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古道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图/
李枝彩特别策划
FEATURE
永昌古道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陕西富县秦直道线路
永昌道,因途经古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大理、保山、德宏一带)而得名,自古就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古道最早开辟于公元前4世纪,是当年四川商旅向南亚各国输出蜀布、邛竹杖等商品的民间通道。

秦汉统一特别是东汉永昌郡建立以后,被正式纳入西南地区官营驿道网络,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长期以来都是中央王朝经略西南,沟通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至抗战时期为新修的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取代,前后沿用时间达
2400多年。

古道东起大理,接昆明—楚雄—大理古道,向西经漾濞、永平,过澜沧江至保山市境,由保山向西分北、中、南三路渡怒江,翻高黎贡山至腾冲城,再由腾冲城分四路经腾冲猴桥(古永)、德宏州梁河、盈江和陇川等地出境,至缅甸密支那、八莫等再转往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单线总里程约600公里,复线(含主线、支线)总里程约1500公里。

由于开发早、沿用时间长,古道沿线留下了各个时期的道路遗迹、古渡桥梁、邮驿站点、关隘哨卡、战场遗址、宗教庙堂和相关的碑刻题记等历史遗存。

为了全面弄清该古道的发展演变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当地文博工作者在广泛收集阅读相关史料的同时,曾先后多次深入实地,对古道各主支线路的走向、里程和遗存分布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2008年11月开始,我们课题组一行4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于2010年2月圆满完成大理至保山、保山至腾冲、腾冲至中缅边境三大片区内所有古道的野外调查任务,查清各主、支线路15条(段)共1500多公里,发现或复核各个时期的遗存146处,为全面揭开古道的神秘面纱,展示其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永昌古道走向示意图
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反映了人们对筑路开边之艰辛的感叹。

之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不断扩修铺设,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经略滇缅、控制边服的主要通道。

线路东起大理州下关城,向西经西洱河、平坡转北至漾濞县城(古漾濞驿),再转西过云龙桥,翻打牛坪山太平哨,下山过胜备河、黄连铺,翻叫狗山过北斗铺、万松巷、杉松哨、梅花铺,至永平(博南)县城后,再转西南经曲硐、花桥、桃园铺上博南山,翻山后经永国寺、杉阳镇(古杉木和驿),翻江顶寺下山,跨澜沧江进入保山市境。

又经隆阳平坡,西上罗岷水石坎、水寨、大栗哨,翻天井铺垭口,下山经官坡、板桥镇(古板桥驿),转南至保山城,全线里程约200公里。

沿途已知的历史遗存共30余处,其中保存较好的有15处。

漾濞驿古街
漾濞驿古街位于漾濞县城西南侧的上街一带,为漾濞驿及巡检司所在地。

古驿形成于汉晋时期,因居古漾江、濞水两条河流之间而得名。

唐代中期属蒙舍赕地,为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
“漾濞驿”,
之责,从此
来,成为古
站点。

古街东起于漾
濞古城南门口,向
西北延伸至漾濞江
边云龙桥止,全长
约300米。

街道均
以石块铺筑,宽约
4米。

路中以条石
铺成路轴,路边设
排水沟道,有较好
的抗灾保通能力。

街道两边建筑多为
传统中式瓦屋,临
街接市,成片相连,
除著名的上街回族
清真寺外,绝大多
数属早年服务于古
道交通的各类马店、
客栈和相关的鞍鞯、马具、百货、饮食
等店铺旧址,古驿风范至今犹存。

漾濞江云龙桥
云龙桥位于漾濞县城西北角的漾濞
江上,东接漾濞驿古街,西通漾濞西山。

据史载,其地原为渡口,开辟于汉代之前,
是永昌古道从大理往西前往保山的第一
其养父皮逻阁在唐王朝扶持下统一六诏,
748年皮逻阁死,
阁罗凤初臣服于唐,助唐抗击吐蕃。

后因
750年阁罗凤
杀张虔陀。

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
又为其所败。

阁罗凤遂依附吐蕃,
又征兵全国,大举讨伐,为阁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阁罗凤趁机扩
控制区域达到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
757年,阁罗凤发动对西南部寻传
“西开寻传”之后,便打开了向南通
在位期间,阁罗凤建立制度,修
设置城邑,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几度试
766年,阁罗凤在都城太和城(今
)立南诏德化碑,表明叛唐出于不
愿与唐世代友好。

