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840-1949)
阶级 派别 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层次 抵抗派 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 中央:奕 器物 阶级 洋务派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左宗棠 张之洞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资产 革命派 阶级 激进派
无产 知识 阶级 分子 孙中山
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 ②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三、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90年代) 2.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⑶实践: 1898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结果:
影响:
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 ,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 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 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 思想解放潮流。
⑴背景:
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阶级上: 资产阶级的壮大
政治上: 一方面,列强掀起瓜分中 国高潮,民族危机加深; 另方面,清朝的封建专制 统治,加重了危机。 思想上: 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这些都严重 阻碍了民族 资本主义的 发展
2.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 康有为:
2.代表人物
⑵放眼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魏源
① 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海》意义: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 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② 主张革新变法,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 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 主张利用和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抵抗外来侵略的主 要力量,与投降派“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政策形 成鲜明的对照。
2.代表人物
⑴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0岁中举,66岁的人生,2大贡献:
林则徐
① 在广东主持禁烟,虎门销烟→近 福建侯官人,清 代中国第一位民族英雄。 朝后期政治家、
②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为了解夷 思想家和诗人、 情,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 伟大的民族英雄。 官至一品,曾任 地翻译”,编译出《四洲志》《各 江苏巡抚、两广 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 总督、湖广总督、 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 陕甘总督和云贵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 总督,两次受命 志→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为钦差大臣。
思想主张: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 结果: 作用: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文化上—主张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实施。
(根本原因:缺乏必要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也为 康、梁思想形成奠定基础
三、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
2.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历史现场 】 《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 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 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 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 ……《海国 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 一路走高。——《大国崛起.日本》
④推崇和歆慕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他称誉瑞 士“不设君位,不立王侯”,“推择乡官理事”, 是“西方桃花源”。
湖南邵阳人, 清代启蒙思想 家、政治家、 文学家,近代 中国“睁眼看 世界”的先行 者之一。28 岁中举,官高 邮知州,晚年 弃官归隐,潜 心佛学。
3.“开眼看世界”的影响: (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当时的思想解放 (2)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康有为思想观点:
康有为
儒家 据乱世 三世说 君主 资级 进化论 专制
生平世 君主 立宪
太平世
民主 共和
变法之本,在育 人才,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学校 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代表作:《变法通议》
梁启超(1873——1929)
封建君主是 “大盗窃百度文库国”,主张 国家属于人 民,王侯将 相是人民的 公仆。 观今日之世 变,盖自秦 以来未有若 斯之亟
严复(1854——1921)
材料: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 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 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 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从这句话能看出维新变法思想宣传呈现什么特点? 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点? 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 为伪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 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 张变革的先师。这样,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 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将儒家 学说与 西方进 化论相 结合
②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 的因循守旧,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 严 复:
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直接 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
“上师尧舜三代,外 采东西强国,立宪法, 开国会,行三足鼎立 之制,则中国之治强, 计日可待”
康 有为(1858——1927)
《新学伪经考》把历 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 的古文经典斥为伪经; 《孔子改制考》则将 孔子当做民权、平等 的倡导者。
天津开平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
曾国藩 安庆军械所(最早)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崇厚 天津机器制造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三、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90年代) 1.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
背景: ① 洋务运动的展开 ②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主要代表: 王韬 、郑观应、 薛福成
本课小结:
近 代 向 西 方 学 习 历 程 之 一
1、地主阶级抵抗派 (开明知识分子):
——“师夷长技以制夷” 2、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体西用” 技术学习 (“器物”)
向 西 方 学 习 不 断 深 入
3、资产阶级维新派: ——君主立宪制
制度模仿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3.中体西用的实践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60年代开始)开创近代教育。
“自强”军事工业 “求富”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
政治上,西方已逐渐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的封建 专制统治却空前强化。 经济上,西方工业革命蓬勃展开,而中国的封建经济却依 然占统治地位。 外交上,西方列强积极开展殖民扩张,把侵略矛头已经指向 了中国,而中国却夜郎自大,根本不了解西方的侵略野心。
⑶鸦片战争中国惨败,惊醒志士。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林则徐等开始着手 收集夷情、了解夷情,形成了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新局面。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1.含义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 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体西用”,是以中国封建纲常名教为主、以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为辅,来镇压农民起义、抵 御列强侵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2.历史背景 ①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②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器乃不能及”。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三民主义 民主 科学
马克思主义 思想
制度
陈独秀 李大钊
李大钊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 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60年代)
1.历史背景
⑴ 清朝长期以来实行闭关锁国外交政策,夜郎自大,不了 解世界。 ⑵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