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权和经济发展权,反对别国干涉其内政, 同时表明为了全球的环境安全,发展中 国家已经并将继续承受一部分经济发展 上的损失。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 发达国家都对全球环境问题负有主要责 任。发达国家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 却不愿意承担调整生产与消费方式的代 价,也不愿意承担自己的全球责任。
14
国外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生态社会主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扩大 。学 者们的学术背景从最初的哲学领域,慢慢发展 到生态、政治和经济领域。 态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的背景下,生态社会主 义理论的研究无疑为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指明 了一条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实践性越来越强。
15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
21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2.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70-80年代,即生态社会主义的 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态社会主义者特别强调生 态意识、生态理性、分散化的直接民主和非暴力原 则。部分学者认为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消除全球生态 危机的能力,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以自由市场、 分散化的经济、基层民主来进行改造,以实现由市场 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在这个时期比较清楚地提 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1.
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不管如何来进行区 分,在内容上生态马克思主义有着更强的理论性,但 实践性不强,而生态社会主义则与当代政治联接更紧 密些,实践性较强,并且其理论已经影响到了执政绿 党的各种决策活动。 两者具有很多共同点,例如产生的背景、对资本主义 制度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方法、都采用 一种符合“生态学”的稳态经济、对技术的态度等 等,但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是生态马克思主义 没有的,如主张社会正义、主张基层民主等。所以两 者并不能完全等同起来。
a.
发展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是现代新兴产业,是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 保护、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 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既有很强的理论性, 又有很广阔的实用性。发展生态经济要做到集约利 用土地,加强科技文化教育,调整国内工业布局, 促使工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建设生态经济,要提 高工业的产业层次和改善产业结构。
13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e.
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来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得到 生态环境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教育程度 越低的国家或地区,通常生态环境被破坏频率越高, 破坏程度越深,生态环境问题也越多。面对生态环 境的持续发展这一社会性极强的问题,在生态环境 脆弱区除了发展经济外,更应加强民众教育,提高 人民全球环境意识。
2.
3.
19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
20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以马克思的理论方法和内 容为基础的条件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一 个复杂的对立统一体,它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 生态危机的主要社会根源,并明确提出了的政 治、经济、文化方针。它的问题域和哲学基石 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绿 色运动中出现的一种“绿色社会主义”。生态 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的方法论为基础,在文化 价值取向上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色 彩,以(弱)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1.
16
探讨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起源和概念。 生态社会主 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都发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 国内学者针对两者的关系给出一下三种观点: 不同论。王瑾率在论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 社会主义》中提出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 义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派别。他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 义是由绿色运动引发、由北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 出的一种理论,特点是用生态学观点来补充马克思主 义,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一条走向没有生态问题 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运动引发, 由欧洲绿色运动者提出的一种思潮,虽然也有不同的 名字,例如经济解放的社会主义,或干脆叫做历史上 从未有过的社会主义。但基本内容都是建立一个以 维护生态平衡的民主、公正的社会经济制度。
10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b.
制定国际性的环保公约。
国际环境法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类的生 存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法 的实施主要靠各缔约国的自觉履行,但对那些针对 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所制定的环保公约,所有缔约国 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履行条约的义务。目前,全球环 境问题中最主要的有6歌公约:《拉姆萨湿地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护臭氧维也纳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8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生态安全包含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 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低劣和自然资源的 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是防止由于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短缺引发人 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 从而导致国家的动荡。
9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
18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
1.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 出,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对现存资本主 义制度不满,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这是生态 社会主义产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绿色运动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为生态社会主义的产 生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 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生态问题引起了西方学者 的反思,导致了一些人对传统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和动 摇,幵始思考一条新的道路:生态社会主义 。
a.
25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b.
c.
26
主张生态社会主义的左翼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这些 学者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政治思想相结合。其 典型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安德烈 高兹、乔治 拉 比卡、德国的瑞尼尔 格公德曼、英国的戴维 佩拍、 美国的巴里 康芒纳(Barry Commoner)、日本的岩佐 茂等; 谋求与绿党结盟的西方传统的红色左翼社会主义运 动中的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其代表人物有德 国的前社民党副主席拉封丹等。所谓的“绿色绿 党”,就是绿色运动中以无政府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主张生态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派别,中国学者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1.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即生态社会主义的萌芽 时期。 《启蒙辩证法》中最早提到了生态社会主义。 该书在马克思主义的旗映下揭示了启蒙的辩证过程, 批判了追求支配和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提出了对 “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开辟了生态社会主义的 先河 。这个阶段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在理论上把科学 技术和工业化当做生态危机的根源,科学和工业是他 们直接批判的对象。这个阶段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绿色运动为主,对资本主义的批 判基本没有触及根本的制度问题。
11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c.
