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考研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正畸学
第一章绪论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预防和治疗。
考点一:.简述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
1.个别牙齿错位: 如唇、舌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等。
2.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如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
3.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如反牙合,深覆牙合,开牙合,上颌前突或下颌前突,双颌前突等。
考点二.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
1.影响牙合颌面的发育,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错颌畸形将影响牙颌面软硬组的正常发育,如反合不及时治疗则下牙弓限制前颌骨发育,而下颌没有上下牙弓的协调关系而过度向前发育
2.影响口腔的健康,牙错位拥挤不易自洁而好发牙龈、牙周炎症状同时常因牙齿错位而造成牙周损害。
3.影响口腔功能,后牙锁合造成咀嚼功能下降,前牙开合造成发音不清,严重下颌前突则造成吞咽异常,严重下颌后缩影响正常呼吸。
4.影响容貌外观,开唇露齿、双颌前突、长面或短面等畸形。
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考点三.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
(一)矫治方法
1.预防矫治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后天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牙合畸形,而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牙合畸
形的发生,是预防矫治的主要内容。
如母亲妊娠期注意营养,防止过量射
线照射注意药物的使用以防胚胎的发育不良。
儿童出生后要定期进行口腔
检查,早发现早防治,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乳牙缺隙的保持以及滞
留牙多生牙的早期拔除等,通过这些预防可防止错颌畸形的发生。
2.阻断矫治当错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牙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
如早期发现牙列
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简单合垫舌簧矫治
器矫治,防止向严重的错颌畸形发展。
3.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4.外科矫治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错牙合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正其错牙合,称为正颌外科或外科正畸。
考点四.错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紫皮书)
1、平衡是指牙合颅面形态和功能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前牙覆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型中性,尖窝关系正常颌间关系及颌面关系正常,口颌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2、稳定是形态和功能矫正效果必须稳定,不出现复发;
3、美观作为矫治目标之一,是随着牙颌面畸形的矫治,面部侧貌形态得到改善。
第二章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考点六. 颅面部的生长期
颌面部的增大基本和身体一致,但和牙的萌出有关:
第一快速期:3周~7个月乳牙萌出第二快速期:4~7岁第一恒磨牙萌出
第三快速期:11~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第四快速期:16~19岁第三恒磨牙萌出
考点七. 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2. 骨缝的间质增生:各骨缝间的结缔组织细胞分裂为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及
间质成为成骨基质,后者钙化为新骨,以增大骨体积。
(婴儿的颅面由骨表面增生及骨缝的间质增生而生长。
髁突最后停止生长活动)
考点八. 颅面部划分标准
1. 颅底线(Bolton 平面):在头颅侧位X线片上,从鼻根点至Bolton点(枕骨
髁后切迹)的连线,该平面之上为颅部,该平面之下为面部。
2. 面横平面(Frankfort 平面):自左右眶下缘最低点至左右外耳道最高点的连
线,在人类学中,常用此平面作为颅面分界线。
2、Brodie X线片颅面部生长发育特点(紫皮书)
