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改教研今天
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余秋花
(浙江省龙泉市城北乡中心小学 浙江 龙泉 3237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

而从目前的教育来看,当前中国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

让农村小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变其教育观念,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完美结合,有利于发展农村小学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小学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6-0033-01
1.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的家乡地处丽水市的西南部的贫困山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农村居民家家户户的收入都得靠劳力,除了农业就是上山砍柴卖。

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年轻力壮的村民都选择离开家乡到外面去谋生,要么在外做生意,要么在外打工。

他们的孩子一般都留在家乡上学。

由于工作忙,再加上路途遥远,这些在外谋生的村民很少有时间回来教育和照顾子女。

这样教育和照顾子女的重担就落在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形成了隔代教育的现象。

一般来说,留在家里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本身受到的教育就很少,他们很难较好的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因此,这种隔代教育所凸显的弊端很多。

如祖辈们往往把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偏低,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使得家庭教育的功能不断被弱化,极易造成孩子在品行上、人格上、情感上以及人际交往上极大的缺陷。

隔代教育还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祖辈们受传统思想束缚,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行为,总是急加阻止。

同时,祖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

“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

祖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缺乏责任感。

孩子许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另外,老年人精力有限,无论体力还是智力都无法很好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重任。

今年我在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这样一个例子,父母在外开厂做生意,孩子由外婆教育和照顾,在外婆的溺爱下,孩子在校经常调皮捣蛋、目中无人,在老师面前不仅无礼且顶撞自己的外婆,辱骂自己的父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隔代教育。

2.解决对策
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

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

每个父母都要以一种温和、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农村家长也不例外,即使他们学历并不高。

家庭的环境好了,能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如在节假日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的只顾自己享受,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城市参观博物馆、出外旅游等等。

这些以家庭为主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让他们学会怎样爱别人,而且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和视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目标。

还有,家长在家里的时候应该注重学习,多看看报纸,多看看新闻以及一些书籍、杂志等,这样孩子就生活在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家庭里,对孩子身心方面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以上的活动同时也可以间接的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宽容、创新、开放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3.学校方面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伸。

因此,学校教育只有延伸到家庭,为家庭所认同,才能获得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校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

引领农村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指导农村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不仅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更是我国各层次学校教育的事,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农村家庭教育的建设中,学校不能缺位。

3.1 通过学校指导形成正确导向。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好比一辆马车的两个轮子,只要有一个轮的方向出现偏差,就有可能使马车颠覆。

农村家长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盲目性强。

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农村家长的引导,通过家长会、学校网站等平台,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导向,走出农村家庭教育的误区。

3.2 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反复的教育活动,仅凭家庭单方面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因而,必须联合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力量。

家长在加强对孩子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要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使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教育孩子。

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情境化训练,通过言传身教,使家庭教育收到实效。

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中心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要求,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孩子,做到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总之,学校、家庭应相互积极配合,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

3.3 加强家校合作实现有效沟通。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尤其是高等学校此类现象更为严重。

学校应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信箱”、“校长信箱”、“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拓展家校联系的途径,了解家长的需求,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实现家校的有效沟通。

特别是对一些教育主体缺位的家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而且,现代通讯的便捷已经为家校沟通、加强合作提供了现实平台。

在农村家庭教育的建设中,学校不仅不能缺位,还要发挥帮助、引导的作用。

总结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解决。

家庭教育要求家长要有教育子女的义务感、责任感、要有教育子女的知识和能力,要树立良好的家风,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同时还要多与学校联系,时刻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

只有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和谐统一,才能使现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的农村家庭教育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