个过江要隘。

此后各代曾多次架木桥以供通行,均因各种因素被毁。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因当地盛传有云龙在此过江,遂由地方官府出资改建铁索吊桥以求永固,定名“云龙桥”。

此后经清康熙(1662—1722)、光绪(1875—1908)多次更新加固,沿用下来。

桥依江岸崖壁支砌石墩,以2根铁链为护栏和6根钢缆为底索混装形成桥体,以栗木方板连接铺设桥面。

桥身总长70余米,净跨39.3米,面宽3.3米,墩高13米。

东西两墩各建桥亭关楼,桥悬楼高,气势壮观。

桥之两端,东连上街古驿、西有望江古阁,旧貌古风,堪称一胜。

博南山古道石板路
博南山古道石板路因途经永平县博南山而得名,是古道从永平出发前往保山的重要路段之一。

博南山也称“金浪巅”,民间俗称“丁当山”,地控古博南县西出永昌通衢,汉武帝“通博南山”时开设为官营驿道。

东汉永平十二年置永昌郡后,曾组织军民进行过大规模扩建铺设,为古《博南谣》的主要发生地之一。

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不断维修扩建,长期沿用下来。

古道东起永平西南桃园铺,向西经花桥、铁厂上博南山,翻万马归槽垭口,下山经永国寺、杉阳镇,再由西山寺、湾子,过江顶寺,下山至澜沧江霁虹桥止,全长约40公里。

道路多由人工在陡坡山林中开凿而成,路面铺以石块,一般宽2米左右,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至今仍有大部分保存下来。

漾濞云龙桥
40
特别策划
F E A T U R E
南明永历帝题、民国赵藩书永国寺门匾
杨公祠
杨公祠位于博南山顶东侧古道边,西距永国寺约2公里,为明代四川谪戍状元杨升庵病归仙逝之地。

杨升庵本名杨慎,明正德年间(1506—1521)状元,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案遭廷杖,被贬谪永昌37年,为推动云南地方文化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嘉靖四十年(1561),因长期身心疲惫,一病不起,地方人士雇人将他送回四川老家,但仅行至博南山就气绝身亡。

当地人把他当作博南山的守护神建庙供奉,香火长期延绵不断。

公祠依地形坐北朝南,面临古道建成一殿一门的一座小院,占地面积83平方米。

因废弃时间较长,小庙屋架早已民国《永平县志》记载,寺原名“宁西
禅寺”,为明初僧人书常募建,原址在博南山顶万马归槽垭口。

明清鼎革之际,永历帝在李定国护卫下,从大理西逃永昌,人困马乏,曾在这里停骖数日,得到寺僧热心救助,乃为之题名“永国寺”以示褒彰。

康熙三十六年(1771)被保山知县程奕移至西下侧的平缓处重建,原建筑为山门、前殿、过厅、正殿及厢
有“小诸葛”之称。

1652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取得桂林、衡阳两逼死清廷孔有德、尼堪两大亲王,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后期,因为实力逐渐衰弱。

1661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未果。

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

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年6月在勐腊(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李定国镇守云贵之时,爱民如子,云南人视其为“滇,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以李定国为榜样,章太炎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41 FEATURE
房共四进三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1960年代曾遭人为破坏,现仅存山门、围墙及后来重修的大殿、右厢等建筑,另有清代至民国年间赵藩等人题刻的相关修复题赞碑刻3方及清代迁建时栽种的高大茶花2株。

其中山门为屏风式土石砌筑,门头嵌明末永历皇帝题、民国赵藩重书“永国寺”石匾一方。

凤鸣桥
凤鸣桥位于永平杉阳镇西约1.5公里的倒流河上,是古道自杉阳前往保山的重要通道之一。

石桥始建年代不清,据《徐霞客游记》,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二十八日徐霞客游历杉阳时,该桥就已经存在。

桥为四墩三孔石拱桥,以规整的条石支砌桥墩桥面,桥上原有亭阁护栏供人休息避雨,现已坍塌不存。

桥身总长19米,面宽4米,由于河床抬升,桥身下半部被泥沙淤积,仅有桥面和桥洞露出水面。

兰津古渡霁虹桥及摩崖石刻
位于隆阳水寨乡与永平杉阳镇之间澜沧江上的兰津古渡霁虹桥是永昌道上著名的古代铁索桥之一,这里原为渡口,史称“兰津渡”,始于西汉,盛于东汉,是《兰津谣》的产生地之一。

