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0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种 群 数 量
时间
实例1:澳大利亚本来并没有兔子。 1859年,24只 欧洲野兔从英国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野兔发现 自己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 鹰等天敌。这里的土壤疏松,打洞做窝非常方便。 于是,兔子开始了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 不到100年,兔子的数量达到6 亿只以上,遍布整个
一、种群数量的增长
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 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 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细菌的数量/个
数学模型类型:
⑴数据分析表格式
时 间 细菌数量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Nn=2n 方程式——精确 ⑵数学方程式 ⑶坐标式(曲线图、柱状图) 曲线图——直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例3: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 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 高斯(Gause,1934)把5个大草履虫置 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 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食物不足 空间有限 种内斗争 天敌捕食 气候不适 寄生虫 传染病等
二、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1、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在不利 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食物、 天敌、传染病等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等
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1、有害动物的防治。 2、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拯救和恢复濒危动物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