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课件 语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有孔子的谈话, 答弟子问及弟子们之间的 相互谈论,真实地反映出 孔子的言行,思想和学说。 全书几乎无所不谈,涉及 众多方面。
《论语》大概包括的以下几
种思想,即仁、义、礼、智、 信、忠恕、孝悌。“仁者爱
人”,“有教无类、因材施 教”,“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都是这些思想的表现。
对《论语》的极高评价
而:连词,表转折。却、但。 殆:危险,这里指学业上陷 入困境。
孔子说:“只是学习, 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 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3、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的必要性。阐明了“学”和 “思”的辩证关系。
(四)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是以谓之‘文’ 也。”
者: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动 词后,表有此属性或做此动 作的人或事物。这里指 “……的(方面)”。
而:连词。表顺承:就、便。
之:代词,它,指好的方面 (“善者”)
之:代词,它,指不好的东西 (“不善者”)。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
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 师的人。我看到他们的优点就 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 自己也有这些缺点)就改正。”
于:介词:对于。 哉:语气助词。与疑问词合用
于一句中表反问,可译为 “呢”。
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 里记住它,勤奋好学从不感到 满足,教导学生从不感到厌倦, (这些)我具备什么呢?”
5、孔子严于律己,谈为 人师的条件。
(六)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焉:语气助词。可不译。 其:代词:他们的。
❖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学习 态度)
❖ 1.给句子中加课点字堂注练音习
❖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 )乎?
❖ (2)可以为师矣( yǐ )。
❖ (3)学而不思则罔( wǎng );思而不学则殆。
❖ (4)默而识( zhì)之。
❖ (5)何有于我哉( zāi )! ❖ (6)三人行( xíng ),必有我师焉y(ān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同门的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 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 不也是君子吗?”
❖而:连词,表转斩。却、但。 ❖愠:(yùn)恼恨、心里不满。 ❖君子:这里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1、讲学习方法和态度, 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 强自律。
(二)子曰:“温 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 名赐,字子贡。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yǔ), 谥(sh ì)号“文”。
何:疑问代词。什么。 以:介词。凭着。 何以: “以何”的倒装, 凭什么
之:人称代词:他,指孔圉。
也:助词。表疑问语气:呢。 敏:聪敏 、聪明。
而:连词。表顺承。并且、而 且、又。
耻:认为可耻、以…为耻。
查字典,给下边字注音
❖愠( yùn )罔( ❖殆( dài )谓( ❖哉( zāi )焉(
wǎng) wèi ) yān)
(一)子曰:“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并 经常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 不也高兴吗?
❖子:先生,指孔子。 ❖而:连词,表顺承。然后、就、便。 ❖习:温习、复习。 ❖之:代词,它,指代所学的东西。 ❖亦:也,也是。 ❖说:同“悦”,愉快、高兴。 ❖乎: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
故:旧的,从前的。这里指学 过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就、便。
以为:“以(之)为”省略式, “凭借(这个)做……” 矣:用在句末,相当于“了”。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 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2、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三)子曰:“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而:连词,表转折。却、但。 罔:(wǎng)“惘”迷惑不解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 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 但觉意味深长。
孔子其人
• 孔子(前551-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鲁国在今天的山东省曲阜 市)。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孔子其人
• 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 子3000,著名的72人。
• 他整理了《诗》、《书》, 并且编修了《春秋》。对古 代文化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 大的作用。
4、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 学、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的 可贵。
(五)子曰:“默 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有于 我哉!”
默:不说话,不作声。指不夸 耀显示自己。
而:连接状语和谓语表修饰。 “地”
识:(zhì)记。 之:代词:它,指学习所得的 东西。
而:连词,表顺连:并且。
厌:满足。
诲(huì):教导。 倦:厌倦,失去耐心。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反问 语气。
❖ 2.可以为师矣。陈述语气。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呢,疑
问语气。 ❖ 4.何有于我哉!呢,感叹语气
文章中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 习方法的,还有的谈思想修养, 应区分清楚。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 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 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 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可是”“但是”。
❖ 分析课文中“而“字的用法。
❖ 顺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转接: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分析课文中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 汉语中的哪个语气。
下问:指向比自己学识或地位 低 的请教。 是以:“以是”的倒装,因此、 因 为这个。 是:代词“此”、“这”; 以:介词,“因为”、“由于”。 之:代词:他,指孔圉。
也:助词。表解释语气,不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 什么谥号叫‘文’呢?”
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底、学 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作是耻 辱的事。因此被称做‘文’ 。”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 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 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 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者。”
注:程子指南宋著名的理学 家程颐,程颐、程颢二兄弟是 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
对《论语》的极高评价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 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 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 读。”
)。
❖ (7)不亦( yì)君子乎?
❖ (8)论( lún )语
《论语》六则
杏
坛
《论语》的体裁:语录体
它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著作,是儒家的学术经典。
《论语》中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学 习和个人修养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好好学习,享受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Βιβλιοθήκη 亦乐乎? ——学友互相激励,探讨。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君子的风度。
子曰: “温故而 知新,可| 以|为|师 矣。
知识的继 承与创新。
子曰: “学|而不 思则罔, 思|而不学 则殆。
学习与思 考结合的 必要性。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何有于我哉?”
——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教育的态度谈 为人师的条件。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 如学也。”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思想修养
孔子语录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的众多版本
孔子:名
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 国人。我国 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 的创始者。
《论语》六则
❖“论”(lún)有伦理的含 义,也就是关于人生道理的 有条理的论述。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
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也 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的散 文集。
6、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 虚心向别人学习,用时要有 正确的学习态度。
小结
❖“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 和转接。
❖分析课文中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 语中的哪个语气。
❖文章中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 方法的,还有的谈思想修养,应区 分清楚。
“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 接和转接。
❖ 顺接,指用“而”字连接两个部分,意思是顺 着下来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然 后”“就”“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