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荣生教授的方式听评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王荣生教授的方式听评课

用王荣生教授的方式听评课榆次教研室王建萍

用王荣生教授的方式听评课

——2010年郑州市语文优质课决赛“课例研究”

(重编、修订“妄评”,“妄评”严肃版)

目录

写在前面:毁语文者,唯我们自己

第一节:语文课堂里的“推土机”——《氓》课例研究

第二节:教无休止的“读出感情”——《短歌行》课例研究

第三节:“多讲”背后的心理自卑——《归园田居》课例研究

第四节:吊人胃口的创新大餐——《蜀道难》课例研究

第五节:调儿起太高难驾驭——《琵瑟行》课例研究

第六节:清清爽爽见真淳——《望海潮》课例研究

第七节:最有颠覆性的课堂教学——《雨霖铃》课例研究

第八节:一节教学内容“乱伦”的语文课——《念奴娇》课例研究

第九节:习题化的诗词教学——《登建康赏心亭》课例研究

第十节:那份自恋很要命——《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例研究

第十一节:温婉怡人与哀婉凄恻的协奏——《声声慢》课例研究

后话:唯有学习才能进步

写在前面:毁语文者,唯我们自己

……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论著中更提出要进行“课例研究”,并要求:“对教案与课例进行研究,关键是做学理的阐释,要在剥去教师个人因素之后揭示出一堂课的何以好何以不好;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中有所学习,有所借鉴,优秀教师个人的成功经验才能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公共财富。而做学理的阐释,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关照,可能要比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着眼更有作为”。

依此思想,下面对11节参赛课,尝试着用王荣生教授的教育理念,以王荣生教授倡导的课例研究的方式,从学理上进行一些粗浅的研讨。

语文课堂里的“推土机”

第一节,《诗经氓》。

总体这节课较为混乱,教师显得不懂学习目标,思维不清,显得准备不充分,备课经验不足,新课改的理念更没有体现。选手基本上不知道这节课到底该讲什么,她不明白教什么,但她“就是这么教”了,像推土机一样,把东西一个劲地“推”完了,这便完成了教学任务。

……

这节课让我深深感慨的是,语文老师不能是课堂“推土机”,不管自己到底在讲什么,给学生“推”完就算完事。而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平常我们教学时也常用到“推”字,而且还常常发牢骚:难度太大,或学生不感兴趣,“总是往前推不动”。还有老师常常很潇洒地说:我把这些内容“推”完啦。无形中我们早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教学“推土机”了,我们总是太缺少学生“学”的教学设计,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教学,于是常常将所讲的知识“和”着学生一起一股脑地往前“推”,推过之后,自然是教师浑身轻松,同样也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学生大脑一片空白,还真不如他们课下自己品味品味有些印象。一

线老师,不读书不学习,不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作为,语文课真是要误尽苍生的。

教无休止的“读出感情”

第二节课,《短歌行》。

……

听老师讲,远远不等于“学”!而我们就能那么自恋地认为,只要听了我所讲,你就是学!然后学生再集体地配合着读读,读出些情味来,那简直就是成功了。反正自己感觉教得是成功的,不然学生怎么能读出情味来呢?(咱不教,学生也照样能读出那些味来,信不?)这节课,除了听或记了老师“介绍诗的内容与主题”外,学生的参与基本上就是读读——读出感情。而“读出感情”怕是小学、初中都有过的教学要求吧?在我们的高中课堂上,依然是要“读出感情”,除此外没别的教学内容了——学生“外授”而来的“诗歌内容与主题”不知还算不算是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不知有何意义。王荣生教授也曾说过:我有一个未经严格查证的说法,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角度讲,凡是高中“教”过的初中都“教过”,凡是初中“教”过的小学都“教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在不断地重复。

这是一节展示了教师而不是展示了学生的课,这是一节不需要学生做什么太多脑力活动的课,这是一节学生欣赏老师的课,这是一节学生收获远不如老师收获大(拿证书)的课,这是一节学生“学”得很轻松很愉快的课,这是一节学生在反反复复地学小学就开始强调的“读出感情”的课,这是一节等于学生什么都没学的课,这是一节以老师介绍诗歌内容与主题为教学目的的课……

“多讲”背后的心理自卑

第三节课,《归园田居》。

……

仔细想想,我们的语文课连应试教育都没能解决好,又谈什么素质教育呢?学生语文成绩差了,有几个让语文老师一辅导就能上去的?社会上各科学习班都有,为什么语文学习班少之又少?因为上了也白上,不能让学生提高分数!我们在应试教育上根本是不成熟的,各科把应试教育玩到极致(一点拨就出成绩)的时候,我们毫无办法,这可能是我们也跟着批判应试教育的最根本的比较鄙俗的心理动机!——有本事你们别搞应试啊,看你们的辅导班还火不?

语文老师就是不知正视现实——明明讲那么多对学生意义不大,但就是不能放手给学生——但真也想放手给学生,可语文老师发现自己像个白痴一样不知所措:放手给他们学,我到底要做些什么?我如何能知道他们学的效果?这一点与数学老师比较起来,我们有着天生的自卑,正是这种自卑让我们牢牢地用自己的话语权控制着学生,要他们一切都听我们的,这样才算是显示出我们存在的意义。可我们自己心里也都清楚这样的事实:学生语文能力好的,有几个是我们教出来的呢?我们开展的写作指导、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考试得分之外,对学生还有什么意义吗?

这就是我们的尴尬——讲,不放手,放手后手足无措,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心灵深处的自卑,而这个自卑更源于我们的教材只是让我们猜应当把什么当作主要教学内容,猜不准便只好投身于教参或者自己主观的臆想的教学内容,于是拿着教参或者自己的个人臆断的教学内容一股脑地讲,至些,语文课,天下大乱!

由此想来,数学学科的教学早就是素质化新课改式的教学了,我上学时,数学就完全得益于老师动不动让我们上黑板上给大家演练习题,演练后还要我们讲讲为什么这样运算,课堂活动相当充分,老师很少独霸课堂,所以数学课学起来就是觉得那的确是自己在学,而语文,光长两只耳朵就行了,到现在这种局面都没有真正改观。

深而究之,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在教什么,更不知道如何教。然而我们又非得教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