开发环保技术和促进环境保护产业
加大下列环保技术的研究 1.空气净化、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资源的综合 利用、环卫机械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各种环境 保护设备、环境标志产品、绿色产品、城市卫生垃 圾处理技术与设备、土壤净化、土壤污染治理及生 态修复技术、农业环保技术等。 2.给排水技术与设备、水处理技术与设备、饮水、瓶 装水、净水器材、水泵阀门、管道技术设备膜分离 技术与装备等。
12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产业是为保护自然资源所进行的技术开发、 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等活动 的总称。
d.
增强发达国家的责任感。
北方国家应该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主要的责任,并 承担更多的义务。原因在于:南方很多国家因贫穷 缺少资金、技术,无力承担消除贫困和环境保护的 双重任务,而北方国家继续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的传播者。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大的 责任,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的帮助,为 共同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
2. 阶段论。周穗明在《生态社会主义述评》,季正矩在《生态 社会主义评析》中都提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生态社会主 义思潮的一个发展阶段。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经过“从红 到绿”,“红绿交融”和“红绿联盟”三个阶段。生态学马 克思主义被认为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 3. 包含论。复旦大学俞吾金、陈学明教授在《国外马克思主 义哲学流派新编》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 学马克思主义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包含后者,但并不等同 于后者。在生态社会主义阵营中,唯有那些带有强烈的马克 思主义倾向的人才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而在生态社会 主义阵营中还包含着一些其他的生态理论家,例如社会民主 17 主义者。
生态危机理论 未来社会的构想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当前社会改革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3
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
1.全球变暖与空气质量的危机 2.臭氧层的破坏与耗竭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丧失与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4.河流与海洋污染的威胁 5.土地生产力的退化 6.危险废物的转移与扩散
22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3.
①
第三个时期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是生态社会主义 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其 发展势头都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乔治 拉比卡。乔治 拉比卡是法国左翼运动的主要 理论家之一,是一名忠实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坚持 解释世界是为了改变世界的理念,致力于研究全球生 态危机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于社会主义 的前途命运,拉比卡认为,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借助 马克思的理论,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和缺 陷。
5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外部性造成私人成 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导致实际 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性 和外部不经济性。其中,外部经济性是一种正 的外部性,或者有利的外部性。造成全球生态 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外部不经济性决定 的。考虑了个人、国家的利益,但没有考虑全 球的利益。
23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②
③
24
瑞尼尔 格企德曼。他是德国左翼学者,哲学家。他 主张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生态社会主义 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其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和生 态学》(Marxism and Ecology)。他的主要理论贡献 是为马克思的“人类中心主义”正名,捍卫马克思主 义的人化自然理论。 戴维 佩拍。他是英国20世纪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的 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佩拍自称为生态运动中的“马 克思主义左派”。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在绿色运动 阵营中重新对红绿定义,明确地把生态社会主义定义 为“红色绿党”,把主流绿党和无政府主义为代表的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生态环境问题 国外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 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表象特征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流派定义为“绿色绿党”。重新理解两者在理论上、 实践上的区别和联系,摆脱以往人们对生态社会主义 和绿党概念不清的现象。 红绿党的成员由一下三部分组成: 绿党中的红色成员,主要是指在西方生态政治运动中 由红色绿化而来的一切左翼人士,包括转入或加入绿 色组织和绿党阵营的西方原共产党人、原社会民主 党人,他们是绿党中激进的社会主义左派。其代表人 物主要有前波兰共产党意识形态负责人亚当 沙夫等;
4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从生态资源的分布来看,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不 均匀,使得对某些国家来说是一种丰富资源, 而对某些国家来说是一种稀缺资源。生态资源 丰富的国家,其资源对全球生态环境具有很大 的调节作用,但是也正由于丰富引起浪费,从 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环境资源具有外部 性的特点。外部性是指企业或个人的一种经济 活动对他人造成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
6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看,政治也开始呈现出生 态化,政治生态化其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 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 Baidu Nhomakorabea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辩证的统一起 来,最终促进全球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 和稳定发展。发达国家强调环境是人类的共同 遗产,各国不能仅按照本国的利益需要而对其 进行开发,甚至提出了“环境权高于主权”的 论调。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主