诸葛亮南征,曾“支巨木以渡军”。

唐代南诏王皮罗阁置“永昌节度”时曾架藤桥。

元初改架木桥,取“雨后天晴,彩虹呈祥”之意,命名“霁虹桥”。

明初桥毁,改为舟渡,并于两岸崖壁下立铁柱以维舟楫,成化年间(1465—1487),有江顶寺僧释了然首倡募化,议建铁索桥,几经努力,终告功成。

桥依两岸砌墩,嵌18根铁链悬吊而成,总长108米,净跨56.2米,桥面宽3.8米,为当时古道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铁索吊桥。

此后各代历经数次维修复建,长期沿用不衰,直到20世纪90年代被上游山体滑坡造成的巨大洪流所冲毁。

由于地处天险,气势雄伟,古桥在建成以后数百年间,曾得到众多往来名流的钦佩赞赏,在西岸崖壁上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石刻题记。

现存石刻共40幅,尚可辨认字迹的有30幅,时代最早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最晚为民国时期,字径从10厘米到1
米多不等,
兰津古渡霁虹桥原状(1983年摄)兰津古渡霁虹桥石刻
42
特别策划
F E A T U R E
题材内容包括题名、题赞、诗词、对联等几大类,多是对古桥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记赞之词。

其中最重要的有明代云南督学使吴鹏的 “西南第一桥”、永昌诗人张含的“兰津渡”诗、清代永顺总兵段腾龙的“天南锁钥”、云贵总督富纲的“悬崖奇渡”等。

水石坎梯云路
水石坎梯云路位于平坡村以西至水寨村之间的罗岷山水石坎山谷一带,长约4公里。

山谷地势西高东低,落差极大,有水寨河穿流其间。

谷间陡崖如削,怪石嶙峋,形势十分险恶。

据史载,古道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此后各代屡有扩修改建,明代中期曾由永昌府组织军
民进行过大规模扩修铺设,长期沿用下来。

路径多以人工在悬崖峭壁间开凿而成,路面一般宽1—2米。

因山势制约,多数路段成“之”字形曲折而上,形如登天云梯。

长期的经营使用,在古道上留下大量的人文遗迹。

除成串的马蹄印外,部分山石上尚有人工刻制的防滑线带、简易棋盘及民国李根源的罗岷山题名石刻等遗迹。

水寨铺古街
水寨铺古街位于水寨乡政府东500米老水寨村内。

村子以地处众水汇集之地而得名,是古道水寨段内主要的驿站之一,史载开设于汉代开博南、渡兰津之际。

元代开设滇省通缅驿道,正式设为水寨铺。

之后,随着驿道通行规模的日渐扩大,先后有南京籍的陶、万、马、郭、杨五姓汉族于明初来此定居,承担驿铺管理和商业经贸活动,由此形成一个辐射周边地区的山间集镇。

板桥驿古街
板桥驿古街即隆阳板桥镇青龙街,
43
FEATURE
为古道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街之一,开辟于汉代,相传时有三家军户在此摆渡,也称“三家村”。

元初开设云南通缅驿路,因其地当永昌城北交通要冲,乃驻军开设板桥驿,为时设云南通缅驿路的15个大站之一。

之后,随着交通流量加大,多次铺路扩街,使成保山坝子北部最大的交通转运枢纽。

古街道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集镇,总长550余米、主路宽4—5米,均以石块铺筑,两侧留有排水沟道,路心以整齐的条石铺设路轴以利通行。

街道两端原设过街门楼以控出入,今尚存北楼,称“魁阁”。

街面建筑多为传统中式瓦屋,绝大多数属早年服务于古道交通的各类马店、客栈和相关的鞍鞯、马具、百货、茶馆、食馆、糕点等店铺旧址,具有典型的古驿镇站风貌。

图① 水石坎古道梯云路图② 水石坎头道桥
图③ 水寨铺古街道
44
特别策划
F E A T U R E
保山—腾冲古道为连接保山(今隆阳)、腾冲两地的古道主线路,分为北、中、南三线。