1)面部的生长型在儿童发育早期即已确定,以后的增长基本是按定型的轮廓而扩大。
2)在增长过程中,头部的各点按直线方向推进。
3)鼻腔底、牙弓面、下颌体下缘三者与Bolton平面保持恒定不变的角度。
4)蝶鞍中点通过上颌第一恒磨牙到颏点所画的直线,代表面部向前向下增长的综合方向。
5)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较面部其他部分变异较少而恒定。
6)头颅增长的速度,随年龄而递减。
考点十一简述建合的动力平衡(紫皮书)
①前后向动力平衡:咀嚼力有推动上下牙弓向前发育的作用,舌肌也有此作用。
上下牙长轴微向前方倾斜,通过牙的斜面产生向前的合力,有使牙体向前方移动的可能,咬合力也助长了这一向前移动的作用。
口周肌等直接加力于上下前牙,通过触点而传导于全牙弓,又通过咬合至上下牙齿,使同颌牙经常保持紧密的邻接而相互支持,借助于斜面关系使上下牙弓相互稳定,保持一定形状。
②内外的动力平衡:牙弓在内侧舌肌,外侧唇颊肌的两种肌力作用下,维持一定的宽度和大小。
在正常的前后向动力平衡下,上下牙弓可以适当向前发育,使颌不至于前突或后缩,同时也促进牙弓向侧方发育。
在正常的内外动力平衡下,牙弓的宽度可以适当发育,不至于过宽或过窄。
③垂直向的动力平衡:开口肌和闭口肌的动力平衡,对维持牙槽高度的正常发育起到一定的作用,避免产生深覆合或开合。
考点十二怎样判断一个患者是否进入生长高峰期(紫皮书)
①身高和体重的生长情况。
②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月经初潮表明女孩生长高峰已过约17个月。
③手腕X线片检查:Grave判断指标的国内研究结果表明,女孩11~13岁,男孩14-15岁进入生长发育高峰阶段。
Hagg研究表明,中指中间指骨的骨骺钙化为骨阶段是功能矫形开始的最适期。
考点十三简述Leeway space(替牙间隙)的作用(紫皮书)
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即leeway space。
在上颌单侧有0.9—1 mm,下颌单侧有1.7—2 mm。
利用这些间隙,可以使终末平面为垂直型的牙列,替牙后能够建立恒磨牙的中性关系。
考点十四面部的生长型表现在那些方面(紫皮书)
面部生长型表现在:同一种族的个体,有类似的生长型;同一家族中的成员,有类似的面部生长型;同一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面部生长型是一致的。
考点十七简述下颌骨的生长旋转(紫皮书)
下颌骨的生长过程中要发生旋转。
旋转有向前向后两种方式。
有学者把下颌的旋转分为内旋转和外旋转。
生长旋转与面部的垂直向发育密切相关,并且与髁突的生长量和方向有明显的关系。
下颌的旋转生长对调节上下颌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旋转失调,会使颌骨的生长方向发生改变,表现为长面型或短面型。
考点十八乳牙终末平面类型:
乳牙牙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型:
1)垂直型: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呈一直线,在一个垂直平面上。
2)近中型: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位置。
3)远中型: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位置,这种类型极易造成上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时形成远中关系,对将来错合的发生关系较大。
考点十九乳牙牙合特征
①前牙覆盖很小,可有稍深的覆牙合
②前牙部分可有生长间隙及灵长间隙
③终末平面以垂直型及近中型较多,这对恒牙牙合建立正常的牙合关系有影响
④上颌乳尖牙的近中舌侧面与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唇侧面相接触。
考点二十恒乳恒牙交替过程中,前牙比乳牙大,其差量通过以下几方面补偿:
1)乳牙间有适当的牙间隙
2)恒切牙萌出时更偏向唇颊侧
3)尖牙之间牙弓宽度增加
4)前磨牙萌出时较偏颊侧
5)乳恒牙的大小比例协调
6)替牙间隙的作用
考点二十一替牙期的暂时性错牙合:(紫皮书)
是发育中的自然现象,暂不需要矫正,包括以下:
1)上颌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由于恒侧切牙牙胚挤压恒中切牙根,两个中切牙间隙可能增大,待侧切牙萌全后,此间隙可逐渐消失。
2)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常因尖牙胚压迫所致,待尖牙萌出后,同时牙槽骨也有所发育,侧切牙就可能恢复正常。
3)恒切牙萌出时出现轻度拥挤现象。
可能因前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替牙间隙的利用,可自行调整。
4)上下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牙合关系。
当乳磨牙与前磨牙替换后,利用上下颌替牙间隙之差可以调整为中性牙合关系。
(由于替牙后下颌的“剩余间隙”
大于上颌的剩余间隙,下第一恒磨牙向前方移动的距离较上第一磨牙为多)
5)上下切牙萌出早期出现前牙深覆牙合。
由于后牙的高度增长切牙的深覆牙合可能自行调整
第三章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考点二十三错颌畸形的病因
一.遗传因素(紫皮书)
