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古代诗歌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一)
王大绩
[古代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

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译词]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

一个人辗转大江南北,有多少忧愁思绪,都付之一醉,暂且忘却吧。

乘坐小船沿芦苇岸边千里漂泊,张翰那种思念菰菜莼羹就辞官归家的作为,于我只能是一场梦了,我惟有默默无语把思念寄托给南飞鸿雁。

醉眼朦胧中回望渺远的黄河洛水,夕阳笼罩下留存多少遗憾和愤恨!
在苹草萋萋的洲渚外面,远山在暮色里就要收敛他的眉峰。

俯仰凭吊平山堂的人间遗迹,叹息欧苏两位仙翁已然远逝。

眼前没了当时的杨柳,只是从前的烟雨,磨灭了几位英雄。

且唱响一声孤啸,我又将匹马启程,在西风凄紧的天地间。

13.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

(200字左右)(10分)
[示例]
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我读出了一个寂寞孤独、愁肠郁结的词人形象。

在词人的胸怀里郁结着“芦叶蓬舟千里”“醉眼渺河洛”的家国之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的凭吊之愁和“山欲暝,敛眉峰”的际遇之愁。

对词人的这种感情我是理解并同情的,它真切地反映出在南宋偏安的大环境里,一位孤零漂泊的知识分子的心声。

试想,天地苍茫,西风凄紧,词人匹马漂泊,孤独吟啸,此情此景,令人为之神伤。

但是,这一形象以及它所包含的感情又有着某种局限性。

在同样的时代和环境里,岳武穆怀抱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陆放翁高唱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心声。

比起这些忘怀自我,以天下为己任的形象和情怀,词人的形象和感情毕竟显得单薄柔弱,这也让我语文延伸题备考
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二)
[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

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

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

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

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

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魏晋之前,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

历史上许多文人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不安静的所在。

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也曾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

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

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使大家感到陌生。

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
但人们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可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

人们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

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大众的关注之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

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

细细一读,果然是好——陶渊明成了热门。

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

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

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自然意境,可以看成陶渊明整体风范的代表。

但是王安石最推崇的却是前面四句,认为“奇绝不可及”,或许就因为这几句平实的话语道出了人生哲理:在热闹的“人境”也能找到安静,关键就在于“心远”。

正是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

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

什么意味?只可感受,不能细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哲理玄言诗的痕迹。

陶渊明让哲理入境,让玄言具象,大大地超越了魏晋名士。

但是,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大化,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

一切依顺自然,因此所有的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顺便,把文字也洗干净了。

(取材于余秋雨同题散文)
[思路结构]
陶渊明对魏晋名士的超越
陶渊明在公众视线外生活
陶渊明殷切地惦念着田园
陶渊明的选择使大家陌生
陶渊明直到宋代才被关注
陶渊明仰慕融入描写自然
陶渊明安静的关键是心远
陶渊明更高层次思考人生
陶渊明思维一切依顺自然
19.作者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

”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谈一谈。

(200字左右)(10分)
[示例]
作者所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

”意思是在文化领域某些达到很高境界的人物,有些时候可能因为短见偏见的传统,而长时期不为人们所认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而这种短见和偏见主要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之中。

这句话揭示出文化进程的艰难状态,触发了我一些思考。

能达到文化高峰的人物和学说,其境界一定是超越时代,超越传统的,因此在囿于习俗的环境里难以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例如孔子,在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他的“仁政”的政治观点和“中庸”的哲学理念,除少数儒家传人,很长时期没人接受,人们只信奉强权与武力。

直到汉代,经董仲舒建言,中央政府倡导,才奠定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

又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据说发表时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可以读懂,并且受到二百位权威物理专家的联名批驳,人们只笃信牛顿创立的经典物理。

直到许多年后,得到大量科学研究实证材料的支持,成为现代物理的基石,才得到普遍的认可。

这使我认识到,发现真理、坚持真理固然不易,而拨开人们心头的迷雾,推广真理又将是多么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啊!
为之唏嘘叹惋。

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三)
[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出兵讨伐陈国。

楚国派兵援救陈国,驻兵在城父。

楚王听说孔子就在陈、蔡两国之间,于是就派人去请孔子。

孔子准备前去拜见,陈、蔡两国的大夫们商量:“孔子是个贤达的人,他的批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端。

近来他住在我们陈、蔡两国之间,我们这些大夫的所作所为都不合乎孔子的思想。

楚国是个大国,来聘请孔子。

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这些主事人可就危险了。

”于是他们就串通起来征发下属把孔子包围在荒郊野地里,孔子一行走不了,粮食都吃完了。

随从的弟子们饿坏了,躺在地上站不起来。

而孔子却还在那里讲诗书,读文章,弹琴唱歌不停。

子路心里很恼怒地晋见孔子说:“君子难道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境中能够坚守节操,而小人在困境中就会不择手段胡作非为。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译文】子贡怒形于色。