保腾古道北线
北线古道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为早期民间商旅从大理、保山经腾冲前往缅甸、印度的主要交通线。

东汉永昌郡建立后,一度纳入官方经营,成为向西控制古滇越之地(腾冲、德宏等地)的驿道主线路。

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时,曾组织军民进行大规模扩修,作为大军西进越赕(腾冲及以北地区)的主要行军线路,并于该通道海拔最高的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建腾云寺救助行人。

元明以来,随着大理云龙盐井的开发,又长期成为各地官商从云龙经保山北部向腾冲、德宏等地输送食盐的主要通道,民间俗称“挑盐路”,并先后在明初王骥三征麓川,明末刘铤、邓子龙征缅平叛和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等大规模边境战争中成为大军西征的主要战略通道。

之后至1952年保腾公路建成通车后,才最终被废弃。

古道主线东起保山板桥镇接博南古道,向西经卧佛寺上清水关、李家寺,翻一碗水梁子,下山至瓦房街,转西北经汶上、新民、荷花树,至勐古渡过怒江,经芒宽西亚街向西上高黎贡山,经灰坡、马面关、茶铺、茶罐口、冷水沟翻北斋公房垭口,下山经腾冲黄土坎、铁匠房、桥头街,转南过界头、永安、曲石、酒店至腾冲城止,里程约200公里。

栗柴坝渡口
栗柴坝渡口位于保山瓦马乡与泸水上江乡交界的怒江上,为古代大理云龙至腾冲挑盐路过怒江的主要渡口之一。

古渡最早由民间商旅开辟于汉晋时期。

宋元以后,随着大理云龙盐矿五井的开发,遂成为腾冲盐商至云龙贩运食盐的主要过江通道,长期由官方派员管理和设卡收税。

渡口西岸台地为1942年栗柴坝惨案发生地,立有砖石砌筑的纪念碑一座,上刻“栗柴坝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字样。

保山—腾冲古道
45 FEATURE
马面关
马面关位于隆阳芒宽西亚村西约14公里的高黎贡山东坡马面关山崖上,因山前有巨石挡路,马帮至此往往碰壁而回,俗称马回关,后衍化而为“马面关”。

关卡是明初腾冲军民指挥使司为控制怒江河谷局势和缉拿腾冲至云龙挑盐路上的私人盐贩而设,至清代后期因战乱频起,兵员逃散而被废弃。

关卡利用横跨山梁、面北而坐的天然巨石——黄牛石而设。

后侧平台建房舍驻兵守护,前侧利用黄牛石下的万丈悬崖为屏障,仅在石牛嘴下凿出一条窄路供人马通过,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由于废弃时间长,今台地上的房屋已经荡然无存,仅可见到一个长约8米、宽约3米的房基土台。

茶铺马站
茶铺马站东距马面关约6公里,由于地处古道中途,背风向阳,取水方便,早在明初就有人在此建房售卖茶水,供行人歇脚,故称“茶铺”。

站址为上下两
台,上台和下台北侧为房屋,下台南侧
栗柴坝渡口及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茶罐口古道槽谷路
46
特别策划
F E A T U R E
为院场,总面积约80平方米。

因战争原因,房屋现已不存,基础石脚尚存,规模布局清楚。

茶罐口古道槽谷路
茶罐口古道槽谷路位于高黎贡山东坡茶罐口一带山梁上,东距茶铺约5公里,为古道自茶铺西上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的主要路段。

由于地质较为疏松,经千百年的人马践踏和雨水冲刷,路面不断下陷,较两边的坡地形成了很深的槽谷。

槽谷路长约700米,路面宽约2米,一般低于地表3—5米,个别地方深达7米多。

道路两边长满丛林,路面被树荫覆盖,终年不见阳光,形成一种独特的隧道景观。

望乡台
望乡台位于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西侧崖顶上,据当地向导介绍,明代扩修古道时乡人着意修建了这一纪念设施。

利用古道路边一凸起的天然石崖拓宽铺筑而成,长5米,宽2.5米,西南临崖一面高约10余米。

站在台上,近可俯高黎贡山西坡的层峦叠嶂和万顷青林,远可望腾北界头坝子的丛丛村落和农家炊烟,是外出商旅游子寄托浓厚乡情的理想之地。

北斋公房
北斋公房又称腾云寺,位于北斋公房垭口西侧台地上。

台地海拔2953米,
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前临渊深万丈的
北斋公房古道上的望乡台遗址
47 FEATURE
小平河槽谷。

