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年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现象”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中年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现象”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T18:30:21.10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4月1期作者:魏海霞[导读]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在从教多年后会走入教学水平提升缓慢期或者停顿期,形成一种“高原现象”,影响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由于“高原现象”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均需要经历的成长阶段,但并不是每位教师都可以成功突破这一时期,从而导致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下降,无法在新时期中脱颖而出。

为此,“高原现象”的突破尤为重要,需要教师从不同方面入手,通过教育理念更新与合作共进等方式破
解这一现象,成功进入新的提升期。

基于此,本文对破解中年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现象”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力求推动教师自身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生命价值。

魏海霞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中学宁夏隆德 756300
【摘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在从教多年后会走入教学水平提升缓慢期或者停顿期,形成一种“高原现象”,影响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由于“高原现象”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均需要经历的成长阶段,但并不是每位教师都可以成功突破这一时期,从而导致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下降,无法在新时期中脱颖而出。

为此,“高原现象”的突破尤为重要,需要教师从不同方面入手,通过教育理念更新与合作共进等方式破解这一现象,成功进入新的提升期。

基于此,本文对破解中年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现象”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力求推动教师自身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生命价值。

【关键词】中年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现象”;突破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4-104-01
课题名称:破解中年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现象”的实践研究(编号:GYKT-JC-03-054)
中年教师“高原现象”的突破关系着教师各阶段的成长,也影响着教育教学整体质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为此,中年教师“高原现象”破解可以推动教师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中年教师需要结合“高原现象”出现原因与自身成长需要,带着终身学习意识对知识领域不断丰富,同时也带着敬业精神走入经验束缚,夯实继续前进基点,从而成功跨越职业高原期,让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敬业精神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高原现象”是当中一个具有规律性的表现,特别是中年教师工作激情逐渐减弱,慢慢走入专业发展瓶颈,易出现工作原地踏步的情况,让心情更加烦躁[1]。

部分教师若未能正视与重视“高原现象”的突破,势必会迷失自我,导致工作热情丧失,无法进一步发展。

为此,中年教师必须走入思维定势,对教育理念及时更新,不再认为经验至上,而是积极面对发展困难,缓解工作压力,凭借敬业精神走出“混沌”度日的状态。

具体而言,一是明确工作价值,重新树立起教书育人和乐于奉献的道德观念,找准自身在新教育环境下的定位,实现事业心的进一步增强,走出发展停滞阶段。

二是寻找问题根本,找到原地踏步的原因,例如,厌倦类消极情绪的出现、社会压力较大、教学业务缺乏等原因。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带着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爬山、喝茶和谈心等多种方式转移不良情绪。

教师还需要以退为进,通过生活与工作方式的转变来调整心态,保证心理基础牢固,才能一步步克服“高原现象”,走出能力提升的禁锢。

三是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应明白“经验+反思=进步”,必须对自身优势与缺陷、兴趣与爱好、智能倾向等方面进行反思,结合反思结果明确突破“高原现象”的方法。

例如,①写反思日记并客观分析,②使用微格教学,分析教学过程将做好解剖,对“高原现象”破解有一定助力,③做好发展规划,涵盖个体横向与纵向发展规划,明确突破方向并设计好蓝图。

四是提升敬业精神,认可工作新成绩,也正视工作不足,带着爱岗敬业精神走入停滞阶段。

例如,抓住具有挑战性的机会,改变教学风格,打造新型师生关系,挖掘出新的工作价值。

二、寻求合作共进,破解高原现象
为破解“高原现象”,中年教师需要对专业发展途径进行不断拓展,积极参与合作和沟通,走出唯经验论,有意识地突破已形成的固定教学风格,打破自动化动作,获得新经验与新方法[2]。

为此,中年教师应寻求合作与共进,对实践理论科学重构,积极完成思考角度拓展,依托合作与沟通破解“高原现象”。

首先,寻求同伴互助,借助共同讨论、示范教学等多种方式突破“高原现象”。

中年教师还应参与共同阅读与课例研究等多元活动,依托信息反馈与同伴深入沟通,使得教学观点与思路相互碰撞,能够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与新方法,对教学质量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也确保自身走入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

其次,做好专业引领。

教师应积极获得具有隐性特点的引领,例如,研读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与理论知识阅读与学习活动。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积极和专家沟通并合作,夯实合作研究之基础。

教师通过实时沟通向专家寻求帮助,明确在“高原现象”突破期需要注意哪些方向,以突破期遇到的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

在专家沟通与合作中,教师看清自身优势与不足,带着自信去参与更深层次研究,轻松跨越并破解“高原现象”。

最后,重视师生对话,积极与学生进行合作,了解学生发展具体需要,给予学生更多信任,而不纠结讲得多或者讲得透,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其推送至课堂主体位置,使其进步,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跨越高原期。

三、坚持终身学习,丰富知识领域
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突破,不仅需要做好教育理念更新与合作共进,还应坚持持续学习,不断对自身知识层面做到拓展,能够保证与时代发展需要相契合。

为此,中年教师应回顾多年来的教学时光,勇敢向前看,不断盘点知识库内存,还要对内存进行不断刷新,确保在不断变化时代下的进步与发展。

那么,教师一方面需要带着学习型理念,不断学习,意识到自身最会学习,积极完成自我完善,获得新知识。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到自身知识层面的缺陷与成长中不足,通过分析能力的运用将问题针对性解决。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让自身成长为学习模范,利用课下时间去接触新知识与新理念,为终身备课而服务。

教师需要视学习为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减轻自身负担,与学生一起完成快乐学习。

例如,教师应结合“高原现象”破解需要,积极主动接触边缘学科知识,掌握与现代学科相关的知识,拓展教学视野,保证教学游刃有余,从而将课程开放程度加深,破解“高原现象”。

结束语:
在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带着长远眼光,凭借自身敬业精神做到终身学习,找到经验生长点,寻求解决“高原现象”的突破点,从教育先进理念中获得成长的支撑点,从而突破“高原现象”,走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专业发展具有高效性与全面性。

通过自我钻研与反思去突破发展瓶颈,借助发展资源丰富自身知识层面,从更高角度去寻求新发展途径,提高自身专业教学能力,预见并破解“高原现象”,突破“高原现象”禁锢,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董晓波.反思性教学对中年英语教师二次专业成长的作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2):114.
[2]杨峰权.职业风采展示:促中年教师“再出发”[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07):4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