孔子说:“端木赐,你认为我是博学并牢记的人吗?”子贡说:“是的。

难道您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只是能用一种基本思想把学到东西贯串起来。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译文】孔子知道弟子们都有怨气,于是把子路叫来问他:“《诗经》里说‘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却整天在原野上奔跑’。

是我追求的理想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了这种地步呢?”子路说:“或许是我们还没有达到仁人的境界,所以人们还不够信任我们。

或许是我们还不够聪慧明智,所以人们才同我们为难。

”孔子说:“有你说的这种道理吗?仲由,设若凡是仁人就一定能让别人相信,那怎么会有伯夷、叔齐?设若明智的人就一定能通行无阻,那怎么会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
【译文】子路出去后,子贡进来见孔子。

孔子说:“端木赐,《诗经》里说‘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却整天在原野上奔跑’。

是我追求的理想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了这种地步呢?”子贡说:“这是由于先生的理想太高尚了,因此天下才不能容纳您。

先生您难道就
不能把标准降低点吗?”孔子说:“端木赐,优秀的农民能种好庄稼,但不能保证就丰收;优秀的工匠能保证巧夺天工,但不能保证得到的人一定满意;君子能尽力使自己的追求趋于完善,能让它有条有理,一以贯之,但不能保证一定能让世人接受。

现在你不是千方百计地去修养提升自己的志向而只想获取世人的接纳,赐啊,你的志向可不够远大哟!”
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译文】子贡出去后,颜回进来见孔子。

孔子说:“颜回,《诗经》里说‘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却整天在原野上奔跑’。

是我追求的理想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了这种地步呢?”颜回说:“先生的理想太伟大了,因此天下才不能容纳您。

尽管如此,先生您还是坚持推行它,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才更显示出您作为君子的伟大!一个人的理想学说不完美,是自己的耻辱;如果理想学说完美无缺而只是不能被人容纳,那就是当权者的羞耻了。

不被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容纳才显示出您作为君子的伟大!”孔子一听称心地笑着说:“颜家的小子,可真有你的!假如你是个大富翁,我情愿去给你当管家。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译文】后来孔子派子贡到楚国报告情况,楚昭王派兵来迎接孔子,这之后,孔子一行才摆脱了困境。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孔子的弟子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对他们的回答,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00字左右)(10分)
【备考示例】孔子三个弟子不同的回答,体现着不同的思想境界。

子路认为困境是自身不足造成的,这不符合客观情况,表现出在认识理想方面的欠缺,也多少有些不自信。

子贡能认识孔子学说的价值,却希望降低标准以适应客观环境,表现出在坚持理想方面的优柔。

颜回则表现出认识理想,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昂扬的自豪感。

子路浅,子贡懦,从不同方面为我提供了镜鉴,而颜回的睿智和人格令我敬佩,值得学习。

孔子和弟子们面对的困窘,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例如,语文“新课标”就是一种理念、一种理想的体现。

它的推行,也面对相当困难的状况。

教学、备考和阅卷中的陈旧观念,利用手中的权力层层阻扰。

是“新课标”还不完善吗?那就应该改进;不然的话,我们就不应怀疑和妥协。

我们应该认识到“新课标”被陈旧观念阻挠,正体现着它的先进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新课标”被阻挠更能见出陈旧观念的偏狭和顽固,也更应坚定我们落实推进它的决心。

借用颜回的话说: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阻挠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新课标”!
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四)
[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迅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

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

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什么。

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

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

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一个人是会老的。

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

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短亮的竹拐杖。

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的旧镜头。

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

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

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痉挛。

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也最多。

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

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

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

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

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天堂。

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无数把叮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搭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直到起身离开时,还夸张似的拍打着屁股上的灰尘。

即便有贫穷的跳蚤,在阳光下也被驱赶得一干二净。

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年人,在他们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在阳光底下的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上的秘密:一定是额头上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阳光的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暴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暗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

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

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也朝那个地方怔怔地发愣。

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双脚扑向那里的。

“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

”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

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

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

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却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剩下的你只有看看
的份儿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必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

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

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个陌生而嘶哑的喉咙。

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作着诀别。

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上,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神曲?天堂》)。

”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显得一派苍茫。

【思路结构】
冬天,父亲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父亲走了,阳光依然照的地方空落落
冬天,老人们在阳光照得最多处窝聚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引出人生的思考
阳光沐浴着人的一生,由出生到离去
但丁的话,引出人生思考的苍茫心绪
阅读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具体阐释。

