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主动学习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主动学习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作者:冯雅静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19期
摘要:主动学习是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从幼儿园的种植活动这一视角阐述主动学习理念在实践中如何落实,通过“让孩子成为种植的主人”“让种植生发课程”“鼓励幼儿自主管理”等途径让种植活动生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主动学习种植幼儿教育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的“保留课程”,每到春季,幼儿园就成了大自然的缩影,各种各样的种植活动给孩子带来了无限探究的可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话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种植活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幼儿园种植活动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教师种,孩子看。种植活动由教师一手包办,孩子只是旁观者。
2.只是种,不探究。为了种而种,不关注种植过程中生发的有益经验。
3.纯粹种,没有拓展。把种植与其他课程割裂开来,没有经验的整合与拓展。
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还不到位,他们把儿童看成被动接受的对象,离开了教师的教授,儿童就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仍习惯于将自己知道的有限的知识传授给幼儿。
二、主动学习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杜威认为,学习是主动的,教育必须从探索儿童本身的本能、兴趣开始,引发儿童的主动学习,而且主动学习很重要的表现是“心理的积极开展”。皮亚杰强调认知发展的主动性,强调活动、兴趣和需要对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必须致力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教师应当明确智力训练的目的在于造就智慧的主动探索者。儿童天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教育需要在认可儿童的前提下,提供宽松自主的环境,给予主动学习的机会。
HighlScope认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环境包含五要素,即丰富且可适应幼儿不同发展需求的材料;提供给幼儿进行自由操作、转换、组合的机会;幼儿可自由选择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对
事物进行描述,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及想法选择和操作。
由此可见,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需要教师的理念先行,并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与信任,给予幼儿选择机会和权力,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并给予发展的支持。
三、基于主动学习对种植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一)亲历种植,把活动还给孩子。
儿童是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经验、建构知识的。因此,我园坚守的种植理念是“让孩子成为种植的主人”。在种植内容、空间布局、种植管理等方面给予儿童最大的自由和自主。
1.种什么——教师设计了《我要种什么》的调查表,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根据季节特点、地域差异及孩子的兴趣确定种植什么植物,孩子们呈现的调查表颇具个性。教师利用集体谈话时间让每一个孩子跟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表,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自主行为得到充分的肯定,也使孩子的个别经验有效转化为集体经验。
2.种哪里——由于幼儿园没有固定的种植园,且可供孩子种植的地方非常有限,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讨论,植物可以种在什么地方。孩子们一开始只能想到花盆等常规的器皿,随着思维的拓展,很多废旧材料成了种植的材料:罐子、瓶子、蛋壳、竹篓、废旧水壶,就连雨鞋也能发挥作用。此外,教师还引导孩子思考,种在不同的器皿中植物的生长都会不同。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有的孩子把种子种在泥土里,有的种在水里,还有的种在沙子里。
3.怎么种——对于长期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怎么种的问题还真是难倒了孩子们,虽然大多数幼儿知道植物要在泥土里生长,但是,种植的具体细节孩子们还是缺乏经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起了小农民,在电脑上进行资料的搜索、学习。大家发现,有的种子如果把表皮剥掉后,更容易发芽,有的种子需要放在水里发芽后再播种到泥土里。
当孩子成为种植的主人,没有了教师的束缚,自由自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动力,孩子们自主计划、自主种植、自主管理、直面问题、自主解决,在此过程中形成专注、坚持、探究、创新、合作等优秀学习品质,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二)挖掘资源,让种植生发课程。
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和来源,当我们用课程开发的视角看待儿童的生活时,会发现处处是教育资源,生发即课程。
1.观察产生问题,记录看见学习。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让他们会观察、爱观察,还能够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征。连续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直观地看到植物前后的生长变化。因此,我们将观察记录引入种植活动中,让孩子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植物“写日记”。教师则从以下三方面为孩子尽力提供支持:
(1)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记录的前提是观察,孩子们喜欢看植物,但不“会看”。教师通过引导,让孩子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捕捉观察重点,如关注植物的细节,关注新的变化等。
(2)投放观察工具和材料。教师在种植区投放了多种工具和材料,帮助孩子进行观察。放大镜让孩子能够细致观察植物;手机、IPAD能够拍摄植物生长的图片和视频。
(3)设计植物记录表。教师根据小、中、大不同阶段孩子的能力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植物日记本”,如小班以集体记录为主,每周记录1次,记录方式主要是粘贴、涂色等,比如用小水滴的图片表示给植物浇水,什么时候浇过水,就把小水滴的图片贴在哪一天的日历上。中班以个别记录为主,记录方式以简单的符号为主。大班以个别的连续记录为主,每个孩子一本记录本,对自己种的植物进行连续记录,记录频率可以自主决定,如果发现植物有明显的变化就可以记录。
教师的支持让孩子们很快就进入观察记录的状态,孩子们从“偶尔记得”到“成为习惯”,每天早上来园第一件事就是照顾植物,进行观察记录。观察也成了孩子们发现问题的途径,如大二班的豆豆某天早上发现自己的黄瓜有几片菜叶上都被啃出了小洞,还发现有的根都被咬断了,于是他就和小伙伴们讨论起来:
“蜗牛喜欢松软潮湿的泥土。”
“我看见了有尖壳的蜗牛呢!”
“我知道蜗牛喜欢吃软软的叶子,黄瓜叶子肯定是它的最爱。”
“我还等着吃黄瓜呢!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可以撒一些蜗牛药消灭蜗牛。”
“给小蜗牛搬家吧!”
孩子们的意见各不相同,在老师的建议下,他们进行了投票,决定给蜗牛搬家。他们从班级的材料区找到了一个矿泉水瓶,把蜗牛和它吃剩的黄瓜叶一起放了进去,还放上了一些饼干,造了一栋两层的房子,让小蜗牛有了一个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