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二 频繁的地区冲突学案 人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二频繁的地区冲突学案人民版选修3
清单一中东问题
错误!艰难的和平之路错误!
1.历史渊源
(1)巴勒斯坦原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聚居地,古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被赶走,后来犹太复国主义者掀起了复国运动。

(2)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定成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3)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阿拉伯国一直未能成立.
2.中东战争
从1948年至1982年,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五次中东战争。

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

3.和平进程
(1)重大突破:20世纪90年代。

①1991年10月,阿以举行马德里谈判,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开始进行
和谈。

②1993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
宣言》。

③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2)存在问题:
①巴以暴力冲突愈演愈烈,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巴以之间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
②巴以和平进程艰辛而漫长,有待冲突各方及国际社会共同推动解决。

[深化认知]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民族关系,
加上大国的插手,使该地区的问题更为棘手.
清单二印巴冲突
错误!印巴战争错误!
1。

历史渊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独立运动高涨。

(2)1947年,英国的印度总督公布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宣布独立,分别建国。

(3)蒙巴顿方案及印巴分治为印巴两国遗留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

2.三次印巴战争
(1)第一次:1947-1949年,结果双方划定了停火线,规定印度控制克什米尔五分之三的土地,巴基斯坦控制五分之二的土地。

(2)第二次:1965年,战争没能解决任何问题,双方的谈判也没有取得进展。

(3)第三次:1971年,印巴之间又爆发了第三次战争。

3.克什米尔问题现状
印巴双方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不时发生冲突,克什米尔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深化认知]
印巴冲突从根源上来说是殖民主义造成的.印巴分治的原则是宗教信仰,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中已埋下不和的种子。

同时,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因素。

另外,大国的干涉也加剧了印巴冲突。

探究点一对中东问题的认识
[史料探究]
材料一犹太教说,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城内锡安山上还有他们的宗教圣殿;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
-—余秋雨《千年一叹》
(1)从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答案]耶路撒冷地区被认为是三教圣地,同时说明巴以冲突不仅是土地问题,还有宗教和民族问题;耶路撒冷地区也成为该地区巴以纷争的关键所在。

材料二巴勒斯坦将落入英国的势力范围内……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此后的50-60年内向巴勒斯坦移入100万犹太人,这样英国就将有一道坚强而有效的防线,而我们将有一个国家.
—-1914年英国犹太人钱姆·魏兹曼
材料三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使这个目标的实现。

-—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贝尔福
(2)材料二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袖向英国的建议,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是否得到了英国的响应,为什么?
[答案]目的:得到英国的支持,建立犹太国家。

是.原因:迎合了英国争夺、保护海外殖民地的需要,同时也成为大国政治游戏中的赌注。

材料四规定英国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前结束,并撤出军队;阿拉伯国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包括北部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带以及雅法市的阿拉伯区,犹太国面积为1.4万平方千米;耶路撒冷市应建立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管理。

——联合国《第181(二)号决议》
(3)材料四中的决议为什么得不到阿拉伯世界的承认?有什么不利影响?
[答案]原因:这一决议偏袒犹太复国主义,遭到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反对和抵制。

影响:激化了矛盾,成为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结论形成]
正确认识中东问题的形成因素
1.历史因素
(1)巴勒斯坦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其中耶路撒冷城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

(2)19世纪末,巴勒斯坦已是阿拉伯人的居住地。

历史上曾在这里居住,后来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兴起了“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
2.地理因素
(1)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汇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苏伊士运河是波斯湾各主要产油国经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通往欧美各国的主要通道。

(2)该地区富产石油,引起各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

3.大国插手
(1)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运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运动”.
(2)1947年11月,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

因为现实利益分配不均,阿拉伯国家坚决抵制分治决议,反对建立犹太国家。

4.矛盾激化
(1)日趋激化的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是导致该地区不稳定并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2)在一定程度上,中东地区战争频繁是美苏冷战对峙、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

为保证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实力,美苏一度制造“不战不和”的局面,从而阻碍了中东问题的解决.
探究点二中东地区斗争愈演愈烈的原因
[史料探究]
材料一萨达特总统说:“我们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而战。

我们在战斗,并将继续战斗下去,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第一,收复1967年后我们被占领的土地。

第二,寻求一种办法以恢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萨达特总统应是在何时说的这番话?为实现目标他做了什么事情?
[答案] 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

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积极备战,与叙利亚联合发动了对以色列的第四次中东战争;20世纪70年代,率先走上与以色列和解之路。

材料二奥巴马……却“似乎”认可了以色列现在对哈马斯目标展开的猛烈攻击。

他曾经说:“如果有人深夜向我两个女儿的卧室扔炸弹,我会尽我所能去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我预计以色列也会这样做。

"
(2)材料二说明导致中东混乱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反抗和以色列的地区霸权政策.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当今巴以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领土问题;大国的干预;宗教问题;民族问题;恐怖主义。

[结论形成]
中东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
(1)联合国的分治决议造成了阿以之间领土的处置不均,使两个民族产生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2)随着能源危机的加深,各国在发展中都把石油战略放在首位,也就加紧了对富含石油的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局势骤然升温。