据记载,古寺始建于南诏国“西开寻传”之际,明隆庆间(1567—1572),腾越知州沈祖学扩修高黎贡山险道时,进行过大规模扩修复建。

明末成为江南名士肖道成,云南布政徐宏泰,腾越诸生叶奕、吴茂桂、段真,南明工部侍郎胡旋及指挥使李镇雄等隐居避祸和开展反清复明斗争的重要基地。

1942年腾冲沦陷,成为中国远征军在腾北开展游击战的重要据点。

1943年初日军扫荡腾北,进占高黎贡山,房舍成为日军驻守高黎贡山的主要据点之一。

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攻占冷水沟和北斋公房垭口后,日军退至此地坚守,与我攻击部队反复争夺,大部被歼灭。

经过此次战火,古寺屋架被毁,仅存石砌的外围墙体和地基。

实测得知,寺址依地形呈东北—西南向布局,可见设施为一正、两厢、一耳、一前侧房共4幢建筑。

占地650平方米,寺址外墙可见多处枪眼射孔及大量弹痕。

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
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阁罗凤“西开寻传”时曾做过局部扩修,明隆庆年间由沈祖学组织铺筑为石板路。

路径东起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沿西坡的小平河谷曲折而下,至山腰的小高良贡台地止,全长约6
公里。

路面多以石块铺砌,宽1—2米不等,由于山势陡峻,路径多在山崖间呈“之”字形延伸,路面可见成串的马蹄印痕,虽废弃多年,仍可通行人畜。

同善桥
同善桥位于高黎贡山西坡清水河深谷上,沈祖学扩修北斋公房古道时始建,原为木桥,因地境阴暗潮湿,木不耐久,屡修屡毁。

清道光时(1821—1850),腾冲乡绅周瑞旂、李含琼等人集资将其改建为石拱桥,以同心向善之意取名同善桥,并在桥头立一石碑以记功德。

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攻克高黎贡山北斋公房,败退日军为阻止我军追击,用炸药将桥炸毁,仅剩桥墩。

实测得知,古桥为北—南走向,依两岸巨石砌墩,跨径约8米,墩高约10米。

目前除墩基的两个巨石外,当年修桥的功德碑仍立于桥南石崖下。

碑为沙石质、冠盖形,高1.62米,宽0.64米,碑文记录了道光年间修桥的管事人员名单和捐资数额。

朝阳殿
朝阳殿位于高黎贡山西麓,此地东倚高黎贡山主脉,西临黄家寨谷地,历为古道马帮翻越高黎贡山的歇脚地之一。

明初,有道士在这里置房建院供往来马帮行人停留,因地处阳坡,故称“朝阳殿”,前后沿用数百年。

1944年殿宇被烧毁,现仅存遗址。

现场实测,殿宇依山势坐北朝南纵向排列,南北纵长约40米,东西横宽约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具体分上、中、下三院。

大坝小花桥
大坝小花桥位于腾冲界头花桥村西南侧的滥坝河上,始建于明代,原为木梁风雨桥,上有木雕梁架和桥栏,故名
小花桥。

之后各代屡毁屡修,相继沿用,小花桥遗址
48
特别策划
F E A T U R E
至民国后期古道被废后才逐渐衰落,桥亭、桥栏相继塌毁,现仅存桥墩和桥面。

实测桥长14.7米,面宽2.5米,净跨11.5米,墩高2.5米。

永安老吊桥
永安老吊桥位于腾冲界头永安街西1公里龙川江上,始建于清代以前,初为藤桥,毁修不一。

清光绪十三年(1887),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倡建木桥,旋毁。

1919年,里人李其富等集资改建铁索吊
桥, 1937年由李根源授意里人吉运春筹资再度改建为新式钢缆吊桥,从此沿用下来。

桥总长60.6米,净跨44.8米,桥面宽2.3米,高于水面4.3米。

至1963年腾北公路建成通车,该桥被下游50米处新建的公路桥所取代。

之后因无人管理,缺少维护,于2007年被暴涨的江水冲塌西墩,有一半支架及缆索坠入江中。

野猪箐木悬臂桥
野猪箐木悬臂桥位于腾冲曲石箐桥
图① 野猪箐木悬臂桥 图② 曲石向阳桥 图③ 永安老吊桥
49
FEATURE
曲石向阳桥
曲石向阳桥位于腾冲曲石乡政府西南4公里向阳村西侧龙川江支流灰窑河上,为古道上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桥之一。