嚼器官的不平衡退化,机制为:①颅面比例和形态因生存环境变迁而改变,②咀嚼器官因食物的结构变化而出现退化,③咀嚼器官的退化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即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再次之,导致牙量、骨量不调,出现牙齿拥挤畸形。
常见因遗传因素所致的错颌畸形主要有:颜面不对称,牙列拥挤,牙齿数目、形态或萌
出时间的异常,下颌前突,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和深覆合
二.环境因素(引起错牙合畸形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一)先天因素(congenital causes)从受精卵细胞的形成到胎儿的生长发育直到出生以前,导致错牙合畸形形成的各种发育、营养、疾病、外伤等原因,都称为先天因素。
1.母体因素妊娠期妇女的健康与营养状况影响胎儿颌面部的正常发育以及错牙合畸形的形成
2.胎儿因素
(1)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由牙胚发生过程中异常环境因素或是遗传因素所造成
(2)先天性缺牙(congenital missing tooth):多为位于各段牙齿序列远中部位的牙齿。
由于在牙胚发育早期阶段的异常因素所致,可能与遗传或外胚叶发育障碍有关,是人类咀嚼器官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先天缺牙的好发顺序为:上下颌第三磨牙、下颌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及上颌侧切牙。
(3)牙齿大小形态异常:多由遗传因素决定,是由于牙胚在发育形成分化阶段出现异常而形成。
牙齿的大小异常以上颌侧切牙和第二前磨牙多见
(4)舌形态异常:舌的形态与其功能、压力有关。
(5)唇系带异常
现下颌后缩或下颌前突畸形。
上下颌骨发育不良而导致错牙合畸形。
向下拉而不能向前发育,形成开牙合。
婴儿式吞咽(紫皮书):是指婴儿吮吸时,舌体位于上下牙槽嵴之间,并与唇保持接触的吞咽方式。
可形成上牙弓前突、前牙
开合;如舌体位于两侧上下后牙之间, 则可形成后牙开合。
(5).肌功能异常增强,限制骨骼发育;减弱,下颌移位。
(四)口腔不良习惯※:
主要包括吮指习惯、唇习惯、舌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咬物习惯、不良睡眠习惯等,是形成错牙合畸形的主要病因之一。
后天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
1.乳牙早失:乳前牙可造成反牙合或深覆牙合;第二乳磨牙早失使第一恒磨牙近中倾斜或移位;多数乳磨牙早失,造成颌骨发育不足
2.乳牙滞留:继替恒牙因萌出受阻可能埋伏阻生,或错位萌出。
3.乳牙下沉.乳牙根与齿槽发生粘连,形成低位,此时必须拔除乳牙才能使恒牙萌出4.乳尖牙磨耗不足:当咬合时,乳尖牙可能产生早接触,而引起创伤性疼痛,下颌为了避免早接触,向前方或侧方移动,形成假性下颌前突偏牙合或反牙合。
5.恒牙早失:恒牙早失尤其是第一恒磨牙早失的后果:会影响恒牙正常建牙合。
6.恒牙早萌:常见的是双尖牙,牙根尚未形成即已萌出,易松动而脱落。
7.恒牙萌出顺序紊乱:上颌6先于下颌6萌出,易形成远中错牙合;上颌7先于345萌出,会使上颌6近中倾斜而缩短上颌牙弓长度,导致后萌的牙齿因间隙不足而拥挤错位
8.恒牙异位萌出
第四章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考点二十七 Angle错牙合分类法
(一)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
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畸形主要表现在牙弓前段。
表现为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牙合、前牙深覆牙合、后牙颊、舌向错位等。
(二)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子分类看前牙、亚类看两侧)
磨牙为远中关系;如果下颌后退1/4个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时,称为轻度远中错牙合关系。
若下颌或下牙弓更加位于远中关系,以至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之者,则称为完全远中错牙合关系。
根据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机制,又可分为骨性Ⅱ类和牙性Ⅱ类错牙合。
第一分类: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上颌前牙唇向倾斜
第一分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而另一侧为中性牙合关系,且上颌前牙
唇向倾斜。
第二分类: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上颌前牙舌向倾斜
第二分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而另一侧为中性牙合关系,且上颌前牙
舌向倾斜。
第二类第一分类可表现为前牙深覆盖、深覆牙合、上唇发育不足和开唇露齿等。
第二类第二分类的症状可能有内倾性深覆牙合。
(三)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一个亚类)