(3)美苏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也积极插手这一区域,使这一区域更加动荡不安.
(4)地区霸权主义抬头,不断出现恐怖暴力事件,使得这一地区形势扑朔迷离。

(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在一些问题上摇摆不定,在解决地区冲突问题上缺乏力度,对世
界局势的控制力不强。

探究点三印巴冲突
[史料探究]
材料一1947年7月,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主要内容为:(1)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

(2)各土邦有权选择加入哪个自治领;抑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
-—《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印度独立法案》中提出的印巴分治的主要原则是什么?有何影响?
[答案] 原则:宗教信仰。

影响: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甚至愈演愈烈,引发流血冲突。

材料二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祖籍就在克什米尔。

他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克什米尔是“亚洲的心脏"。

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说过:“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

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以上两则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选辑》
(2)材料二显示,印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根源何在?
[答案] 主要矛盾: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根源: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结论形成]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
(1)同一地区生活着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引发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

(2)殖民主义者用“分而治之”政策进行挑拨与离间。

(3)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的弊端。

(4)领土边界长期不确定归属酝酿矛盾及冲突.
(5)大国的介入与出售武器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2.启示
(1)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

(2)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遵循大多数人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
(3)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尽早确定。

(4)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在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这也是矛盾特别激烈的原因之一,这一地区汇集了哪些宗教()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C.犹太教、佛教、天主教
D.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解析:选D 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主要有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以耶路撒冷作为圣地.
2.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解析:选 A 以土地换和平是阿以谈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自1967年以来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的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

3.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

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 )
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得以解决
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
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
解析:选B 长期大规模的战争不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反而给双方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且会给第三国造成可乘之机,只有通过和谈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

4.20世纪40年代以后,约700万伊斯兰教教徒背井离乡,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许多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逃往印度。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教徒的爱国心切
B.蒙巴顿方案的实施
C.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D.印巴战争的结果
解析:选B 1947年英国的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了允许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按照宗教信仰原则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带来了一股移民潮.
5.下列史实与第一次印巴战争相关的是()
①克什米尔王公同意加入印度②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和坦克大战③穆斯林进行“圣战”④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得以解决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②发生于第二次印巴战争中,④的说法是错误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尚未解决,故正确的选项为A。

6.成为引发印巴之间战争的“火药桶”的是( )
A.印度 B.克什米尔
C.巴基斯坦 D.孟加拉
解析:选B 印巴矛盾的主要焦点就是克什米尔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引发了数次印巴战争,故此克什米尔成为印巴战争的“火药桶"。

二、非选择题(第7题13分,第8题13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平是不能强加的。

”“和平只能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采取恐怖行动或仗势欺人来建立,就像我们的敌人在过去的6年里,事实上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霸占了巴勒斯坦之后的25年里所做的那样。

"……“如果他们(以色列人)认为他们能够以威胁阿拉伯腹地来恫吓我们的话”,“他们必须记住我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这样说的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家打我腹地,我必打人家腹地”……“我们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而战。

我们在战斗,并将继续战斗下去,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第一,收复1967年后我们被占领的土地。

第二,寻求一种办法以恢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我们的战争是反法西斯和反纳粹战争的继续。


—-埃及总统萨达特谈反对以色列
侵略斗争(1973年10月)
材料二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
——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
的讲话(1977年11月)
(1)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对以色列政策的变化,分析影响这一政策变化的因素。

(7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达特对以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及历史启迪.(6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强调要强硬对抗,材料二中“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则主张和解;双方认识到通过战争不能解决问题,两国需要和平,这是政策变化的原因所在。

第(2)问,从实现了和平,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方面分析其影响,因为和平谈判符合两国的利益,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在解决地区问题上,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答案:(1)变化:从敌视、军事对抗以色列到谋求埃以和平。

因素:埃以双方意识到埃以矛盾不可能通过战争得到解决,外部力量(美国)的推动。

(2)影响:埃以关系实现和解,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建交。

启迪:中东和平进程尽管一波三折,但通过谈判,用“土地换和平"方式解决阿以问题符合各方利益、符合历史趋势潮流;应建立长效和平机制,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西方人的航海殖民活动活跃,印度的厄运开始了。

从1600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以来,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长达三个多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推动之下,被迫宣布印度独立.
材料二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本是同根生。

在十几个世纪中,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克什米尔问题。

材料三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未能得到解决。

材料四“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 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

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漠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

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

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 000千米。

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使用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

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

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

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
请回答:
(1)从材料来看,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目的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巴基斯坦为何最终分裂?(6分)
(3)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是怎样规定的?为何没有明确规定该地区属哪一国或该地区的哪一部分属哪一国?(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第(1)问“目的”可从材料并结合英国的企图来考虑。

第(2)问结合材料从民族、文化、距离以及印度等方面考虑原因。

第(3)问可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答案。

答案:(1)避免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印度,分裂则可以削弱其力量,以便可以居中操控,继续保留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2)维系东、西巴基斯坦的基础并不牢固,虽宗教信仰相同,但两地民族、文化迥异;两地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 000千米,联系不紧密;印度发动对东巴基斯坦的战争,蓄意肢解巴基斯坦.
(3)规定:克什米尔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宣布独立.原因:让该地区归属问题悬而未决正是英国为了继续影响印度的表现。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