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
2011年11月5日姓名:刘玉姣专业年级:2009级生物技术学号:************
同组者:魏惠惠马丽斐题目:蛙类心脏起搏点分析与心搏曲线观察
一、目的要求
观察蟾蜍心脏起搏点、心脏各部分活动顺序及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二、基本原理
心脏活动具有自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其每次兴奋依次激动心房、心室。
引起心脏各部分的顺序活动。
正常生理情况下窦房结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其他部位的自律细胞称为潜在起搏点,当窦房结的兴奋传导受阻时,潜在起搏点可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活动。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起搏点称静脉窦。
三、动物与器材
蟾蜍或蛙、手术器械一套、蛙板、玻璃板、蛙心夹、滴管、细线、秒表、任氏液。
四、方法与步骤
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后,仰卧于蛙板上。
用眼科剪刀仔细剪开心包,暴露出心脏。
2.识别蛙心静脉窦、心房、心室,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半月形白线,即窦房沟。
3.观察项目
(1) 静脉窦、心房、心室跳动顺序及频率。
(2)沿窦房沟进行结扎(斯氏第一结扎),观察心房、静脉窦活动情况。
(3)待心房、心室恢复跳动后,在心房、心室的交界处(房室沟)做斯氏第二结扎,观察心房、心室活动变化情况。
五、注意事项
1.复习心脏兴奋的发生与传播等理论知识。
2.手术过程要小心,避免出血。
结扎应迅速扎紧。
3.实验中经常滴加任氏液,使心脏保持湿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一次结扎后,由于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故仍能进行正常搏动;由于窦房沟处被结扎,兴奋传导受抑制,心房心室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不能立即恢复,而频率降低。
须经一定时间才能从被压抑的状态中恢复其本身的自动兴奋频率。
第二次结扎处为房室沟,此时从静脉窦到心房的兴奋传导正常,故心房跳动频率恢复。
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受阻,心室跳动停止。
一段时间后,心室自身的潜在兴奋性使心室开始跳动。
七、思考题
第一斯氏结扎后和第二斯氏结扎后的心室搏动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相同。
第一斯氏结扎后心室的搏动是受心房激动,搏动频率与心房的搏动频率相同。
第二次斯氏结扎后,是心室自身的潜在兴奋性作用,使其开始搏动,不受心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