(200字左右)(10分)
【示例】
读了《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我想了许多,也有了一些感悟。

文章中描摹的阳光,当然指自然界的阳光,但也绝不仅指自然界的阳光,它还寓示着真理和正义、理性和尊严、关怀和爱护……预示着人世间一切美好的情感和事物。

那位俄罗斯诗人说得多好:“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

”对啊,我们在世上要享受阳光,也在憧憬、追求、构建、启迪着美好和谐。

年轻的时候,我们拥有更多的阳光和美好,到年老仍然会回忆留恋这些阳光和美好。

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

”是啊,人们总是仰望仙境,祈求上帝。

其实上帝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万众一心,应该是可以创造“阳光最多的”仙境的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酝酿美好的阳光。

我一定要珍惜青春年华,尽情吸吮美好的阳光,使自己的青春更壮丽,也使晚年的阳光更美丽温馨。

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五)
王大绩
[古代诗歌阅读]
新城道中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此诗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

铜钲:铜锣。

西崦:西山。

饷:犒劳。

[译诗]
新城道中
苏轼
东风像知道我将要踏着山路出行,
特意吹断了屋檐间滴答答的雨声。

晴空的云朵像山岭戴上棉絮帽子,
初升起的太阳像铜锣挂在了树顶。

低矮的竹篱旁山野桃花笑意盈盈,
溪边柳枝自在摇摆沙底水流清清。

这时侯西山的农家应该最快乐了,
都忙着烧煮青菜犒劳春耕的男丁。

对于这首诗第二联即第三、四句的评价,存在不同看法。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四云“三、四(句)颇拙耳”;清人纪昀也认为这两句中的“絮帽”“铜钲”的比喻太俗气——“究非雅字”。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以你所熟悉的古诗词作品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自己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中比喻这一修辞运用的评价。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入,表达得体,200字左右。

(10分)
[参考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样例]
我认为“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中的比喻,虽够不上精妙的上品,但也有着稚拙的趣味。

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用“絮帽”喻山头的“晴云”,用“铜钲”喻树梢的“初日”,从形态、色彩等主要方面看都很贴切。

虽然“究非雅字”,但用在一首描摹山野田家生活的诗里,也别有趣味。

如果说“颇拙”,那也拙得有趣,拙得自然。

试想,春雨乍停,晴空白云,新树初阳,诗人在去往新城的山路上,边走边看,内心充满着新鲜感和喜悦情,甚至焕发出几许天真童趣,于是“絮帽”“铜钲”这两个卡通式的比喻脱口而出。

这一对比喻的不足在于静滞,欠缺激发读者联想、想象的神韵和魅力。

如果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苏轼自己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种动态画面、神来之笔相比就逊色了。

这也有点儿像同是喻庐山瀑布,徐凝的“白练”就比不上李白“银河”。

但是,“絮帽”“铜钲”毕竟不同于以“玉尺”喻鱼跃,用“银梭”喻燕飞的拙劣修辞。

大致而言,它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六)
王大绩
[文言文阅读]
黄道周,福建人。

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

天启间入翰林。

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

[译文]黄道周,福建人。

家里贫困,务农为生,侍奉双亲,因孝顺闻名。

天启年间进入翰林院。

当时在翰林院的人,多生活闲散养尊处优,黄道周于是作《矫轻警惰文》来劝诫他们,得到了同僚们的敬重。

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

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

已而,文龙卒无成。

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

[译文]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借重(毛文龙)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复辽河以西土地。

他们将这一奏议上呈于朝廷,认为应拨付百万饷银,只有黄道周认为这个对策不可行。

后来,毛文龙最终没有取得胜利。

魏忠贤当权后,黄道周拂衣而归。

崇祯元年,起原官。

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

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

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

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

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

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上疏救之。

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

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

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

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

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

”上益怒,竟削籍。

然龙锡亦竟减死。

[译文]崇祯元年,黄道周起复原职。

第二年,辽督袁崇焕杀了毛文龙。

黄道周原本就认为毛文龙不足以倚重,到这时,更是独自抚胸长叹,认为边防祸患将从此开始。

不久,后金军队大举入侵,迫近京城。

皇帝震怒,就于军中逮捕袁崇焕,追究主使者。

袁崇焕说是由内阁大臣钱龙锡主使。

案件审结,钱龙锡被判处死罪。

黄道周听说这件事,叹息说:“怎么能够让皇上背负诛杀辅臣的声名呢!”上疏救钱龙锡。

奏章递上去后,皇帝大怒,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