,得到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0mL。
请回答:
(1)反应中消耗掉HNO3 的物质的量为mol 。
(2)生成NO2 的体积(标况)为mL。
(3)将盛有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况下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 的体积是mL。
(请写出解答过程)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少条件扣1分,物质错0分,下同。
)
(1)方程式略(2分) (2) 方程式略(2分)
(3) 方程式略(2分)氧化性和酸性(4分) (4) 方程式略(2分)氧化性(2分)学法题(2分)
17.(共19分,方程式3分,其他每空2分。
)
(1)a b (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的作用(其他合理解释均给分)
(3)氨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催化剂
4NO+6H2O (5)NH+4NO-3
(4)4NH3+5O2=====
△
18.(共 14分)
(1)供氧剂 / 杀菌剂 / 消毒剂 / 漂白剂等(1分) (2)SO2(1分)吸水性(1分)
(3)①氨气电子式(1分)方程式略(2分)
②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冒白烟。
(2分)
③ 1:2 (2分)④ 0.045(2分)
学法:(2分)
19.(共6 分,每空和每空过程共2分。
)
(1) 0.3 (2) 1120 (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