磨牙为近中关系:如果下颌前移1/4个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第一恒磨牙
弓更加位于近中关系,以至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第二恒磨牙之间,
第三类,亚类:为单侧的近中错牙合。
Angle错牙合畸形分类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简明、易懂的特点,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此分类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Angle分类法的前提是,认为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是恒定不变的,是确定错牙合类别的关键。
而实践研究表明,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牙弓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位置的变化。
2.该分类法并没有包括牙、颌、面在长、宽、高三维方向上形成错牙合畸形的综合机制。
3.对于现代人类来说,牙量与骨量的不调是错合畸形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但Angle分类法未将此重要机制反映出来。
考点二十八毛燮均错合分类法
1.第1分类(Ⅰ1):牙量相对大,骨量相对小,表现为牙齿拥挤。
2.第2分类(Ⅰ2):骨量相对大,牙量相对小,表现为牙间隙。
1. 第1分类(Ⅱ1):后牙近中牙合,前牙反牙合或对牙合。
2. 第2分类(Ⅱ2):后牙远中牙合,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
3. 第3分类(Ⅱ3):后牙中性牙合,前牙反牙合。
4. 第4分类(Ⅱ4):后牙中性牙合,前牙深覆盖。
5. 第5分类(Ⅱ5):双颌或双牙弓前突。
1.第1分类(Ⅲ1):上牙弓宽于下牙弓。
2.第2分类(Ⅲ2):上牙弓窄于下牙弓。
3.第3分类(Ⅲ3):上下牙弓狭窄。
1.第1分类(Ⅳ1):前牙深覆牙合。
2.第2分类(Ⅳ2):前牙开牙合。
表现为各种个别牙错位的形式,多因局部变化造成。
不代表牙合、颌、面发育情况,也没有牙量骨量不调。
凡不能归入前五类的错牙合畸形统属此类。
第五章X线头影测量分析
考点二十九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应用(南大真题,紫皮书)
1. 研究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2. 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 确定错颌畸形的矫治设计
4. 研究矫治对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作用
5. 外科正颌的诊断、设计
6. 下颌的功能分析、舌位分析
考点三十常用头影测量的标志点(Landmarks)及平面
1. 头影测量标志点(解剖标志点、引申标志点)
1)颅部标志点
蝶鞍点(S):蝶鞍影像的中心
鼻根点(N):鼻额缝的最前点
耳点(P):外耳道最上点
颅底点(Ba):枕骨大孔前缘之中点
Bolton点:枕骨髁突后切迹的最凹点
2)上颌标志点
眶点(O):眶下缘的最低点
翼上颌裂点(Ptm):翼上颌裂轮廓的最下点
前鼻棘点(ANS):前鼻棘之尖
后鼻棘点(PNS):硬腭候补骨棘之尖
上齿槽座点(A):前鼻棘与上牙槽缘点之间的骨部最凹点
上齿槽缘点(SPr):上牙槽突的最前下点
上中切牙点(UI):上中切牙切缘的最前点
3)下颌标志点
髁顶点(Co):髁突的最上点
关节点(Ar):颅底下缘与下颌髁突颈后缘的交点
下颌角点(Go):下颌角的后下点
下齿槽座点(B):下牙槽突缘点与颏前点间的骨部最凹点
下齿槽缘点(Id):下牙槽突的最前上点
下切牙点(Li):下中切牙切缘之最前点
颏前点(Po):颏部之最突点
颏顶点(Gn):颏前点与颏下点之中点
颏下点(Me):颏部之最下点
D点:下颌体骨性联合部之中心点
4)软组织标志点
额点(G):额部的最前点
软组织鼻根点(Ns):软组织侧面上相应的鼻根点
眼点(E):睑裂的眦点
鼻下点(Sn):鼻小柱与上唇的连接点
唇缘点:
上唇缘点(UL’):上唇黏膜与皮肤的连接点
上唇突点(UL):上唇的最突点
下唇缘点(LL’) :下唇黏膜与皮肤的连接点
下唇突点(LL):下唇的最突点
软组织颏前点(Pos):软组织颏的的最前点
软组织颏下点(Mes):软组织颏的最下点
咽点(K):软组织颈部与咽部的连接点
2. 头影测量平面
1)基准平面(紫皮书)
前颅底平面(SN):蝶鞍点与鼻根点的连线,相对稳定用来研究面部对颅底的相对关系眼耳平面( FH,):耳点与眶点连线,投照定位平面
Bolton平面:Bolton点与鼻根点连线组成,头影图的重叠
2) 测量平面
腭平面(PP.):后鼻棘与前鼻棘的连线
全颅底平面(Ba-N):颅底点与鼻根点的连线
牙合平面(OP,) 2种确定方法
解剖牙合平面:第一恒磨牙的咬合中点与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点(覆牙合或开牙合的1/2处)的连线
功能牙合平面:第一恒磨牙及第一乳磨牙或第一前磨牙的牙合接触点下颌平面(MP, Mandibular Plane)3种确定方法
通过颏下点与下颌角下缘相切的线
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
下颌角点与下颌颏顶点间的连线
下颌支平面(RP, Ramal Plane):下颌升支及髁突后缘的切线