古桥所在的向阳村一带,地势低洼,江面宽阔,素为腾北古道由界头经曲石前往腾冲城的主要过江通道。

早在汉晋古道形成之际,就有人在这里搭建木桥以供通行。

明初大军开边,曾由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组织修建铁索吊桥,沿用数代。

清初桥毁,里人于
村东南约300米处的龙川江上,为古道从永安龙江东岸直下千双转西前往曲石的主要过江通道。

早在明末清初就由当地乡绅在此兴建铁索吊桥以供人马通行,后在清末回汉战争中被烧毁。

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受命整治战后乱局,恢复发展地方经济,于光绪八年(1882)捐资重建铁索桥,以成就惠民功德之意命名“成德桥”,前后沿用数十年。

现存桥总长40.65米,净跨28米,拱高12.2米,面宽3.3米。

50
特别策划
F E A T U R E
乾隆三十五年(1770)捐资重修,并于南岸山头建龙神祠以为护佑。

至清末回汉战争时又被烧毁,陈宗海乃于光绪五年(1873)捐资重建铁索桥,历七年而成,以永镇江河之意更名“镇龙桥”。

新桥落成之际,云南巡抚杜瑞联为之题词“功占利涉”以示表彰。

1949年以后,为加大古桥的承载能力,腾冲县政府于1950年将其改建为钢缆吊桥,并恢复旧名“向阳桥”。

桥为南北走向,以两根钢缆加墩铆石悬吊而成,总长48.3米,净跨44.1米,桥面宽4米,高于江面7.5米。

桥体结构紧凑严密,造型样式宏大壮观,现仍为当地村民日常往来的过江通道。

保腾古道中线
古道中线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是为永昌郡向西经略古滇越(今腾冲、德宏)之地的通道之一。

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之际设为官营驿道,组织军民进行了大规模扩修铺设,作为之后自永昌节度向西扩设軙化府(今腾冲)和丽水节度(今缅北密支那以东一带),以及与缅印各国开展经贸交往的主要通道。

因沿途环境恶劣,时有河赕(今大理)
贾客传唱的歌谣“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潞江河谷)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反映了往来行程的艰辛。

元代驿道改走南线蒲缥道,但因蒲缥道所经的怒江坝瘴疠更为严重,仍有不少商客选择走这条古道。

线路东起保山古城,从仁寿门向西翻石马山,经青岗坝、乌头塘下杨柳街,转西北过河湾、鱼塘、鲁村之后,跨怒江双虹桥西上高黎贡山,经烫习、大鱼塘(大塘子)、罕弄、旧街、黄竹河、黄
心树至南斋公房,翻垭口下山,经雪冲洼、岗房、林家铺、杨家寨、江苴古镇转南过龙川江,至曲石街与保腾古道北
线相交,再转至腾冲城,里程约180公里,沿线已知的历史遗迹共20余处。

双虹桥
双虹桥位于隆阳杨柳鲁村与芒宽烫习村交界的怒江河谷上,是保腾古道中线过怒江的主要通道。

桥利用江中巨礁架成双孔,远看如双虹凌空,故名“双虹桥”。

据《永昌府志》记载,该桥原为“潞江渡”,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元明时设官厅管理,长期以木船竹筏渡人。

因怒江水流湍急,时有翻船事故发生。

为减少危险,乃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永昌知府陈孝昇修建铁索吊桥,经年而成。

之后各代屡毁屡修,长期沿用不衰。

现存有三墩两孔铁索桥,总长162.5米,其中东桥跨江水主流,由14根铁链组成桥身,净跨38米,面宽2.8米,高于水面14米;西桥跨江水副流,由14根铁链组成桥身,净跨38米,面宽2.8米,高于水面12米。

整桥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是古道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桥梁。

百花林古道石板路
百花林古道石板路位于隆阳芒宽汉
弄村(高黎贡山保护区百花林保护站)
双虹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