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类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共18页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类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点燃“思维训练”的火花
——比喻类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透过本义寻找比喻 义,从相似点入手,由此及彼,明确话题 (标题)的本体是什么。
约束自我,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 2、一个企业唯有为自己立一个责任的岸,才可
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 3、若没有责任之岸,个人的行为便有可能践踏 他人生命,危害社会秩序,成为社会的洪水猛兽。
• 怎么办(有岸,应怎样) 1、立责任之岸,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 2、立责任之岸,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中心观点:停靠淡泊名利之岸,笑看云卷云舒。
• 脱离名利的苦海,需要坚定的决心。 • 脱离名利的苦海,需要清醒的头脑。 • 若一味随波逐浪,只会溺死于名利的苦海
之中。 • 若一味见风使舵,永远也无法靠岸,无法
得到心灵的栖息。
中心论点:岸是理想,是目标,是我们成
功的动力。
• 是什么 • 以理想作岸,是一个人有斗志的表现。 • 为什么 • 有理想作岸,人生的航程便有了动力。 • 失去理想之岸,人生的方舟便迷失了方向。 • 怎么样(靠岸/无法靠岸) • 到达理想之岸,需要正确的方向。 • 到达理想之岸,需有劈波斩浪的勇气。 • 到达理想之岸,需有坚定不移的决心。 • 若一味随波逐浪,只会溺死于茫茫大海之中。
岸是道德、责任、法律、法规、规则等。 ②真善美—— 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真诚、善良、宽容、淡泊名利、良知、 诚信,对生命的敬畏等。 ③成功的停靠点——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某个理想、目标、价值的实现,成就。
中心观点=态度+具体内容
• 自我。
• 3、法律之岸不可缺。
分论点
• 4、为人处事不应逾越道德之岸。
• 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中心论点
• 6、回归真诚之岸,绽放人性之花。
• 7、停靠淡泊名利之岸,笑看云卷云舒。 • 8、回归良知之岸,是一种人性的救赎。
分论点
• 9、回到敬畏生命之岸,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 10、远离诚信之岸,只会迷失在名利的苦海之中。
• 本义:
水边高起之地;
• 特征,作用: 约束水,成就水;航程目标;心灵的港湾
• 2、审材料,抓提示:
• ①海到无边天作岸: 约束、限制、制约
• 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人性的真善美
• ③成功的彼岸:成功的停靠点
抓相似点 由实入虚
• 二、人生之岸: • 人生、社会中有什么东西具有岸的特征和作用?
• ①约束、限制—— 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道德、责任、法律、法规、规则等。
• ②真善美—— 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真诚、善良、宽容、淡泊名利、良知、 诚信,对生命的敬畏等。
• ③成功的停靠点—— 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某个理想、目标、价值的实现,成就。
立意原则
• 1、遵循本义,紧贴材料,由实入虚。 • 2、化多为少,化大为小,以小切入。 • 3、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角度表 • 述①约。束、限制—— 对应人生、社会
• 11、岸是理想,是目标,是我们成功的动力。
中心观点:责任之岸,约束自我,成就自我。
• 分论点: • 是什么: • 1、给自己立一个责任之岸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体
现。 • 2、给自己立一个责任之岸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 3、给自己立一个责任之岸是敬业的表现。 • 为什么:(为什么要有岸) • 1、一个人唯有为自己立一个责任的岸,才可以
• 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 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 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请以“沙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
一、明确喻体“沙子”是什么? 1、审话题,明本义,抓特征(作用、意义): 本义: 细小的石粒 特征、作用: 细小、摩擦 2、审材料,抓提示:
根据上述材料,请以“茧”为题写一篇
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不少于800字。
• 一、明确喻体“茧”是什么?
温故知新
• 1、审话题,明本义,抓特征:
• 本义:蚕丝缠绕而成的一种壳
• 特征、作用:包裹、密封、与外界隔绝,黑暗……
束缚、不自由;保护、蚕蜕变成蝶之前的一个修炼场所
• 2、审材料,抓提示:
起之地。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岸”的说法: 妙联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 峰”;佛语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人们常说“抵达成功的彼岸”……
• 你对“岸”肯定有很多理解和感悟,请以 “岸”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一、明确喻体“岸”是什么?
• 1、明本义,抓特征(作用、意义):
• 作用:束缚、自我监禁……
•
修炼、韬光养晦……
• 目的:只为破茧而出,展翅翩跹。
抓相似点
• 二、人生之茧:
由实入虚
• 人生、社会中有什么东西具有茧的特征和作用?
• 监狱、家庭、学校……
• 自卑、自大自傲、名利欲望、困境、溺爱、磨难……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岸”的本义为:河岸、海岸,即水边高
• 2、训练比喻类作文的审题思维过程,提高 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温故知新
阅读下面文字,跟据要求作文。
俗语云“作茧自缚”, 作茧或许是一种 束缚,一种自我监禁……
陆游有诗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 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春蚕 作茧,是修炼,是韬光养晦… … 只为破茧 而出,展翅翩跹……
人生正是如此。无论是作茧,还是破茧, 都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感悟和思考。
• 分论点: • 是什么: • 停靠淡泊名利之岸,体现了一个人高洁的精神境
界。 • 为什么: • 唯有停靠淡泊名利之岸,才可以脱离名利的苦海。 • 停靠淡泊名利之岸,才可以回归真正的自我。 • 停靠淡泊名利之岸,才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 停靠淡泊名利之岸,才可以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 怎么样(能靠岸或不能靠岸)
使我们疲惫;阻碍成功;微小的;随时倒掉
• 一、明确喻体“沙子”是什么?