面平面(N-P, Facial Plane):鼻根点与颏前点的连线
Y轴(Y axis):蝶鞍中心与颏顶点的连线
模型测量分析常见方法
1、拥挤度分析:包括牙弓应有长度和牙弓现有长度,是对牙列拥挤程度的定量评价。
2、替牙期拥挤度预测:包括牙弓应有长度预测和牙弓现有长度预测。
牙弓应有长度预测方法包括牙片预测法、Moyers预测法、Tanaka-Johnston预测法。
----牙片预测法:拍牙片,未萌牙x=X*y/Y
----Moyers预测法:用下颌恒切牙的牙冠总宽度来预测未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宽度的方法,测完2-2的长度查表得出。
此法简单,可靠性大。
----Tanaka-Johnston预测法:测2-2宽度后直接预测尖牙与前磨牙总宽度的方法。
设2-2宽度为x,尖牙与前磨牙总宽度为y,公式为x/2+10.5mm(11mm)=下颌(上颌)单侧y。
3、牙齿大小协调性-Bolton 指数分析法;Bolton 指数是指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均为下颌比上颌)。
正常情况前牙比为
下颌,前牙还是全口牙。
4、牙弓形态测量分析,包括牙合曲线的曲度、牙弓对称性测量分析、牙弓长度测量、牙弓宽度测量。
5、牙槽及基骨的测量分析包括:牙槽弓的长度及宽度、基骨弓的长度及宽度
(四)常用硬组织测量项目
1. 骨性测量项目
SNA角:蝶鞍中心、鼻根点、上牙槽座点;
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SNB角:蝶鞍中心、鼻根点、下牙槽做点;
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ANB角: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
反映上下颌部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NP-FH(面角):面平面NP与眼耳平面FH的后下角;
反映下颌的突缩程度
Y轴角:蝶鞍中心与颏顶点连线(SGn)与眼耳平面FH相交的下前角,反映颏部的突缩NA-PA(颌突角):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连线NA,与颏前点至上牙槽座点连线PA延长线之角,反映面部的上颌部分相对于整个侧面的关系
MP-FH(下颌平面角):下颌平面MP与眼耳平面FH的交角
代表下颌体的陡度,下颌角的大小,也反映面部的高度
ANS-Ptm(上颌长):翼上颌裂点与前鼻棘点在FH平面垂足间的距离
代表上颌的长度
S-Ptm(上颌位置):翼上颌裂点与蝶鞍中心点在FH平面上垂足间的距离
代表上颌后界与蝶鞍中心点的位置关系,亦反映上颌骨的前后位置关系Co-Po(下颌长):髁突后缘切线与颏前点在下颌平面上垂足间的距离
代表下颌骨的综合长度
S-Co(下颌位置):髁突后切线与蝶鞍中心点在FH平面上垂足间的距离
代表下颌髁突后界与蝶鞍中心点的位置关系
2. 牙性测量项目
1-SN角: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下内角
1-MP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的上内角
1-NA角:上中切牙长轴与NA交角,代表倾斜度和突度
1-NA距:上中切牙至NA的垂直距离
1-NB角:下中切牙长轴与NB的交角
1-NB距:下中切牙至NB的垂直距离
上下中切牙角:上中切牙长轴与下中切牙长轴交角。
3.常用高度测量项目
全面高(N-Me):从鼻根点至颏下点的距离
上面高(N-ANS):从鼻根点至前鼻棘点的距离
下面高(ANS-Me):从前鼻棘至颏下点的距离
上面高/全面高:N-ANS/ N-Me×100%
下面高/全面高:Ars-Me/ N-Me×100%
(五)常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
1.Downs分析法
以眼耳平面作为基准平面,具体测量以下内容:
面角、颌凸角、A-B平面角、下颌平面角、Y轴角、
平面角、1-1、1-OP、1-MP、1-AP
2.Tweed分析法
Tweed分析法主要测量由眼耳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所组成的代表面部形态结构的颌面三角形的三角。
3.Wits分析法
Jacobson 认为ANB角在有些情况下不能正确反映出上下颌骨前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这主要因为:1.N点位置的前后向移动。
2.上下颌骨相对于颅底的旋转。
因此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分别从上、下牙槽座点AB向功能牙合平面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o点和Bo点。
然后测量Ao点和Bo点间的距离以反映上、下颌骨前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六)常用软组织测量项目
面型角(FCA):额点与鼻下点连线和鼻下点与软组织颏前点连线的后交角
代表软组织的面型突度
鼻唇角(NLA):鼻下点与鼻小柱连线和鼻下点与上唇突点连线的前交角
代表上唇与鼻底的位置关系
面上部高(UFH):分别从E点Sn点向GSn连线作垂线,两垂线间距
上唇长(ULL):分别从Sn点和上口点向Sn-Pos连线作垂线,两垂线间距
下唇长(LLL):分别从Mes点和下口点向Sn-Pos连线作垂线,两垂线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