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ppt课件-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②文中第三部分两次出现对刘和珍的描写: “但她却常常微 笑着,态度很温和” ,“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 作者反复写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有两个目的:一是表 明对年轻美丽的生命消殒的无比痛惜;二是揭露执政府的 残暴和流言家的无耻。
14
反复按语句的连续与否可分为: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 隔叫连续反复。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 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按反复的对象可分为:
徒手请愿的方式对历史的进步起不到作用,明确表达了自 己不赞成请愿斗争的方式,对“三一八”惨案作出了客观中肯 的评价,从中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激励人们采取更有效的 方式更加坚决地斗争下去。
10
课文小结
全文字里行间充斥着鲁迅的大悲、大哀、大愤、大怒。 但如此丰富、高强度的情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并 没有表现为不可抑制的热力喷发, 而在语言上呈现出冷热 交错的独特风格, 在冷静的理性中,情感更显强烈、复 杂、深沉。
理解重要语句的基本方法: 抓语境、抓关键词、抓修辞。
3
祭奠烈士,鲁迅把自己最强烈的情感灌注其中, 爱憎分明,悲愤交织,找出最能让你体会到鲁迅情感 的句子,揣摩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
4
示例:
矛盾句:
(1)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3)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5)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6)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7)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8)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5)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
刻,感情强烈。
12
写法精讲
反复 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 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 调感情,有时能够增强节奏感,增强语气和语势。比如: ①文中三次强调“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个反复手法强调 了写作此文的重要性。
15
(1)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 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例如文中:沉默 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 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 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16
(2)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 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例如: “大 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 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铁凝 《哦,香雪》)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 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又如: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 的人》中,先后让别里科夫四次说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这种口头禅式的反复重复,突出了别里科夫顽固与保守的 性格,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沙俄爪牙与帮凶形象。
例文: 仿佛回到上个世纪的北平,三月春光嫣然,你穿着素雅
的学生装,手里拿着刚刚送到的《莽原》,带着和蔼的微 笑,走向青瓦灰墙的教室,这样的季节本就是属于你的美 好!可那非人间的浓黑要绞杀一切的美好,于是你走在
19
请愿队伍的前面,要用铿锵的呐喊,刺破夜的苍穹。坚硬的 子弹,柔弱的身躯,嘈杂的街市,淋漓的鲜血,只有笑容始 终挂在你的脸上。当身躯倒下的时候,又是什么始终屹立不 朽?那是你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刚强,是为国、为正义殒身 不恤时的勇毅和从容。不仅仅是你,还有张静淑、杨德群, 还有千千万万为了国家正义而牺牲的人们,他们是真正的猛 士,以此来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真正的价值。
前面对三位女子临危不惧进行了热烈的歌颂,后文“ 伟绩”与“武功”构成互文,并使用反语对中外反动势 力勾结镇压学生行径的无比痛恨和辛辣的讽刺。
9
(3)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 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 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比喻。作者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一针见血地指出在黑暗 的社会里,若想推动历史的每一小步前进,必然要付出惨重的 流血和牺牲的代价;
7
修辞句 (1)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运用了呼告、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既是对 全民族的呼唤,也是对反动派的警告,表达了作者对中 国式的专制统治下社会现状的痛心和对人民群众觉醒起 来、奋然斗争的希望。
8
(2)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 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 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 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
点评: 本文以课文为据,合理想象,用叙描的方式复活 刘和珍的形象,在此基础上生发议论,赞其勇毅,并与现 实之我进行对照,讴歌个体生命对社会的担当。
21
有10处,以关联词“但是”来连接的有2处,以关联词“然 而”来连接的有5处,以关联词“而”来连接的有3处,以关 联词“却”来连接的有3处,以关联词“可是”来连接的有1 处,全文共有24处语义上的转折。
大量转折句式的使用使得文章的情感虽在理性的控制之 下,却从来未曾冷却,保持着一种热度,这样的处理也使得 叙述之后的抒情、强烈情感的表达,更为顺畅。
作者用自己的血泪,奉献给读者一颗鲜红而不屈的心, 情发于死,念在生前;于死者寄生者之情,求生者之道, 不愧为“民族魂”!
11
写法 写法归纳
领悟
(1)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2)善于抓取细节来抒发感慨。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3)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
(4)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
记念刘和珍君
作者: 鲁 迅
1
第二课时
2
精读句段
示例: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 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 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浓黑的悲凉”“最大哀痛”描写了因青年牺牲、反 遭污蔑而极度悲哀的心情, “ 它们 ” ,指反动政府和 文人,是一群以我的痛苦为快乐,以人民的痛苦为快乐, 以杀人为快乐的禽兽不如的刽子手,袒露苦痛是厚重的 祭奠,更是对敌人的仇恨和蔑视。
5
表面上看这几句话在语义上充斥着矛盾,作者反复提 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有要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话”,但却屡 屡表示“无话可说”。在言与不言中作者徘徊不定,自打 嘴巴。但这样的语义逻辑矛盾,恰恰暗含了作者内心冷静 的理性与热烈的情感的交错,从思维变化的维度来看,并 不矛盾。
9
转折句 本文大量使用转折句式,其中以关联词“但”来连接的
20
刘和珍君,你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或许因为现 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世事安稳下,我考虑更多的是电视剧 什么时候更新,考试什么时候开始。而真正的有心人,是 会从这些许文字中努力找寻当时的痕迹,并对那些忠勇之 士铭记在心,并真诚地向所有无论以何方式为社会,为国 家做出贡献的人,以及那些追从自己内心做出选择的勇士 致以最大的尊敬。
17
(3)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鲁迅在小说《祝 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 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 反映出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 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18
课后作业
1.以“回望刘和珍”为题写一篇短文,叙议结合, 融入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