• 1、审话题,明本义,抓特征(作用、意义):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点燃“思维训练”的火花
——比喻类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透过本义寻找比喻 义,从相似点入手,由此及彼,明确话题 (标题)的本体是什么。
约束自我,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 2、一个企业唯有为自己立一个责任的岸,才可
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 3、若没有责任之岸,个人的行为便有可能践踏 他人生命,危害社会秩序,成为社会的洪水猛兽。
• 怎么办(有岸,应怎样) 1、立责任之岸,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 2、立责任之岸,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中心观点:停靠淡泊名利之岸,笑看云卷云舒。
• 脱离名利的苦海,需要坚定的决心。 • 脱离名利的苦海,需要清醒的头脑。 • 若一味随波逐浪,只会溺死于名利的苦海
之中。 • 若一味见风使舵,永远也无法靠岸,无法
得到心灵的栖息。
中心论点:岸是理想,是目标,是我们成
功的动力。
• 是什么 • 以理想作岸,是一个人有斗志的表现。 • 为什么 • 有理想作岸,人生的航程便有了动力。 • 失去理想之岸,人生的方舟便迷失了方向。 • 怎么样(靠岸/无法靠岸) • 到达理想之岸,需要正确的方向。 • 到达理想之岸,需有劈波斩浪的勇气。 • 到达理想之岸,需有坚定不移的决心。 • 若一味随波逐浪,只会溺死于茫茫大海之中。
岸是道德、责任、法律、法规、规则等。 ②真善美—— 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真诚、善良、宽容、淡泊名利、良知、 诚信,对生命的敬畏等。 ③成功的停靠点——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某个理想、目标、价值的实现,成就。
中心观点=态度+具体内容
• 自我。
• 3、法律之岸不可缺。
分论点
• 4、为人处事不应逾越道德之岸。
• 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中心论点
• 6、回归真诚之岸,绽放人性之花。
• 7、停靠淡泊名利之岸,笑看云卷云舒。 • 8、回归良知之岸,是一种人性的救赎。
分论点
• 9、回到敬畏生命之岸,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 10、远离诚信之岸,只会迷失在名利的苦海之中。
• 本义:
水边高起之地;
• 特征,作用: 约束水,成就水;航程目标;心灵的港湾
• 2、审材料,抓提示:
• ①海到无边天作岸: 约束、限制、制约
• 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人性的真善美
• ③成功的彼岸:成功的停靠点
抓相似点 由实入虚
• 二、人生之岸: • 人生、社会中有什么东西具有岸的特征和作用?
• ①约束、限制—— 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道德、责任、法律、法规、规则等。
• ②真善美—— 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真诚、善良、宽容、淡泊名利、良知、 诚信,对生命的敬畏等。
• ③成功的停靠点—— 对应人生、社会 岸是某个理想、目标、价值的实现,成就。
立意原则
• 1、遵循本义,紧贴材料,由实入虚。 • 2、化多为少,化大为小,以小切入。 • 3、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角度表 • 述①约。束、限制—— 对应人生、社会
• 11、岸是理想,是目标,是我们成功的动力。
中心观点:责任之岸,约束自我,成就自我。
• 分论点: • 是什么: • 1、给自己立一个责任之岸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体
现。 • 2、给自己立一个责任之岸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 3、给自己立一个责任之岸是敬业的表现。 • 为什么:(为什么要有岸) • 1、一个人唯有为自己立一个责任的岸,才可以
• 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 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 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请以“沙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
一、明确喻体“沙子”是什么? 1、审话题,明本义,抓特征(作用、意义): 本义: 细小的石粒 特征、作用: 细小、摩擦 2、审材料,抓提示:
根据上述材料,请以“茧”为题写一篇
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不少于800字。
• 一、明确喻体“茧”是什么?
温故知新
• 1、审话题,明本义,抓特征:
• 本义:蚕丝缠绕而成的一种壳
• 特征、作用:包裹、密封、与外界隔绝,黑暗……
束缚、不自由;保护、蚕蜕变成蝶之前的一个修炼场所
• 2、审材料,抓提示:
起之地。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岸”的说法: 妙联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 峰”;佛语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人们常说“抵达成功的彼岸”……
• 你对“岸”肯定有很多理解和感悟,请以 “岸”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一、明确喻体“岸”是什么?
• 1、明本义,抓特征(作用、意义):
• 作用:束缚、自我监禁……
•
修炼、韬光养晦……
• 目的:只为破茧而出,展翅翩跹。
抓相似点
• 二、人生之茧:
由实入虚
• 人生、社会中有什么东西具有茧的特征和作用?
• 监狱、家庭、学校……
• 自卑、自大自傲、名利欲望、困境、溺爱、磨难……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岸”的本义为:河岸、海岸,即水边高
• 2、训练比喻类作文的审题思维过程,提高 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温故知新
阅读下面文字,跟据要求作文。
俗语云“作茧自缚”, 作茧或许是一种 束缚,一种自我监禁……
陆游有诗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 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春蚕 作茧,是修炼,是韬光养晦… … 只为破茧 而出,展翅翩跹……
人生正是如此。无论是作茧,还是破茧, 都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感悟和思考。
• 分论点: • 是什么: • 停靠淡泊名利之岸,体现了一个人高洁的精神境
界。 • 为什么: • 唯有停靠淡泊名利之岸,才可以脱离名利的苦海。 • 停靠淡泊名利之岸,才可以回归真正的自我。 • 停靠淡泊名利之岸,才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 停靠淡泊名利之岸,才可以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 怎么样(能靠岸或不能靠岸)
使我们疲惫;阻碍成功;微小的;随时倒掉
• 一、明确喻体“沙子”是什么?
• 1、审话题,明本义,抓特征(作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